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诗经》里的《采薇》: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开头四句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是名句。
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 同时还有一首歌也叫《采薇》 如果我的回答令您满意,请点击采纳。谢谢!。
恩德武威同时并用,是古来将帅、君王所重视的统御谋略之一。《百战奇法·爱战》云:“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孙子兵法·地形篇》云:“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武认为,统御部卒,必须用恩威并施之谋。“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典故1:李靖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当初李渊任隋朝官员镇守太原时,与李靖有矛盾,李渊准备起兵反隋时,李靖曾想告发他。后来,李渊占领长安捉住了李靖,差点把他杀了,因李世民求情才得以免死,可见李渊与李靖之间存在恩怨瓜葛。616年,李渊令李靖征讨萧铣,李靖初战有功,李渊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使李靖深为感动。后来李靖在战争中又有失利,李渊大怒,严斥李靖贻误战机,要将他处斩,这时,又有人为之求情,李渊又放了他一马,使李靖对李渊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李靖决心戴罪立功,620年,李靖率800精锐大败开州(今四川开县)蛮族首领冉肇则,俘5000多人,乘胜收复开州、通州,为李渊夺取西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典故2: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运用恩威并施策略的典范。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领兵声讨南中(今云南曲靖一带),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一带的军民倚仗地势险阻,一直不服蜀汉统治,我们现在攻破南中易如反掌,但是在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是会叛变,所以,我们不如攻心为上,以心战治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当年5月份渡泸水(今云南保山县西北),擒拿了孟获,为了彻底征服孟获的心,诸葛亮故意把自己排兵布阵的方略摆给孟获看,孟获不以为然,说初次与诸葛亮打交道,不明虚实,只要像这样的阵势,我肯定能取胜,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孟获不久又领兵来战,又战败而归,被诸葛亮俘住,就这样擒了放,放了擒,连续七次,直到第七次再放孟获时,他却不肯离去,说诸葛亮是天威,南中不再反了,孟获的心被攻下了。然后,诸葛亮把南中各地的首领召集起来,宣布南中各地继续为他们管辖,蜀军不设官,不留兵,并将随军的衣物、粮草捐献给了当地官兵,以补偿连年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损失,得到了南中军民的拥护。从此,夷汉相安无事。
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
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魏书》记载:程昱少年时候,经常梦见自己登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程昱自觉奇异,曾向荀彧说出这事。在兖州动乱之时,全赖程昱奔走筹谋,鄄城等三个县城才得以保全。这时候荀彧把程昱之梦告诉曹操。曹操听后,便向程昱说:“卿当终为吾腹心。”当时程昱仍是叫作“程立”,曹操顺应梦兆,于其“立”字上加一个“日”字,“程立”于是正式改名为“程昱”。
郭颁《魏晋世语》中有一段:“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这些粮食当中据说更有不少人肉。这些行为令程昱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打击,更很可能是他毕生位不至三公的重要原因。
祖逖(266-321),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成语,闻鸡起舞。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传说,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成语,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文: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及齐桓公.齐桓公在回国途中,曾遭到护送公子纠回国强夺王位的管仲的暗杀.这次暗杀没有得逞,公子纠和管仲只好躲到鲁国去了.后来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退兵.鲁国只好答应条件.
管仲被押送回国,鲍叔牙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还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说:“管仲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恨不能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叫我征用他?”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人,自然要帮公子纠.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为您取得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果然不负重托.鲍叔牙反倒做了他的助手.
意思: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都不计较,再白话一点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过好现在就行了.
成语“不耻下问”的典故: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
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扩展资料【成语】不耻下问【读音】bù chǐ xià wèn【释义】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下,地位比自己地位低。
【出处】1.《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晋·皇甫谧《高士传·挚恂》:“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近义词】不矜不伐、功成不居、谦虚谨慎【反义词】有问必答、神气活现、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好为人师、师心自用、自高自大【造句】1、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2、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3、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4、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5、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没有查到不明就理.
成语:不知就里
拼音:bù zhī jiù lǐ
解释: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示例:生~,趋近软语,代为卸妆。(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
近义成语:不知内情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了解内情
常用程度(1:最小;3:最大):3成语:不知就里
拼音:bù zhī jiù lǐ
解释: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示例:生~,趋近软语,代为卸妆。(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
近义成语:不知内情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了解内情
常用程度(1:最小;3:最大):3
晏婴两度使楚
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国的消息传出后,楚王对身旁的谋士们说:“晏婴在齐国是有名的能言善辩之人。现在要来楚国,我想当众羞辱他一番,你们看有什么好办法呢?”于是他们商议出了一个坏主意。
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设宴款待。当酒兴正浓时,忽见两个差役押着一个被缚之人来见楚王,楚王假装不知地问道:“这人犯了什么罪?”差役赶紧回答:“他是齐国人,到我们楚国来偷东西。”楚王于是回过头去看着晏婴,故作惊讶地说:“你们齐国人都喜欢偷东西吗?”
晏婴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戏,这时便站了起来,极其郑重而严肃地对楚王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时就结橘,如果将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结的果实就变成又酸又苦的枳(zhi)了。它们只是叶子长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结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水土不同的缘故啊!眼下这个人在齐国时不偷盗,到了楚国后却学会了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会使人变成盗贼么?”一席话噎得楚王尴尬极了,只好赔笑收场。
时隔不久,晏婴又被派往楚国公干。楚王没有忘记上次宴会上的难堪,总想伺机报复。他知道晏婴的身材十分矮小,于是就吩咐在城门旁边另外凿开一扇小门。当晏婴到来之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去,晏婴见状,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中爬进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国,难道也要从这狗洞中进去吗?”侍卫们理屈词穷,只好眼睁睁看着晏婴从大门正中昂首阔步地进了城。
接着,晏婴在拜见楚王时,楚王又用嘲讽的语调说:“齐国大概没有多少人吧?”
晏婴闻言,迅速予以纠正:“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户,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挥袖就可遮住太阳,个个洒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么能说齐国无人呢?”
楚王听罢,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发问:“既然齐国人多,为什么总是派遣你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早有思想准备,他冷笑了一下应道:“我们齐国派遣使臣的原则是视出使国的情况而定,对友好的国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国的国王粗野无礼,就派丑陋无才的人去。我在齐国是最丑陋无才的人,所以总是被派作出使楚国的使臣。”一席话再次使楚王无言以对,从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婴和齐国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说明: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愚蠢透顶;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头来必然会使自己的尊严扫地。
欹器的启示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敬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