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相关传说 何仙姑是世传八仙之一,旧时在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中都广有信众。
除了西安八仙宫有其塑像供奉外,又在泰山王母池等处享有香火。自唐宋以来,有关她的事迹记载为数极多,仅次于八仙中的吕洞宾。
然而,这一尊在八仙传说中很富人情味的女仙的来历,却是一个迄今没有定论的问题。仅以近世仍有庙会活动的"何仙姑诞"论,广州增城的诞期是夏历三月初七,而西安八仙宫的诞期则为四月初九,前后相差一月之多,皆因所本"历史档案"不同所致。
俗家载记 据明陈梿《罗浮志》及《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记载,何仙姑是唐武则天时代广州增城县何泰的女儿,十三岁时在入山采茶时遇见一位道士。道士给她吃了一个桃子,从此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后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白日登仙。
在今广州增城县一带,关于何仙姑的传说更为具体,而且有"实物印证":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为业。
秀姑自小聪明伶俐,十四岁时幸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吕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从此能知人间祸福,并常去罗浮山里访仙。
后父母为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龙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门前的水井。投井时只穿着一只鞋,还有一只鞋留在井台上。
此后,她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漂出来,原来那井与河是相通的,在当时传为奇案,遂有秀姑已经"登仙"的传说。据传仙姑还在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现形于故乡小楼,有人看见她在西园寺一棵荔枝树下乘凉,把绿绸腰带挂在树上。
如今此地称"挂绿园",而这棵荔枝所结的果实均有一条绿色彩带,即增城著名的"挂绿荔枝"。 关于这棵奇树,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及《增城县志》均有记载。
后来人们在小楼建了一座何仙姑家庙,此庙至今尚存,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千年履迹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邓淳《岭南丛述》引《太平广记》云,广州有何二娘,以织鞋为业,二十岁那年突然去罗浮山寺,常为寺众采杨梅充斋,但罗浮山并无杨梅,故僧众都不知这些杨梅从何而来。
罗浮山北四百里外,有循州山寺,寺前有杨梅树,大数十围。有一次循州寺僧来罗浮山,谈起某月某日有仙女到他们寺前采梅,罗浮寺僧一听,正是何二娘采梅充斋之日,于是远近都知道她是"仙女"了。
唐开元(713-741)中,敕命黄门使往广州访求何二娘,得之,但她却在随黄门使赴京途中突然失踪,从此绝迹人间。其后也有学者猜测这个何二娘就是增城的何仙姑。
又有人认为何仙姑是宋代人物,宋代文人笔记如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魏泰《东轩笔录》、曾敏行《独醒杂志》等,均载有其事迹。如有的说何仙姑是宋仁宗时永州民女,幼遇异人,给食仙桃(或云仙枣),从此绝粒,能逆知祸福。
乡人神之,为筑庙阁,士大夫多去拜谒以问休咎。曾敏行自述他还去永州何仙姑阁中观看过仙姑遗像。
一说何仙姑是衡山人,能知休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巴陵郡太守滕宗谅还见过她。据欧阳修称,"客有自衡来者,云仙姑晚年羸瘦,面皮皴黑,第一衰媪也",其后则有"近见衡州奏云:'仙姑死矣,都无神异'"。
看来这两个"仙姑"都是实有其人的民间女巫,生活在同一时代;而王得臣《麈史》中也讲过滕宗谅向永州何仙姑请教的事,则永州仙姑与衡州仙姑又可能是同一个人。又《历代神仙通鉴》述吕洞宾曾遇零陵何氏女,饵以金丹,传以道行,再引见给钟离,从此位登仙班,专在阆苑清扫蟠桃落叶。
按零陵就是永州治所,故后人也有认为此何仙姑才是"八仙"中那一位的原型。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安庆府志》、《祁阳县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县志》等方志记载,在安徽桐城、祁门,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本地"何仙姑"的遗迹和传闻。
如《福建通志》云何仙姑是卖饼人何大郎的女儿,吕洞宾见其有"仙质",便每天向她讨饼吃,她有索必与,毫不吝啬,吕被感动,便给她吃了一枚仙桃,使登仙班。这个故事,与民间传说中吕洞宾收何仙姑为徒的情节完全相似,只是地点由广东换成了福建(参见本书《八仙的会合》);而在广东的何仙姑传说中,则有仙姑于广州投井访仙、在福建登仙的讲法。
因此,亦有人怀疑这两位"仙姑"是同一人。但《浙江通志》和《歙县志》中记载的何仙姑,则是北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人,若照欧阳修所记仙姑已老死衡州的话,显然又是另一位"仙姑"了。
道家典籍 俗家载记之外,道家典籍中也有 传说中的何仙姑(18张)的若干线索:如《吕祖志》谓吕洞宾所度乃赵仙姑,因她手持荷花,才谐音为何姓。《道谱源流图》则以为何仙姑系徐圣臣附何氏女所化。
这样一来,连"仙姑"的性别也成了问题,而元代八仙剧目中常有"徐神翁"却无"何仙姑",倒是有所根据了。但在《古今图书集成》所引吕真人《江州望江亭自记》中,又有"吾道成以来,所度者何仙姑、郭上灶"的表述,又该作何解释呢?由此可见,即便是道家关于何仙姑的说法,也是颇多歧异。
丰富而歧异的资料,令古今学者为探明"何仙姑"的真相煞费心机。如前所述,认定仙姑。
八仙之二 -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中教联盟老师:字典里的解释:(1).仙女。
《太平广记》卷七十引《墉城集仙录·徐仙姑》:“ 徐仙姑 者, 北齐 仆射 徐之才 女也。不知其师,已数百岁,状貌常如二十四五岁耳。”
《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 ﹞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 (2).对女道士的敬称。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小生 潘必正 ,下第羞归,暂投 女真观 中安息,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此心羁绊,不忍轻去。” 明 高濂 《寄弄》:“敢求仙姑,面教一曲如何?” (3).旧时对从事下神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妇女的称呼。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三仙姑 下神,足足有三十年了。那时 三仙姑 才十五岁,刚刚嫁给 于福 ,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
(4).蝼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蝼蛄》。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也是进入八仙行列最晚的一位仙家。
旧籍有关她的记载,其说不一。相传她是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女子,住在云母溪,十四五岁食云母粉而成仙,每天飞往山中采摘果子,拿回家来奉养母亲。
《续通考》说:“何仙姑,广州增城人,何泰之女也。”增城当地的传说更为具体,说她是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
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后某年三月初七,中宗时八月初八升仙。父亲何泰是做豆腐的,何仙姑是位“豆腐西施”,帮助父亲卖过豆腐。
今天新桂乡还有何泰的坟墓。但不知是假是真。
“关于她的籍贯还有一说,认为何仙姑是湖南永州人。此说见于宋人曾慥《集仙传》、刘贡父的《中山诗话》,魏泰《东轩笔录》等。
同所有的神仙出生时伴有祥异一样,何仙姑的出生也不同寻常,《历代神仙通鉴》卷14称:“何女生而紫云绕室,顶有六毫。” 何仙姑的“顶有六毫”是什么含义呢?是指其顶有六根与众发不同的长毛,还是头上光秃,只有六根细毛呢?据说,明永乐年间钦颁佛经至大报恩寺,是夜“本寺塔现舍利光如宝珠,次现五色毫光,庆云捧日,千佛观音菩萨罗汉妙相又现。”
所以何仙姑头顶之“六毫”不是指毫毛或长发,而应该理解为“毫光”,这是有“根基”的神仙出生时与俗子凡夫不同之处,所以何仙姑出生时不但“紫云绕室”,而且头顶出现六道毫光。 何仙姑是如何得道的呢?她的得道过程较为简单。
《续通考》云,何仙姑十五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并说食此物可以轻身,固饵之。到了婚嫁的年龄,她不愿出嫁,每天早出暮归往来于山顶,其行如飞,采山果来侍奉其母。
后遂辟谷,言语异常。武后遣使召至阙,行至半路竟走失。
言在景龙中白日升飞。 又《集仙传》则说她13岁时入山采药,遇纯阳仙师,赐之一桃,道:“食此尽,他日当飞升。”
自是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后尸解。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则谓何仙姑放牧野中,得仙人赐枣,食后遂绝粒,能知前人事。
由上可见,何仙姑在少女时,就已得到吕岩等仙人赐以仙桃或仙枣,从此就能洞知人事休咎,能晓知祸福,于是乡人以为神,连士大中的好奇者也前来拜谒,以至言祸福问前程。于是何仙姑的名字也就不胫而飞。
何仙姑为人言体咎,预测祸福,其仙迹有以下几点较突出。宋李昌龄《乐善录》载:“何仙姑在世时,一主簿忽得天书,字不可识。
以问仙姑,姑曰:“天书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这很明显,是何仙姑假借天命而警告贪官。 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亦载“狄武襄征南侬出永州,以兵事问之。
对曰:‘公必不见贼,贼败且走。’初未信之。
武襄至邕境之归铺,先锋与贼战,贼大败,智高遁入大理国。其言有证类如此。
阁中有遗像。尝往观之。”
狄武襄即北宋名将、枢密使狄青。狄青征广源州侬智高并大获全胜,历史上确有其事。
但是不是真在战前请问事于何仙姑,则不得而知。但曾敏行亲眼见“阁中有遗像”,何仙姑被尊祟地供奉在阁中。
史称狄青熟谙兵法,用兵如神。即使狄青战前占卜未必实有,但其虔信何仙姑这一点还是可信的,可见何仙姑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了。
何仙姑到底是谁的弟子,也有不同的说法。明代陈仁锡的《确潜类书》说何仙姑为吕岩所度。
《东游记》第10回,第20回则谓何仙姑为李铁拐、蓝采和二人所同度。更有风趣的是:广东增城有个何仙姑,而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广西等地也都有各自的“何仙姑”,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其仙迹大多相似,都言是吃了异人所给仙桃、仙枣、仙果而成仙。
在如此众多的何仙姑中,大多没有得到世人所公认,惟独广州增城的何仙姑为通俗所公认。
1、吃桃成仙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广州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 七出生。
是增城县以做豆腐为业的何泰之女儿,十三岁时在入山采茶时遇见一位道士。道士给她吃了一个桃子,从此不饥不渴,洞知世事休咎,后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白日登仙。
2、吃云母成仙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是广州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以做豆腐为业的何泰的女儿,秀姑自小聪明伶俐,十四岁时幸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
吕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从此能知人间祸福,并常去罗浮山里访仙。 后父母为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龙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门前的水井。
投井时只穿着一只鞋,还有一只鞋留在井台上。此后,她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漂出来,原来那井与河是相通的。
在当时传为奇案,遂有秀姑已经“登仙”的传说。 仙姑还在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现形于故乡小楼,有人看见她在西园寺一棵荔枝树下乘凉,把绿绸腰带挂在树上。
如今此地称“挂绿园”,而这棵荔枝所结的果实均有一条绿色彩带,即增城著名的“挂绿荔枝”。 3、罗浮山采杨梅 广州有何二娘,以织鞋为业,二十岁那年突然去罗浮山寺,常为寺众采杨梅充斋,但罗浮山并无杨梅,故僧众都不知这些杨梅从何而来。
罗浮山北四百里外,有循州山寺,寺前有杨梅树,大数十围。有一次循州寺僧来罗浮山,谈起某月某日有仙女到他们寺前采梅,罗浮寺僧一听,正是何二娘采梅充斋之日,于是远近都知道她是“仙女”了。
唐开元(713-741)中,敕命黄门使往广州访求何二娘,得之,但她却在随黄门使赴京途中突然失踪,从此绝迹人间。其后也有学者猜测这个何二娘就是增城的何仙姑。
扩展资料: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
一,倒挂,迎合 覆船 山的妙意(也称佛全山,山上全是佛),是佛光覆盖,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莲花座,佛生于莲,佛的空性,佛的根性。所以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称:“荷仙姑”。
相传,何仙姑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位列八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仙姑。
主要有三种说法。 此说法出自《封神演义》中云霄、琼霄、紫霄三位仙姑摆黄河阵的故事。这三位仙姑的哥哥(后来被封为财神爷的)赵公明,应闻太师之请,帮助殷纣王打西岐的周国,被陆压道人施法术弄死。三位仙姑为兄报仇,就摆下了黄河阵,用混元金斗这件法宝,把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的大部分打进了黄河阵。后来元始天尊和老子大施法力,破了黄河阵,三位仙姑丧命。姜子牙封神,三位仙姑就成了坑三姑娘。原来她们的混元金斗就是子孙桶,也即马桶,故为厕神。
据《罗浮志》《历代神仙通鉴》中记载,何仙姑原名何秀姑,是武则天时期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一家以卖豆腐为生。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 ,何琼接过,谢了谢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十八岁之后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楼,形似乞丐;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子,念叨着偷学的口诀,想居然也能够象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从此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练,身法愈来愈熟练,也越来越能飞得远。她利用这种功 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
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象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铁拐李而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