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台故事·传说:街西神窑在莱州程郭镇驻地五佛刘家村,有一座山名叫歇山,歇山之上曾有一座歇山王母庙。
相传有一位五台山的和尚某日云游至此,决定在山上修建一座庙宇。筹化物资时,和尚来到街西头村砖窑,向窑主化砖:待砖烧好之时,我自牵驴前来,只需将驴上的驮篓装满砖即可。
窑主心想,装满驮篓不过区区几块砖,于是约好九九八十一天后和尚前来取砖。提起街西砖窑,还要先说说窑主。
清乾隆年间街西出了个名人,姓名已不可考。此人忠厚老实,力大无比,绰号“杉木滚子”。
杉年少时,有一天夜晚去离家15里地的柳林头看戏,等走到时,已是半夜戏也演完。杉叹了口气,转身正要回家,却见戏台拐角处有一块顶面凹陷的见方山石。
杉一看,此石稍加雕凿可成碓臼,若放在自家过道头,可方便街坊日常使用。杉就扛起这三百多斤的石头,趿拉着蒲窝子,硬是一口气扛了回来。
稍年长后,杉看到街西西海崖下乱石丛生,一片荒凉,决定在此建一座砖窑。而那和尚来化砖的那天,正好是杉的砖窑动工的日子。
首窑烧出的砖瓷实敦厚,碰撞声清脆如铃。“街西砖窑烧出一窑好砖”,大家奔走相告,和尚也从东而来,只见沿路全是和尚带来的毛驴。
当初杉答应和尚要将毛驴身上的驮篓全部装满砖,却没想到和尚带来的毛驴竟不计其数。杉不动声色,信守承诺,一边招呼伙计为烧窑师傅和和尚上好茶,一边招呼窑工们装砖。
不知装了多少砖,当第一头毛驴已经回到歇山卸下砖时,最后一头毛驴还在窑上装砖呢。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砖出窑,不见坯入窑。
一窑砖就这样装了三天三夜。等到装完最后一头驴身上的驮篓,杉再去窑中查看,发现窑中的砖竟一块也没少!回头看时,和尚与毛驴已了无踪迹。
一年后,和尚设宴宴请施主,杉再去歇山。山顶的歇山庙已建成,高大雄伟,飞檐流角。
待席口吉时到来,和尚亲自礼让杉至宴席上座,并向来宾介绍说,歇山庙七七四十九间庙宇所用砖,全部由街西神窑布施。“街西神窑”也自此成名。
如今,歇山庙虽已不在,但当地十里八乡至今保存着六月初六赶歇山庙会的习俗。神窑的传说虽颇多神话色彩,然而街西砖窑却是的确存在过的。
现今街西头村海崖下的几块地段,后人叫做东荒、西荒和南荒。集体劳作前沟壑纵横,遍布水沟,最宽达6米,后被种上菖蒲。
比较大的土沟如东荒的东湾、南荒的三角湾,面积最大的位于西荒的潭潭湾约有5亩,传说这都是街西神窑当年烧砖取土留下的痕迹。二、烟台故事--烟台山的传说一般都说,烟台因烟台山而得名,而烟台山又是为防倭寇而设立的烟墩,每当海患出现的时候,就在那里放起狼烟来,借以报警。
其实,戚继光抗倭是明朝的事,而当时的烟台只不过是一个不大的渔村,是否需要在这里设置军事哨卡,很得画个问号,而且。这里地势既不险要,又不高峻,设了军事哨卡,也不一定发挥作用。
倒是那里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古老的文字,在昭示人们:这里原来不叫“烟台”,而叫“燕儿台”。关于“燕儿台”,有各式各样的传说,都跟燕子有些关系。
站在烟台的制高点——毓璜顶上,俯瞰烟台,便发现她很象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一头拱进了北海碧波之中。那燕子头,便是烟台山。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烟台山下住着一户渔民。一家三口,恩爱夫妻外加个胖小子,生活虽说艰难,可也温饱无虑,温馨自在。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渔人出海打鱼,被漫天的巨浪吞噬了性命。女人痛不欲生,哭瞎了眼睛。
大海铸造了海边女人刚强的性格,瞎妈妈硬是吃糠咽菜把儿子拉扯大了。儿子不仅出息得模样英俊,而且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海上能使八面风,陆上能开八石弓。更可贵的是一双火眼金睛,不管是风干浪静,还是浊浪排空,他都能一眼看出来,水底下有没有鱼,有多少鱼,是哪一种鱼。
只要他把网投下去,保准网网不会落空。谁都愿意跟着他出海打鱼,因为船上有他这样一双“神眼”。
小伙子从此没了名字,人们只叫他“神眼”。老人们都说,神眼其实有两双眼睛,一双是他自己的,在海水中泡大的;还有一双是妈妈的,是在苦水中泡大的。
有了这样一双眼睛,不光鱼鳖虾蟹逃脱不了,就是披上蟒袍玉带的乌龟王八蛋,也会让他一眼撕下画皮来。“神眼”因此得罪了东海龙王。
在诸海龙王之中,东海龙王位置最尊,权势最大。玉帝封他为“群龙之首”,特赐给他一颗火种。
有了这颗火种,不管是北海龙王、还是西海龙王,都得向东海龙王俯首听命。这理由很简单,水火不相容。
龙王虽能翻江倒海,戏水作浪,可在烈火面前则一筹莫展。既然把那火种吹得神乎其神,诸龙王也就只能闻火而颤栗,称东海龙王为大哥了。
“神眼”却不买帐。每天驾着小船,遨游在东海之上。
对龙王那些虾兵蟹将、鱼族子民都是照捕不误。这且不说,还对东海龙王好大不敬。
龙宫里的那些宝贝,哪个不是珠光宝气?可让“神眼”一看,便鄙夷不屑:“什么宝贝呀?不全是些蛤皮蛸须吗?”海边的人对龙王崇拜之至,“神眼”不以为然:“他哪里是什么神?哄骗众人的饽饽吃就是了。哪年春天他不去找山神婆鬼混?他兴妖作怪是老没正经,你们还要给他磕头。”
一双雪亮的眼睛看穿。
一、烟台故事·传说:街西神窑 在莱州程郭镇驻地五佛刘家村,有一座山名叫歇山,歇山之上曾有一座歇山王母庙。
相传有一位五台山的和尚某日云游至此,决定在山上修建一座庙宇。筹化物资时,和尚来到街西头村砖窑,向窑主化砖:待砖烧好之时,我自牵驴前来,只需将驴上的驮篓装满砖即可。
窑主心想,装满驮篓不过区区几块砖,于是约好九九八十一天后和尚前来取砖。 提起街西砖窑,还要先说说窑主。
清乾隆年间街西出了个名人,姓名已不可考。此人忠厚老实,力大无比,绰号“杉木滚子”。
杉年少时,有一天夜晚去离家15里地的柳林头看戏,等走到时,已是半夜戏也演完。杉叹了口气,转身正要回家,却见戏台拐角处有一块顶面凹陷的见方山石。
杉一看,此石稍加雕凿可成碓臼,若放在自家过道头,可方便街坊日常使用。杉就扛起这三百多斤的石头,趿拉着蒲窝子,硬是一口气扛了回来。
稍年长后,杉看到街西西海崖下乱石丛生,一片荒凉,决定在此建一座砖窑。而那和尚来化砖的那天,正好是杉的砖窑动工的日子。
首窑烧出的砖瓷实敦厚,碰撞声清脆如铃。“街西砖窑烧出一窑好砖”,大家奔走相告,和尚也从东而来,只见沿路全是和尚带来的毛驴。
当初杉答应和尚要将毛驴身上的驮篓全部装满砖,却没想到和尚带来的毛驴竟不计其数。杉不动声色,信守承诺,一边招呼伙计为烧窑师傅和和尚上好茶,一边招呼窑工们装砖。
不知装了多少砖,当第一头毛驴已经回到歇山卸下砖时,最后一头毛驴还在窑上装砖呢。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砖出窑,不见坯入窑。
一窑砖就这样装了三天三夜。等到装完最后一头驴身上的驮篓,杉再去窑中查看,发现窑中的砖竟一块也没少!回头看时,和尚与毛驴已了无踪迹。
一年后,和尚设宴宴请施主,杉再去歇山。山顶的歇山庙已建成,高大雄伟,飞檐流角。
待席口吉时到来,和尚亲自礼让杉至宴席上座,并向来宾介绍说,歇山庙七七四十九间庙宇所用砖,全部由街西神窑布施。“街西神窑”也自此成名。
如今,歇山庙虽已不在,但当地十里八乡至今保存着六月初六赶歇山庙会的习俗。神窑的传说虽颇多神话色彩,然而街西砖窑却是的确存在过的。
现今街西头村海崖下的几块地段,后人叫做东荒、西荒和南荒。集体劳作前沟壑纵横,遍布水沟,最宽达6米,后被种上菖蒲。
比较大的土沟如东荒的东湾、南荒的三角湾,面积最大的位于西荒的潭潭湾约有5亩,传说这都是街西神窑当年烧砖取土留下的痕迹。 二、烟台故事--烟台山的传说 一般都说,烟台因烟台山而得名,而烟台山又是为防倭寇而设立的烟墩,每当海患出现的时候,就在那里放起狼烟来,借以报警。
其实,戚继光抗倭是明朝的事,而当时的烟台只不过是一个不大的渔村,是否需要在这里设置军事哨卡,很得画个问号,而且。这里地势既不险要,又不高峻,设了军事哨卡,也不一定发挥作用。
倒是那里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古老的文字,在昭示人们:这里原来不叫“烟台”,而叫“燕儿台”。 关于“燕儿台”,有各式各样的传说,都跟燕子有些关系。
站在烟台的制高点——毓璜顶上,俯瞰烟台,便发现她很象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一头拱进了北海碧波之中。那燕子头,便是烟台山。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烟台山下住着一户渔民。一家三口,恩爱夫妻外加个胖小子,生活虽说艰难,可也温饱无虑,温馨自在。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渔人出海打鱼,被漫天的巨浪吞噬了性命。女人痛不欲生,哭瞎了眼睛。
大海铸造了海边女人刚强的性格,瞎妈妈硬是吃糠咽菜把儿子拉扯大了。儿子不仅出息得模样英俊,而且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海上能使八面风,陆上能开八石弓。更可贵的是一双火眼金睛,不管是风干浪静,还是浊浪排空,他都能一眼看出来,水底下有没有鱼,有多少鱼,是哪一种鱼。
只要他把网投下去,保准网网不会落空。谁都愿意跟着他出海打鱼,因为船上有他这样一双“神眼”。
小伙子从此没了名字,人们只叫他“神眼”。 老人们都说,神眼其实有两双眼睛,一双是他自己的,在海水中泡大的;还有一双是妈妈的,是在苦水中泡大的。
有了这样一双眼睛,不光鱼鳖虾蟹逃脱不了,就是披上蟒袍玉带的乌龟王八蛋,也会让他一眼撕下画皮来。 “神眼”因此得罪了东海龙王。
在诸海龙王之中,东海龙王位置最尊,权势最大。玉帝封他为“群龙之首”,特赐给他一颗火种。
有了这颗火种,不管是北海龙王、还是西海龙王,都得向东海龙王俯首听命。这理由很简单,水火不相容。
龙王虽能翻江倒海,戏水作浪,可在烈火面前则一筹莫展。既然把那火种吹得神乎其神,诸龙王也就只能闻火而颤栗,称东海龙王为大哥了。
“神眼”却不买帐。每天驾着小船,遨游在东海之上。
对龙王那些虾兵蟹将、鱼族子民都是照捕不误。这且不说,还对东海龙王好大不敬。
龙宫里的那些宝贝,哪个不是珠光宝气?可让“神眼”一看,便鄙夷不屑:“什么宝贝呀?不全是些蛤皮蛸须吗?” 海边的人对龙王崇拜之至,“神眼”不以为然:“他哪里是什么神?哄骗众人的饽饽吃就是了。哪年春天他不去找山神婆鬼混?他兴妖作怪是老没正经,你们还要给他磕头。”
一双雪亮。
丘处机(1148——1227年),是道教的一支全真道掌教人。
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滨都村人。
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
并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
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有元一代,丘氏对于华夏文化的传承和汉文化的独立性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五年,年六十九岁。
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
懿行性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
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蜂衙小纪》、《燕子春秋》、《海错》各一卷,《宋锁语》一卷,《实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春秋说略》十二卷,《山海经笺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种,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于七(1609——1702) 本名乐吾,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抗清英雄。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
新儒学八大家之一。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1927 年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
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
1976年又应台湾“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讲学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处。1987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
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张炜1956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
1976年高中毕业后,回原籍在农村参加工副业劳动。1978年考入山东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今鲁东大学)中文系。
1980年毕业后到山东省档案局工作,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1984年调山东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历任栖霞县寺口橡胶厂技术员、工人,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档案编研处干部,山东省文联专业作家、创作室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兼任山东省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山东省龙口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全国青联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山东省青年文体委主任等。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
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在路上,他遇到了齐人徐福。徐福向他进献长生不老之道,并说,大海里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那里琼楼王阁,有仙人居住,并长有长生不老草。
秦始皇信以为真,遂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
登上芝罘岛,刻石勒碑,颂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岁,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到徐福。
徐福见秦始皇震怒,便谎称海中有大鱼挡路,不能到达仙山。秦始皇求药心切,竟亲设连弩,追杀大鱼。
到了芝罘,终于发现一条大鱼,并挽弓发箭,亲手将其射杀。徐福这才扬帆出海,到了东瀛,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一页。
秦始皇求长生不老,最终未遂其愿,却在芝罘岛留下了“始皇道”、“两观刻石”等遗迹。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
烟台古称之罘,后称芝罘。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二 芝罘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这里的统治。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
631年,日本第一个遣唐史也是从芝罘岛登陆。目前许多国家的航海图上仍以“芝罘”之名代表烟台。
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 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1858年(清咸丰8年),中法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3年后改为烟台,迄今为止,烟台开埠已有150年的历史。
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
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路上,他遇到了齐人徐福。
徐福向他进献长生不老之道,并说,大海里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那里琼楼王阁,有仙人居住,并长有长生不老草。秦始皇信以为真,遂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药。
次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登上芝罘岛,刻石勒碑,颂扬自己的文治武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近50岁,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到徐福。徐福见秦始皇震怒,便谎称海中有大鱼挡路,不能到达仙山。
秦始皇求药心切,竟亲设连弩,追杀大鱼。到了芝罘,终于发现一条大鱼,并挽弓发箭,亲手将其射杀。
徐福这才扬帆出海,到了东瀛,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一页。秦始皇求长生不老,最终未遂其愿,却在芝罘岛留下了“始皇道”、“两观刻石”等遗迹。
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现在烟台市开发区就有为纪念秦始皇的秦始皇东巡宫。
海上丝绸之路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市区的芝罘湾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
在2000多 傍晚的烟台港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登州(治所蓬莱)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
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芝罘登岸的。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遣使赴朝鲜,也是由芝罘启碇的。
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其中的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您好哦 望采纳烟台是中国的一个沿海城市,山东省省辖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山东省最大的渔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港口之一。 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线曲长909千米。
濒临渤海、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63个,辖芝罘、福山、牟平、开发、高新区等6个区及长岛县等7个县级市。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2度左右,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烟台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海产品和黄金等。因此,烟台也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2013年7月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3月5日,标准排名发布“2016年中国大陆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烟台以6446亿全年GDP排名第26位。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中国人民能够真正站立起来,使新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毛泽东主席指挥打了两场战争,可以说两次都赢了。
这两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世界由二极争霸变为三足鼎立。 不知是历史巧合还是造物弄人,这两次战争竟然都是与当时号称超级大国的美国打的。
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就是一个不信鬼神、不畏霸权的领导人。在毛泽东主席的名言中,最灭敌人威风的一句话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提国人士气的一句话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一场战争——“抗美援朝” 这是史上以劣胜优最典型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世界军事史上谱写的最辉煌一页! 回顾1950年的新中国,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可谓一穷二白、两手空空。
这样的国情,竟然敢与世界经济军事最强国——美国及其麾下的联合国多国部队(15国参战)兵戎相见,着实让当时的人们想不通。林彪带头反对出兵朝鲜,蒋介石欲伺机反功大陆,麦克阿瑟更是想不通,也瞧不起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使他在朝鲜坏了一世军事威名。
当然,毛泽东主席并不是打无准备之仗,而是抓住苏联作战略后盾,边打仗边换装备,三年“抗美援朝”,打出了一支名震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打出了全球华人的脸面。从此,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中国了。
“抗美援朝”战争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与美国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一举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彰显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抗美援朝”战争是当时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第一次地区性热战,也是此后几十年全球冷战的开端。
尽管朝鲜战争以美军退至“三八”线而告终,且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然而,与强者交手,能打成平局的,也一定是强者! 第二场战争——“抗美援越” 这是毛泽东主席晚年所指挥的最精彩的一场战役,也是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分水岭。
越战前,美苏两霸争雄,中国危机四伏,且夹在两霸夹缝中屈辱度日,那是一个对强国对弱国充满敌意的时代,尤其以苏联为甚,除了在中国北方陈兵百万,而且还威胁随时以核弹解决中国。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所思所想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突破美苏的围堵,突破两霸的包围。
否则,连国家的生存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必须作最坏的打算,作全面的准备,“不打则已,一打就要打出长期的和平。” 鉴于“抗美援朝”中国直接参战牺牲太大的教训,毛泽东主席采取了1954年“抗法援越”的奠边府(越南西北部城镇)模式,间接参战。
即让北越出面同美国正面作战,中国在背后全力提供战略、战术、人员和物资的支持。当然,如果美军深入北越,则将改为“抗美援朝”模式,派遣志愿军直接参战。
结果,自始至终,美军地面部队一直未越雷池一步。以北越的贫穷落后,可以想像,没有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后勤、人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越南如何抵挡得了美国的五十四万现代化地面武装部队的疯狂进攻和空中的狂轰滥炸?如果不是中国在越战中起著不容漠视的关键作用,当年尼克松会跑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商谈如何安排国际格局这样的大问题吗? 越战后的世界,不再是二分天下,而是三分天下,国际政治由两极变为三极。
毛泽东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政治胆识和杰出的军事艺术,先是利用“抗美援朝”为契机,壮大了新中国,继而又利用“抗美援越”为突破口,打破美苏的围堵,为中国人打出了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中华子孙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并直接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此外,越战对台湾的直接影响就是在《上海公报》里迫使美国承认或默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解除美国对防卫台湾的国际条约义务,使两岸关系基本上又回到了内战状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