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什么单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数不甚数,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于是,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兆页)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里)。
夏启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建立者,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从学者研究的角度来看,启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历史评价却褒贬不一。
《孟子·万章上》说:“丹朱(尧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与不肖,皆天地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还提到,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吕氏春秋·先己篇》中也说,夏后启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上述启贤的说法,经过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固定下来,在大多数人看来,启禀承天命,赞继大禹之道,顺利地实现从禅让走向世袭,实在是众望所归,启无疑是历史一个重德修贤的圣明君主。
即使在神话传述中,启也是一个神通广大,能与天帝交通的圣贤之神。《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楚辞补注》对此解释说:“九辨九歌,禹乐也。言禹能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启能承先志,赞叙其业,育养品族,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数,九故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
但我们同样注意到历史文献与传说中对启的评价却有截然相反的一面。《战国策·燕策一》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为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墨子·非乐上》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淮南子·齐俗篇》中说:“ 昔有扈氏为义而亡。”高诱注曰:“有扈,夏启之庶兄也。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启亡之。”总之,夏启似乎又成了一个不足以任天下的德薄之人,他破坏了原有的禅让制度,将天下变成私有,继位后又淫逸无度,党同伐异,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耻之徒。
为什么历史上的启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除了古史辨学者顾颉刚先生所指出的先秦诸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思想而“竞奇斗巧”的因素外,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呢?
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传说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
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
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董奉其人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晋代葛洪《神仙传》载:
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得经候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邪?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
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
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忽如梦,见有十数乌衣人来,收燮上车去,入大赤门,径以付狱
中。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塞之,不复见外光。忽闻户外人言云:“太乙遣使来召杜燮',又闻除其户土,良久引出。见有车马赤
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个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燮遂活。”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饮少酒,
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问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用
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奉死,燮以其棺殡埋之。七日后,有人从容昌来,奉见嘱云:“为谢燮,好自爱理。”燮闻之,乃启殡发棺视
之,唯存一帛。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作符。
后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中有疠疾,垂死,载以诣奉,叩头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
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痛不可忍,无处不匝。量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明钞本池中作除巾),
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当愈,勿当风。”十数日,病者身赤无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
“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当
为立架好屋。”明日,士彦自将人吏百余辈,运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拟数里取水。奉曰:“不须尔,暮当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
悦。
虎守杏林
奉
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
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
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
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
县令有女,为精邪所魅,医疗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当以侍巾栉。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鼍,
长数丈,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侍者斩之,女病即愈。奉遂纳女为妻,久无儿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年十余岁,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妻与女犹
存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还逐之。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
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数不甚数,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
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取杏。于是,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
扩展资料: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可以确定:有他居住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有后人祭祀的太乙宫、真君庙、太乙观、太乙祥符观等
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记录了这些故事。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
“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杏林
得姓始祖的传说:林坚,得姓始祖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
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身怀六甲,逃到树林掩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坚,字长思。周武王伐纣取胜,比干的夫人携子坚拜见周武王。因为坚是在树林里出世的,所以,周武王以“林”赐姓,拜为大夫,食采西河后移封博陵公。
扩展资料:
林氏:
作为南方第二大姓,起源于河南的林姓如今大多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每年,都有很多海外林氏不远千里到卫辉比干庙祭祖。他们第一次组团来祭拜时,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围观,一度逼停了京广铁路上的火车。
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宪斋看来,这和林氏历史上不断南迁有关。东汉末年,中原林氏遭受政治迫害,河淮地带的士族和民众一次就有十余万户流徙江南。此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致北方战乱不息,士民大批南迁。
林氏望族之“下邳林氏”“晋安林氏”就是这个时期的林姓人南迁形成的,并光大于南方,特别是以福建为中心的沿海一带。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省)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为海内林姓谒祖圣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