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也就是说, 夷狄到了中原地区,习用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而中原华夏族如果进入了边远地区,习用了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是夷狄还是华夏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所习用的文化
这句话后来引申成了“华夷之辩”的主要命题,也可以说是后句“以夷变夏”含义的具体出处。
而前句“貌孔心夷”,则比较近代。最早应该是辜鸿铭老先生批评康有为的说法。因为康曾著作过《孔子改制考》(大概书名,呵呵)这本书,大意是说孔子也是主张变革的。因此辜老先生就指他借“孔子”的名义推销他自己的效法西洋的理论。所以由此一说。
其实整句也可以说在当时都是由辜鸿铭说出来批评康有为。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汉族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对能够接受中原文物制度、礼义道德的“异族”统治者,也往往基于文化认同的使命而与新政权进行政治合作,积极以中华礼乐制度改造少数民族,在“夷狄”政权内重建华夏文明,以求在自我否定中求得自我实现。
如十六国时,北方名士卫猛就执意留在北方而不愿南归,并投奔前秦以求实现平生之志。此后的二十余年中,他辅佐苻坚“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
完全按照儒家的治国蓝图来治理前秦。所以,一方面是封建礼义道德强调忠君,但实际则是许多汉人士大夫为着中华文化的存续,为边疆民族建立政权甚至入主中原鞠躬尽瘁。
除了王猛之外,拓跋宏之于崔玄伯,耶律阿保机之于韩延徽,完颜阿骨打之于刘宗颜,忽必烈之于刘秉忠,皇太极之于洪承畴,等等,皆君臣知遇,风云际会。“以夏变夷”作为中原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个准则,中心即在于文化上的认同,即用先进的文化礼仪同化“夷狄”,让其接受华夏文明,认为一旦如此,“夷狄”就化为了“中国”。
这是历代对待边疆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导思想。
用夏变夷,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登皇位后对于军事上的指挥已有重要的改变。
他以军事行动为政治上的手段,不像成吉思汗一样,以为征伐的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元世祖起先南守北攻,亲自率兵包围卡拉科伦。然则即使在阿里不哥这问题解决之后,他就未曾再亲临南方前线。攻宋以水军为主,军事也大多用汉人,船只则大部造于汴梁。
他原来拟用史天泽为统帅,但是史以年老辞,改用伯颜,是因为伯颜不嗜杀人。蒙哥所用战法,至此都已放弃。
忽必烈不冒险攻坚,不轻举急进,不专事破坏。他之围困襄樊,费时四年半,不到这汉水之上的重镇攻陷,他不以大部队冒险深入。
在这些地方,忽必烈总表示他筹谋全局时以南方的办法对付南方;北方的办法对付北方。因之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座挡箭牌,防制了蒙古人对南方的荼毒。
扩展资料:
忽必烈十万精兵攻打日本。
在日本与高丽之间的海域,一直生活着一些海盗,他们主要的抢劫区域就是高丽沿海一带。高丽人深受其害,却无力清剿。早在1265年时,高丽人赵彝便鼓动忽必烈遣使至日本,令其来朝。于是,忽必烈先后派了数批使者到日本,但没有一个得到回应。
1270年,忽必烈的藩邸重臣赵良弼,再次代表忽必烈出使日本。在日本诸岛前后滞留了三年,赵良弼不但没见到日本国王,连掌权的幕府将军也没见到,只得无功而返。
蒙古自成吉思汗开始,便以对外征战劫掠为终生目标。赵良弼觉得,忽必烈试图攻打日本主要原因是看上了日本的财富。
因此,他劝诫道:“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意思就是,日本那就是一片原始人居住的杂窝。出兵日本,根本捞不着任何的好处。
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当时的日本的确正处于混乱的内战状态。天皇只是一个空架子,北条以武士身份掌控着镰仓幕府,但其势力也无法控制全国。国内小军阀林立,各自划地而治。
自唐朝以来,由于仰慕中原文化,日本掌权者都会定期遣使朝拜中原的君主,甚至包括辽国、金国与南宋。但对于这个新兴的忽必烈王朝,日本上下都采取“三不政策”:不理解、不服从、不接触。
忽必烈第一次发动的攻日战争,目的还是相对比较明确:第一是通过高丽这些杂兵的消耗,以了解日本的真实国力。第二就是希望可以驯服日本,起码在表面上要让日本对自己的王朝臣服。
1274年三月,忽必烈下令东征日本。以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降蒙的高丽人)为帅,包括高丽的屯田军、女真军及水军一万五千人,船九百艘。
这是一支代表着大元国的军队,然而这支军队除了统帅忻都之外,跟蒙古人基本没啥关系。屯田军是高丽人,女真军是原金国的降兵,水军当然也都是高丽人。这样的军队组合,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十月,元军从高丽合埔(今韩国马山浦附近)出发,先达对马岛。日本甚至还没动用幕府的军力,凭着九州太宰府守军,便击退了在博多湾登陆的元军。然后,来了一场台风,元军死亡一万三千五百人。第一次的元日战争不到一个月就此结束,“神风”之名因此而开始显赫于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忽必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用夏变夷
四大妖姬,是指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宠妃——妺喜、妲己、褒姒、骊姬。她们美若天仙,国色天香,深得君王的宠爱。一国之君为了她们无心朝政,甚至为她们做出一些危害江山社稷之事。
妺喜
妺(mò)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 、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四大妖姬之一。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
典故:红颜祸水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在三代间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伍子胥进言说:"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妲己
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有苏氏之女,帝辛的妃子。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使商朝灭亡,最后被周武王所杀。
典故:淫乱
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传说姓苏,不过有关苏的来源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其父亲乃是诸侯苏护;另外一种说法是,妲己来自一个叫苏的部落。
根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了讨好她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
骊姬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典故:骊姬之乱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骊姬母子,辅助奚齐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杀害卓子和骊姬。
褒姒
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 ,《列女传》作褎姒 ),生卒年不详,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典故:烽火戏诸侯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在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正闰,主要是指史学中的正统和非正统。最先完整出现“正闰”这个词是在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中:“据汉传於魏而晋受之, 晋传於宋以至於陈而 隋取之, 唐传於梁以至於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 魏 、宋 、齐 、梁 、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说的是把曹魏作为正统得以延续,从而更进一步地证明了宋朝统治者地位的合法性。正闰之辨,其实也就是“夷夏之辨”。南宋叶适《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若夫不别夷夏,不分正闰,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为戎狄之德,黎民怀之,若天眷命而然,则尤公师友之所讳也。”
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夏夷”(夷是指周边少数民族,即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夏是指诸夏,即中国。中国是礼仪文教之邦,四夷则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例如在史学领域极具影响的“正闰”说,主张“四夷不得正统”,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于元朝亦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在编纂《辽》、《宋》、《金》史时,三史都总裁官、中书右丞相脱脱(见注释)力排众议,“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这一举措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200多年的“正统”之辩,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其意义正如韩儒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这一决定确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则,它符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客观实际,也符合辽、金、宋三朝互不相属的历史状况,因而是正确的,所以脱脱对三史的贡献不能忽视。”
注:脱脱(1314年-1355年) 亦作托克托,蒙古族,字大用,蔑里乞氏。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除伯颜。后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曾参加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十四年,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被士诚击败。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流放云南,后被元顺帝派人毒死。二十二年,昭雪复官。
至正三年(1344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夷夏之辨的标准是什么? 答:王道也,礼乐也。
夷夏之辨,犹小人君子之别也。 今人有解释为血统者,那是牵强附会。
公羊尝以秦为狄,榖梁曾以卫为戎,但并不是说公谷以晋卫为异族。事实上,古代只有五方之民异性的概念,并无内外种族之分(不独我们没有,古代异族也没有。
西方民族观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反抗教会的控制才产生的。此前固然有类似宋朝辽宋之辨的意识,但与现在大行其道的民族主义还不是一码事)。
所以公羊曰:“《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喝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天下皆王之子民,夷狄亦然。只是,礼乐之化有远有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所以,政治不是理想,区别对待而已。 今人有解释为文化者,也是盲人摸象。
夷夏之辨,不是一角斗场,谁文化高谁就是华夏。文化本来多元,制度只是因民族而异的平衡策略,又岂是浪说高下的?夷夏之辨建立在王道中心的基础上:我们本著忠恕之心,把一切文明,都纳入九服体系;从而既保证各文明自身的延续,又协调文明闲的分歧;保合太和,各正性命。
所以,只有宽容而广博,奉天而厚理,悠远而无疆的文明,才可能担当华夏的重任。 问:今天的英美是否夷狄? 答:当然是夷狄。
消费经济,天地为之变色;男女无别,亲情淡漠不安,不是夷狄是什么?我承认中国今天比他们更差。但这种情况在公羊叫做“中国亦新夷狄”。
但夷夏之辨并不能因为没有华夏而降低自己的要求。 中国人谈论世界,应当革除弱国心态。
因为我们被打败过,所以就不敢进行思考了,说什么都得聼著西方点,免得被人骂我们不自量力了——何必呢?华夏之道,不过君子之道而已。君子之道,始於正心诚意。
心有所愤懥(比如总是憎恨某族),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比如总是羡慕某国),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只有摆正心态,认真观察世界,反思自己,才能找出强国之路,才能找到发展方向。
总之,夷夏之辨不是连自己祖宗都敢骂;提起保家卫国,还要看看是和谁打的弱国的谈资,也不是妄自尊大唯利是图,整天准备著应付文明冲突世界大战的政权的课题。 问:如何看待清末的夷夏之辨。
答:公羊曰:“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喝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
我们大可不必为那段历史懂什么感情。我们所有的,只能是“乃疾之也”的尴尬。
1、华夏治国,讲求设官分职,立冢宰以佐王。王则“罔攸兼於庶言、庶狱、庶慎”。
以明朝为例,虽废宰相,犹首辅领百官,发票拟,是冢宰之任在也。下官上书,科道封驳,是宰夫、太仆之政犹在也。
朝廷任官,低品听吏部,高品自廷推,是六属专达犹在也。明帝立嗣,皆廷臣决以嫡庶,是犹守《春秋》之制也。
明朝琼州尝贡宰辅,云南曾有重臣,朝鲜、蒙古、女真世为外藩,是犹有五隶、九服之制也。而清帝皆乾纲独断,凴一人之喜怒,无世臣之制衡。
高官旗汉各半,而机要皆待满洲;兵丁区分蒙、满,绿林、乡勇有差。至於民族政策,则尤其夷狄陋习。
用今天话说,就是推行殖民统治,破坏民族融合。对北方,清廷禁止旗人与汉人通婚,禁止蒙古、回族与汉人杂居。
禁止汉人出关、出海,禁止蒙古人出旗、入关,通过宗教限制蒙古族、藏族人口。维持留守满族的原始状态。
禁止北方民族学习汉语。完全违背了“大一统”的最低信念,灭亡了“神之聼之,终和且平”(毛诗)的理想,至今留有隐患。
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则剃发易服。甚至改土归流,驱逐出村落,采取占领区统治,至今大量南方民族流落境外。
严重违背了“五方之民异性”(王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者,往也”的施政原则。 2、夷夏之辨,是寄予朝廷奉行王道。
无论自己出身如何,是楚人也罢,赤贫也罢,都要以君子之心治理国家。所以汉以来南方兴起,并不因吴楚之民,而对春秋心存芥蒂;反而是志在春秋,明辨夷夏。
永嘉之乱,靖康之耻,士夫或孤守江南,或曲全中国,何曾有分南北?这才是对《春秋》的正确理解,才是君子治国的态度!正是基於《春秋》的这一特点,才会使当年的鲜卑,仰慕华风。从太武帝肇基,到孝文帝升堂,把自己从一个落后民族,发展为一个伦常有序的政权。
最终,其血统融入中华,而其制度(法典、兵制)则为隋唐所继承。然而清廷不然,一开始便曲解春秋,自居夷狄。
辽金的灭亡,本是由於公羊所说的“离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国……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只要看看当年金国对蒙古的长城,聼聼蒙古对金大都的态度,就可以感到游牧民族的可怕。
然而清人把这一切歪曲为金人汉化亡国。那么辽国是怎么灭亡的呢?他们倒是没有完全汉化,完整保留了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
而女真的掘起,正是因为契丹的残暴!每一个民族都有保留自己特色的权利,但为了本色而反对文明,则未免太肤浅了。基於这种误解,清廷一直对《春秋》耿耿於怀,废除元明时通用的注解,借对古注、汉学的恢复,和同时大张旗鼓的文字狱,而控制读书人的思想。
可笑的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待中国知识分子被奴化之后,已经不知防夷的中国,却遇到了比蒙古还强大的夷狄。此时的清廷,却又。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