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尊师典故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
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
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
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
“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
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
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
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
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唐太宗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
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
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
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
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
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
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6年。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
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
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陆佃尊师】 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东浦镇鲁墟人,北宋学者。
少年时非常勤学,家里贫穷没有照明用的灯,常映着月光夜读不停,传为美谈。
左光斗和史可法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斗。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
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
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
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
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
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
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进了牢监。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靠谁干?”
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
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
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是铁石铸成的啊!”
残疾教师一家为学生无私奉献 18年独撑小学 残疾教师 18年独撑一小学 故事导读 这里偏远、贫穷,没有老师愿意到这所村小来教书。
他是一名代课老师,还是一个残疾人。为了让学校存在,为了山里的孩子有书读,18年来,他多次拒绝别人介绍的高收入工作。
除进城动手术,他一天也没离开过他心爱的学校。 他拖着残疾的腿背学生过河一万余人次,从十多公里山路外的中心校帮学生背课本,共计上万斤;为帮贫困生垫学费,他曾5年没领过一分钱工资;校舍改危,他让学生在自己家里上课9个月;为了山里的孩子,他让想上大学的女儿选择了中师。
为了支持他,妻子帮他无偿代课一年,年迈的父母仍在家辛勤操劳,毫无怨言。 这位土家族代课老师在图什么?他只说:“这儿有50多名学龄儿童,村小不能停,也不能撤!” 两幅画像 落花生 “我们这儿穷,娃娃读书不容易,不能再因为这些原因停课。”
29日上午,彭水县诸佛乡小里村,冉龙朋正在自己家的堂屋给学生上课。 狭小的屋里挤着11张破败不堪的课桌,一块黑色的木板搁在墙上算是黑板。
他们是四年级的22名学生。 冉老师正在讲课文《落花生》。
瘦削的他声音不怎么大,但在这偏远、沉寂的大山里,显得特别响:“这篇课文实际上是在以物喻人,教育我们要像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诸佛乡是彭水县最穷、最偏的乡镇之一,群山环抱,整个场镇上看不到一幢像样的房子,街道没有硬化,至今没通公共汽车,没通光纤闭路,手机信号在这里时断时续。而小里村距场镇有十多公里山路,小里村小就在尖峰岭深处的参天古树中,美丽的诸佛江流经学校附近,缓缓注入乌江。
去年9月起,由于小里村小危房改造,4个班的50多名孩子只能选择到中心校暂读,但中心校离村子要走十多公里山路,山上随时有野猪出没,当时就有几名学生家长提出“不读了”。听了这话,冉老师很着急,想了想,他决定把学生接到他家里上课。
就这样,50多名学生每天就在冉老师的家里上课。冉老师将堂屋作为教室。
这一上,就是9个月。 冉老师说:“我们这儿穷,娃娃读书不容易,不能再因为这些原因停课。”
放学了,冉老师兴奋地告诉孩子们:“六一后我们就要搬到新教室去,大家不用在老师这儿打挤了。” 小草 “苦,苦啊,但苦中有乐!看到孩子们有书读,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
这里太偏远,没有人愿意来教书,18年来,学校常常只有冉老师一名老师。 但18年,冉老师都只是一名代课老师。
最初工资是每月35元,3年后涨至77元。 那是1988年,冉老师正在一所成教学校代课,工资比这儿高,但冉老师的启蒙老师找到他,说没人愿意到小里村小来教书,如果这样,村小就得撤,孩子们上学就成问题。
本着对启蒙老师的祟敬和对村小教师一职的向往,冉老师回到他的母校小里村小代课了。 冉老师没想到在这里,一代就是18年。
“冉龙朋真傻。”有村民这样说,因为,在这18年间,有人为他介绍过不少工作,接电话、守大门、到其他地方代课,他统统拒绝了。
18年来,除了到重庆动手术,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学校。尽管代课十多年,残疾了,每周上着30多节的繁重课程,工资还是每月77元,他也从没想过离开,因为中心校领导说过,如果村小办不下去就只有撤,没有老师愿意来,也只有撤,冉老师不想看到这一天。
让小里村小继续办下去,让小里的山里娃有书读,这是他此生最大的愿望。 “苦吗?”记者问。
“苦,苦啊,但苦中有乐!看到孩子们有书读,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回忆起在小里村小的18年时光,冉老师流泪了。
香烟和唱歌是冉老师最大的业余爱好,常常抽的是廉价的叶子烟,歌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草》,小里村小的孩子们都会唱:“冉老师教的,老师说要学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几个故事 为了学生腿手残疾 “我不能倒下。”
冉老师左腿残疾,那是在1989年背学生过河时落下的。 当时只是扭了一下。
之后,他的左髋部时时疼痛,但他没在意,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入院仔细检查。一年后的一天,他在跨进教室的门槛时突然摔倒在地,不得不进医院,医生诊断“扭伤治疗不及时引起化脓性髋关节炎”。
从此,他走路只能一瘸一拐,伤腿至今没痊愈。 1994年,冉老师在一次劳动中,右手手臂动脉被玻璃割断,乡卫生院简单处理后,建议他进城进一步治疗,但当时小里村小只有他一名教师,想到孩子们就要因为自己中断学业,他放弃了。
一个月后,他感到右小臂越来越痛,在中心校安排好代课老师后,他来到彭水县人民医院。 “晚了,必须截肢!”医生的话如同死亡令。
“截了右肢我怎么给学生上课。”这是冉老师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
好心的医生为他联系了重医一名教授,手虽然保住了,却使不起力,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也只能写一会停一会。 “那种心情你能理解吗,我想教书啊,可手却不听使唤。”
冉老师说他永远记得出院时,那个教授给他说的话:“回去好好教山里的孩子!”这句话让他再次感到肩上的担子:“我不能倒下。” 18年背学生过河 “我真想快点长大,不让老师这么辛苦。”
身带两处残疾,有人劝冉老师不要再教书了,但他很固执。
LS魂淡(原谅我爆粗口- -) 例子(好想和新型师生关系没多大关系,不过可以作为旧型的事例,凑合看。
):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
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还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为: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
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然而尊师难以持之以恒。初学尊师并不难,但是学生逐渐学有所成,甚至超过老师时,尊师就很勉强了。
这也是有些人终不能成大气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风,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美德。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北宋时,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颐俩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们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长期在洛阳讲学传道,开创了宋代四大学派之一的洛学。 当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程颢死后,杨时又被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同窗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个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同窗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毕业典礼上的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美丽的校园举行2008届小学毕业联欢。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心情也与往日十分不同。虽然早就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道理,但当如今真的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却仍旧无法释怀,有太多太多想说的话,有太多太多难以割舍的记忆,有太多太多要感谢的人,首先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奉献心血与智慧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圆满地完成小学六年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回忆难忘的小学生活,老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那时六年级上学期的一件事。一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铃……”上课铃响了。我看到您,连忙低下头来。您开始讲课了,讲得津津有味,可我一点也没听进去。我的脑海里翻腾着一个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唉!都怪那该死的漫画,我看得入迷了,昨天老师让背的课文,我一眼也没看,今天如果检查该怎么办呢?不行!觉得不行!作为一名语文科代表,我怎么能这样做呢?我怕!我怕听到您严厉的斥责声,怕看到您严厉的目光,还怕听到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我把书翻到要背的那一课,边用眼角扫着书,边看着你,生怕被发现。下课前您说要检查,这时我已将课文背会了。您叫到我的时候,我流利的将课文背了下来,您什么也没说。下课了,您把我叫到了身边,严肃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喜欢看漫画,也知道您的记忆里是班级中最好的,但你也不能因此耽误了学习,今天上课时我就看出来了,只不过是不想揭穿你罢!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老师的声音不高,但很严厉。我低下头小声抽噎起来,恨不得底下有个洞,好让我钻进去。
现在的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这一年来在您的谆谆教导下,我渐渐的成长起来,在您细心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您对于我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谢谢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只想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时间作证,承载着凌小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同学们,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作为凌小的毕业生为荣;明天,凌小将会以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为荣!
宋濂 的例子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储珐臂貉赚股辫瘫播凯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