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犀擢象 (bá xī zhuó xiàng)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包罗万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超然象外 (chāo rán xiàng wài)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超以象外 (chāo yǐ xiàng wài)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黄金铸象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气象万千 (qì xiàng wàn qiān)
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人心不足蛇吞象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森罗万象 (sēn luó wàn xiàng)
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万象更新 (wàn xiàng gēng xīn)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象森罗 (wàn xiàng sēn luó)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香象渡河 (xiāng xiàng dù hé)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象齿焚身 (xiàng chǐ fén shēn)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象煞有介事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象牙之塔 (xiàng yá zhī tǎ)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象箸玉杯 (xiàng zhù yù bēi)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包罗万象 拔犀擢象 超然象外 超以象外 得意忘象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黄金铸象 合眼摸象
盲人摸象 盲人说象 气象万千 人心不足蛇吞象
森罗万象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蛇欲吞象 太平无象 无可比象 忘象得意
万象更新 万象森罗 象齿焚身 象耕鸟耘 象简乌纱
象煞有介事 香象渡河 险象环生 香象绝流
象牙之塔
瞎子摸象 象箸玉杯 遗风余象 众盲摸象 拽象拖犀
马的典故
“拍马屁”的由来人们把阿谀奉承称为“拍马屁”。“拍马屁”一词最初来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连声称道:“好马,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但在那时,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便不分好差优劣,总要跑上去拍拍马屁股,不断赞叹:“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久而久之,“拍马屁”就变为诌媚巴结之意的贬义词,流传至今。
“露马脚”的起源人们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称为“露马脚”。那么,“露马脚”之说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唐代,每逢喜庆活动,人们有舞麒麟的习俗。其实世上没有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吉祥仁兽。为此,人们便把绘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马身上假作麒麟。马在翩翩起舞时,若麒麟皮包裹不严密,则会露出马脚来,于是被称之为“露马脚”。另一说源于明代,那时妇女均是小脚,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双未经缠裹的大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故马皇后终日用长裙掩饰,从不将脚露出裙外。一次,马氏乘轿游览金陵街头,不料轿帘忽然被一阵大风掀起,结果她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露了出来,故称“露马脚”。
“马虎”的来历人们把办事粗枝大叶称为“马虎”。宋朝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此时又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上了马的身子,成为马身虎头的“马虎图”。此时,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他的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岂料,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误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一只虎,他误为是马,便跑上前去骑它,结果被虎吃掉。最后,这位画家痛心疾首,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并作诗一首引以为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有“牛生麒麟猪生象”的说法,你说怪不怪牛竟然能够生出“麒麟”,而猪还能生出“大象”来。按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肯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此事不仅在史书上记载,而且在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传言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奇特的记载,探究其中的秘密。
牛生麒麟
关于“牛生麒麟”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史》中。据记载,在宋徽宗时期,有一个百姓家的牛生出了一只怪胎,头上有犄角,鹿身,有马蹄,却又有牛尾。村民们一看这个四不像,直接懵圈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妖孽,留着不好,就一起动手将其打死了。
事后,当地的官员知道后,赶到了一场,一看直接气得要命。官员是读书人,知道自古麒麟是祥瑞,备受古代帝王们的喜爱。然而,没文化真可怕,好好的一个“麒麟”竟然被无知的村民给打死了。要是早一点赶过来,献给皇帝,那就要升官发财了。
无独有偶,在明宪宗成化七年时,在湖南常德也出现了这样的怪事。有一位叫冯贵的农民家的牛生下了一头通体发红,身穿鳞甲,同样有龙首,鹿体,马蹄和牛尾的异兽。这次这些农民们没有将这个怪胎打死,反而将其保护起来,准备献给皇帝,领取赏银。然而,没过多久,这只“麒麟”就夭折了。村民们对此,惋惜不已。
猪生象
我们常说“猪鼻子插大葱 —— 装相(象)”,然而这次猪不用插大葱就可以装大象了。在2004年四川得到一家农户中,他家的母猪竟然出现了“猪生象”的怪异事情。两年后,在相隔两千公里以外的南京市六合区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除此之外,全国的其他的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并且还有照片为证。
这些“小象”,有外翻的大耳朵,长长的鼻子,四肢健全,看起来与真的小象非常像,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然而,这些“小象”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了,至今还有可以存活,长大的。
解密真相
关于造成它们基因突变的原因就很多了,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高能射线如X光、γ射线等的照射、亚硝酸类盐的刺激、病毒病变等等都引起了动物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它们生出怪胎。这些怪胎出生后,因为其违背了生物学规律的,导致它们的残缺不足以支撑它们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此,它们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总之,牛不能能生麒麟,猪也不能生象,它们由于基因突变,生的只是一个畸形怪胎罢了,不必要大惊小怪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无止境,就像小小的蛇,竟要把庞然大物的象吞下去一样.这个俗语原从成语"巴蛇吞象"演变来的.
"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 海内南经》.其文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意思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大象(传说巴蛇生于南海,黑身子,青脑袋,长800尺),它把象吞下去后,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头吐出来.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
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者罗洪先曾有诗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
在民间还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古代典故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蛇的贪婪——"蛇吞象";一个是说人的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这大概是口头文学传播演变的结果.无需鉴别真伪,都是比喻贪心不足,不得好下场.教育人们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长乐".当然这句话用在事业上,学业上是消极的,不对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贪心上,则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盲人摸象是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 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体。
【成语】: 盲人摸象
【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举例造句】: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象柱子。 ★鲁迅《这也是生活》
【拼音代码】: mrmx
【近义词】: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反义词】: 洞察一切、仰视观察
【灯谜】: 舜父抚爱幼子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英文】: take a part for the whole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是对的~
资料:
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来源《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示例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人心不足蛇吞相”的由来
“人心不足蛇吞相”这句话很多的人都知道,其意也很清楚,很多书上印成“人心不足蛇吞象”,许多人也认为“人心永远不能满足,贪心太重,就象蛇一样,想把一头大象吞掉”。
其实,“人心不足蛇吞相”是一个典故,其大意是: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据西汉班固的《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洒扫以待之。’……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人便把传信使者也称为“青鸾”、“青鸟”。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