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来自百科,有更详尽解释)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半斤八两
【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
【释义】: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来历】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所以,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半斤既是八两。
【出处】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3,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4,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半斤八两【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释义】: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来历】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
所以,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半斤既是八两。【出处】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3,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4,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成语】: 半斤八两
【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成语典故
【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2]
【来历】除了统一度量标准器、规定检定校准制度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的 度制并采用十六进制的计量方法,即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以及衡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注 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释 义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为贬义。
出 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示 例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反义词: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远
灯 谜 共计五百克
英 文 as broad as it is long
典 故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中国古称一斤有16两,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