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矗护避咎篆侥遍鞋拨猫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9549636.html。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孤鸾三年不鸣,临镜后以为见到同类,便慨然悲鸣,展翅奋飞而死。
大意是说:当年罽宾王得到一只鸾鸟,想尽各种办法让它鸣叫,但此鸟就是不叫。后来罽宾王的夫人说:“听人说鸟见到同类就会叫,为什么不挂一面镜子让它照一下自己呢”。然后罽宾王就按这个方法做了,结果鸾鸟见到镜子里的自己以后以为见到同类,便慨然悲鸣,展翅奋飞而死。
后来这个典故演化出一个成语:“镜里孤鸾”,比喻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哀。
历代诗人对此均有吟咏:
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二》: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
李贺《贝宫夫人》: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郑谷《为人题》: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
顾况《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鲍溶《旧镜》: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