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1)孔子说:知之为知之的故事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
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
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
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 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
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他演唱时刚到高潮之际,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
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与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个别官员,在很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了“万事通”、“博学家”的“风采”,下基层、搞调研在情况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时候就发指示、提要求、做决定,流露出一种“傲视万众”、“唯我正确”的态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决定有时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基层照此做下去,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更不要自认为能“升”而知之,认为自己一旦当了领导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
这是做学问做官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
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来的,与官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个别官员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识长”、“官大本领强”,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怪,并错误地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处”,才不至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确实“高”。
这些官员“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给人民、国家带来损失“事大”!谨防“升而知之”,才能使个别官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为人民、国家作贡献。否则,总认为“升而知之”,就会堵塞其提高、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2) 孔子吃饭的故事,集中起来看,非常有趣。 孔子一生,崇拜周公、文王。
他一心克己复礼,想恢复周公、文王时代的礼制。从哪里做起呢?孔子一生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也可以说,从吃饭做起。
《吕氏春秋·孝行览》说:“文王嗜昌蒲了。孔子闻而服之,缩瞮而食之。
三年然后胜之。”昌蒲者,水草也,根可入药。
了,腌菜。昌蒲了,就是把昌蒲做成腌菜。
据说周文王很喜欢吃这东西,成了一种嗜好。孔夫子听说周文王有这个嗜好,也就吃它。
味道如何呢?恐怕不怎么样。瞮,鼻梁;缩瞮,连鼻梁都缩起来,可见这东西不好吃。
可是周文王很喜欢吃啊,自己怎么能不喜欢吃呢?于是就硬吃。坚持了三年,习惯了。
可见,孔子的名人崇拜情结,在吃饭这件事上,表现。
1、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春秋战国,《论语·学而》(对待行人的礼仪)
看见穿孝服的,虽然平日很亲密,也一定改变容颜。看见戴着正式礼帽的人和瞎子,虽然经常遇到,也一定表示礼貌。遇到穿丧服的,在车上俯身表敬意,同样那些为国家修筑城门、城墙之人,我们也要躬身行礼。
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春秋战国,《论语·子罕》(对待朋友的仪礼)
朋友死了,没有人收殓,孔子便说:“由我来负责丧事。”朋友送礼物,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不行拜礼。朋友有通财之义,故虽车马之重不拜,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这里点出孔子交友之道:重感情,讲原则。礼物重意义的重轻而非财物之厚薄;祭肉涉及祖先,礼重,故拜。
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春秋战国,《论语·雍也》(孔子对各个阶层的礼仪)
孔子在老乡中间,从来恭顺谦逊,好像不会说话。但是他在宗庙和朝廷中,讲话却雄辩,但很谨慎。在朝廷中,他与同级说话,直率畅快;与上级说话,温和恭顺;国君在的时候,敬畏不安,态度严肃。可见孔子会对不同人行不同礼仪。
4、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春秋战国,《论语·雍也》(孔子对外宾的礼仪)
国君命孔子迎接外宾,他面色马上变得庄重,起步快速。向站着的人们作揖行礼,或左或右,他的衣服前后飘动,都很整齐。很快地行走,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宾客走后,一定回来报告君王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意思是说,一直等宾客走远不再回头作别时,自己才回来,以示慎重和礼貌。
5、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春秋战国,《论语·为政》(孔子对于祭祀的礼仪)
孔子斋戒,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一定改变饮食,改变住房。古代斋戒一定要洗澡,所以有浴衣。
这些都是为了节制自己的享受和快乐,以表示忠诚、崇敬和畏惧。儒家的“敬”、“畏”一直保存这种宗教性的禁欲特征,发展为宋明理学的“灭人欲存天理”的著名理论。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
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
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
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改错 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学生周游各地,讲学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朐阳山下.师生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学生也都跟着登山。
孔子一鼓作气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只见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边,好大的海哟!这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迎面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呀!"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渔网,右手拿着渔叉,肩后背着渔篓,腰间系着葫芦,迎着他们走过来,边走边说:"不要慌,跟我来!" 老渔民把孔子和他的学生领进了一个山洞。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渔落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层,沙滩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
'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子一听,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老渔民也火了,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事事都比别人高明啊!"孔子把学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我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完,顺口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从这以后,山里人就把朐(qu)阳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后生可畏 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 以我不愿和他们玩。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 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 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
以强凌弱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
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是士大夫对起义奴隶的蔑称。
盗跖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以武力侵犯诸侯。凡是经过的地方,大国严守城池,小国闭城自保,百姓叫苦。
为此,有一次孔子对柳下季说:“做父亲的一定能教诲他的儿子,做兄长的一定能教育他的弟弟。否则,父子兄弟的关系也就不可贵了。
如今,先生是当世才子,弟弟是强盗,却又不能教育他,我真为你感到羞愧。我请求替先生去劝说他。”
柳下季为难他说:“如果弟弟不听兄长的教育,即使有先生这样的辩才,又有什么办法呢?况且跖的为人,思想像泉涌一样恣肆梭流,意气如暴风一样变化突然,顺从他心意就高兴,不顺从他心意就发怒,容易用言语侮辱别人。我看先生不要去。”
孔子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让弟子颜回驾车,子贡当侍,前去会见盗跖。盗跖听说孔子来见他,勃然大怒,对通报人说:“这个人,就是鲁国的伪人孔丘吗?替我告诉他:你不种地却吃得很好,不纺织却穿得很好,整日里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地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样子,以求得封侯,得到富贵。
你罪大恶极,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来加餐添菜。”孔子一再请求拜见,于是盗跖让他进来。
孔子向盗跖行礼后,盗跖瞪大眼睛说:“孔丘,你所说的话,顺从我心意的可以活命,违逆我心意的就让你死。”孔子说:“将军身躯魁梧,智慧能包罗天下,又勇猛、强悍,足可以南面称王,而名字却叫做强盗。
我很为将军羞耻。将军如果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可以为您南面出使到吴国和越国,北面出使到齐国和鲁国,东面出使到宋国和卫国。
西面出使到晋国和楚国,让他们为将军正名。盗跖逐渐向善。”
(出自《庄子·盗跖》)。
老子是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员,知识广博,深得孔子景仰。孔子可能不止一次见到老子,二人很可能在鲁国有过交流,还可能曾经在宋国相见。而对孔子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孔子45岁那年主动到周朝东都向老子问礼。
孔子与老子的此次相会是在公元前507年。孔子久闻老子大名,知道他博古知今,懂得礼乐的根本,洞悉道德的宗旨,也曾经见到过老子,更知道老子的气象非同一般,于是与弟子南宫敬叔一道去拜见老子。
敬叔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受父嘱而师从于孔子。敬叔首先向鲁国国君报告,请求鲁昭公给孔子提供支持,还请求允许亲自陪伴老师一同前去。他对昭公说:“孔子将要访问宗周,学习先王遗留的政教制度,考察礼乐文化的最高境界,这是一项重大的事业啊,您为什么不以车马资助他呢?”于是,昭公给了孔子一辆车,两匹马,以及童仆和驾车的人。敬叔与孔子一同到了宗周。
孔子向老聃学习了礼制,与苌弘交流了音乐知识,游历了郊社之所,考察了宗周的明堂制度,了解了宗周的宗庙、朝廷的法度。孔子在洛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参观明堂时,孔子看到四门口墙上画有尧、舜和桀、纣的肖像,昭示了善恶、兴衰,以及有关王朝兴盛与灭亡的诫语。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年幼的成王背对屏风,面向南接受诸侯朝拜的图像。孔子徘徊观望之后对跟从的人说:“这就是周朝兴盛的原因了。明镜是用来审察形体容貌的,借助学习古代的东西可以了解当今。如果君主不能致力学习国家、个人生死存亡的根本东西,却以忽视、怠慢的态度对待从而陷入危亡境地,这就如同向后跑却想追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是很糊涂吗?”
孔子在宗周参观,进入到太祖后稷的庙堂。庙堂右边台阶的前面立有铜人,嘴巴被封了三层,而背上有这样的铭文:“这是古时审慎说话的人,以此为戒!不要多说话,说话多则失败多;不要多事,事情多则忧患多;安逸快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任何使自己后悔的事情;不要认为没有什么损害,说不定祸患将一天天地增大;不要认为没有别人听到,神灵会暗暗地观察着人的行为。火苗初起的时候不去扑灭,等到烈火熊熊时又将怎么办呢?涓涓细流不去堵塞,最终一定汇集成江河……如果确实能够谨慎行事,也就确立了福佑的基础。人的嘴巴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好勇斗狠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遇到强硬的对手……君子知道自己不能位居天下人之上,因此甘居人下;知道自己不能位列天下人之先,因此甘居人后。温和恭敬,谨慎仁德,使别人倾慕自己的品德;示弱处下,也没有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别人都有所改变,我只是坚守本分;别人都在转移,我却坚定不移。胸中埋藏着我的智慧,不向别人显示我的技能。这样,即使我位尊爵高,别人也不会伤害我,谁能做到这些呢……”
孔子读完这段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些话!这些话实在中肯,合情可信。《诗》中说:‘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踩薄冰。’如果这样立身行事,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孔子特别强调“言忠信,行笃敬”,与老子言论的精神是相通的。
孔子困惑自己所执守的大“道”难于实行,遂请教老子。他对老子说:“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我本来执守大道,现在请求当今的国君贯彻执行,然而没有被接受。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老子说:“那些游说的人过失在于巧辩,闻听游说的人又被浮华的言辞迷惑,在这两种情况下,是不可以舍弃大道的。”实际上,优秀思想学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实行,往往是由于“学者”们的论说过于宏阔、浮华、巧辩,使“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孔子说“道不远人”,认为“道”实际就在每个人的日常坐卧之间,布道的人首先应该着眼于“人”。
孔子离开宗周的时候,老子为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在送行的时候,富贵的人送给人钱财,仁德的人送给人箴言。我不是富贵的人,姑且冒用仁者的称号,让我送给你几句话吧:大凡当今的士人君子,聪明智能,认识深刻,却陷入危险而濒临死亡境地的,是喜好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博学雄辩,胸怀大志,却自身陷入危难境地的,是喜好揭露、昭示别人隐恶的人。作为儿子不应该时刻惦记自己的存在,作为臣下不应该在君主憎恶自己时才知道离开。”孔子说:“谨从您的教诲。”
老子深远的“虚无”之道,其特点是“在清静无为中顺应一切变化”。老子特别给孔子讲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道理。又特意告诫孔子,认为人聪明深察却不可“好讥议人”,博辩闳达却不可“好发人之恶”。孔子十分感慨,觉得老子就像“乘风云而上天”的蛟龙,认为老子的虚实之间隐含着太多的智慧!
从宗周返回了鲁国,孔子学问精进,来跟从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孔子弟子竟有三千人之众。他“学无常师”,从而积淀形成了深邃的智慧。孔子一生中曾向许许多多的人请教学习,而老子是对孔子影响最大的一位。
孔子精通音乐,深谙画理,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素养。
在齐国,有一次他听到韶乐,赞不绝口,自称“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10天后还是弹同一曲子。
师襄子说:“可以另学新曲了。” 孔子说:“曲子虽熟,技巧还不熟。”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说:“还没有领会曲子志趣。”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道:“还未领悟出作曲者是谁。”
再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作出呢?” 师襄子肃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补习班的人,不仅有教无类,连补习费多寡,可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确规定: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银子只能站着听课; 四十不惑:交四十两银子者可发问,直到没有疑问; 五十知天命:交五十两银子者可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题; 六十耳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者,老师可以讲些你喜欢听的话给你听,让你耳顺。 七十随心所欲:上课要躺要睡或者不来上课随你。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老子是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员,知识广博,深得孔子景仰。
孔子可能不止一次见到老子,二人很可能在鲁国有过交流,还可能曾经在宋国相见。而对孔子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孔子45岁那年主动到周朝东都向老子问礼。
孔子与老子的此次相会是在公元前507年。孔子久闻老子大名,知道他博古知今,懂得礼乐的根本,洞悉道德的宗旨,也曾经见到过老子,更知道老子的气象非同一般,于是与弟子南宫敬叔一道去拜见老子。
敬叔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受父嘱而师从于孔子。敬叔首先向鲁国国君报告,请求鲁昭公给孔子提供支持,还请求允许亲自陪伴老师一同前去。
他对昭公说:“孔子将要访问宗周,学习先王遗留的政教制度,考察礼乐文化的最高境界,这是一项重大的事业啊,您为什么不以车马资助他呢?”于是,昭公给了孔子一辆车,两匹马,以及童仆和驾车的人。敬叔与孔子一同到了宗周。
孔子向老聃学习了礼制,与苌弘交流了音乐知识,游历了郊社之所,考察了宗周的明堂制度,了解了宗周的宗庙、朝廷的法度。孔子在洛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参观明堂时,孔子看到四门口墙上画有尧、舜和桀、纣的肖像,昭示了善恶、兴衰,以及有关王朝兴盛与灭亡的诫语。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年幼的成王背对屏风,面向南接受诸侯朝拜的图像。
孔子徘徊观望之后对跟从的人说:“这就是周朝兴盛的原因了。明镜是用来审察形体容貌的,借助学习古代的东西可以了解当今。
如果君主不能致力学习国家、个人生死存亡的根本东西,却以忽视、怠慢的态度对待从而陷入危亡境地,这就如同向后跑却想追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是很糊涂吗?” 孔子在宗周参观,进入到太祖后稷的庙堂。庙堂右边台阶的前面立有铜人,嘴巴被封了三层,而背上有这样的铭文:“这是古时审慎说话的人,以此为戒!不要多说话,说话多则失败多;不要多事,事情多则忧患多;安逸快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任何使自己后悔的事情;不要认为没有什么损害,说不定祸患将一天天地增大;不要认为没有别人听到,神灵会暗暗地观察着人的行为。
火苗初起的时候不去扑灭,等到烈火熊熊时又将怎么办呢?涓涓细流不去堵塞,最终一定汇集成江河……如果确实能够谨慎行事,也就确立了福佑的基础。人的嘴巴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
好勇斗狠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遇到强硬的对手……君子知道自己不能位居天下人之上,因此甘居人下;知道自己不能位列天下人之先,因此甘居人后。温和恭敬,谨慎仁德,使别人倾慕自己的品德;示弱处下,也没有人凌驾于自己之上。
别人都有所改变,我只是坚守本分;别人都在转移,我却坚定不移。胸中埋藏着我的智慧,不向别人显示我的技能。
这样,即使我位尊爵高,别人也不会伤害我,谁能做到这些呢……” 孔子读完这段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些话!这些话实在中肯,合情可信。《诗》中说:‘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踩薄冰。
’如果这样立身行事,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孔子特别强调“言忠信,行笃敬”,与老子言论的精神是相通的。 孔子困惑自己所执守的大“道”难于实行,遂请教老子。
他对老子说:“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我本来执守大道,现在请求当今的国君贯彻执行,然而没有被接受。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
老子说:“那些游说的人过失在于巧辩,闻听游说的人又被浮华的言辞迷惑,在这两种情况下,是不可以舍弃大道的。”实际上,优秀思想学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实行,往往是由于“学者”们的论说过于宏阔、浮华、巧辩,使“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所以孔子说“道不远人”,认为“道”实际就在每个人的日常坐卧之间,布道的人首先应该着眼于“人”。 孔子离开宗周的时候,老子为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在送行的时候,富贵的人送给人钱财,仁德的人送给人箴言。
我不是富贵的人,姑且冒用仁者的称号,让我送给你几句话吧:大凡当今的士人君子,聪明智能,认识深刻,却陷入危险而濒临死亡境地的,是喜好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博学雄辩,胸怀大志,却自身陷入危难境地的,是喜好揭露、昭示别人隐恶的人。作为儿子不应该时刻惦记自己的存在,作为臣下不应该在君主憎恶自己时才知道离开。”
孔子说:“谨从您的教诲。” 老子深远的“虚无”之道,其特点是“在清静无为中顺应一切变化”。
老子特别给孔子讲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道理。又特意告诫孔子,认为人聪明深察却不可“好讥议人”,博辩闳达却不可“好发人之恶”。
孔子十分感慨,觉得老子就像“乘风云而上天”的蛟龙,认为老子的虚实之间隐含着太多的智慧! 从宗周返回了鲁国,孔子学问精进,来跟从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孔子弟子竟有三千人之众。他“学无常师”,从而积淀形成了深邃的智慧。
孔子一生中曾向许许多多的人请教学习,而老子是对孔子影响最大的一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