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
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 到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诸侯争霸。那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300多年的兼并战,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强国更强了,弱国更弱了。社会经济也破旧立新,生产力得到发展,贵族独占土地的制度逐渐打破,普通百姓得到了私有土地。科学技术也有明显的进步,人们使用铁制的农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在《春秋》里,有了世界上最早对“日食”和“哈雷慧星”的记载。在思想界也发生了变革,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出现了,一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也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便是医学开始逐渐摆脱巫术的束缚,一步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专职医生出现在民间,负责宫廷医疗的高水平的医生也不乏其人。医缓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专职医生之一。
《鲁府禁方》卷二“鼓胀”门录“附经验治法”,记载龚氏为鲁王妃张氏治愈鼓胀之恙经过:张氏之疾,以藩医医治,弗愈,遍访海内名医,竟无寸效,公闻君名,特遣官赍诏诣大梁以聘,得龚子医治,辄愈之。鲁王喜称廷贤为“天下医之魁手”,并嘉之以衔,奖之以匾,题曰“医林状元”。
在明朝的时候,蕲州李家垸一带有两个人学医,一个是李时珍,一个是李二癞子,按辈份李时珍是李二癞子的叔伯哥哥。
李时珍一心想学点真本事,吃饭睡觉也不离书,终于成了远近有名的医生。李二癞子家中富足,学医学得不好他也不在乎,学了几年医,弄得文不会开药方,武不会阉猪狗,到处嫖赌逍遥,无恶不作。
当地的百姓都愿意到李时珍那里求医,没有人找李二癞子看病。李二癞子混不下去,就凭着他的两片嘴皮子,在县老爷那里弄到了一个当衙役的差事。
李二癞子当了衙役以后,县老爷说东他不言西,县老爷走南他不跟北,县老爷口渴他端茶,县老爷洗脚他倒水;对待穷苦百姓,却眼睛瞪得比铜锣还大,看见哪家东西好,哪家女子美貌,想尽办法也要搞到手。县里百姓背地里都直骂他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这李二癞子样样如意,就是一宗事不称心:“当衙役总还是听老爷使唤,公事跑断腿,油水不沾嘴。要是没有李时珍,周围七乡八县的人有个三灾两病不找我李二癞子又找哪个?”越想越恨李时珍得要死。
说也凑巧,这县老爷有个毛病,从娘肚子里带来一条瘸腿。他以一县之尊请了好多高明的郎中为他诊治。
他立了个规矩:诊好了他这个腿,就赏给百两白银;要是看了他又丑又短又残的腿又诊不好,就要杀头。李二癞子一宝押定,认谁李时珍治不好县老爷的腿,就想借县老爷的手,将李时珍置于死地。
这一天,李二癞子点头哈腰地对县老爷说:“李时珍包医百病,远近有名。你老人家的那只腿,要是叫李时珍来,一定诊得好。”
县老爷一听,赶忙对李二癞子说:“嗯,那你快去把李时珍给我找来。”李二癞子拿起一根绳子,就跑去找李时珍。
再说李时珍,他治病诊一个好一个,天天上门看病的人都挤破了屋。这一天,李时珍刚刚在抢救一个寻短见的女子。
原来这女子生得美貌,李二癞子趁她丈夫到远出做生意去了,就闯到屋里去污辱了她。这女子又气又羞要上吊寻死,幸亏隔壁的人看见得早,连忙解下来抬到李时珍这里给救治。
李时珍气得连骂几声“畜牲!”。正在这时,李二癞子象疯狗一样跑来了,粗声大气地说:“李时珍,老爷叫我来拿你,快跟我走!”话没说完,绳子就套在李时珍身上了,拖着就往县衙跑。
到了县衙,县老爷问:“李时珍,本官这只腿你诊得好不?”李时珍说:“老爷,没有诊不好的病。只要看看你的腿,才晓得怎么诊。”
县老爷说:“我这腿不是好看的。一看就要诊,诊好了赏百两白银,要是看了又诊不好,就莫想活着出我县衙的门。”
李时珍说:“那好,诊你这个腿我包了。”县老爷把被脚往上一卷,李时珍一看就皱起了眉头:整个腿瘦得象根枯竹棍,短了一大截。
站在一边的李二癞子赶忙说:“老爷老爷,李时珍皱眉头,想必是诊不好你老人家的腿,快把他杀了!”县老爷朝李时珍一望,果真在皱眉头,便叫了一声:“来人!”李二癞子要的就是句话,走上前就要把李时珍拖出去杀头。李时珍不慌不忙地说:“老爷,你的腿我能诊好,只是要换上一个人的好腿。”
县老爷说:“我是一县的父母官,要哪个人的腿由你选,我马上把他传来。”“老爷,这个人只有跟你合得心,共得血,身子好,跑得快才行。
我看李二癞子挺合适,他一天到黑侍奉你,真心待你,是合得心、共得血;刚才他拉我来,他走我跑都跑不赢,脚还拖去了皮,可见他身子好,跑得快。”这李二癞子一听,吓得往地上一趴,“咚!咚!咚!”地把头磕得震天响,像死了老子、娘一样嚎哭着说:“老爷,我的腿砍不得呀!砍了我的腿,就不能跟你当差、跑路了呀,也不能跟你倒洗脚水呀……”李时珍冷笑了一下,说:“老爷,李二癞子的腿不砍,你的腿就诊不好了。
砍不砍,老爷快点打定主意吧。”这时,县老爷再也顾不得李二癞子了,喊了一声:“来人,把李二癞子的腿砍下来!”李时珍把李二癞子的腿接到县老爷的腿上,不到三天,县老爷的两只腿就能下床走路了。
县老爷一高兴,就叫人封了百两银子送李时珍回去。李二癞子一听,一只腿跳到跟前,“扑通”一声跪在县老爷的面前哭:“老爷,念我待奉了你几年,你还是留留李大哥跟我也接上一条腿吧。”
转身又向李时珍求情:“李大哥,你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俩是同学,你还是我的叔伯哥哥,也跟我接上一条腿吧。”说也凑巧,县老爷的那只大黄狗刚好从衙门跟前走过,有细黄牛那样高,长得又壮。
李时珍一看,就叫人把这条狗的后腿砍下来,接在李二癞子的腿上。李二癞子换上了一只狗腿,过了三天也能下床了。
李二癞子一跳,蹦得老高;一跑,比狗还快。从此以后,老百姓就叫他“狗腿子”。
李二癞子的腿也好了,李时珍正要回去,县老爷一把拉住他说:“李时珍,我家的那只狗,这几天光用三只脚一蹦一跳的,对着我的大堂‘汪汪’地叫,你也跟它接上一条腿吧。”李时珍一想,满口答应,就用糯米和黄泥巴跟狗接上了一条腿。
这狗也晓得是用黄泥巴捏的,撒尿时,怕尿淋坏了泥巴腿,总要把腿翘起来。
古代,广大民众患病救治主要依赖于民间医师——走方郎中。郎中们不避寒暑,终年奔波行走于山野村庄之间。每到一处,就摇晃手中的铜环铃铛,表示郎中到了召唤应诊之意。郎中手中的铜环铃铛名叫“虎撑”或“虎衔”,要探究起来历,还得从医仙董奉“虎口取骾”说起。
传说,一日,董奉炼丹之后返回庐山龙门沟杏林草堂,行至途中见一老虎卧于路旁草丛。虎见董奉便不断叩首呻吟,并抬前爪指口,似是乞怜求救。董奉便唤虎张开嘴让其望诊,见一锐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董奉轻抚虎首,嘱虎明早在原地候他来医治,虎颔首离去。
翌日,董奉与虎均按时赴约,为防老虎因痛兽性发作而咬伤自己,董奉将连夜赶制的铜环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顺利取出锐骨,并抹上去腐生肌的药膏。被救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
数日后,虎痊愈,为报董奉救治之恩,虎寻至杏林草堂,为董奉值守杏林。
此事传开,行走江湖的郎中们纷纷效仿,铜环便成了外出时必备之物,后人逐渐将铜环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可以作为行医标志,二来是因为医仙董奉与老虎的渊源,郎中们便把它作为保护自己外出行医的护身符了。摇铃唤诊美称为“虎撑聆医”,同时也成为古代医家派别称谓即“杏林中人”,意为不畏艰辛、一心赴救的“苍生大医”。
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 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 处 韩非《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示 例 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六》:“言者不存~,故作留难之心;听者也不存讳疾忌医、过而惮改之意。
近义词 洗垢求瘢、鸡蛋里挑骨头
反义词 宽大为怀、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歇后语 头发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针:拨着头发找疤拉
很有必要看的典故: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闽侯县)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他“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裁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蔚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不须报奉(不用告诉董奉本人),但将一器(容器)谷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账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旅客断了盘费的),岁二万余人……。”后来董奉“仙去”了。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窦 娥 冤 [元:关汉卿) 窦 娥 冤与六月雪有关
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
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