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华成语典故》这部书,不知是不是你找的。《中华成语典故》(图文版)共收录了三百零四条成语典故,根据它们所包涵的不同意义,分为六个篇章,即:品格意志、为人处世、智慧谋略、好学求知、生活启示、幽默诙谐。每个篇章各收录了畅担扳杆殖访帮诗爆涧几十条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语,并注明其词义、用法、出处与典故。每条成语,我们都竭力返本溯源,对于起源较晚的,也在故事中 说明其演变过程,使读者了解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每条成语的理解。本书附CD-ROM,光盘中包含了书中的全部内容。
还有,您的问题模糊不清,如果您是要找原来最早的出处,比较常见的就是二十五史了,例如史记。
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
历史典故方面的经典书籍有
1、贵州出版的〈历史典故辞典〉(我读大学时买到一本),可以查到许多历史典故。
2、〈上下五千年〉,最早是林汉达、曹余章编著,四川儿童出版社1978年版的,一套五本。现在还有其他人编的〈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够查到很多历史典故
3、〈成语辞典〉(比较大一点的),里面的经典故事很多了,通过成语故事去寻找古文书籍,再去找白话文翻译。
4、〈古文字辞典〉,在介绍古文字时间,也能够介绍很多历史典故。
5、〈中国历史传说〉,80年代出的,分朝代出版的,一套有很多本。
6、〈明朝那些事儿〉 ,一套七本,可以一看。
7、〈中国各朝代历史〉系列,一个朝代有很多本,好象是2003年,还是2001年出版的,记不清了,我大学时买过。
8、〈历史知道点系列〉,分类介绍历史。
9、〈成语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
同时,你还可以找历史老师,听取意见;也可以上网搜索。还有找中学历史网,还可以看历史博客,比如X5dj.com等等。。
我的QQ:363662568、1042072149。
愿对你有所帮助
“东道主”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原意是东方道路上负责招待的人,后人便因此称主人为“东道主”“东道主人”。
以“作东”称请客,以“东道席”、“东道”称主人。“直笔”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即如实记载史实;“董狐直笔”用来赞扬敢于如实记载史实的史官或史官的刚强正直的精神。
“染指”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指占便宜、也指惹事生非或陷入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是非之中。“南冠客”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即戴着南边楚国帽子的人,后来指囚徒;也指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不忘国家的有识之士。
“哭秦庭”出自《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表示救国之心迫切,求援之情专诚。“五车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深,或指藏书丰富。
“不龟药”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平常的东西,如果使用得当,也会发挥重大作用。“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原意是修炼到家,后来多用来形容某人蠢笨,呆头呆脑,不灵活。
“大方之家”出自《庄子•秋水》,指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都很高的人,也指内行、行家。“望洋兴叹”也出自这里,指面对伟大的事物而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常常比喻自以为力量不够,而无可奈何。
“战胜”出自《韩非子•喻老》“战胜,故肥也”,本意是指正义取得胜利,现在用来表示取得胜利,打败对手。“和氏之璧”出自《韩非子•和氏》,指美玉,比喻材德兼备的人。
《下里》、《巴人》是通俗歌曲,《阳春》、《白雪》是高雅的歌曲。所以,人们用“下里巴人”形容低等平凡的人;以“阳春白雪”形容上等高雅的人。
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庭训”、“过庭训”出自《论语•季氏》,原来指的就是孔子教育儿子,后来多用它知道家庭教育。
晋代人葛洪曾说他“夙失庭训”,就是说从小失去父亲的教诲。……不知道你想干什么用,就写这些了。
诗词赏析\ 历史典故:《唐宋诗词典故趣闻》 北京燕山出版社 26元
简介:是针对这些长期困扰读者的问题,一一对症下药。首先从诗或词的名称——即词牌或曲牌开始加以考律,指出其渊源、出处和由此产生的趣闻;二、是对历史上第一位诗或词人用本词牌或曲牌所写的原诗或词加以陈列。如查不到诗或词的原作,则用历史较有名的诗或词加以补充;三、是对所列之诗或词加以论述,并在论述过程中,不但逐字逐句地对诗或词加以详解,而且还对诗或词中所引用的古人诗词及历史典故、趣闻轶事等,一一加以详解;四、《唐宋诗词典故趣闻》所选作品,不拘于某一流派,而是对各家的作品兼收并蓄,同时,还逐篇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剖析和赏析;五、书中作家的排列,以生年前后为序,生平无考者,以在世之年论;六、《唐宋诗词典故趣闻》原则上采用一诗一词一篇剖析和赏析文章,少数诗或词不可分者,则合之一并剖析和赏析;七、在成书过程中,曾参考过大量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很有一些精美语辞和论点,为使《唐宋诗词典故趣闻》臻于完善,则不避掠美之嫌,而加以采录;八、中国的历史悠久,诗词艺术博深,及其凤毛麟角之万一。
古今历史:《国史十六讲》 中华书局 32元
简介:极好的中国历史入门书籍, 中国历史的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作为通史入门而言,确实是本好书。相对一般的通史教材,本书选材精要、观点新颖、文笔清新,值得一读。
《龙文鞭影》,初名《蒙养故事》,明代萧良有撰。
此书未成之前,以四字韵言形式介绍古代人物及有关典故的童蒙读物,主要有唐代李翰的《蒙求》,萧良有在《蒙求》的基础上,写成了《蒙养故事》,仍用四字韵言的形式,用平水韵的平声韵。此书问世后,曾有夏广文为之作注。
后到清朝初年,安徽的一位私塾先生杨臣诤,认为《蒙养故事》仍然不够完备,夏广文的注多有疏漏谬处,因而进行増订。増订完后,并改书名为《龙文鞭影》。龙文,原是汉代西域的骏马名,此马见鞭则疾驰,取此名的意思是童蒙学习此书,学识会增长的更快。全书一千多句,比《蒙求》増加近一倍。使用了平水韵平声的全部三十个韵部。内容主要是宋代以前的人物典故,元明两代也涉及一些,比重不是很大。但值得一说的是,在下平声“七阳”韵中有“人始亚当”一句,这超出了中国历史的范畴,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了。
《龙文》问世后,影响甚大,成为有清一代颇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再到清末年间,广东番禺有李晖吉、徐兰畦二人合撰了《龙文鞭影二集》,取材和体例与杨臣诤増订者咸同,篇幅也大体上相等。因为有了二集,自然称杨臣诤増订者为初集。清末民国时期出版的《龙文鞭影》,一般都是将初集、二集合在一起出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