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求贤的典故
春秋时期天子和国王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过后,没有一个贤士前来。这时,东野那里有个地位低下的人求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他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桓公深感有理,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这个成语告诉人们:人才无论大小都应得到重视,这样才算得上真正重视人才。
诗经·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煇。
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注释】:赞美周宣王勤于政事。
其:语词。
央:中央。一说终尽。
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大烛。
君子:指诸侯。
艾:止;尽。一说久。
晣晣(音哲或制):光明。
哕哕(音会):有节奏的铃声。
乡:同向。
煇(音熏):光。一说火气,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赏析】:
《庭燎》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以问答开始时,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推移,透露问答后面人的性格,突出庭燎的烟光,暗示勤政,而含蓄有味
这是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有关的一个问题,有关庭燎烧空的详解如下:
在此处“庭燎烧空”四字下有“庭燎最确”的四字脂批。查“庭燎”一词用典出处,始知此二字隐含的深意。“燎”的本义是将细草和树枝放在地上,堆成堆点燃。中国春秋时期以前一般用来祭天,即燎祀。《礼记大传》中说“柴于上帝”。《说文解字》中说“柴,烧柴燎祭天也。”《仪礼觐礼》中说“祭天燔柴”。周人燎祭中的庭燎,即是夜晚于庭院内烧火祭天的仪式。《周礼"秋官"司恒氏》中说:“凡邦之大事,其坟烛庭燎。”郑玄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意思是周代王宫中有大事行大礼时,用于门外的称“大烛”,用于门内的较小的称“庭燎”,实际就是插在地上的火炬。元宵节就是由燎天祭礼逐渐演化而来的,而后世的蜡烛也是由“庭燎”演变发展来的。又因为火把燃烧不能持久,人们就用含油脂的细密的细木条或苇、竹、麻等加以缠绕,以延长照明时间。《诗经"小雅"庭燎》中写到:“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特别是一些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啪的响声,这就是爆竹(山东方言叫爆仗)的由来。同时,中国古代庭燎招士,是春秋时期天子或诸侯在接待外国使者、优秀人才或商讨国家大事时,在宫内大院中燃起的火炬,是一种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
“庭燎”这一典故的运用,在《红楼梦》中有多层含义隐含在其中:一是用元宵节的由来与元宵节归省相关联。“元宵”,即元消也,以此暗寓元妃归省之后的消亡,并与第一回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相照应,暗点贾府覆灭的时间。二是从庭燎与爆竹的由来,伏下文另一个元宵节元妃从宫中送出自作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贾府众人附和作谜,其父贾政心内沉思到:“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爆竹之谜与元妃归省时所点戏曲《长生殿》一起,共同构成了元春之死的预示。也正是元妃对自己家族最终“一响而散”结局的预示。三是庭燎作为祭祀之礼,暗含此文系芹脂二人为元妃献祭之作。归省中的元妃,是脂砚斋与芹溪辛酸泪光中的姐姐。此是芹脂二人伤逝之作,实写繁华,暗寓伤感。由此可见中国古典文学用典之妙,无出“庭燎”二字。
其:语词。
央:中央。一说终尽。
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大烛。
君子:指诸侯。
艾:止;尽。一说久。
晣晣(音哲或制):光明。
哕哕(音会):有节奏的铃声。
乡:同向。
煇(音熏):光。一说火气,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余冠英今译]
夜天怎么样啦?还有多一半长。庭前火把辉煌。公侯们来啦,听到铃声当当。
夜天怎么样啦?黑夜还没有消尽。火把减了光明。公侯们来啦,听到铃声叮叮。
夜天怎么样啦?曙光渐渐出现。火把正在冒烟。公侯们来啦,旗子已经看见。
1夜怎么样了?夜未尽,火把很光亮。君子到了这里,铃声锵锵。
2夜怎么样了?夜未完,火把有微光。君子到了这里,铃声哕哕。
3夜怎么样了?天快亮了。火把还有余辉。君子到了这里,说要看一下大军的旗号。
4夜未央,就是夜未尽,未完之意。
注释:
赞美周宣王勤于政事。
其:语词。央:中央。一说终尽。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大烛。君子:指诸侯。
艾:止;尽。一说久。晣晣(音哲或制):光明。哕哕(音会):有节奏的铃声。
乡:同向。煇(音熏):光。一说火气,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齐恒公公布求贤令后,让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准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整整一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这时,有一个自称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胆拜见齐恒公,面对侍者嘲讽的口吻,他说:“我用九九算法这种微小的技术见君王,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贤士们不来齐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恒公是贤明的国君,并非他们所能比拟,如果听说国君连掌握九九算法的人都肯接见,那么他们必定蜂拥而至。”恒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到一个月,各地贤才便云集齐国都城。
智慧小语:若齐恒公胸襟博大到连区区的有雕虫小技的人都能接见,那些真正有才能者又有谁会不愿意投到他的门下呢?因而有着广博胸襟的主政者各方贤士将蜂拥而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