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济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唐冶新城”成了济南新城区的代名词。
殊不知,唐冶也曾经是一座古村,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中的唐冶村 唐冶村的人并不姓唐,大部分人姓赵和王。 唐冶村之所以叫唐冶,跟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
村里的每个人,从孩童时期都会被告知这个传说,因此,在他们眼里,这已经不是传说,而是事实。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大队人马一路浩浩荡荡经过唐冶村附近时,由于大军疲惫不堪,再加上粮食和军备物资匮乏,李世民便下令就地安营扎寨,筹集物资。
李世民在附近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上无意间发现了铁矿,他如获至宝。铁矿在当时是冶炼兵器的宝贝,对军事有着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下令在此修建冶炼厂,大规模冶炼兵器。慢慢的,人们便在这里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村子,起名叫唐冶。
后来,唐冶村就一代代延续下来,直到现在。 传说毕竟是传说,究竟唐冶村是从何时开始,并没有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
所以,考古专家们为了寻找唐朝冶炼厂遗址,也为了解开唐冶村的由来和历史,在“唐冶新城”全面动工之前,全力投进了考古工作中。 最有可能找到冶炼厂遗址的是村北面的一座小矿山,因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曾在此开矿,后来郭店铁厂也曾大面积开采过铁矿石。
但是由于破坏严重,目前,小山附近已经找不到古代开矿的遗迹。 村里80多岁的赵大爷回忆说,他小时候在村北小矿山上玩,曾发现过有铁渣或大片红土的痕迹,但现在早就没有了。
考古专家到目前为止也没确定唐朝冶炼厂的位置,唐冶遗址考古队队长高继习认为,唐朝冶炼厂很可能就埋藏在村子底下。 “老物件”见证古唐冶 现在的唐冶村有2500多口人,算是个大村子了。
在村里走一走,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古老气息。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光滑清亮,高低起伏的老房子错落有致,犬吠、鸡鸣以及那些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的老人…… 在村子南面有三口古井,分别是老井、上井、下井,据说这些井和唐冶村同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老井里的水依然清澈,距离老井不远的上井和下井已经干涸,被树桩盖住了井口,仔细地保护了起来,可见村民对它们感情很深。 每口井都有石砌井台和石雕井口。
在老井旁边还有一尊石槽,是用来洗衣服和饮牛马牲畜的。记者看到在老井旁有一个替换下的石井口,井绳的磨痕“入石三分”,历历在目。
老井现在的井口,是由四块厚重的青石板拼对而成的,周围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 77岁的王大娘正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晒太阳,看我们对老井好奇,她便絮絮叨叨地向我们讲起来:“老井的水最甜了,传说与趵突泉同脉,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全村人都喝这井里的水呢!”王大娘回忆着,经常有四人同时向四个方向提水的情景。
看着井绳磨出的数十道深深的沟痕,便明白了唐冶百姓的许多往事和故事都是因了这老井。 在老井西侧,有一条鹅卵石精铺的小路,蜿蜒北上,穿街过巷,偶见农家院中有古老的粮食囤、悠久的园林石、几百年的古槐,点缀出一幅古老的生活画卷。
唐冶村现存的古迹,除了古井和一些老民居外,还有宋氏孝子牌坊构件和宋氏族谱碑等。 孝子牌坊在1972年被砌入村南的幸福桥桥墩内,今日宛然可见。
石碑上有龙首额,上书“圣旨”、“荣恩”。 宋氏族谱碑在村西边的一个土坡上。
这块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的石碑开篇即言:“宋氏原籍枣强,自前明正统以后迁于历邑城东唐冶庄聚焉”。这些记载也告诉了我们,“唐冶”村名应早于明代,可追溯到宋元以前,或者真如传说所言,唐冶村来自于更早的唐代。
透过历史看唐冶 唐冶古村的传说、老物件和生活都给古村平添了无限魅力。这样一个古村,追古溯源,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考古专家们费尽周折,在这个古村里探索着远古的生活迹象,一心要挖出传说中的冶炼厂。但是,令考古队没想到的是,冶炼厂没找到,在唐冶村南面的一大片田地里反而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在这片村民辛勤耕耘的田里,居然隐藏着一个周代至汉代的大型聚落遗址。
所有人都对这片神秘的区域充满好奇,记者也按耐不住,跟随考古队队长高继习,一起走进唐冶遗址,一睹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唐冶这块土地上的不同生活状况: 整个遗址(包括唐冶古村)大约有50多万平方米,它东起土河,西至刘公河,向南越过横七路约100米,北部边缘跨过世纪大道,大致呈长方形。 整个遗址像一张纵深图一样尽显眼前,让我们从西周开始慢慢领略唐冶遗址的风采(如图)。
在周代,2、3、4号区域是大型聚落生活区,根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区域发掘出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发现了大量生活迹象。“这里可能是由几个大的自然村落组成的,当时人们密集地生活在这一带,而且比较繁荣。”
在汉代,1号区域则作为了墓葬区。考古队在此地发现了画像石,而画像石是专门放在墓葬里的。
那时候人们依然生活在2、6号区域周围,在5号区域增加了手工业作坊。可以想象,人们频繁地穿梭于作坊区和生活区之间,生活得有条不紊。
到了唐代,在1号区域墓葬区上面行成了一个村落,也就是现在的唐冶村。高继习告诉记者,虽然推测在1号区域已经有了唐冶村,但是在2、3、5号。
古唐寺位于洛阳市东郊唐寺阀村内,陇海铁路、焦枝铁路、郑潼公路在此交汇。
该寺坐南朝北,和一般“坐北朝南”的中国佛寺方向迥异。 据有关资料说,古唐寺原名福先寺,始建于唐朝,原址在今郊区(氵+廛)河乡塔湾村西头“唐寺崖”处。
明朝洛河泛滥,将寺冲毁。 洪水过后,乡民将寺中留存的部分遗物北移数里,重建寺院。
1922年,重修寺院后,军阀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为山门门额题“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寺内现存山门殿、观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后大殿”毁于十年动乱,另有碑石十余方。
相传,古唐寺原来在洛河边上,垂柳掩映,庙门前就是清波荡漾的洛河,风景十分宜人,吸引得游人如织,香火盛极。 寺院门口,有座极高的佛塔,塔高得让人仰看时,脑瓜儿上挂不住帽子。
每逢朝日初升,那塔长长的阴影能遮到现在的七里河;夕阳落山,塔影又拉到白马寺。因此,人们习惯上都把这福先寺称为“塔寺”。
寺因塔而名,洛河却不高兴了。河神有天来找寺中的佛爷说:“你这塔太高,遮了我的风光;你这塔太粗,碍了我行水。
你该把塔挪到寺后才是!” 佛爷也不高兴了,说:“田野宽宽,各占一边。你行你的水,我赏我的天,谁也别管谁家事儿!”双方互不相让,争了起来,越争越气,越气话越难听。
河神说:我冲断你的根! 佛爷答:我断了你的筋! 河神不再说了,气冲冲返回水中,发动虾兵蟹将,鼓起滔天大浪,哗哗哗,大浪一个劲儿朝塔脚砸去,那塔也太高了,根脚一松,哗啦啦瘫坐下来。 佛爷气得脸色铁青憋足了气,将那坍塌的塔身越涨越大,要把河道堵死,挤断河身。
这一挤,虽没能挤断河身,却也把河道挤得朝南边弯了个大大的弯儿,憋得河神泪汪汪的,到现在还乘更深夜静佛爷睡觉时,呜呜地哭个通宵呢!这就是“洛河夜哭”的来历。 争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太喜欢这寺院了,就捐出块地方,把寺往北边重移移又建了起来。
兴庆宫作为唐代长安城三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我国封建 社会处于峰巅时期产生的著名宫苑,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 兴庆宫达到了极盛地步,不仅展拓了宫城范围,而且构筑了许 多壮丽辉煌的建筑。
兴庆宫在长安皇城东南面之兴庆坊内,原 是李隆基为皇太子时的府邸。 李隆基登上帝位后,就其藩邸扩 建为兴庆宫,将北面永嘉坊的一半和南侧的隆庆池包纳人内,为 避玄宗讳改池名为“兴庆池”,又名龙池,这样宫苑总面积达一 坊半,计东西宽一点零八公里,南北长一点二五公里。
宫城北 有跃龙门,西设正门兴庆门与金明门,南开通阳门、明义门,东 辟初阳门,共六门。 宫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廷区,南 部为园林区,构成北宫南苑的格局。
据《两京城坊考》:宫廷区 共有中、东、西三路跨院,每院都有门道和南部苑区连接。中 路正殿为南薰殿,西路有大同殿,都有相当大的规模,此外还 有兴庆殿、新射殿及“金花落”等建筑(图五)。
兴庆殿号为宫 中正殿。而大同殿面阔一十三间,前有钟鼓楼对峙,殿内壁画 是两大国手所绘。
天宝年间,唐玄宗忽思蜀中嘉陵江山水,于 是令吴道子去写生,数月后空手归来,玄宗很不理解。吴道子 说,臣无粉本,都在我心中装着。
派他去大同殿绘画,不想嘉 陵江三百里山水他一日就绘完。 另有一山水画名手李思训也在 大同殿绘同一题材,几个月后才结束。
玄宗看后,说:“李思训 数月之工,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苑内林木蓊郁,楼阁高低,花光人影,景色绮丽。
据考古 调查,龙池的遗址东西长九百一十四米、南北宽二百一十四米,面积约一点八公顷,上游接龙首渠引来的浐河水,池中种植观 赏的荷花、菱角、鸡头米及藻类等水生植物,并有画肪可在池 中荡游。 有时帝王还在此举行龙舟竞渡,并且要群臣和诗助兴。
刘宪的诗句:“帐殿疑从画里出,楼船直在镜中移”,较好地刻 画出了湖面上繁丽如画的景致。池南建五龙坛和龙堂,池东北 地势较高,其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沉香亭。
亭用华贵的沉香木 构筑,周围遍植花卉,尤其以牡丹娇艳名贵,种有红、紫、淡 红、纯白诸色牡丹花,是宫内的牡丹观赏区。
孔子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孟老圣人的未能找全 熟悉的有 孟母断织 孟母三迁 详细故事搜索易得 另附一篇百度答案以作参考: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2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
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 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
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
词 目 卜昼卜夜
发 音 bǔ zhòu bǔ yè
释 义 卜:占卜。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没有节制。
出 处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春秋 时 齐 陈敬仲 为工正,请 桓公 饮酒, 桓公 高兴,命举火继饮, 敬仲 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晏子春秋·杂上》、汉 刘向 《说苑·反质》以为 齐景公 与 晏子 事。后称尽情欢乐昼夜不止为“卜昼卜夜”。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吸鸦片者]荧荧一灯,卜昼卜夜,吞吸无厌。”亦作“ 卜夜卜昼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冶荡殊常,蛊惑万状,卜夜卜昼,靡有已时。” 沉昌眉 《颍若有寄亚子红豆之作步原韵和之》:“当日故人情,卜夜复卜昼。”亦省作“ 卜夜 ”。 唐 张登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诗序:“ 登 与宾客僚吏,会别於郡斋,骊(酾)酒卜夜,夜艾酒酣而不能自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乃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懽。” 清 黄宗羲 《黄复仲墓表》:“北海南馆,投壶卜夜,广求异伎。”
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接舆是他的名字,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在《论语·微子》记载他以《凤兮歌》讽刺孔子,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接舆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韦庄(约836年─910年),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韦庄为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韦庄的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作《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5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