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一章,整段话是这样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段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冉求和子路说的。
由于春秋末期社会动荡、贫富分化,孔子主张处于这样的乱世首先应当保持内部的稳定。 这里说的“寡”是短缺,稀少,“贫”的含义与“寡”没有本质不同,贫穷和短缺不外乎物质上的匮乏。
“均”是均平、均衡。“安”是安定、稳定。
全文的大意是: 不论是治国还是管家,不是忧虑物质的匮乏而是忧虑物质财富的分配不公,不是忧虑社会的贫穷而应忧虑社会的不安定,只要分配得公正就没有贫穷,社会和谐了就没有匮乏,安定了就不会垮台。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
【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句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
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均衡,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
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均“,不是简单平均,而是各得其分,是在公正的分配制度下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简单理解”均“为平均当然会导致消极影响。《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
’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出自《论语》全译:季氏第十六篇
直解: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意义: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集解义疏》中孔安国和苞氏的解释: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安国曰:“国,诸侯也;家,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也。”
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安国曰:“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苞氏曰:”政教均平,则不患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也。
“按孔安国的解释,”寡“是指土地和人民之少,特别是人民的寡少,而不均则是政治之不平均。苞氏也持大体相同的看法,认为孔子主张的”均“应是”政教均平“。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也对孔子的话作出了解释。他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
“这句”均谓各得其分“大概是最得要领的解释了。朱熹认为,孔子批评季氏的为政不均,就是”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
“是时,作为鲁国大夫的季氏实际上僭越与鲁君之上,超出了他应得的礼法名分,是无道而不均。 经学家所言的“寡”是土地和人民的寡少,而其不均则是政治的不平均,是君臣之间的不能各安其分,违背了礼之大法。
这是中国古代解释孔子语最正统的一条思维路径。他们使用的是训诂学的方法,其思想方法尽可能忠实于孔子的思想原意,对照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语言背景。
《周书》〈苏绰传〉载,北周是苏绰为太祖拟革易时弊的六条诏书,其第六条是均赋役,其中谈到了孔子的“均无贫”说。原文曰: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也。
故圣人曰:”盖均无贫。“然财货之主,其功不易。
织纴纺绩,起于有渐,非旬日之间,所可造次。起于劝课,使预营理。
绢乡先使织纴,麻土早修纺绩。
先时而备,至时而输,故王赋复供,下民无困。如其不预劝戒,临时迫切,复恐稽缓,以为己过,捶扑交至,取办目前。
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从之贵买,无者与之举息。输税之民,于是弊矣。
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於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民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民怨。
又差发徭役,多不存意。致令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成戌,富强者或轻使而近防。
守令用怀如此,不存恤民之心,皆王政之罪人也。 苏绰的所谓均赋役,就是”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无论豪富之家,还是闾阎细民,都一律按一定的法式,”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合理征收,依法均摊,不能凭权势而逃避赋税和徭役,而将其转嫁到细民百姓身上。
很显然,苏绰将孔子的”均无贫“用到了经济制度的问题,讲的是赋税徭役的平均问题。 宋代仁宗皇帝时,张平方的一封奏议中,也涉及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
奏曰:昔者明王保邦,预备之道,惟于平世,始可为谋。及其已弊,敕日不暇,虽有贤智,岂遑经久。
今内外无事,赋入有经,而民家壁立,野无青草,设有横出之调,缓急之率,不及均,远应近求具则必扶老携幼,转死沟壑,虽峻刑严禁,不能止流亡播迹之患矣。夫致理之本,在乎制度,制民之产,在乎均平。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且都城之内,大商富贾,坐列贩卖,积贮倍息,乘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穑之艰难,而梁肉常余。
乘坚策肥,履丝曳彩,羞具居室,过于侯王,淫侈之俗,日以清僭。赋调所不加,百役所不及,悠游逸豫,专事骄靡。
而农人侵猫寒暑,服田力穑以供租税,已给徭役,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同为王民,而都门内外,劳逸之殊如此,此岂抑末敦本之道乎? 张方平将富商大贾的骄靡奢侈,与”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的农人的状况作了鲜明的比照,以示其不平和不均,强调”制民之产,在乎均平“。正是在表述这样的思想理念的时候,他引用了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
“的说教。可见张方平也是从财富平均的角度,把孔子的话当作一种经济平均思想的圣人遗训。
明代刘寅《三略直解》云:”治民要使之平均。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诗》云:“赫赫师尹,不平谓何?”故治民必欲使之平均也。致民之均平,当清其心而纤毫私欲之染,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安宁。
“刘寅把平均的对象解释为”民“,用”治民要使之平均“来阐释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对于民的平均,则主要是经济上的,是平均土地、平均租税、平均徭役等等,与经学家所谓孔子谴责季氏僭越鲁君而造成政治不平均的说法有根本的区别。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子路篇。原文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有国有家者其实就是泛指的当权者,执政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听说凡是执政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不担心(社会)财富少,但却担心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不担心(国家)人口少,但却担心社会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公平了就不会担心有特别贫困的人民,社会和谐了就不会担心由于人口少而显得力量薄弱,(前两件事做好了社会就会安定)社会安定了政权就不会有被推翻倾覆的危险。
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笔误,应该把寡和贫对换一下:“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样似乎更接近原意。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个人也倾向于这种说法,因为寡字的意思就是人口少,互换一下似乎更通一些。当然,这不是主流说法,提出来只是供你参考;这句话反应的主要是孔子关于治国的政治主张。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开阔,思想上单纯无遮掩,反应在外表上便显得从容淡定;小人由于内心私欲过多,患得患失,心理负担很重,反应在外表上便常常显得忐忑不安,心神不宁的样子。
论语中大量使用了君子,小人的称谓。以当时的语言环境简单来讲君子是指:1.品德高尚的人;2.社会高层的贵族;与之对应小人是指:1.品德卑劣的人;2.社会底层的人民。现在的理解一般都以第一种为主。
出处《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是担心生活不安定。
原文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直白的说吧
一个大人
有一堆糖果一百颗
分五个小朋友
一个60颗
另四个各10颗
因为不均
一定吵翻天
后来大人把糖收回来
只拿10颗出来分
一人两颗
反而安静了
所有小朋友都满意了
一种意思是形容自己的
那些小朋友不吵
反而拿10颗
结果吵了只拿2颗
明明少了8颗
却满意了
真是不患寡患不均啊
另一种是形容群体的
要是那个拿60颗的
主动分出40颗
那大家不都有20颗了
或许你会说那他少了40颗啊
可以仔细想别人会抗议啊
抗议完了结果
他连20颗都没有呢
也只得2颗啊
所以社会政策在制定时
要公平些
而且有能力的要多帮弱势者
差距太大不好的
会出问题的
毕竟这个社会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