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做的分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老的做法都是这样的。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付债券要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利息摊销,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要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所以建议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2。如果采用新的会计准则来处理你的这道题目,仔细看看题目好象出的有些问题,既然是按面值发行就说明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也就是说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应该等于发行价,而此题按照3%的折现率折现后并不等于2000元。
3。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费用,此题是一次还本付息,做法如下: 溢价发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利息费用的摊销采用实际利率法 借: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如果是折价发行,那么“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就在借方,利息费用的摊销同理。
如果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把“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改成“应付利息”即可。利息费用的摊销道理同上。
债券投资应按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记账。
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1.股票投资:企业进行股票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已宣告发放的股利的,应按认购股票的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按应收的股利,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收到发放的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根据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按持股比例计算本企业所拥有的权益的增加额,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接受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作相反分录。 分得的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股票投资)。
2.债券投资: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的,应将这部分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债券应计的利息,应区别情况处理:面值购入的债券,应将应计的当期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3企业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债券,其溢价或折价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分期平均摊销。溢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的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溢价部分,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其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3折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的折价部分,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应计利息与分摊数的合计数,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按本息合计,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本金部分,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已计利息部分,贷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未计利息部分,贷记“投资收益”科目。3.其他投资: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其他投资)、“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企业向其他单位投出的现金、材料、无形资产等,借记本科目(其他投资),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无形资产”等科目;企业收到其他投资分得的利润,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比照股票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收回其他投资,借记“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日”科目。收回数与账面数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股票、债券种类和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第151号科目固定资产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原价。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标准,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订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依据。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分别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并根据管理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原价,登记人账: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价(扣除原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记账。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以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记账。4.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及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
5.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原有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记账。 6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
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7.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
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折合差额,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记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三、企业已经人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1.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2.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3.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4.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5.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四、购人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购人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计入“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科目,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转入本科目。自行建造完成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科目。
其他。
溢价发行股票的溢价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发行费用冲减溢价,也就是冲减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是指投资者缴付企业的出资额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拥有份额的数额。在两个以上投资者合资经营的企业(不含股份有限公司)中,投资者通常依其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在企业创立时,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一般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但在企业重组或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为了维护原投资者的权益,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并不一定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处理。
这是因为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后,其资本利润率通常要高于企业初创阶段。另外,企业可能有内部积累,如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新投资者加入企业后,对这些积累也要分享,所以新加入的投资者往往要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的出资比例。
投资者多缴的部分就形成了资本溢价。投资者投入的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大于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1。
你做的分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老的做法都是这样的。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付债券要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利息摊销,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要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所以建议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2。如果采用新的会计准则来处理你的这道题目,仔细看看题目好象出的有些问题,既然是按面值发行就说明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也就是说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应该等于发行价,而此题按照3%的折现率折现后并不等于2000元。
3。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费用,此题是一次还本付息,做法如下: 溢价发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利息费用的摊销采用实际利率法 借: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如果是折价发行,那么“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就在借方,利息费用的摊销同理。
如果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把“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改成“应付利息”即可。利息费用的摊销道理同上。
工作底稿法下调整分录的编制介绍如下: (1)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收入”。
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均为现金收入,即“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贷:产品销售收入 (2)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成本”。
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均为现金支付,即“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存货”、“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逐一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3)分析调整“营业费用”。
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发生的营业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逐一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产品销售费用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分析调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均已实际支付,即“支付的各项税费”,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其他应交款”等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5)分析调整“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所核算的主要是销售材料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先假设本期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均已实际收到现金,即先计入“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等项目,然后再在调整“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时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6)分析调整“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所核算的主要是与销售材料、技术转让、经营性租赁等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均已实际支付现金,即先计入“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项目,然后再在调整“存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时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7)分析调整“管理费用”。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即先计入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将那些本期实际未支付的以及不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予以剔除。 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分析调整“财务费用”。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再依据明细项目进行调整。对于利息费用,计入“偿付股利、利润或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其他财务费用则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
调整时,再将那些不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剔除。调整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贷:偿付股利、利润或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分析调整“投资收益”。
先假设列入本期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均已实际收到现金,即“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然后再依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项目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贷:投资收益 (10)分析调整“营业外收入”。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均为现金收入,即“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收入”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营业外收入 (11)分析调整“营业外支出”。
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均为现金支出,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支出”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12)分析调整“所得税”。
先假设列入本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均已实际支付,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项目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13)分析调整“短期投资”。
对于“短期投资”项目,由于现金流量表设计时是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单独列示的,因此,应分析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调整。 调整分录如下:。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会计分录如下:
1、溢价的减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
2、折价的,加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用科目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扩展资料
债券溢价摊销的方法
1、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溢价摊销的方法。
3、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溢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债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方法
溢价摊销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法: 直接摊销法,又称平均摊销法,是将债券溢价在债券存续期内予以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太精确。其计算公式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额=债券溢价/债券年限 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本期期初债券账面价值的现值,得出各期利息。
由于债券各期期初账面价值不同,因而计算出来的各期利息也不一样。在债券溢价的条件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利息也随之逐期减少。
当期入账的利息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这种方法计算精确,但较为复杂。
实务处理中多采用直线法。 举例说明溢价购入债券的账务处理方法。
假设中高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南利公司同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12%,面值为40万元,实际支付款项为42万元。 购入债券时,应按购入成本记账。
即: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20000 贷:银行存款 420000 每期按直线法计算溢价摊销额和应计利息: 溢价总额=420000-400000=20000(元) 每期应摊销的溢价额=20000/5=4000(元) 每期应计利息=400000*12%=48000(元) 每期实得利息=每期应计利息-每期溢价摊销额=48000-4000=440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每期结账日均可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48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000 贷:投资收益 44000 第五年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时,由于已将溢价额逐期摊销,因此“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的余额为400000元,与债券票面价值相等,“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为240000元,与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400000*12%*5=240000)相等。 所做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 64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40000 受债券兑付期影响而产生的溢价,实质上是由于债券的交易日期与发行日期不一致而产生的债券应计利息。
购入债券时,应将这部分应计利息单独记账。 现举例说明: 假设远大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鹏宁公司1992年1月1日发行的四年期债券,债券面值20万元,票面利率10%,实际支付价款22万元。
由于远大公司是在鹏宁公司债券发行一年后购入的,因此所付价款中包括有20000元的应计利息(200000*10%=20000),计算债券的实际成本时,应将其扣除。 债券的实际成本:所付价款-应计利息=220000-20000=200000(元)。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银行存款 220000 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每期应计算应计利息,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投资收益 20000 债券到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为80000元,其中包括购入时记入的20000元,债券存续期内记入的60000元,与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相等。 兑付本息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8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80000 如果债券溢价是受两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区别不同情况而做相应的处理。
举例说明: 假设远大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鹏宁公司1992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面值20万元,票面利率10%,实际支付价款24万元。 由于远大公司是在债券发行一年后购入的债券,所以所付价款中含有20000元应计利息(200000*10%*1),按所付价款扣除应计利息作为债券购入成本记账: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20000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0 债券购入成本220000元与债券面值200000元的差额,应在债券存续期内予以摊销。
债券年限为三年,购入时年限已过一年,所以每期应分摊溢价额为:(220000-200000)÷2=10000(元)。每期应计利息为:200000*10 =20000(元),每期实得利息为:每期应计利息一每期溢价摊销额=20000-10000=10000(元)。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第三年债券到期时,溢价额20000元分摊完毕,“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余额为200000元,与债券面值相等;“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科目余额为60000元,与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200000*10 *3)相等,其中包括购入时记入的20000元,以后两年逐期记入的40000元。 到期远大公司可收回本金200000元,利息60000元。
因购买债券时支付款项为240000元,所以该项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20000元。兑付债券本息时所作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 26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60000。
要看更详细到:/zxy166/blog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会有大幅度变化,在目前考生复习过程中,瑁老师提醒各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一些科目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要首先看懂新会计科目用法,瑁老师会告诉你哪些会计科目已经变化. 2.别指望着短时间能看到新教材,按照瑁老师的经验最快也要到十一月甚至十二月才能拿到新教材,所以瑁老师会逐渐把一些老教材中过时的东西剔除掉,你可以复习剩下的老教材知识. 3.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不要再看旧教材P64-P71短期投资内容,短期投资已经改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内容也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 成本), 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对于收到的属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成本)。
(三)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贷记本科目(成本),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同时,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各项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的对应科目不再是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了,而是统一用一个科目"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用法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取消,换成"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核算规矩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应交增值税 1. 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企业交纳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小规模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