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经一至五章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无形无象、永恒长存,无法用言语描述,所以用言语描述的道,不是永恒长存的道;名,变化多端、玄妙莫测,无法用语言阐述,所以用语言阐述的名,不是玄妙莫测的名。无,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未产生之前的状态的,无,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状态;有,是用来说明天地万物产生之后的状态的,有,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母亲。因此,始终保持清静无欲的境界,才洞察得到“道” 和“无”的奥妙;始终保持心思专一的状态,才观察得到“名”和“有”的微妙。“无”和“有”同出于“道”和“名”,两者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本质是一致的。“道”和“名”深远玄妙、难以琢磨,它是一切奥妙的根本。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当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美时,这说明丑的事物已经遍布天下;当天下人都知道好的事物好时,这说明坏的事物已经充斥世界。美和丑,好和坏是互相对立、相互转化的。同时,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为参照,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相对而存,音与声相互谐和,先与后互相随行:这是永恒的。因为圣人懂得事物对立面相反相成的道理。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法则对待世事,反而容易成就功业;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反而容易教化百姓。“道”听任万物兴盛败亡而不横加干涉,滋养万物蓬勃生长而不据为己有,促进万物成熟繁衍而不居功自傲。圣人功成业就又不攫为己有,所以他没有得失的忧虑。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器重贤能的人才,可以使百姓不争强好胜;不珍爱贵重的财物,可以使百姓不去偷盗;不显露容易引起欲望的东西,可以使百姓心智不迷乱。因此,圣人治理百姓是让他们内心清静、肚腹吃饱、心机减少、身体强健,让百姓始终没有机巧和贪欲;让那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人不敢任意胡为、不会肆意卖弄而已。如果像这样,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了。
4.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虽然空虚无形, 可一旦作用于“有”,它便效用无穷。“道”深远玄妙、变幻莫测啊,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但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它消磨万物的尖锐锋芒,解除万物的纷扰纠缠,它与光辉、洁白融合,又与尘土、污垢混同:道无所不能啊又无所不在。道寂静无声、隐没无形啊,它客观存在,但又无法捉摸。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因何产生,我只知道它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淈(gǔ),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没有意念,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任万物自生自灭,就像对待祭祀用的刍狗一样,既不重视也不轻视;圣人没有偏见,无所谓仁爱不仁爱,他任百姓自由自在,就像对待祭祀用的刍狗一样,既不偏爱也不歧视。天地之间的空间,大概跟风箱相像吧?虽然风箱里面看起来是空的,实际上它的效用无穷无尽:不鼓动它,它虚静得什么也没有;要是鼓动它,里面就会有风流出,并且越是鼓动,产生的风就越多。天地之间的空间跟风箱一样,里面好像什么也没有,但它的效用无穷无尽:天地宁静,万物则自然宁和;天地运动,万物亦顺时而动,天地大动,万物则颠倒倾覆。鼓动风箱要把握节奏,才能控制好火候;天地运动也跟鼓动风箱一样,要保持适度,万物才能生生不息;说话也跟鼓动风箱一样,话说得多,就像风箱鼓动得快,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消耗精力;治世也跟鼓动风箱一样,政令颁布得越多,就像风箱鼓动得越快,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劳民伤财。因此,一个人,无论是说话做事还是经邦济世都应把握好度并且时常保持虚空宁静的状态。
老子《道德经》中的三个精髓 自 老 子《 道 德 经 》 问 世 以 来,人 们 对 其 研 究 探 讨 从未 间 断,仁 者 见 仁,智 者见 智,众 说 纷 纭,莫 衷 一 是。
我 认 为,“天 人 合 一 ”的 思 想 念、“道 法 自 然”的 处 事 原 则、“无 为 而 治 ”的 行 为 方 式,是 其 思 想 精 髓,应 作 为 重 点 来 研 究,进行 深 刻 思 考 。 一 、“ 天 人 合 一 ” “天 人 合 一 ” 阐 述 了 人与 自 然 的 关 系 , 是 人 类 养 生 和 环 境 保护 的 哲 学 基 础 《 道 德 经 》 通 篇 渗 透 了 “天 人 合 一 ” 的 思 想 , 是 从 “ 道 ” 的 概 念 出 发 , 间接 从 各个 不 同 侧 面 进 行 阐 述 的 。
“ 道 ”是 虚 空 之 间 的一 切 有 形世 界 与 无 形 世 界 的 本 源 , 也 是 自 然 界 和 人 类 社 会 的 总 法 则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
“道 ”是 难 以 言 说 的 , 能 说 清楚 的 就 不 是 “常道 ” 。 “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道 ” 就 是 这 样 一 种 似无 而 有 , 似 有 实 无 的 东 西 。
“ 道 ” 的 本 性 是 自 然 无 为 的 ,能 化 生 万 物 。 天 的 处 事方 法 就 是 天 道 。
当 证 明 了 天 道 自 然 , 天 道 就 成 为 表 示 自 然 规 律 的 概 念, 老 子 认 为 天 道 是 人 们 行为 应 该 效 法 的 原 则 。 在 研 究 社 会 现 象 时 , 老 子 发 现 天 道 和 人 道 的 不 同 , 要 求 人 们 应 该 效 法 天道 。
当 把 天 和 人 放 到 一 起 研 究 时 , 发 现 天 和 人 都 遵 循 着 同 一 原 则 ,就 是 纷 纭 变 化 的 事 物 都 要 回归 到 他 们 的 出 发 点 , 并 且 是 一 种 永 恒 现 象 , 所 以 叫 做 “ 常 ” 。 认 识 了 常 , 就 能 包 容一 切 , 处 事 公 平 , 天 下就 会 归 从 , 也 就 能 长 久 。
人 们 效 法 天 道 , 做 到 虚 受 一 切 包 容 万 物 , 人与 自 然 才 能 和 谐 相 处 , 呈现 “天 人 合 一 ” 的 状 态 。 老 子 认 为 , 要 真 正 达 到 “天 人 合 一 ”, 人 们 就 必 须 要 按 “道 ” 的 要 求 , 加 强 自 身 的 修养 ,重 视 一 个 道 德 问 题。
《道 德 经》第 三 十 八 章 论 德 中 说: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心身健康的人,寸步都离不开德。失德就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健康丧失的祸首。
德性的圆周、充实、淳厚,是人类心身健康的根本保证,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上德之人,行德而不自恃,为民服务的理念已深入心中,他们认为为民服务的事情是自己当作当为的,从不求取回报;而下德之人,哪怕只做了一点点好事,也大肆宣扬,生怕别人不知,贪图虚名,求取回报,是无德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德不具备,就要从仁入手来培补自己的德性;如果仁也不具备,就要从义上来入手;如果义也不具备,就要从礼上来入手。《道德 经》 提 倡 人 们 都 要 修 上 德,行 上 德,而 下 德 是 必 须 要 彻底 抛 弃 的。
《道 德 经》倡导 思想 上 要 淡 泊 名 利 , 清 心 寡 欲 , 虚 静 自 守 , 包 容 一 切 ; 行 为 上 要 物 我 两 忘, 卑 贱 下 处 , 柔 弱 守 中, 处 于 无 争 、无 为 、无 欲 的 状 态 ; 待 人 上 不 骄 不 躁 , 诚 恳 谦 虚 , 只 作奉 献 , 不 求 索 取 , 行 不 言之 教 , 处 无 为 之 事 。 所 有 这 些 , 既 反 映 了 “ 道 ”对 个 人 修 养 的 要 求 , 概括 了 中 华 文 化 关 于 做 人 的美 德 ,对 执 政 者 来 说 加 强 道 德 修 养,常 修 为 政之 德,应 是 当 今 解 决 腐败 问 题 的 根 本 途 径。
同 时,《道德经》 也 揭 示 了 人 类 养生的 要 诀 。 人 们 若 能 真 正 按 “ 道 ”的 要 求 修 身 养 性 ,进 入清 静 无 为 、顺 其 自 然 的 境 界 , 就 能 海 涵 自 然 精 气 , 滋 心 养 身 , 延 年 益 寿 。
对 “天 人 合 一 ” 的 思 想 , 还 可 以 从人 患疾 病 时 其 症 状 变 化 中 得 到 验 证 。 人 的 疾 病 产 生 , 是 由 人 体 内 正 气 与 邪 气 相 互 斗 争 , 正 不 胜邪 致 使 阴 阳 失 去 平 衡 的 结 果 。
其 临 床 症 状 表 现 , 又 与 天 气 的 阴 阳 消 长 相 关 , 大 多 数 疾 病 在 上午 和 白 天 症 状 较 轻 , 而 到 了 下 午 和 晚 上 , 其 病 症 就 会 加 重 。 原 因 是 上 午 和 白 天 , 人 体 阳 气 增强, 又 得 天 之 阳 气 的 帮 助 , 则 阳 盛 阴 衰 正 胜 邪 , 故 病 症 就 减 轻 ; 而 下 午 和 晚 上 , 人 体 阴 气 渐 盛,又 遭 天 之 阴 气 的 侵 袭 , 则 阴 盛 阳 衰 正 不 胜 邪 , 所 以 病 症 加 重 。
此 外 , 有 些 时 疫 性 的 疾 病 ,往 往随 着 季 节 性 的 变 化 而 产 生 或 消 失 , 就 更 能 说 明 “天 人 合 一 ”的 道 理 了 。 人 类 社 会 早 期 , 生 产 力 低 下 , 科 学 技 术 不 发 达 , 且 人 数 少 , 生 活 需 求 简 单 , 易 于 得到满 足 , 人 对 自 然 界 的 侵 害 不 明 显 , 人 与 自 然 能 和 谐 相 处 。
但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和 科 技 水 平的 提高 , 人 们 为 了 满 足 自 己 的 物 质 欲 望 , 开 始 对 自 然 界 进 行 掠 夺 性 的 开 发 利 用 , 造 成 生 态 环境 失 去平 衡 。 当 今 世 界 人 与 自 然 无 法 处 于 相 对 平 衡 状 态 , 突 发 性 的 暴 风 、暴 雨 、地 震 、干 旱等 自 然 灾害 频 频 发 生 , 给 人 类 的 生 命 财 产 造 成 了 极 大 损 失 。
其 主 要 原 因 , 是 工 业 文 明 的 发 展, 大 量 的 废物 和 废 气 任 意 排 放 , 给 自 然 环 境 造 成 严 重 的 污 染 ; 对 地 表 和 地 下 自 然 资 源 掠 夺 性的 开 发 利 用 ,破 坏 了 植 被 和 地 壳 结 构 , 造 成 水 土 严 重 流 失 ; 大 国 搞 军 备 竞 赛 , 无 。
好像没有,不过好像第五章中出现了“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第八章也出现了“水”,《道德经》辩证法用的多。
《庄子》用的比喻很多,非常浪漫。不过佛学的《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有98个寓言故事,再加上一头一尾,正好100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重楼寓”,“猴投水月”,故事家喻户晓。
鲁迅曾说: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为《百喻经》最有条贯。胡适也曾说:《百喻经》是词句优美的散文。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如果要选出一部佛经,让6岁到106岁的人都可以读,都能有感受,应该就是《百喻经》了。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今安徽涡阳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朱强说又称老聃。
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
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样貌:据太平广记所记载: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老子皮色黄白,眉毛很美,额头宽阔耳朵很长,眼睛很大,牙齿稀疏,四方大口嘴唇很厚。他的额头有十五道皱纹,额角两端似有日月的形状。
他鼻子很端正,有两根鼻骨,耳朵上有三个耳孔。他一步可跨一丈,双手上有十道贵人的纹路。)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酣浮丰簧莶毫奉桐斧昆,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老子的小故事:
周朝大夫尹喜,少时即喜好古籍,善观天文,自幼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一日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请任函谷关令。在关上他叮嘱守关士卒:“数日之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见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禀报。”同时派人洒扫道路,夹道焚香,以迎圣 人。
一日,老子要到西域去开化世人,准备出函谷关。尹喜闻报有位白发老翁道骨仙貌,驾青牛之车欲出关,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说:“吾乃一介布衣,行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
尹喜再拜稽首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今观大圣,神姿迥绝,边吏何足挂齿?诚望圣人赐教。”老子说:“子何所见而知?”
尹喜说:“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昴,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度关;紫气浩荡,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伏望指点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尽。”
老子笑道:“善哉!子既知吾,吾亦已知子矣。子有神通之见,当得度世也。”尹喜再拜道:“敢问大圣姓字,可得闻乎?”老子说:“吾姓字渺渺,从劫至此,非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听说是老子,焚香叩头,恭敬地拜其为师。
尹喜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西行去开化西域,昼行夜宿,一日来至一处,见此地祥云缭绕,龙飞凤舞,百卉芬芳,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称赞此处乃天下福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
洋洋洒洒五千言,皆是老子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虔心修行,并弘扬道家学说,后来修成大道,被称为无上真人,又称尹真人。
扩展资料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这个链接是中国老子网网站的链接,里面有很多老子的传说故事,你可以看一下
/show.asp?id=77
/index.asp
我下面之复制了一个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
顾名思义,“紫气东来”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此处所说的“关”是指函谷关,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是中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山海关、武胜关等齐名,并称为中国八大雄关。春秋时期开始建立,三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紫气东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所以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一个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一篇专门讲“道”和“德”的文章,约五千字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老子写完文章后,骑着青牛继续向西走,后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从此,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但却留下了许多成语,诸如“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而今,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都跃然眼前。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
孔子拜师于老子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
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
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
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 老翁顿然大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