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谈到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自己喜爱读书,不死啃书本字句钻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每逢读到会心处,有了一点新的体会,便高兴得连吃饭也忘记了。
“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求领会文章要旨,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对工作马虎、对情况了解不深入。
在现代汉语里做贬义
不求甚解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近义词: 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反义词: 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解释: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成语故事 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 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
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
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就辞官回家了。 他家有七八间草屋,门前有五棵柳树,他就自称“五柳先生”。
他喜欢读书,但不抠字眼,只要领会意思就可以了(“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写的诗就象他的为人,平淡、自然,如同天成。 “不求甚解”现在却多指学习不认真,或不深入了解。
不过“求甚解”的却很少有谁写出陶渊明那样的诗来。
不求甚解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近义词: 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反义词: 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解释: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成语故事 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 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
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
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就辞官回家了。 他家有七八间草屋,门前有五棵柳树,他就自称“五柳先生”。
他喜欢读书,但不抠字眼,只要领会意思就可以了(“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写的诗就象他的为人,平淡、自然,如同天成。 “不求甚解”现在却多指学习不认真,或不深入了解。
不过“求甚解”的却很少有谁写出陶渊明那样的诗来。
陶渊明曾经出任过彭泽令,但他的内心却并没有真正进入过官场。
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篇《桃花源记》,充分显现出他的闲淡本性和返朴归真的理想。陶渊明辞官后长年乡居,过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但陶渊明不同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农民,他比农民多了一种精神生活。每天耕种以外,读书作赋,诗酒相伴,从闲适的生活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品味生活的乐趣。
从陶渊明的诗中可以看出,乡居生活中,读书也是陶渊明的重要生活内容。耕种之余,便是读书。
对于读书,陶渊明却有一段迥异于他人的高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话每每让劝导后人努力读书的文人困惑,“欣然忘食”确实称得上好读书,然而不求甚解,也能与好读书沾上边吗?其实,读书是有不同读法的。目的不同,读法也不同,文字作为表达和交流的一整套符号系统,它的含义往往是多层次的。
逐字理解,寻求字面的含义,只能说是一种最浅层次的读书;运用逻辑分析,也只能把握一种理念,而且未免枯燥局促。文字符号构成语言,语言排列成一篇文章,其含义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一个字一个字地相加,文字组合成文章,可以形成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气势,也就具备了艺术的美与魅力。
对陶渊明的人格和学问均颇为推崇的陆游称得上是个读书“会意”的高手,他曾留下了许多有关读书的诗篇,如“病里正须周易,醉中却要离骚”“研朱点周易,饮酒读离骚”。《易经》与《离骚》是陆游百读不厌之书,但陆游读《易经》与读《离骚》的方法却大不相同。
读《易经》须屏心静气,朱笔圈点,会意书中意旨。陆游将《易经》视作治病之良药,病中读之,能态度达观、顺应自然、乐知天命。
读《离骚》则可以神游万里,肆意狂放,不执着于字句,一边饮酒,一边吟诵,在醉眼朦胧和神志恍惚中细细品赏和会意其中之真趣。对读书人来说,大部分的读书都不是为了在书中去寻找答案,而是通过读书在交流,在寻找共鸣和精神的契合。
寻找精神的契合,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阅读者自己的创造性,只有读书的“会意”,才有心灵的感悟,只有心灵的感悟,才有一种超脱功利的艺术美感,才能达到读书风雅的境界。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五 柳 先 生 传作者:陶渊明 原 文Original Text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Translated Text译 文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