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更正”这样的会计差错纠正相信大家都不熟悉,同样,做反向分录冲消的方式差错更正大家也不陌生吧!今天看书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的两种方法同时在一个调整中出现了。
“难道他们两个方法都是一样的呢?”我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我去找资料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有不少的书上都说了这两种方法,但我没有看到那个书上说了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经过我的细看,我发现了了一点东西,那就是“红字更正”方法他的使用范围明显是比反向分录调整用广。“红字更正”用于记账凭证所列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和记账凭证所列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而“反向分录调整”只用于调整相同业务转回。范围的不同这个可说的确定的了,其实要知道这个又有什么的难呢!但这又确实是一个重要区别。
我又想了,两种方法都还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有时并不是以上原因还是一定要用这个或那个?我们不防从一个例子看。 一个企业发生上期的销货退回,销货方未做会计处理,购货方已做了会计处理。
对方开来合理的增值税红字发票。我们处理该项业务时一般应该采用冲减本期的销售收入,也就是可以做反向分录。
重开发票。(当然要有一定的前提下) Dr: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r:银行存款 这里我们也可以用“红字更正”再重新开发票,但这个例子里我们发生退货是跨期间的,数量不是巨大,我们都使用冲销本期销售额的方式。
我们是不可能“红字更正”,那意思就要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以,他们之间的另一个区别在于节省财务处理成本的考虑。
是重要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1)当日发现的差错冲正: ①日期和金额写错时,应用一道红线把全行数字划销(不应只划销个别错字)。
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错误数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需将错字用一道红线划销,将正确文字写在划销错误文字的上边。
②传票填错科目或账户,而账簿随之记错时,应先更正传票,并在错记账簿上用“红线更正法”将错账划销,再根据传票,记人应记的账簿上。 ③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正时,不得撕毁,须经会计主管;同意,可换新账页记载,但必须经过复核,并在原账页上划交*红线注销,由记账员和会计主管同时盖章证明。
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俟装订账页时,附在后面备查。 (2)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内发现差错冲正: ①记账串户,应填制同一方向借方或贷方红蓝字冲正传票办理冲正。
用红字传票记人原错误账户,摘要栏注明“冲正X年X月X日错账”字样,用蓝字传票记人正确账户,在摘要栏注明“补记冲正X年X月X日账”字样。并在原凭证上及原错账摘要栏注明“已于X年X月X日冲正”字样。
②传票金额或科目、账户填错,账簿随之记错。应重新填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同方向的红字传票,将错误金额全数冲销,再按正确金额填制借、贷方蓝字传票补记人账,并在摘要栏注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传票上批注“已于X年X月X日冲正”字样。
③传票正确,分户账记载无误,而科目日结单错使总账记错。应填制红蓝字科目日结单进行冲正,用红字注明“冲正X年X月X日错账”字样,同时在原错误的科目日结单上批注“已于X年X月X日冲正”字样,对冲正原错账的科目日结单,结账时视同错账冲正传票,一并结人当日的科目日结单内。
(3)本年度发现上年度错账处理:本年度发现上年度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传票冲正,如冲正形成反方向余额时,用蓝字反方向反映,科目余额轧差反映,不得更改决算报表。如需要更改决算报表时,需报上级批准,并在决算说明书中说明。
(4)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要按联行、联社往来规定凭划(汇)出社电报或查询查复书办理调账,划(汇)入社无权自行调账。 (5)凡因冲正错账影响利息计息时,应计算应加、应减积数。
(6)冲正传票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审查盖章后才能办理冲帐,并将错帐的日期、情况、金额及冲正的日期等通过登记,以备查考。
因为有些科目只是一个“过渡性科目”,换句话说,是一些临时性的科目,它的作用只起到过渡的作用,比如“本年利润”科目,一般情况下,费用类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收入类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因为一般情况下是盈利的,也就是说收入是大于费用的,所以余额在贷方(收入的那边),但是结转“本年利润”到“未分配利润”时, 就是:借 本年利润 贷 未分配利润 目的就是将"本年利润"中的余额转到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的余额也就清零了。
如果余额在借方,要结转“本年利润”到“未分配利润”时, 就是: 借 未分配利润 贷 本年利润。
反方向会计分录主要是冲账时使用。
例如:退货时,做反方向会计分录。具体过程是:
销售货物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如果退货时,做反方向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贷:应收账款
同时,退回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