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乞浆见女 唐代诗人崔护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考中。
于是,他在城中借了间房子,刻苦攻读,准备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时分,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
崔护也暂时忘了考试落榜的不快,兴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览。崔护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
他游玩了大半天,觉得口干舌燥,看到附近花木丛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门,想讨杯水喝。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人开门。
崔护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离开,只见一个年轻的姑娘打开了门,瞧了崔护一眼,问:“你是谁呀!干吗敲我家的门?” 崔护拱手说:“我是来长安应试的举子,名叫崔护。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讨杯水喝。”
姑娘见崔护长得一表人材,举止彬彬有礼,便利索地搬了张椅子,请崔护坐下休息,然后端来一杯清茶递给崔护。 这户人家的庭院中种着不少桃树,桃花盛开,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树下,羞怯地注视着崔护。
在桃花的映衬下,姑娘美丽的俏脸更显得抚媚动人。崔护见了,顿生爱慕之心,与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姑娘没正面回答他,但从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中,崔护知道姑娘也很喜欢自己。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崔护见时光不早,便告别姑娘,动身回城。
这以后,崔护忙于读书应考,没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去寻访自己心爱的姑娘。
他来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铁锁把门,不见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在最后署上崔护之名,恋恋不舍地离去。
那么,这一天姑娘哪儿去了呢?原来,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亲到亲戚家去了。几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护的题诗,才知道崔护来访不遇。
她感到再也见不到崔护了,不由失声痛哭。一连几天,她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过去。
过了几天,崔护又到南郊寻访。他刚来到姑娘家的门外,就听到门内有老人的哭声,不由非常惊异,忙上前敲门。
一个老翁出来开门,问清他就是崔护,便把自己女儿因为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说了。 崔护悲恸欲绝,请求再见姑娘一面。
老翁同意了,崔护便来到姑娘房中,哭着说:“姑娘,崔护来迟了!来迟了!” 他抱起姑娘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泪落到姑娘的脸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过来。
原来,她只是暂时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护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崔护。
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来,“乞浆见女”这一典故,用来指艳遇或遇艳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怅和感叹;而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春蚓秋蛇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萧)子云近世擅名汇表,然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欢书法。
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格,因而是闻名于长江一带。但当时有人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萧子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意思是:只能说他会写字,他的字没有骨气,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
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迹一样,弯弯曲曲的。 (3)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曾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生性最爱好饮酒。但隐居山乡,家境贫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
亲朋故旧知道他的嗜好,有时便备办了酒菜请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
尽兴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辞。他性格中的洒脱豪放,也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清晰可辨,秋风吹拂,飞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滴酒也没有。
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来。
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了一大坛酒。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
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友王弘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
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
或咏重阳风物。 (4)坦腹东床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他很聪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岁时,已有名气。
在拜谒周凯以后,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当时周凯的声誉很高,士人们只要得到他称誉一句,身价就会很高。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女儿,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学,一。
1+1=2意思是墨守成规,不懂变通。其实,1+1在很多时候不等于2。
讲个故事吧,一个商人,要教他的孩子学习经商。走到小巷里,大风把广告牌吹到了地上。商人问孩子:“你把这些废铁卖掉能赚多少钱?”,孩子说,一斤1元,大概能卖50多吧。商人感叹了一声,继续问:“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吗?”孩子摇了摇头。商人说:“你把他们加工成门把手能卖多少钱呢?”孩子恍然大悟,一个5元,大概能买800多吧!商人又说:“你还能赚得更多吗?”孩子笑了笑,说,如果把他们加工成精致的奥运福娃,一定还能卖得更多。
这个故事就是说,1+1≠2,一堆废铁加上一堆废铁不等于两堆废铁,我们要善于想像,大胆创造,才能打破1+1=2的常规,打破禁锢的思想束缚,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才能取得成功,历史上不也有许多这样的人物和典故吗?
九牛一毛) 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
这时, 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 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
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 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 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 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
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 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 里。
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 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 刑”。
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 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 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 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 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 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 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一丘之貉)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 女儿。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 惮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 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 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 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 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 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
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 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 呀!”就这样,杨惮被免职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惮仅被勉职,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 “前汉书”:“杨惮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貂。”
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 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 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 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 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 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个是好人呢! 一饭千金) 成语故事: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 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 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 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 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 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 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 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 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 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 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一衣带水) 成语故事: 南朝末年,陈国在长江以南,隋文帝杨坚住在长江以北。
那时候,隋文帝杨坚正在进行统一全国。
数学王国里,数字1和0是一对冤家,他们经常吵架,有一天,他们又吵起来了,1说:我可以做各种数的开头,你能吗? 0说:当然能,0.1、0.2、0.3……我不就做开头了吗? 1很生气,说:你就是一个0鸭蛋,就等于什么都没有! 0若无其事地说:NO,NO,NO,不一定,气温0。C就代表没温度了吗?
其它数字都劝他们不要吵架了,他们不听。
过了两三天,他们又吵开了,1说:你0是全部数字中最小的。 0说:你跟我就差那么一个数,把你减去一个1,你不就跟我一样了?1气得说不出话来。
9突然说:你们两个,谁比我大?这……他们俩沉默不语了,9说:你们合起来,变成10,不就比我大了?
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团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