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发源地:淮阳县(点击进入淮阳县旅游指南) 总体概述 胡-百家姓排行第13,约有人口13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1%。
一般认为胡姓起源: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
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 胡氏还有两支源於古代的国名。
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
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
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
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
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还有两个来源,其一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另外,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有胡姓。
1、来源于胡母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2、来源于姬姓:公元前763年,郑国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3、来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属于以国名为氏。归胡国,史书又称妢胡国,故址在今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一带地区,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姓诸侯国。
4、来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5、来源于官位,出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官吏胡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的官位,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
6、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来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扩展资料
胡姓的名人:
1、胡毋生:字子都,西汉齐(今山东临淄)人,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专治《公羊春秋》。汉景帝时博士,曾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受业于公羊高玄孙公羊寿,口传《公羊春秋》,使此学得以留传于后世。
2、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3、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后又更号为石羊生,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城北隅人。明代万历丙子举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诗论家,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
4、胡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朝理学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484年4月7日),享年五十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姓氏:胡
祖宗:胡公满
分类:以人为氏
姓氏起源: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 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郡望:
胡氏的郡望,在唐朝元和年间以前主要有安定、新蔡(今属河南)两处,以后又有弋阳(郡治在今河南潢川)定城、义阳(郡治在今河南信阳市)中州、洛阳、户县(今属陕西)、河东等地。
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 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 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 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胡】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姓排行: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
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姓氏源流 胡(H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
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2、出自姬、归姓,以国名为氏: ① 一个是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
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 ② 一个是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
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 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
3、他姓改为胡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
另汉代太御胡广,本姓黄,后改为胡姓,其子孙以胡为氏。又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
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
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
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
4、古代北方匈奴族后裔敕勒族人的姓氏。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
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如后周的胡琮,就是敕勒族人,其后世子孙皆为胡姓。
得姓始祖:胡公满。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
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省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奉守帝舜的宗祀。
妫满所建的陈国即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包括今安徽省北部的阜阳、河南省中部的郾城等地,妫满云世后谥曰胡公,称胡公满。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妫满谥号为氏,称胡氏,此为河南胡氏。
故胡氏后人尊胡公满为胡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胡氏的起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
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
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
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姓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姓遂迁入福建。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
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
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在台湾排名第三十八。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
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历史名人 胡安:汉初著名教育家,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胡遵:文武双全,位居于车骑将军。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晋宣帝时屡立战功,官做到镇南大将军。
他的女儿胡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从此成为外戚,权势更加显赫。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统治的北魏对清河崔、范阳卢、太原郭、河东柳几个大姓重重打击,而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却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于是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
胡姓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据说,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为图腾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确切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
胡姓与陈姓有着不解之缘,称陈姓先祖胡公满为先祖。胡公满又叫妫满,舜帝之后,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被分封在陈国(河南淮阳),为陈姓之祖。但陈姓有五个分支,号称“妫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变迁,胡姓便独立为一个大姓了。
以白头翁鸟为部落图腾的胡姓部落后来被别的吞并了。据推断,胡姓是“东夷族中鸟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记载说:“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时出现的胡姓诸侯国,是胡部落名称的延续,这就和以白头翁为图腾的胡部落联系了起来。
胡姓目前在全国排列第13位,在常州地区排列第30位。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后来人们常把胡姓称为“胡人”后代,其实这并不准确,胡姓中确有来自胡人的,但更多的胡姓乃出自妫和姬姓:一是相传为舜的后裔陈国开国国君胡公瞒(妫姓)的后代;二是周(姬姓)封宗室为胡子国,后人以胡为姓。据现有史料记载,常州最早的胡姓,是南北朝时梁朝胡颖,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初年任兰陵令,距今已达1500年。第一位常州籍金榜题名的胡姓,是宋景德二年(1005)高中进士的胡晏。古今常州胡姓多书画家,宋代胡宿、胡世将、胡交修、胡宗愈四代人均是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常州地区与胡姓有关的地名、史迹有43处。
胡姓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据说,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为图腾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确切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
胡姓与陈姓有着不解之缘,称陈姓先祖胡公满为先祖。胡公满又叫妫满,舜帝之后,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被分封在陈国(河南淮阳),为陈姓之祖。但陈姓有五个分支,号称“妫 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变迁,胡姓便独立为一个大姓了。
以白头翁鸟为部落图腾的胡姓部落后来被别的吞并了。据推断,胡姓是“东夷族中鸟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记载说:“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时出现的胡姓诸侯国,是胡部落名称的延续,这就和以白头翁为图腾的胡部落联系了起来。
胡姓起源
1出自妫姓,
得姓始祖为胡公满。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三十三世后裔,父亲虞阏父曾做过周朝的陶正。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把妫满封在陈国(今河南淮阳),侯爵,并把大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后人以其谥号为姓,为胡姓。
2以国为姓
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国。一个为归姓胡国,另一个为姬姓胡
国。两个胡国后裔有以国号为姓
3他姓改胡姓。
李唐皇室的后裔胡昌翼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4少数民族胡姓
在历史上,鲜卑、契丹、溪、高车、满、苗、瑶、普米、彝、回、赫哲、达斡尔、傈僳、白、锡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胡姓的存在。 鲜卑族改为胡姓 古代文献上较早记载少数民族改易姓氏。后魏献帝时七分国人,分其氏,北魏教文帝诏定代人姓族,为其典型标志,其中有纥骨氏改为胡氏。鲜卑族本无姓氏,而以部落为号,其后代因以为氏。魏初统国36,大姓99。《魏书·官氏志》记载有118姓,其中宗族 10姓,胡姓为宗族10姓之一。其中长兄纥骨氏,后改为胡姓。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云:“拓跋氏出自鲜卑西部,其种本杂有丁令(即高车);疑献帝‘七分国人’时,以其长兄摄高车纥骨部,因以为氏。后魏孝文时有永城侯胡泥,传称代人;孝明时有酋长胡琛,据高平。疑皆此族人。” 契丹族胡姓 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就说:“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至于契丹族其 胡环《出猎图》
他姓氏,则是与汉、奚等族通婚、融合而逐步产生。胡姓在契丹族中产生较早,五代后唐时,即辽初已出现了著名的胡姓人物胡环。 瑶族胡姓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在姓氏上逐渐形成十几个大姓,而胡姓在瑶族中堪称大姓。其中有胡姓的主要是盘瑶、花兰瑶。
胡姓目前在全国排列第13位,在常州地区排列第30位。
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后来人们常把胡姓称为“胡人”后代,其实这并不准确,胡姓中确有来自胡人的,但更多的胡姓乃出自妫和姬姓:一是相传为舜的后裔陈国开国国君胡公瞒(妫姓)的后代;二是周(姬姓)封宗室为胡子国,后人以胡为姓。据现有史料记载,常州最早的胡姓,是南北朝时梁朝胡颖,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初年任兰陵令,距今已达1500年。
第一位常州籍金榜题名的胡姓,是宋景德二年(1005)高中进士的胡晏。古今常州胡姓多书画家,宋代胡宿、胡世将、胡交修、胡宗愈四代人均是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
常州地区与胡姓有关的地名、史迹有43处。胡姓来源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
据说,那时有一个以白头翁为图腾的部落,便是胡姓的先民。有确切记载的是西周、春秋的胡子国。
胡子国有两个:一为归姓,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后被楚国所灭;一为姬姓,位于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后。 胡姓与陈姓有着不解之缘,称陈姓先祖胡公满为先祖。
胡公满又叫妫满,舜帝之后,是周武王姬发的乘龙快婿,被分封在陈国(河南淮阳),为陈姓之祖。但陈姓有五个分支,号称“妫 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若干年的变迁,胡姓便独立为一个大姓了。 以白头翁鸟为部落图腾的胡姓部落后来被别的吞并了。
据推断,胡姓是“东夷族中鸟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记载说:“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
可以肯定的是,西周、春秋时出现的胡姓诸侯国,是胡部落名称的延续,这就和以白头翁为图腾的胡部落联系了起来。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
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
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扩展资料姓氏名人1、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
为官二十五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
2、胡适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宣城市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
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3、胡耀邦中国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
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目录[隐藏]胡姓探源以谥为姓以国为姓改姓为胡迁徙分布历史名人宗祠堂号概述安定堂澹安堂庐陵堂绩溪堂胡氏郡望安定郡定城郡和义阳郡胡姓楹联四言通用联五言通用联七言通用联七言以上通用联胡姓探源 以谥为姓 以国为姓 改姓为胡迁徙分布 历史名人 宗祠堂号 概述 安定堂 澹安堂 庐陵堂 绩溪堂胡氏郡望 安定郡 定城郡和义阳郡胡姓楹联 四言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七言通用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编辑本段]胡姓探源 谈及胡姓的肇端,根据《通志·氏族略》所总结的数十种姓氏的规则,胡姓来源可以归纳为:以谥为姓、以国为姓、改姓为胡。胡姓以谥为姓 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谥号。
公当为爵位,而妫是舜所得之姓。据说殷革夏命,分封舜的后裔于陈,西周 仍旧承认这一事实。
陈国王室为妫姓,胡公满之后裔有不为国军而不能姓妫者,则以谥号为胡,即为胡姓。以国为姓 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子国。
一个为妫姓胡子国,另一个为归姓胡子国。异姓两个胡子国,依据姓氏形成的一半规则,其中应有以国为姓的。
可是胡氏的各种家谱、族谱中几乎没有以胡子国的国君为本家族的祖先的记载。改姓为胡 由他姓改从胡姓,是胡姓的又一重要来源。
传说东汉的重臣胡广本姓黄或王,他的胡诠亲身父母因为贫困而不能养育他,于是将他置于翁中,投入河里。至于翁中的婴儿沿河顺流而下,有一胡姓长者听到婴儿的哭声,捞起浮翁,将孩子养育成人,这位黄姓的子孙便改从了胡姓。
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与危机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随着少数民族的汉化,贵姓胡氏者甚多。
最初见于史籍记载的北魏之纥骨氏取华夏之姓,为胡氏。此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人改姓为胡的。
[1][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胡氏以起源地为中心,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胡遵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
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姓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姓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
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
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在台湾排名第三十八。
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约有2000多万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