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
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 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
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这里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观点二、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观点三、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2】 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
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
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观点一、一次记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
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观点二、设置“预提费用”科目 核算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观点三、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
管理费用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应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扩展资料:
1、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2、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长期待摊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作为一项资产科目,在摊销时是计入贷方,借方即费用类科目选择取决于该资产如何使用,使用于哪些方面,如果是使用于生产产品则计入制造费用,如果用于企业管理计入管理费用,服务于销售则计入销售费用。,这个取决于企业的实际和会计人员的判断,并没有什么强制性规定。
长期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商誉科目下面,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上面;
新会计准则已经废了待摊费用科目,但是有些企业还在使用会计准则只是上市企业现在使用这些会计准则,并没有强制规定非上市企业使用新会计准则。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企业开办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帐务处理:
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
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依据引起长期待摊费发生的目的或原因,或收益对象分别计入不同费用科目)。
摊销期限的规定:
一般的长期待摊费应在收益期内分期摊销,但开办费自开始经营之日一次摊销(税法规定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不少于3年时间,会计税收差异)。
原则:
摊销的目的遵循“配比原则”,即为了和收益当期产生的收益配比。
这是总账科目、资产类(长期/非流动资产)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前,开办费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分期摊销)
其下面也有增加设二级科目的,但一般公司不太多。如:租入办公室装修费用、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的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会计实例
〔例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开办费48 000元,其中应付相关人员的工资2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各项开办费28 000元。
设以上费用合并一次作分录,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8 000
贷:应付工资 20 000
银行存款 28 000
〔例2〕企业本月正式投入生产经营,一次摊销上述开办费48 000元,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48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8 000
〔例3〕企业自行对发电设备进行大修理,经核算共发生大修理支出24 000元,修理间隔期为4年。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 24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4 000
〔例4〕上述大修理费用按修理间隔期4年平均摊销,每月摊销500元。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大修理支出 500 】
关于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