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日
屈原 〔先秦〕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足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隐秘事之载心兮,虽过错犹弗治。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逝世而不聊。
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然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自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自省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宿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行之不料。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奔驰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逃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怜惜地回想往日曾得到宠信,受诏令立法治国使当世政治清明。
承继先人的功业,德辉照临大众,使法度严正,消除对错疑问。
因之国家富足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
忠臣一心一意地黾勉从事,偶有过错也不会有危殆产生。
纵然心肠淳厚而不走漏机要,也遭到奸人的妒忌谗毁。
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不去弄清辨别内里的对错。
君王的耳目都被讳饰,对错倒置啊受人欺骗。
不去细心肠查核现实,也不考虑就放逐忠贤。
相信混淆对错的谗谀之言,责怪我罪行怒气冲天。
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诽谤,遭到斥贬?
有愧于信实有常的日光月影,我仍是逃避到幽暗之处。
面对沅湘黑洞洞的渊底,狠着心想跳进奔腾的江里。
那样成果是身死而名灭,可惜君王被遮盖心肠不明。
君王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明察对错,使芳草埋没在沼地荒地,
哪里还能够倾吐衷情?我将泰然地与世别离不茍且偷生。
只为妨碍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个个莫衷一是。
听说百里奚曾作过俘虏,伊尹埋没在厨房烹调。
吕望执政歌当屠户,宁戚边喂牛边唱歌谣。
不碰上汤、武、齐桓、秦穆,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吴王夫差轻信了毁谤,逼死伍子胥后忧患来临。
忠心的介子推甘愿抱着树站着被烧死,晋文公醒悟后派人将他访求。
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酬谢他大恩大德的优厚。
想起素交多年的亲自伙伴,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
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有的人以欺诈得仕。
不去省视调查按之以实,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
芳香的腥臭的稠浊在一起,又有谁自夜达旦仔细辨识?
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阐明微霜初降就得警觉。
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遮盖,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满意。
自古以来的妒忌贤才者,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
妒忌那佳丽之人的芳美,嫫母丑陋却自傲妩媚心爱。
便是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受谗妒也会被丑陋之人取代。
我乐意陈说情愫表白行为,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行。
光天化日下真情与冤曲显明,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
乘骑快马作远程奔驰,没有辔缰衔勒全凭自己操控。
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没有船舶划桨全赖自己配置。
背离法度而凭私心治事,也就好像与这些没什么差异。
我宁肯遽然逝世随流而去,惟恐有生之年国家再受祸灾。
衷情未诉完就要投入深渊,怜惜昏君不了解我的衷肠。
注释
曾信:曾经信赖。
命诏:诏令。昭时:使时世清明。
奉:承继。先功:先人的功业。
嫌疑:指对法令有怀疑的地方。
贞臣:忠贞之臣,屈原自指。娭(xī):游戏。玩乐。
隐秘:“黾勉”的一声之转,努力。
纯(dūn)庬(máng):淳厚。庬,朴素。
谗人:指上官大夫。
明澈:指弄清现实本相。然否:对错。
蔽晦:掩盖。
虚惑:把无说成有叫虚,把假说成真叫惑。
参验:参较验证。
远迁:远远地放逐。
谗谀:惯进毁谤谀辞的人。溷(hùn)浊:模糊。
盛气志:大怒。过:督责。
离谤:遭毁谤。尤:责怪。
惭:悲忧。光景:即光亮。诚信:实在。
备:具有。
玄渊:深渊。
壅(yōng)君:被遮盖的国君。
薮(sǒu)幽:大泽的深幽处。
抽信:陈说一片忠实。
恬:安。不聊:不苟生。
鄣(zhāng)壅:与“蔽隐”同义。鄣壅而蔽隐,指重重妨碍。
无由:无路自达。
百里: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被晋国俘虏,晋献公把他当作陪嫁女儿的奴隶送给秦国。后来逃至楚国,秦穆公闻其贤,用五张羊皮赎回,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后助秦穆公成霸业。
伊尹:原来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曾经当过厨师。后来任商汤的相,辅佐汤攻灭夏桀。
吕望:本姓姜,即姜尚,他的先代封邑在吕,所以又姓吕。传说他本来执政歌当屠夫,老年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认出他是个贤人,便重用了他。后来辅佐周武王灭了商。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他在喂牛时唱歌,齐桓公认出他是个贤人,用他做辅佐。
汤:商汤。武:周武王。桓:齐桓公。缪:同“穆”,秦穆公。
吴:指吴王夫差。信谗:指相信太宰伯嚭的毁谤。弗味:不能玩味辨别。
子胥:伍子胥,吴国的大将。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之后,曾两次发兵伐齐,伍子胥以为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应该灭越,不要伐齐。夫差不听,反而相信太宰伯嚭的毁谤,逼他自杀。不久吴国就被越国消亡。
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文公的臣子。晋文公未做晋国国君时,被父妾骊姬谗毁,逃亡在外十九年,介子推等从行。文公回国即位后,我们争功求赏,介子推不屑与争,独奉母逃隐到绵山中。后来文公想起他的劳绩,派人去找他不着,令人烧山,期望他能够出来。介子推坚决不下山,成果抱树被烧死。
文君:晋文公。寤:醒悟。
禁:封山。
大德:指介子推在跟从晋文公逃亡的途中,缺乏粮食,他割了自己的股肉给文公吃。优游:描述大德广大的姿态。
久故:素交。
缟(gǎo)素:白色的丧服。
訑(yí)谩:欺诈。
按实:核实。
泽:臭。
申旦:自夜达旦。
殀(yāo):同“夭”,逝世。
谅:诚然。
蕙若:蕙草和杜若,都是香草。
佳冶:美丽。
嫫(mó)母:传说是黄帝的妃子,貌极丑。自好:自以为夸姣。这句是说嫫母作出娇媚的姿态,自以为非常夸姣。
西施:春秋时越国闻名的美人。
白行:表白行为。
不料:没有意料到。
见(xiàn):同”现“,显现。
错置:组织、陈设。错,同“措”。
骐(qí)骥(jì):快马,良马。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衔:勒马口的铁链。
氾(fàn):同“泛”,浮起。泭(fú):同“桴”,即筏子。
辟:通“譬”,譬如。此:前面的例子。
溘(kè)死:遽然死去。逃亡:流而亡去,指投水而死。
毕辞:说完话。赴渊:投水。
创作布景
此篇是屈原临终前的著作,学者大多没有异词,但是否为绝笔,则有不同看法。此篇尚有真伪之争。但是无论如何,以为此篇不是屈原所写的观念,与持此篇作者为屈原的观念比较,显得不非常有力。因而,天然难以掠夺屈原对此篇的著作权。
赏析
《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本篇有真伪之争。南宋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因篇中提到伍子胥,怀疑本篇和《悲回风》为伪作。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和清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以著作语气而致疑。清吴汝纶《评点古文辞类纂》以《怀沙》为绝笔,又因本篇文词浅显,而疑本篇非屈原所作。今人陆侃如、冯沅君、刘永济、谭介甫、胡念贻等人,也都以本篇无标题且多乱辞等原因,对本篇的作者为屈原提出疑问。但是无论如何,持此种理由的观念说服力不是很强,与持本篇作者为屈原的观念比较,显得不非常有力。因而,天然不能掠夺屈原对本篇的著作权。
《九章·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此篇是作者在临终之前回想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作者怜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建议遭到奸人的损坏,而未能使之实现,标明晰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并期望用自己的一死来唤醒顷襄王的最终醒悟。全篇可分为六段。
榜首段从“惜往日之曾信兮”至“身幽隐而备之”。追叙自己曾被怀王信赖,自己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楚国的富足出力,但最终因奸人进谗,遭到怀王猜疑而疏远。“惜往日”便是忆往日,痛往日,因回想曩昔而哀痛也。《史记·屈原传》说屈原开始时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最初四句与这些是对得起来的,但接下来的话就转了。
“国富足”四句,言其时的楚国,修明法度,上下一心,确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好景不长,楚怀王委弃良臣,奢华淫佚。但屈原以为楚王虽然有过错,己犹欲弼正匡辅,此意与《离骚》和《九章·抽思》二篇能够互证。
“心纯庬”四句言由于自己对楚王一片忠心,不肯把隐秘走漏给其他同僚,因而引起在位同僚的妒忌,他们向怀王进毁谤,怀王从而对自己发怒、猜疑、疏远,这正是《屈原传》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一段的形象描写。“蔽晦君”以下六句,言那些小人蔽塞君王的聪明才智,虚饰罪行,以惑误君,又欺罔之;君王也不参验查核,究其本相,就疏远贬斥了我再不怀念。
第二段从“临沅湘之玄渊兮”至“使贞臣为无由”。屈原身临湘水,决计自沉,该段写临死之前的思想斗争,更显得其牺牲的从容。
“临沅湘”四句,汪瑗以为“上二句是极推己之恶恶之心,不欲与谗人并生于世,盖反言以见其欲死也。下二句是明己之遭君不明,死为无益,又正言其不必死也。”(《楚辞集解》)“君无度”四句言君王不知长短,故不能察,使芳草为薮泽所壅遏而不通;君王如此不明,忍死而无益,于是甘心死之,决不苟活。这四句是对“遂自忍而沉流”的回答。
“独鄣壅”二句谓忠臣非不欲极力,仅仅由于“鄣壅而蔽隐”而不得辅佐。此所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者也。
第三段从“闻百里之为虏兮”至“因缟素而哭之”。历举宿世君王得贤人则昌盛与信毁谤则消亡的事情来作进一步的比照阐明。其中关于介子推的事情叙之尤详,本意是还期望楚王因自己之死,悔悟而改弦更张,振兴楚国。“闻百里”六句,历举百里奚逢秦穆公,伊尹逢商汤王,吕望逢周文王,宁戚逢齐桓公之事迹,此四子,国君用之而国强。
“吴信谗”二句举伍子胥事。吴王夫差相信毁谤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身后吴国便被越国消亡。“封介山”四句举介子推之事。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逃亡,文公复国不封介子推,介子推逃入深山;文公以火烧迫其出山,子推抱木而死,文公悔悟,追封介子推。屈原在这里以伍子胥身后而吴亡,与介子推身后晋文公幡然悔悟,因而追封介山之事作比照,暗示“存君兴国”之意。
第四段从“或忠信而死节兮”至“使谗谀而日得”,承上白话自古忠臣之死,没有不是由于君王相信毁谤而造成的。
“或忠信”四句承前一段罗列贤臣之例而进一步发挥。指出忠信者反而被迫死节,奸佞者反而被信之不疑,全都是由于君王不能参验考究加以辨别,而一味相信小人谎话。“芳与泽”两句言君主如不能按实自省,则不能分别忠信与奸佞。“何芳草”四句言君既不能自省分别忠奸,则忠臣的命运就不会好了。
第五段从“自宿世而嫉贤兮”至“如列宿之错置”。进一步陈明自己曩昔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光亮正大的,如摆放天上的列宿那样明理解白。在自己身后,自己所受的委屈,一切都将会昭雪于天下。
“自宿世”六句以美人比贤达之人,谓在怀王年代,嫉善忌能,已经是这姿态的了。夸姣的东西被说成是丑陋的,丑陋的东西被说成是夸姣的,一有好的东西出现,流言立刻就会产生。
“愿陈情”四句言自己的心情与行为光亮正大,如星斗罗空,必将愈来愈理解,连“陈”、“白”也都是不必要的了。司马迁曾赞扬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气,可也。”日、月、星为三光,“列宿错置”,亦即“与日月争气”。
第六段从“乘骐骥而奔驰兮”至最终为。进一步标明自己将沉江自杀,以身殉国的决计。
“乘骐骥”二句谓驾良马疾驰,却不用操控马匹的器具。
“乘氾泭”二句谓乘木筏沿流而下,却不用船桨而自恃人力。
“背法度”二句谓背离法度而为所欲为地治理国家,就好比上述两种情况,与之并无不同。
“宁溘死”四句写自己赴死之因,屈原谓“恐祸殃之有再”,朱熹说“不死恐‘邦其沦丧’而辱为臣仆……箕子之忧,盖为此也。”蒋骥说:“谓国亡身虏也。”根据其时楚国屡败于秦的局势,朱、蒋二人的分析是颇有见地的。最终二句明理解白地阐明晰自己写完这篇诗作之后就要赴水自杀,所以能够判别这篇诗作确是屈原的绝笔。
这篇诗篇语言上最大的特征是文辞质朴率直,浅显易懂,表意非常理解流通。比如关于楚王的斥责,在《离骚》等其他著作当中,一般比较含蓄弯曲,往往用“荃”、“灵脩”、“哲王”等来代替,而在此篇中,因是赴水之前的绝笔,则无所顾忌,直接责怪楚王为“壅君”。此篇诗作的这种风格,在全部屈赋中是显得非常独特的。
其次,文章结构上前后照顾,诗篇以“明法度”起,以“背法度”结,前后呼应。林云铭《楚辞灯》说;“以明法度起头,以背法度结尾,中心以'无度’两字作前后针线,此屈子将赴渊,合怀王、顷襄两朝而痛叙被放之非辜、谗谀之得志,全在法度上决人材之进退、国势之安危。盖贞臣用则法度明,贞臣疏则法度废;及既废之后,愈无以参互检测而得贞谗之实,而君之蔽晦日深,虽有贞臣,必不能用,是君为壅君,国非其国也。”非常准确地说出了本篇这个特点。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