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叔猪肝、白头豕、三豕渡河、斗酒彘肩、饲豕如人等。
1、仲叔猪肝 《高士传》中闵仲叔,太原人。朋友见他家里没有菜吃,送给他生蒜。
他接受了却不吃。司徒侯霸曾把他征召来,可惜此人不问政事。
仲叔恨恨地辞官。老年生活贫困,想吃肉,向屠夫买一片猪肝。
屠夫不卖,安邑令听说了这件事,派人给他送肉。 仲叔知道了,感叹说:“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总是麻烦安邑呢?”于是离开去了沛县,至寿终。
2、白头豕 汉朝朱浮给彭宠信,责备他:“伯通,你太过自负了。以前有个人家生了一只白色的猪,觉得很怪异,打算献上。
到了河东,发现都是白猪,很惭愧地回家了。以你的功绩,在朝廷上说,也可以说是辽东的猪了。”
3、三豕渡河 子夏去晋国,路过卫国。有人说“晋师三豕渡河”,到了晋国,原来是“晋师己亥涉河”。
写错字之意。 4、斗酒彘肩 鸿门宴,樊哙到了以后,项羽赐酒给他喝,他拜谢后一饮而尽。
项王又赐给他猪肩肉,樊哙把盾放地上,拿刀在上面切着吃。 5、饲豕如人 列子在季咸死后觉得自己学问欠缺,学习玄学,追求无为。
给妻子烧火,忘记了什么荣辱,吃猪和人都一样,一样的有干净的、脏的。
关于猪的典故以往人们对牛年、马年等都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如“老黄牛”精神、“千里马”速度等等,对猪能说什么呢?我左思右想,想了许久,竟然想不出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猪。
似乎猪给人的印象,就是丑、懒、脏、笨。确实,猪不雅观,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嘴长,脚短身体胖,臃肿怪模样。
因此什么“猪朋狗友”、“猪生狗养”、“猪狗不如”、“猪拖狗拔”、“猪嘴里吐不出象牙”、“猪鼻子插葱——装象”、“猪头三”等等词语,没有一个说得好听的。就连那个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能驾云使风的八戒也没个好形象。
他本是天篷元帅,因罪被谪,只因误投猪胎而生,就成了半猪半人的形体。他虽身粗力大,但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喜进馋言,并好用小手段占小便宜。
其实人们对猪是很不公平的。人们几乎三天两头要吃猪肉,还吃猪肝、猪肚什么的,猪的皮给人制革,猪的鬃给人制刷,猪胆还可以制药,猪心还可用来修补人的心脏。
猪可谓向人们作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奉献了,可是人们还说它许多坏话。我们常说做人难,看来它做猪也难啊! 唐时有个猪龙的故事,说唐玄宗与安禄山一起饮酒,安禄山醉后睡觉,竟变成一个猪身龙首的怪物。
左右劝玄宗杀了他,玄宗说“此猪龙,无能为”,玄宗认为是猪龙,没本事的,不会出问题的。后来却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禄山作乱怎么也加上个猪字呢?大概猪有乱撞乱窜,会发猪颠风的特点吧。人们还说猪贪,《左传》中就有“实有豕心,贪婪无厌”的话。
豕,是古代猪的别称。后来,这豕心就用来比喻贪得无厌了。
这是因为猪的肚子大,吃得多给人留下的印象。在政治也有用到过猪字的,曾有人称袁世凯时的国会为“猪仔国会”,称那些议员为“猪仔议员”,因为那些议员非常贪婪,他们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利用,成了无耻的猪仔了。
由于猪是下等的,所以古人也有用猪来作谦词的。古人有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的。
豚,指小猪,温州人叫猪豚。如《聊斋志异·青凤》中有“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
也有称“豚儿犬子”的。 《韩非子》中有一则不错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儿子哭着要跟去。
其妻说:“不要跟去,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一回来,曾子就捕猪要杀。
其妻说:“不要杀猪,我是哄骗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不能对孩子说谎,孩子不懂事,会跟大人学。
你骗他,是教他骗。这样教育是不行的。”
曾子就真的把猪杀了,烹给孩子吃。《吕氏春秋》中有一个三豕涉河的事故。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巳亥也。
’。”原来是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在传抄时写错了。
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写出现谬误的典故。这两则故事提到猪,并未说猪好坏,只是颇有趣味,故不妨一提。
还有因与猪某些方面相似的,也会带上一个猪字。如入药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渗湿功效的猪苓,因其皮黑作块似猪粪。
又,长江中的扬子鳄,因鼻嘴特长,故俗称猪婆龙。 总之,平日说到猪,好听的词语不多,大多都是坏话。
但老辈人都说,猪年是个肥年,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
在《尔雅·释兽》中,对猪是这样解释的:“彘,猪也。
其子曰豚。
一岁曰豵。”,所以,彘、猪、豚、豵就都是猪了。
自古以来,猪在中国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
在以象形著称的汉字的“家”中,在其宝盖头下的“豕”,代表的就是猪的形象。
由此可见,在过去国人的心目中,无猪是不成家的。
旧时讨老婆,取媳妇,家中养猪的多少,是爱情的重要砝码之一。
另外,汉字的“冢”,其意是坟墓,按照象形文字来按图索骥,是这样的:无猪者,是不能安心离开人世,或是难以成冢的。
猪,不仅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国人还每每以猪自况,十二生肖里的猪,就是例子。
中国人一方面离不得猪,一方面又极其厌恶着猪。
比如骂人,就往往拿猪来作比喻:“你懒得像猪”、“愚蠢如猪”、“昏聩似猪”、“肮脏得像猪”等等。
在《尔雅·释兽》中,对猪是这样解释的:“彘,猪也。
其子曰豚。
一岁曰豵。”,所以,彘、猪、豚、豵就都是猪了。
自古以来,猪在中国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
在以象形著称的汉字的“家”中,在其宝盖头下的“豕”,代表的就是猪的形象。
由此可见,在过去国人的心目中,无猪是不成家的。
旧时讨老婆,取媳妇,家中养猪的多少,是爱情的重要砝码之一。
另外,汉字的“冢”,其意是坟墓,按照象形文字来按图索骥,是这样的:无猪者,是不能安心离开人世,或是难以成冢的。
猪,不仅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国人还每每以猪自况,十二生肖里的猪,就是例子。
中国人一方面离不得猪,一方面又极其厌恶着猪。
比如骂人,就往往拿猪来作比喻:“你懒得像猪”、“愚蠢如猪”、“昏聩似猪”、“肮脏得像猪”等等。
这个故事是当代的童话,与宗教无关。
上帝创造了人,人的寿命其实是很长很长的,至少比现在要长的多。
有一天,人因为干活干得太累了,觉得活着没意思,于是和上帝说:我希望能活得轻松些。
上帝:要活得轻松那你要付出些代价BLABLABLA(以下省略无聊真理)
于是人类放弃了十分一寿命换取不用下田劳作,这部分寿命给了牛,让牛代替人去耕田;
人类又放弃了十分之一的寿命换取不用磨麦子,这部分给了驴,让驴来拉磨子;
人类又放弃了十分之一的寿命换取不用看家护院,这给了狗,所以就有了看门狗;
于是人类就剩下了爱玩的童年和混吃等死的寿命,但是上帝看不过去了!
于是把人童年寿命的一半分给了猴子,而混吃等死的任务分给了最聪明的动物猪。
于是乎人类本来很长的寿命就所剩无几了。
从前有两只小猪,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相爱着。每天主人送来吃的时候,公猪总是先让母猪吃,等她吃饱了再上去吃母猪剩下的东西,每天晚上公猪总是给母猪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们熟睡时把母猪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母猪日渐长胖,而公猪则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猪突然听见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长势好的母猪杀了给卖掉,公猪伤心至极。于是从那天开始公猪性情大变,每当主人送吃的来时公猪总抢上去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每天吃好后便躺下大睡,并且告诉母猪现在换作她来放哨,如果他发现她没放哨的话就再也不理她。渐渐地。日子一天天过去,母猪觉得公猪越来越不在乎她,母猪失望了,而公猪还是若无其事地过着安乐的日子。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主人带着屠夫来到猪圈,他发现一个月前肥肥壮壮的母猪瘦得没剩下多少肉,而公猪则长得油光发亮。这时的公猪拼命地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头健康的猪。终于屠夫把公猪拖走了,在拖出猪圈的那一刻,公猪朝着母猪笑着说:“以后别吃这麽多!”母猪伤心欲绝,拼命地冲出去,但圈门被主人关上了,隔着栅栏,母猪看着闪着泪光的公猪。
那晚,母猪望着主人一家开心地吃着猪肉,母猪伤心地躺倒在以前公猪每天睡的地方,突然她发现墙上有行字:“如果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母猪看到这行字肝肠寸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