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虞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
楚英信佛秦政坑儒
曹公多智颜子非愚
伍员覆楚勾践灭吴
君谟龙片王肃酪奴
蔡衡辩凤义府题乌
苏秦刺股李焚须
介诚狂直端不糊涂
关西孔子江左夷吾
赵携鹤张翰思鲈
李佳国士聂悯田夫
善讴王豹直笔董狐
赵鼎倔强朱穆专愚
张侯化石孟守还珠
毛遂脱颖终军弃
佐卿化鹤处仲为鸟
韦述杞梓卢植楷模
士衡黄耳子寿飞奴
直笔吴兢公议袁枢
陈胜辍锸介子弃觚
谢名蝴蝶郑号鹧鸪
戴和书简郑侠呈图
瑕邱卖药邺令投巫
冰山右相铜臭司徒
武陵渔父闽越樵夫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
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平陆北)邻虢的北境,为晋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使晋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
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
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
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
虢、虞亡国的惨痛教训,使后世加强了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思想。 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周原来是商朝的一个部落,生活在渭河流域,在周文王姬昌时开始强盛,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武王死后,其年幼的儿子成王即位,当时只有12岁,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公。)桐叶封虞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顺手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弟弟,随口到:“我把这个送给你当作信物,封赐给你。”成王只把这件事当作玩笑,周公则认为天子无戏言,不能随便说说。成王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城迁到晋水岸边,改唐为晋。后来闻名于世的晋国就始于桐叶封虞,亡于三家分晋(战国时,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
按《史记》、《资治通鉴》载,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
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
虞姬,吴中虞氏美女(估计也是当地贵族)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淂识虞姬,得此佳人,共谱华章。
《神话》中的虞姬形象 一说虞姬是充满悠久文化的美丽江南名城-----绍兴,具体出生地是今绍兴县漓渚镇美女山脚下的塔石村,风光秀丽的美女山也是因此地出此奇女子而命名的.美女山比邻书法圣地兰亭和西施故里绍兴诸暨,因此此地出美女不足为奇。 一今沭阳县颜集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
虞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项羽写)。
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城东15华里、303省道南侧有虞姬坟。
后来清朝有位诗人以虞姬的口吻作诗一首:“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
【传闻中的身世】 虞姬是秦末江苏省人,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 公元前209年,项羽帮助叔父项梁起义反秦,虞子期是项羽军中的一名战将,虞子期的妹妹虞姬不仅貌美,而且好武。
她十分爱慕年轻勇猛的项羽,愿嫁给他为妾。随项羽出征,后来项梁战死,项羽升为上将军,经过巨鹿一战,项羽声名远播。
不久项羽便进入关中,自立为西楚霸王,在连年的征战中,虞姬始终与项羽形影不离,两人感情甚笃。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
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唱罢,拔剑自刎。
项羽悲痛万分,在仓促间只好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项羽带著八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被汉军追至乌江,乌江亭长说江东还是霸王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渡江东山再起。项王说,自己已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谢绝的乌江亭长的好意,将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然后率领28个子弟兵执短兵器和杀来的汉军再次拼杀,最后项王见到吕马童,慷慨地自刎将头送给了吕马童。
[编辑本段]【虞姬与霸王别姬】 清朝诗人何溥的《虞美人》诗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指虞姬)。” 认为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
“霸王别姬”是秦汉时期最为动人的故事之一。虞姬忠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作者在画中运用动感很强的涡轮线、夸张的衣袖以及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桔红色来表现虞姬刚烈的性格。
这里的霸王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京剧霸王脸谱,为了不夺虞姬的形象,只把霸王隐在虞姬舞动的袍子中,霸王细密的胡须直线和虞姬身上的涡轮曲线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更衬托出虞姬舞剑时旋转的动感。 画内题诗用的是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再看《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诗的大意是:夜闻乌骓马的嘶鸣,叫人肝肠寸断。虞姬在幽恨中直直地对着眼中有两个瞳子的项羽大将军。
项羽部将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后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何如虞姬那样自刎于楚帐中而芳华百代? 关于虞姬,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简略的交待。项王被汉军围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 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对项羽的和歌,据《楚汉春秋》记载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另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
姬葬处,生草能舞,。
三七五七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办,尤应丰盛,等等。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这种故事当然于史无征。有人指出,做七习俗虽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根据上述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还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还引证《韩琦君臣相遇传》:宋仁宗驾崩,英宗初即位。光献太后对宰臣韩琦说:“当初立他(指英宗)为皇太子时,臣僚多有言不当立者。恐他见后心里不好,昨因斋七,并焚于钱炉矣。”这个引证别有深意——众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后,道教一直备受尊崇,到真宗时更受到无与伦比的偏爱,还出现一个所谓“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成为赵宋皇家的祖宗,从而使道教跃居“国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创,很难想像会替已故皇帝行此奠仪的。
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阴阳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谓“七政”,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气亦惟七;以及《易·系·复》曰“七日来复”,《礼记·檀弓上》日“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来,也都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不过这些观念和旧礼又是怎么具体变成做七习俗的呢?仍是一个迄今无人作出说明的疑问。
还有人推测,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再往后,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孔明南征,双方首战,诸葛亮擒住南蛮首领孟获。孟获不服,诸葛亮放了他。
孟获回去后,决定夜里去劫营,却中诸葛亮的埋伏,孟获又被擒住,但孟获不服。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孟获令他弟去向孔明献宝,里应外合杀了孔明。孟优来后,孔明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烂醉如泥,当夜,孟获带三万兵来中计,大败,被马岱截获。孟获仍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孟获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诸葛亮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到蛮兵威势已减时,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孟获被擒。孟获仍不服,孔明放他回去。
孟获向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诸葛亮不杀之恩,捉了孟获,送给诸葛亮。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孟获的妻弟将孟获押来诈降,被诸葛亮识破,全部被擒。孟获不服,诸葛亮放了他。
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扩展资料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参考资料:七擒孟获-百度百科
要想认识那个真正的诸葛亮,就必须先搞清楚诸葛亮是怎样被神话的。
《三国演义》神话诸葛亮的手法主要是编造绩效和夸张事实。 我们所熟知的“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骂死王朗”的情节,全部是无中生有的杜撰。
而征南蛮和伐曹魏,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三国演义》却对这两部分进行了夸张性的改写。 撇下那些无中生有的杜撰先不说,本章我们单分析夸张性改写的两个部分,即“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
希望能以此挤去诸葛亮的绩效水分,达到客观评价诸葛亮的目的。 “(建兴)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
这是《三国志》关于诸葛亮平定南方的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用了四个章回的篇幅(第八十七回——第九十回)来描写诸葛亮南征的这九个月的时间。
其间着重描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绩效案例。 读者看“七擒孟获”,可能会感觉非常过瘾,因为诸葛亮每每都把对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最后还迫使对手不得不俯首称臣。
然而,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实在过于拖泥带水,甚至是一种画蛇添足。 像孟获这样的反王,你对他宽大一两次也就足够显示诚意了,何必需要七次擒之?第三次抓住他,就完全可以杀了以威震蛮人。
可诸葛亮倒好,不仅不思速战速决,还与孟获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抓了放,放了抓的,仿佛自己就没有别的事情似的。诸葛亮就这样很耐心地跟孟获玩了下去,一直到后来连孟获都厌烦了这种游戏才算结束。
为什么诸葛亮会没完没了地玩擒放孟获的游戏呢?这是因为他想收服人心。而马谡的话也对诸葛亮的决策起了一些作用,马谡对诸葛亮说:“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
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于是孔明遂令马谡为参军,即统大兵前进。
虽说“攻心为上”的策略没错,但用“七擒孟获”的方式去攻心,其成本实在太大。其实早在第一次擒住孟获后,大多数蛮人就“心服”了。
那时孟获手下的元帅董荼那也曾被诸葛亮擒获,被释放后就不再想为孟获卖命。很多蛮人酋长也对董荼那说:“我等虽居蛮方,未尝敢犯中国,中国亦不曾侵我。
今因孟获势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想孔明神机莫测,曹操、孙权尚自惧之,何况我等蛮方乎?我等皆受其活命之恩,无可为报。
今欲舍一死命,杀孟获去投孔明,以免洞中百姓涂炭之苦。” 在诸多蛮人包括孟获帐前两员亲将的帮助下,董荼那擒获孟获,献给诸葛亮。
这说明孟获在蛮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即使在“二擒孟获”的时候就杀了孟获,蛮人之乱也会平息的。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看清形势,又一次释放了孟获,导致孟获向董荼那疯狂报复:用计把董荼那和另一个元帅阿会喃诓去,令刀斧手砍了这二人,并残忍地弃尸于山涧。
两名起义的元帅被孟获杀害,致使很多蛮人不得不重新听从孟获的调遣,原本处于崩溃边缘的孟获集团又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后来,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首领杨锋率自己的两名儿子抓获孟获,押赴诸葛亮营中,诸葛亮同样还是放了孟获。
孟获在军事方面虽然是个业余级选手,但一次次被抓使得他越来越狡猾。诸葛亮的仗也越来越难打。
由于诸葛亮总是把被投诚者绑送来的孟获放走,导致别人再也不敢“弃暗投明”,于是他的“心战”策略开始失效。万般无奈之下,诸葛亮使用了火攻,烧死了孟获借来的3万名乌戈国藤甲兵。
这下子才吓倒了孟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造反了。其实,若诸葛亮能早点干掉孟获,也不至于下此凶残手段。
就这样,原先打算以“心战”征服蛮人的诸葛亮,到头来还是用“兵战”解决了问题。 即使是“七擒孟获”后,蜀国的南方少数民族地界也并未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从此平安无事了,蛮夷叛乱仍然时有发生。
《三国志》记载: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心战”策略算是完全落空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不如第一次就消灭孟获呢。
成语“画蛇添足”来自于一个有名的典故:据说楚国有几个人为了争喝一杯酒,决定比赛画蛇,先画完者可喝此酒。其中一人先画好了一条蛇。
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从他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画的根本不是蛇?”说罢,举杯一口饮尽。
诸葛亮的“心战”之术如同画蛇,第一次擒住孟获就已“画蛇”成功,但他却不断放了孟获然后再重新去抓,相当于画蛇添足。导致的结果是,南征不再是“心战”,而变成了烧死三万藤甲兵的残酷“兵战”。
楚国人的“画蛇添足”被人作为笑柄,但诸葛亮的“画蛇添足”却成为一种美谈,所以中国人骨子里面还是改不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拿当今中国文艺界的演唱会来说。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七、虞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胪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返璧对还珠。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竹户半开,对牖未知人在否?柴关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壶。觇合璧,颂联珠。提瓮对当垆。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歆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投壶:古代宴会上一种饮酒游戏。合璧联珠:指日、月、五星合聚。《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用以表示会集精华之意。当垆:指卖酒。垆,酒店放酒坛的土台。歆向: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读书于二酉山。机云:晋陆机、陆云,兄弟名重三吴。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菜蔬对茶荈,苣藤对菖蒲。梅花数,竹叶符。廷议对山呼。两都班固赋,八阵孔明图。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梅花数:古占法。相传为宋代邵雍所作。附会人事,以断吉凶。竹叶符:即竹使符。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留郡国。以竹箭五枚刻字制成。山呼:古代臣民对皇帝举行颂祝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叫做山呼。两都:西汉班固作《两都赋》。八阵:三国诸葛亮作八阵图。八阵图乃行军阵法。紫荆:汉京兆田真、田庆、田广兄弟欲分家,堂下紫荆树忽然枯萎,田家受感动,决定不分家,荆树亦即复生。青柏:传说晋王裒父死攀墓柏号哭,柏树忽枯。羝乳: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使牧羝羊(公羊),谓羝羊有乳方可放归。马角:《燕丹子》载,战国时燕太子丹为质于秦,秦王曰:马生角始可放归。太子悲啼,马果生角。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