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国道横穿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道旁,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渡口——升官渡。从前,古汉阳地势低洼,河汊湖泊密如蛛网,往来交通一般以水路为主,升官渡便是由南进入武汉的一个咽喉要道,升官渡原名盛观渡,何又叫升官渡呢?关于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公元1850年,广西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起义成功后,洪秀全率师北伐。
太平军势如破竹,清军望风而逃。洪秀全志向远大,他不满足于占领一城一池,而是要彻底推翻清朝统治者,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不到两年,太平军便由岳州进入湖北,洪秀全亲率三十万大军,目标直指武昌。清军在地势险要的盛观渡口赶修了两座土山,派遣精兵把守,以逸待劳,等着太平军来。
太平军若要攻进武昌,首先非得拨掉盛观渡这个“钉子”不可。一场恶战势在难免。
太平军大将胡以晃率领先头部队来到盛观渡,稍事休整,便想借着一路杀来势如破竹的余威,一鼓作气地攻下渡口。这天天刚亮,渡口南岸突然尘土飞扬,喧声震天,一支缠着头巾的部队呐喊着向北冲来。
队伍当头,是一面高扬的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胡”字。部队很快就占领了渡口南岸。
善打硬仗的胡以晃看了一下地形,让部队排好阵势,便下令进攻。顿时,几千名能征善战的太平军官兵一个个不顾一切地跃入水中,蜂拥着奋力游向北岸。
太平军游到河中心,遇上了湍急的漩流,不少人被急流卷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隐蔽在对岸两座土山上的清兵又开始居高临下地放箭。
一支支毒箭呼啸着射来,那些水性很好,没让急流卷走的士兵又一个个被毒箭射中了头部,慢慢沉入水中。胡以晃怕出现更多的伤亡,赶紧命令部队后撤,停止进攻。
一见太平军撤退,对岸隐蔽的清军全都站在了那两个临时筑成的土山上,得意忘形地大声叫喊:“长毛子,你们休想打过河来,老子要让你们在这里全军覆灭!”还有的嚷道:“要想过河呀?过吧过吧,等河里结了冰再走过来!”当时正是阳春三月,要想河里结冰,那得在南岸等上个大半年才行。太平军听见辱骂的叫声,一个个气得要命,恨不得马上打到对岸,割下那些清军的舌头。
胡以晃更是气得咬牙切齿,怒不可遏。他吸取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教训,决定避开那两个高高的土堆,在渡口的两侧发起进攻。
胡以晃将部队分成两支,从左右两边同时进攻。狡猾的清军观察到太平军的动向后,也将部队分成两支,布置守候在左右两个不同的地方。
第二次进攻开始了,勇猛的太平军将士跃入急流,直向对岸进逼。清军万箭齐发,一个又一个的太平军士兵被射中卷入急流。
那些少数到达对岸的,早已是全身水淋,疲惫不堪,很快就被那些守候的清军团团包围杀害了。这场恶战从早晨打到黄昏,太平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但都被清军击退了,损失相当惨重,形势十分危急。
眼见太平军一时难以取胜,胡以晃审时度势,只得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看来这颗“硬钉子”并不是那么好拔啊!胡以晃只得在盛观渡南岸安营扎寨,召集手下的军师、将领们出谋献策。
大家认为,像今天这样硬拼不是办法,只有从长计议,寻求良策,见机行事。“可是,时间紧迫,听们不能等啊!”胡以晃急躁不安地在军帐里走来走去,“天王率领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开到,如果我们不能很快拿下盛观渡,清军的援兵一到武昌,我们整个大军的作战部署都要受到影响。
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决定在当地征集船只,组成一支临时水军,迅速拿下盛观渡。夜深了,除了防守的哨兵,将士们大都进入了梦乡,可胡以晃怎么也睡不着。
他带领部队一路打来,还从没像今天这样窝囊,这样损失惨重。想着走着,他不知不觉就来了河边。
低头一瞧,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见白日里水流湍急的河面,竟结了一层冰块。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担心冰层太薄,无法行走,就试探着站上去,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
还真行呢,就这样走过去,半点都不碍事。为了更加证实自己的这一结论,他又使劲地跺了跺脚,冰层相当厚实,半丝裂缝也没有。
胡以晃大喜,高兴得自言自语地说道:“真乃天助我也!“于是,他跑着回营,选拔了五百名精壮的士兵,配上利刃,骑上快马,在厚实的冰层上飞驰而过,风一般地踏上对岸,刀削葫芦般地将巡逻的哨兵一个个杀死,然后又冯进了清军大营。清军一个个全都躲在被窝里头睡大觉,他们在白天打退了太平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根本没有想到太平军晚上会来偷营;再说,有湍急的河流这道天然的屏障阻隔着,真可谓万无一失,也就高枕无忧了。
当太平军从而天降时,他们一个个吓得傻了眼,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太平军就这样很顺利地占领了盛观渡。
第二天中午,天王洪秀全率领大队人马到来,胡以晃带领手下官兵站在盛观渡口,隆重地迎接大军的到来。过了渡口,洪秀全站在北岸清军垒的两座土山上,一边观看盛观渡的险要地势,一边听着胡以晃讲夺取这个咽喉要道的战斗经过,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连连称道:“好,好,好!”为了奖赏有功将士,洪秀全当即下令,给胡以晃手下的五百壮士每人升官一级,盛观渡从此就改名为升官渡了。
第二种说法是:。
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
比起武昌城早几十年,比汉口更早。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
公元605年,隋炀帝把汉津县改为汉阳县,从这时开始,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个县。
沔州州治设在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并将汉阳县以及沔州的行政机构都一起从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龟山南麓的凤凰山下。汉阳,汉水之阳。
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应该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那不是汉口的地盘吗?过去的汉阳确实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
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汉阳城于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汉代,汉阳已经建了城。
三国时刘表部将黄祖在龟山北麓筑了却月城,后来被孙权击破。于是刘表之子刘琦又在龟山南麓建了鲁山城。
“汉阳城”是有城墙的,还有东西南三个城门,1928年北伐战争时才被拆除。这个范围就是汉阳大道之南,拦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东直到江边的城区。
汉阳大道时开辟龟山与凤凰山(凤栖山)之间谷地上的,拦江路是建立在原来隔开鹦鹉洲的长江夹河上的。老汉阳城的中心是一个大十字,东西向大路今天叫显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阳新路。
显正街出西门(凤山门)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汉阳县进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庙、十里铺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凤山门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历史人文 步出南门(南纪门),踏上今天的拦江路,这条路沿长江边划出一个大弧线,一直到白沙洲大桥的西桥头。它本来就是古时长江的夹河道,将东面的鹦鹉洲隔开。
由于河床的不断摆动,凸凹岸也不断变化,今天的鹦鹉洲已不是古时的鹦鹉洲。三国时击鼓骂曹、作《鹦鹉赋》的祢衡,遇害之鹦鹉洲已不知所踪;唐朝崔颢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里的鹦鹉洲也沉入江底几百年了。
如今隔开鹦鹉洲的夹河水路被填平,鹦鹉洲与河岸相连,洲不成其为洲,仅剩地名,只有拦江路的形状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围。有因李白留诗而闻名地郎官湖。
当年李白在汉阳遇故人张谓,便约上当地太守、县令一并泛舟湖上饮酒作乐。张谓当时任尚书郎,李白举杯说,此湖就叫“郎官湖”吧。
还作《泛郎官湖》诗一首:“张公多逸兴,共泛城南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喜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泯,名与此山俱。”但这个郎官湖的遗迹一直是个迷,历史记载郎官湖在汉阳城南,旧称南湖。
但到明朝时已经湮没,今天的太平巷(旧称郎官巷)、太白巷一带大约就是湖址所在。三国金戈铁马 汉阳区《汉阳府志》中述道:“(汉阳)三国时为吴用武之地。”
由于地处三国古战场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汉阳仍留存着大量的三国遗迹和许多三国典故传说。在龟山东麓有一洗马口、洗马洞,据传是每次激战之后,关羽为赤兔马洗刷的地方。
现铁门关一带称洗马长街,也是源于这一典故。在昔日的龟山上,还曾有藏马洞和磨刀石,传说是关羽当年屯兵在此藏马磨刀的地方。
在龟山东麓,有一鲁肃墓,是鲁肃之子鲁淑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纪念其父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绩。龟山上还有一祢衡墓,是从鹦鹉洲上移来。
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名士,传统剧目《击鼓骂曹》就是根据祢衡不攀权势,在筵席上当众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编的。汉阳火车站旁的车站衡街,有个颇为特别的地名——顿甲岭。
据说,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夫人时路过这里,人困马乏,他就随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汉腔中,"顿"是"放"的意思,后人因此将这个小岭称为“顿甲岭”。
高山流水觅知音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
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
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
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
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
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张之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指点江山。
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创建了汉阳铁。
龟山蛇山 很久以前,大禹承父遗志,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率领百姓挑土筑堤,疏江导河,劳动号子 声震云霄,惊动了玉皇大帝。
玉帝深为感动,派龟、蛇二将下凡帮助治水。大禹非常高兴, 便叫蛇做开路先锋。
蛇领命后努力向前,所过之处立刻出现一条大江。由于蛇走起路来弯弯曲曲,故蛇拖出的大江也曲折而行,龟则紧跟在蛇后面,背上驮着神土,让大禹及时将神土撒下筑成长堤。
当长江开到汉水口时,龟蛇因出力过度,累得不能动了,龟就趴在汉阳,蛇就躺在武昌,龟蛇隔江相望,化成龟、蛇二山,护佑着两岸百姓不受水害。 放鹰台 通过考古发掘的研究表明:位于今天洪山礼堂和水果湖游泳池之间的土台地带,是迄今为止 发现最早的武汉人的先祖劳动和生活的地方,时间为6000年前。
因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放鹰,故名放鹰台。? 江汉关? 1924年元月21日落成的江汉关大厦正门上方凿刻的“江汉关”三个大字,气势恢宏,极为壮 观,出自当时湖北教育厅厅长宗彝之手。
宗彝初习颜柳,后摹魏碑,善写斗方,笔力遒劲, 是武汉的知名书法家。为写江汉关三字,他数易其纸,只为“江”字笔画少,难与繁体的“汉”、“关”二字协调,最后才一挥而就。
为此三字,江汉关赠他纹银500两。? 汉正街 古汉口之正街,16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
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因设立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当时的汉正街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街情民风淳厚。
卓刀泉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
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粮道街 可能因为长期是省府衙门及封疆大员们的驻跸地罢,武昌内城那些街头巷尾里头,似乎都沾了些许“天子脚下”的气息,不像汉阳,古则古矣,却古得像个老乡绅,更不似汉口,仿佛昨日还衣衫褴褛,今日就陡地发富得流油,穿金戴银地纸醉金迷起来…… 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
而粮道街声名之彰显,却缘于此处多书香,此处多人杰。溯至明代,这里有勺庭书院,清代,这里有江汉书院,民国初,这里有大学一所、中学两所、专业学校三所……就拿粮道署来说吧,清朝被民国取代后,这个名是管嘴巴填肚子却让蛮多人饿肚子的衙门,即被改造成学校———私立中华大学。
这所大学因出了个土生土长的青年革命家恽代英,曾经誉满天下;当年旧址上的现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仍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 长堤街 这三个字的组合,在武汉所有的地名中,估计是最贴切的:首先是长,4000米,在“街龄”相若的街道里,没有比它更长的;其次是堤,它早先的确是一道堤,一道长堤,公元1635年,亦即明崇祯8年,汉口通判袁火昌主持修筑,西起硚口,东止今江汉区东堤街直至长江边,是为后湖堤 ,或称长堤———为纪念袁通判,也叫袁公堤。
有了袁公堤,才有了堤内汉正街的成长、发展和繁荣。最后才是街:清同治三年亦即公元1864年,汉口筑城堡,就在袁公堤外筑城开壕,一为防“寇”,二为防洪。
汉口有了城堡之后,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就有居民在堤两边建屋起楼,逐渐形成以堤身为轴线的几乎与汉正街平行的街市。 阅马场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
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 广埠屯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
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花桥 花桥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的西北端。据传,在原来的黄孝河上,横跨了一座木质桥,两旁有雕花栏板,俗称“花桥”。
花桥之名由此而来。 楚善里 大约是清朝末年吧,张忠樵、卓剑辉、梁荣昆三人在这里合资建房,渐成里分。
没有考证这三位先生的来历,从字面上看,名字都相当雅,不似刘瘌痢、张苕货、陈拉眼之类村俗,估计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居处名字太一般,所以,他们到故纸堆中去搜寻,最后在《大学》中读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的句子,感觉很好,于是,浓缩出了“宝善”二字,作为里分的名字。叫了些年,觉得“宝”字有些露,不够大气,不如干脆“楚善”算了———于是,“宝善里”成了“楚善里”,一个相当儒雅清高的名字,很有些小资的意思。
兰陵路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收回时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意)定名。
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杨园 据考证,清朝时期,有一位洋人在武昌桥梁村(铁路医院原门诊部)修建了一座庭园,人们称之为洋园。后来,该洋园成为张学良的行园。
“武汉”的由来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
"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
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
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
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武汉长春观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道观坐落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2、古琴台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3、鹦鹉洲地名,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鹦鹉赋》而得名。 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
后来,历代不少名人纵观大江景色,留下了很多诗篇。4、卓刀泉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
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5、武汉蛇山三国时期,蛇山称江夏山,又名紫竹岭。北魏时称黄鹤山,宋朝称石城山,元朝时称长寿山,明朝时被誉为金华山和灵山。
其间,以蛇山为山名,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入蜀记》中“缭绕为伏蛇……”故后世称蛇山者为多;至清乾隆《江夏县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内外详图》正式标名为蛇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春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琴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鹦鹉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卓刀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