我国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缺陷分析: (一)会计要素设置的缺陷会计要素的设置还存在着缺陷: (1)与国际会计的设置不一致。
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分类和内容上与世界各国基本一致。 个别国家又将某些要素进行分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影响权益要素的业主投资、业主派得作为两个独立的会计要素;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将所有者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
第二类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在分类上与世界各国存在一定的差别。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设置收益和费用两个要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设置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综合收益等5个要素;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设置利得、损失和向所有者分配等3个要素;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设置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4个要素;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则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设置,只有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我国台湾地区只是在损益计算时涉及到收入、费用、利润,但没有将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
而且各国对收入和费用要素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例如,我国和美国采用了狭义的定义,认为收入仅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赞用仅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并采用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强调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采用了广义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收益”和“费用”,收益包括利得,费用包括损失,英国则采用了“利得”和“损失”,其中利得包括收入,损失包括费用。
(2)将利润作为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不符合会计的基本理论。 会计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之中处于基础位置。
在会计基本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对象进行总体概括就是会计要素。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利润定义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据此,利润的计算取决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一个要素实有不妥,理由是利润只是收入和费用的计算结果,将其作为会计要素之一是不科学的。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收入和费用是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作为会计要素,而利润只是收入和费用二者相减的结果,将其作为一个会计要素在基本准则中列示,违背了会计基本准则的基础地位。 (3)在收入和费用范围的界定上不科学。
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同时取消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的描述性语句,更加符合企业经济业务多元化、复杂化的现时特征。 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但是在范围界定上不科学,在期末结转、计算利润时却又包括了在非日常活动中取得的利得和损失。例如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这样一来就使得收入和费用的范围前后不一致,内涵和外延不一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缺陷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设置也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会计要素不一致。如前所述,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因此,会计科目应当以会计要素的分类为前提设置,具体反映各类会计要素的详细情况。 新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六大类会计科目,这种分类显然与会计要素的分类不一致,导致了人们对会计科目的歧义理解,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
二是会计科目的分类不科学。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科学分类的原则,违背了会计信息的明晰性原则,将某些性质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归类在一起,给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例如设置了成本类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显。
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会计人员利用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法这两个强大的会计工具把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度量结果分类汇总,使用标准格式和项目内容规范的会计报表将汇总的数据定期提交给信息使用者。
在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业务流程顺序为:识别所需纪录的经济业务→登记日记账→过入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期末进行实物清查。 (一)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具有如下特点 1。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循环系统,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会计原始数据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单向运动的结果。 2。
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的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高度综合的信息。 3。
会计业务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将对整个会计信息的加工结果产生影响。 当前,在大部分会计电算化方式下,虽然会计人员的压力有所减轻,但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框架,仅仅是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高度仿真。
这种业务流程除具有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外,只是将会计业务流程的许多无效的中间工作交由计算机程序完成。会计人员在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帮助下仍然是按老模式办事。
(二)通过对传统流程的分析不难发现,其缺陷主要有 1。信息来源上的局限性:传统的会计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没有集成,不能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
传统的会计系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许多重要资源无法用货币计量。传统的财务软件功能单一,难以将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2。信息处理的局限性:传统的会计信息是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总账进行“筛选”得出的,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
3。信息输出的局限性:传统的会计系统将全部会计信息存放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中,而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披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会计报表只披露过去信息,不披露未来信息 会计报表反映的是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这种只反映过去的会计报表显然难以预计未来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但对投资人而言,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最为重要的是决定未来,也就是所有者必须决策在未来是否投资该企业或者退出该企业。 而做出这一决策显然必须了解企业未来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但现在的报表却无法提供这一信息。
正是由于未来变化趋势的信息比之于过去的历史信息更为重要,所以以历史信息为基础形成的会计报表对所有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就相对较低。 中国证监会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未来盈利预期的报告,但由于未来盈利预期报告的真实性难以确认,使得这种信息对所有者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从理论上说,有关企业未来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并不是完全与企业历史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毫无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持续关系。以此为基础,我们需要一种以现有会计报表为基础而衍生的会计报表,这一报表能够在现有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基础上推演其未来变化和发展趋势。
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我们能通过深入和细化分析发现过去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形成的原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那么,判断这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未来变化趋势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高,进而对未来经营和财务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期的准确性就越高。 二、会计报表只披露数量信息,不披露质量信息 会计报表的基本属性是以量化的形式披露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数量和质量高度统一的报表才能真正实现其真实性。
比如,一个企业资产规模很大,但其资产变现能力较差,这样的数量就是有水分的数量,就是不真实的数量。 那么,什么是会计报表应该披露的质量特征呢?就经营者对所有者承担的受托责任而言,主要是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
资本保全又分为资本数量保全和资本质量保全。资本数量保全是指期末净资产等于期初投入资本,它可以透过现有资产负债表予以披露;资本质量保全是指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等于期初投入资本,而期初投入资本的变现能力处于百分之百的状态,即投入资本都处于现金状态,所有者或者直接以现金出资,或者以非现金出资,后者必须通过评估才能确定相应的出资数量,这里评估就是确认非现金资产在入资时能够在市场上变现的数额。
现有报表只是披露了期末资产的数量,对于期末资产能否变现并不能直接表达(所谓能否变现是指按照资产负债表中所列各项资产的数额能否随时在市场上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数额)。实际上,当所有者的入资经过企业一段时期的经营后,其现金状态就转化为非现金的各种资产状态,它们能否变现是无法根据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的。
资本增值也区分为资本数量增值和资本质量增值。资本数量增值是指企业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带来了多少利润,传统上都认为利润是由利润表或损益表予以披露的,实际上利润总额是由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利润表或损益表是披露利润形成的业务结构,它属于原因报告,但无论怎样,现有会计报表是能够披露利润的数量的。
资本质量增值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利润的收现程度。一个企业利润收现程度越高,说明质量越高。
有的企业利润数额可能很大,但因销售处于应收状态,其质量可能较低。正因为这样,中国证监会在考核上市公司业绩时不仅要求披露每股红利,也要求披露每股现金红利。
企业现金流量表中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是能够披露利润的收现程度的,但它仍然不能有效地披露每类业务、每种商品的收现程度。 二是指利润的稳定性,它意味着利润在未来的变动趋势。
中国证监会也对上市公司设置了有关利润稳定性的条款,就是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必须占到总收入或总利润的一定比例。它所依据的原理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所占的比重越大,未来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就越高。
显然利润表或损益表也是为了表达利润的稳定性而对利润所形成的业务按稳定性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但这种对利润质量的表达仍然是初步的,只有深入了解利润形成的结构,特别是影响利润的最终要素,才能对利润的稳定性质量做进一步分析,利润形成的最终要素对未来利润取得的稳定性程度越高,利润的质量就越高。 比如,两个企业利润总量完全相同,其他条件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企业的利润主要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取得,而另一个企业主要靠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产品取得,就像经营可口可乐和矿泉水的差别,不难看出前者的利润稳定性程度大大高于后者。
就目前而言,企业披露的会计报表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传统核算模式是指按手工会计下各级账户组织的核算。
自现代会计产生以来,会计核算就是按照固定的账户体系进行的,它是在会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称之为传统核算模式。该核算模式与手工方法相适应,在会计软件出现以前,一直是会计核算的唯一模式,即使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然是很重要的、属于保留并扩充的一种核算模式。
传统核算模式适应于手工核算方法,受数据加工能力的限制,必然具有下列缺陷。 (一)核算口径固化 核算口径是指核算时所遵循的核算标准,主要体现在科目设置方面。
这是因为会计核算是在设置的账户中进行的,而账户又是按会计科目开设的,因而科目设置口径自然也就决定了会计核算口径。 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口径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会计核算科目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所有会计科目和级别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科目名称和打乱科目级别。例如,管理费用的二级明细科目通常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种类设置,这种科目设置口径只能对管理费用按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而不能按费用种类进行二级核算。
反之,若二级明细科目按费用种类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则又无法按费用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科目固化必然导致提供的核算指标固化,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2。 会计报表指标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会计报表格式是固定的,所能提供的核算指标也是固化的,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不得不在会计报表后面附注大量说明,造成会计信息相关度低、冗余度大。
据美国会计专家预测,至2010年会计报表附注的平均长度将达到200页。可以想象,报表使用者从如此庞杂的资料中发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何等困难。
另外,传统核算模式中的资产负债表虽能提供有一定综合程度的核算指标体系,但也不过是一种固化的指标体系而已,实务工作中不可能改变这种固化的指标体系。 (二)核算时效滞后 核算时效是指会计核算产生信息与提供信息的时间间隔。
任何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时效特征,尤其是会计信息的时效特征尤其明显,故对会计信息有及时性要求,即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加以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及时传递和报告会计信息。 产生与提供信息的时间间隔越短,会计信息的经济价值越高;反之,会计信息有效性会降低乃至完全丧失。
由于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手段十分落后,从而导致其核算时效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记账日期滞后。在企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由于传播途径不畅,会计原始凭证只能在业务发生很长时间后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接收以后也需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集中记账。
这种问题在大型的、结构复杂的企业更为严重。 2。
报表编制滞后。在传统核算模式下,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在每个会计期结束后进行,在实务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报表编报大大晚于会计期期末。
在环境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也会变成无用的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管理追求高速、高效,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必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致命”缺陷。
例如巴林银行在1994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亿~5亿美元,却在1995年2月份就倒闭了,此时该银行1994年度财务报告尚未报出。
(三)核算深度肤浅 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 当然,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关联度越高越好,会计核算也有一个成本效益原则问题。
由于人力操作是传统核算模式的主要特色,核算手段十分落后,使其核算深度较为肤浅,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各项指标之间关联度低,核算粗糙。最典型的例子是现金流量表直接法(以下简称“现直表”)与现金流量表间接法(以下简称“现间表”)的指标严重脱节,现直表的各项指标无法在现间表中找到,现间表的指标也无法在现直表中找到,两个本应具有密切相关的报表却毫无关联,内在联系被完全割断,提供的现金流量指标十分粗糙。
此类问题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同样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核算模式的一维会计报表结构。 (四)核算指标单一 核算指标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过加工整理的价值量数据。
一方面,根据货币计量假设,传统核算模式只能提供价值量核算指标,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的的其他信息都被过滤掉了。 如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绿色资产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使得这些价值无法确认,致使企业堆积大量隐形资产,而这些隐形资产,完全可以用非货币信息来计量。
从另一个方面看,手工会计模式下货币信息指标也非常单一,只采用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非本位币信息只能先折算成本位币记账,由此带来货币折算的问题。 货币计量假设是在核算工具相对简单的条件下提出来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储存能力来保存多元的经济信息已成为可能,并且成为会计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会计原则方面 我国事业单位过去在会计核算上一直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原则,但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符合实际,缺乏真实有效性。
虽然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的收入,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期成本费用,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亦既不全面,又不真实。 1。
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一方面是横向不可比。
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实际支出多少作为支出和费用的标准,而不计算资本的损耗。例如,事业单位直接购入固定资产的相关费用计入相应的科目,而没有予以资本化,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出和费用。
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不均衡,使得同类事业单位之间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难以比较。 一些事业单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还有一些单位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进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大为不同,导致各个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比。
另一方面是纵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是按照当期实际收入数和支出数分别确认和计量的,不管是属于上期、本期或下期的,都确认为当期收入或支出,从而导致前后会计信息不可比。
2。不能如实反映事业结余。
事业单位的事业结余是衡量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那么事业单位当年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费用的差额就是当年的事业结余,可能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虽然本单位从账面上看可能反映的事业结余较多,但并不能说明该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符合规定,可能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安排在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而暂时未能支出的项目上;另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完成预算执行指标,从而能实现当年的收支平衡,很有可能人为地将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列入下期,也有可能人为地把下期的算入到本期,进而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一致性。 (二)会计科目设计方面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有资产类、负债类、支出类及净资产类五大类,但这些会计科目中都没有“在建工程”科目。
在实际中,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业务中有很多种情况可以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如事业单位购入需安装的设备、通过多渠道筹资进行基建等都需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中,有很多物品可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
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大量的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电话机、藤椅、简易办公家具等资产也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然而这类资产使用频率高,很容易损坏,更换较为频繁,不适宜列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更合适些。 (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问题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时点报表,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资料,它所表示的必然是一个时点而非时期。
但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却包含了“收入、支出”这类属于特定时期的动态项目,从而使这张表失去了原来的含义。 从个别账户设计来看,某些账户如“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方法使得资产负债表所表现的资产总计与实际资产值可能背离,从而不能正确地反映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总值。
因为“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虽然属于支出类科目,但在用此账户转出的资金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尚未竣工结算时,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的恒等式,报表账面资产总值中已减去了“结转自筹基建”这部分,而实际资产总值却应该加上这部分——因为所结转的资金在竣工结算后将全部或大部分增加固定资产总值。 (四)会计报表披露问题 无论从宏观经济管理、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还是从单位内部管理部门的管理需要来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都需要提供本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来说,了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是分析财政资金运行效果、合理安排和分配财政资金及对事业单位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与考核的基础数据之一。 而对单位内部管理部门而言,预算执行情况是事业单位进行一些重要决策,合理安排、使用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及开展其他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信息之一。
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各项收支只反映实际发生数,而没有反映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有所分析,但由于并非强制性要求,各事业单位在是否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如何分析及分析哪些内容方面差异较大,这势必对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极为不利,甚至造成误导。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较大;在科目汇总表的总分类账中,不能明确反映各账户间的对应关系,无法揭示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因而不便于对经济业务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查,也不便于查对账目。
经过科目汇总表汇总后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不再反映科目之间增减变动关系,即汇总后的金额不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扩展资料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科目汇总表可以每月编制一张,也可以按旬汇总,每旬汇总一次编制一张。任何格式的科目汇总表,都只反映各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核算的优缺点:
1,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优点:核算形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来龙去脉清楚。便于了解经济业务动态和查对账目。不足这处是当企业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记账凭证较多时,登记总账的工作量也很大。
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并赚有度算平衡的作用。不足之处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便于通过有关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足之处不便于会计工作的分工,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4,多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不足之处,在业务较复杂、会计科目设置较多的企业里,日记账的专栏栏次过多,账页庞大,不便于记账。
5,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利于核算资料的分析和使用,账务处理程序也较简单。不足之处,总分类账页过长,记账容易出错,也不便于分工和查阅。
6,通用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优点:减少了编制记账凭证的大量工作,便于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查阅资料。不足之处,不便于分工,账簿记录容易发生差错,登记总分账的工作量较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