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在原著中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结尾 和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开头。葬花吟就是落花惜的由来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儿凋谢飘飞,飞舞满天;鲜红的颜色消褪,芳香的气息散去,有谁怜惜(它)?
一
落红,落花的意思。
唐·戴叔伦 《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元·高克恭 《过信州》诗:“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明·高濂《玉簪记·弦里传情》:“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1]
清·陈维崧 《破阵子·拟过竹逸斋前探梅》词:“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在民俗坊间,“落红”是指女子的第一次性爱,由于处女膜破裂引起的流血现象,是种隐晦说法。
“落花惜别芳菲尽,为卿独守一空城”的意思是——
落花不舍地告别,美丽已经耗尽,我为你独守着这一座空城。
~~~~~
一般的空城落花,都是出自这个,是描写相思美人的,不是写亡国爱国的。
如果说落花这个典有形容国势微弱的,只有清末诗人陈宝琛的落花四韵,就是四首落花的七律,
陈宝琛的感春四韵和落花四韵,都是很隐晦的关注清末的国家大事,写当时国势微弱的诗,其他的古诗词的落花诗,关注国家大事的还真的不多~~~如果是现代诗的意象典故使用,就不知道了
落花有意:
《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后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多指恋爱方面的事。
出 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发生地:宋朝时的温州
故事再生:南宋初年禅宗士珪禅师在温州雁荡一带宣讲佛法,一天说到了用心参禅的重要性。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然而,通过眼睛得到的信息是局部的,而体悟佛性需要用整个的心灵去感悟,这种体悟就不是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这种体悟是心灵的感应和接纳。如果把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比喻为落花,将人的真心权且比喻为“水”,这种“水”是随缘而流动的水,不是死水。用“眼见”去体察人的真心,这就好比是“落花有意随流水”一样,所以一般情况下,难以体察到这种整体性特征,这就好比“流水无情恋落花”一样。
禅宗的微言大义艰深难懂,用落花流水的比喻,浅显地道出了心灵对事物感知的大道理,也道出了凡人看世界,只会用眼,不会用心的禅理。
故事横生:落花和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有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景象;亦有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流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初说的是禅理,而现在更多的用来描述情感。落花遇见流水,实属天意,而流水不恋落花,亦是无奈,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构成了一幕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总让人牵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