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就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对日常发生的存货增加或减少,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面上结算各项存货的结存数并定期与实际盘存数对比,确定存货盘盈盘亏的一种制度。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以存计销(我国商业企业)、以存放耗(我国工业企业),通过对期末库存存货的实物盘点,确定期末存货和当期销货成本的方法。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正式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在2015CPA考试新版会计教材中,“其他综合收益”也做了相应变化。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业务,新准则将其进行了分类梳理,将部分项目归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这涉及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多项具体准则的有关规定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这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
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其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其二,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第二种情况是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其三,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 其四,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二是一如既往,原封不动。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新准则前提下,扔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坐看云起,按兵不动。
例如: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变动仍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事实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一直是业界较有分量的业务,“其他综合收益”核算涉及也较多。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核算是新准则亮点内容,也最具有代表性。主要变化如下: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的,投资方应当按照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方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并按比例结转。
1。
存货涉及的科目有: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自制半成品 库存商品 2。盘盈盘亏涉及的科目和分录如下: 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要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具体会计处理为:(以盘盈为例)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可冲减管理费用,即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 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即正常损失,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即非正常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不知道你用的是不是oracle EBS,以下可以参考
account type不能设错:
E- Expense
L- Liability
R - Revenue
A – Assets
O - Ownership/Stockholder's Equity
曾经有user设错导致年终时应设为Revenue的科目结转不到Ownership/Stockholder's Equity里,下一年的初期还有余额,要手动调账或是修改数据库,非常麻烦。
1.要看你是手工还是信息化的,还要看软件的功能。
2.如果使用会计软件,增加科目时要慎重;首先一级科目要规范,尽量与准则指南一致;其次二级及以下的会计科目要能长期使用,对于偶发业务一般不要设置科目,可以设置一个“其他”的明细科目来核算这些偶发业务;
3.再者,一般的会计软件都有管理对象功能,因而涉及客户或供应商的,应当使用管理对象,而不是设置科目;
4.最后,如果是有几家单位,最好保证几家单位的会计科目具备一致性,可以统一设置取数公式,报表一致性会很好。
增加记借方的科目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增加记贷方的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总的来说:收入类发生额增加时记在贷方 , 支出与成本还有费用发生额增加时记在借方 。
扩展资料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科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