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母亲鼓励)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母亲巧思,良苦用心)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老师的高招,巧妙的点拨)
司马光父母的家教
幼时因急中生智破缸救人的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慧光早现的“神童”。其实,司马光的成长与他父母对他得当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没有沉湎于几十万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在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作法,来待人处事,事政治家,培养子女。司马光的母亲聂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子。宋天禧三年,司马光就诞生在这个书香门第和贵胄之家,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司马光六岁开始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背书也记不住,往往都是同窗们都背会了,他还没背出来。父亲知道了,就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还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诵读与理解并重。于是,别人做游戏时,他不去,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苦苦攻读,直到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很快,他的学业进步了。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第二年,他开始学习《左氏春秋》,书不离手,句不离口,刚听完老师的课,他就能够明白书的大意,便讲给家里的人听。渐渐地像着了迷一样,常常因学习忘了吃饭睡觉。父亲不仅关心他的学业,而且在做人上严格要求,以培养他的优秀品格。司马光五六岁时,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他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知道了,见他撒谎,就严厉地训斥他:“怎么能这样撒谎!”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在父母的教诲下,司马光到了15岁,便“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而且,学到的知识都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后来,他经过去时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篇幅浩翰、纪事广博的编年巨著《资治通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些做法。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这仅仅是英国家庭中绅士教育的一个侧面。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英国人认为应该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负责,现实原则是第一位的,而亲情是第二位的。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这也是英国人的观点。父母应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向社会检讨。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父母会悉心照料他们,但不应娇宠、溺爱他们。所以,英国的年轻父母很少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们随便地爬,随意地玩。总之,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道德教师,而不是孩子的保护神。所以当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时,英国的父母绝不会扶起他,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使他们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依靠父母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国的家庭里,孩子永远不是中心。这一点西方的大部分国家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英国不论是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不论条件如何,都不会对小孩娇宠,人们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为的艰难,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坚强的意志,适应各种意外的困难。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有些公学举世闻名。在这些名牌公学里上学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学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然而,在公学里读书的富家子弟却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设备。学校要求每个公学学生必须在恶劣的天气里穿短裤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这样做是为了除去孩子的娇气,养成坚强的意志,提高其身体的精神素质。在公学里,人们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树立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在英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境的磨练,准备许多实际生活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另一种钟爱,这种爱强于对孩子的和过分的呵护,这是父母必须做出的一种真爱。
传统是无所不在的,一旦形成传统,习惯就会不问理由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不问其所以然则然的自觉。传统的人文思想作为一种传统深深地植根于英国人的头脑中,成为他们认识事物的标准和价值所在,也成为他们行为的主导。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那样的统一,以至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按传统办事,按传统的标准去评定孩子的行为。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如缺乏忍耐的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会给予严厉的训斥。这样,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忍性格会自然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英国人一致的看法。
父母的一系列作法,孩子长大后会受益匪浅,一些人在后来的生活中便深深地领会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在其成人后也会这样去要求他的孩子,这样便形成了传统,成为儿童教育的一种固定的模式。
诚实比一百棵樱桃树更宝贵
这是一个美国的故事。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不能叫美国,只能叫英国的北美殖民地。
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里,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
这一天孩子的父亲带回来一把小斧子。他把斧子放在家里,自己有别的事情出去了。
这孩子觉得那把斧子很可爱,就把它拿在手里玩起来,斧子闪着光亮,究竟快不快呢?他想试一试。
他家房子后面有一个樱桃园。在孩子的眼中,这就是一个树林。樱桃树也是树,和别的树一样。孩子看见过大人用斧子砍树,他也要学样。砍哪一棵呢?他选了一棵最细的,用力挥动斧子砍下去,想不到一下子就把那棵树砍断了。
孩子感到自己可能是闯了祸,赶快把斧子放回原处。
父亲回到家里,发现樱桃树被砍掉一棵,这一棵正是一个好品种,是他最喜爱的。
正在父亲发怒、查问是谁干的错事时,孩子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是我。”
父亲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没有责罚孩子。他把孩子搂在怀里说:“我为你的诚实高兴,因为这是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的东西。”
这孩子名叫乔治 华盛顿。他后来成了北美起义部队的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现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华盛顿的父亲希望儿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确很有道理
诚实是一切有道德的人都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一个人都必须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并且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才能。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和社会上其他人打交道。互相都讲真话,这个交道就比较好打,就比较容易团结一致,事情就比较好办。如果大家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谁也不知道哪一句话是真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所以历来社会上的公正舆论都赞扬那些讲真话的人,谴责讲假话的人。
有的人因为做了错事,怕被别人知道丢面子,或者会受处分,因此不敢讲真话。他们觉得讲老实话会吃亏。
其实,从长远看,不老实才会吃大亏呢。无论一个人怎样会花言巧语,顶多只能暂时欺骗少数人,而不可能永远欺骗下去。事情的真相总是会被别人了解的,那时候,这样的人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讲真话的人,是光明磊落的人,也是勇敢的人。明明有了错误,还不敢承认,岂不是胆小鬼!敢承认错误,也就是改正错误的开始。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别人的信任。
有的人,为了自己能得到某些好处,讲假话骗人,叫别人上当。这是损人利已的行为。这样的人,最后总是要被社会唾弃的。
诚实比一百棵樱桃树更宝贵??这是一个美国的故事。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不能叫美国,只能叫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里,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
这一天孩子的父亲带回来一把小斧子。他把斧子放在家里,自己有别的事情出去了。
这孩子觉得那把斧子很可爱,就把它拿在手里玩起来,斧子闪着光亮,究竟快不快呢?他想试一试。??他家房子后面有一个樱桃园。
在孩子的眼中,这就是一个树林。樱桃树也是树,和别的树一样。
孩子看见过大人用斧子砍树,他也要学样。砍哪一棵呢?他选了一棵最细的,用力挥动斧子砍下去,想不到一下子就把那棵树砍断了。
孩子感到自己可能是闯了祸,赶快把斧子放回原处。??父亲回到家里,发现樱桃树被砍掉一棵,这一棵正是一个好品种,是他最喜爱的。
正在父亲发怒、查问是谁干的错事时,孩子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是我。”??父亲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没有责罚孩子。
他把孩子搂在怀里说:“我为你的诚实高兴,因为这是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孩子名叫乔治 华盛顿。
他后来成了北美起义部队的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现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华盛顿的父亲希望儿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确很有道理。诚实是一切有道德的人都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一个人都必须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并且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才能。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和社会上其他人打交道。
互相都讲真话,这个交道就比较好打,就比较容易团结一致,事情就比较好办。如果大家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谁也不知道哪一句话是真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所以历来社会上的公正舆论都赞扬那些讲真话的人,谴责讲假话的人。??有的人因为做了错事,怕被别人知道丢面子,或者会受处分,因此不敢讲真话。
他们觉得讲老实话会吃亏。??其实,从长远看,不老实才会吃大亏呢。
无论一个人怎样会花言巧语,顶多只能暂时欺骗少数人,而不可能永远欺骗下去。事情的真相总是会被别人了解的,那时候,这样的人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讲真话的人,是光明磊落的人,也是勇敢的人。明明有了错误,还不敢承认,岂不是胆小鬼!敢承认错误,也就是改正错误的开始。
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别人的信任。??有的人,为了自己能得到某些好处,讲假话骗人,叫别人上当。
这是损人利已的行为。这样的人,最后总是要被社会唾弃的。
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动态图
听于丹的论语感悟之孝道,一个小故事让我热泪盈眶。
有
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大树长得很高,硕果累累,是一颗大苹果树,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就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
子吃,有时候在树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什么的在树上乱刻乱划。大树特别爱这个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着他玩。
玩着玩着,这孩子就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家教小故事3篇。
大树很想他,说:“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的表情里面就开始有忧伤,而且很冷漠,他有点儿不耐烦了。他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跟你玩了。
我想要有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得要念书,我还想要学费呢。”大树说:“孩子,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了,然后卖了,
这样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他就把果子都摘了,然后他欢欢喜喜地走了。
这样每年,他都是匆匆忙忙的,只是在摘果子的时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
几年后,等到他读完书以后,他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
再
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了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就更老了。大树说:“孩子,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了,你愿意在这儿玩儿会吗?”孩子说:
“我现在要安家立业了,我哪有心思玩儿啊,我连我安家的房子都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
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就高兴了。他把树枝都砍了,自己就去成家了。
又
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心事重重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了,可是这世界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到远方,我连个船都没有,我能
去到哪儿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下就高兴了。他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就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棵大树就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
孩
子这个时候,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个树下,大树跟他说:“孩子,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
儿。”这孩子对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世界上回来了,我现在就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就
是回来跟你玩儿的。这个老树根高兴极了,这时候它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小的时候。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一生。父母付出的就是父母用生命对儿女的提携。
人世间有种至深的悲怆——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和父母相守的时间,孝在行,敬在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