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服 骑 射
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首先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他的做法首先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为首的一些人的反对。武灵王为了说服公子成,亲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学习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并表示愿意带头穿上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后,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极力反对。他们指责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理法,变更古法,是一种罪过。”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
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郭沫若无其事961年秋游丛台时曾赋诗一首,诗中说到“骑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史绩,这段事实见诸于《史记.赵世家》。如今,“胡服骑射”已经成为了改革的同义词。
毛遂自荐 旁白:“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说的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在赵国都城邯郸被包围的危急时刻,自告奋勇、力斥楚王的故事。
第一幕 说服楚王 平原君 力劝楚王 楚王 极力推脱 卫兵 持戟站立 第二幕 毛遂自荐 (琵琶配乐,表达平原君忧虑的心情。) 随从:吾君为何焦虑啊? 平原君:哎!眼下我正要奉命去楚国求救兵,但我担心楚国因为害怕秦国而不会轻易出兵。
所以,我打算先以好言好语相劝,以打动楚王,同意出兵,如果能成功,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同意出兵,我再以武力威逼,只有他同意出兵,我等才能回来呀! 随从:啊!对,此行使命太重要了! 平原君:是呀,是呀,我家宾客千人,真正具备文才武略的人可是太少啰! 毛遂:吾君不必多虑,把我也算上,凑个数吧! 平原君:嗯?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 毛遂:三年。
平原君:哦,哈哈。世上有才干的人就像装进布袋里的铁锥一样,它锋利的锥尖立即就会露出来。
你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一个人称颂过你,也没有听说过你有什么本领,可见先生没什么才干,先生还是不去为好。 毛遂:那就请您把我装进布袋里吧!要是早把我装进布袋里,何止露出一点尖来,恐怕连锥子把都露出来了。
平原君:好,试试吧。来人! 卫士:在! 平原君:备车出发。
第三幕 力斥楚王 平原君:极力劝说楚王。 楚王:一直犹豫不肯答应。
毛遂:联合抗秦的计划两句话就定了,谈了半天,迟迟不定,是何道理? 楚王:噢?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我的门客。 楚王:还不快给我下去,我与你的主人谈话,你上来干什么? (琵琶配乐衬托毛遂的慷慨陈词,剧情达到高潮。)
毛遂:大王,你敢于这样无理地申斥我,是凭借着你楚国百万雄兵,如今我距离你不到十步远,楚国的军队你也无法依靠啦!大王,你的性命就掌握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主君就在面前,你这样无理地申斥我,你把我的主君又置于何种地位呢?我听说商朝的成汤一开始只有七十里地盘,结果最终却打下了天下;周文王也只有百里土地,而终使天下的诸侯向他称臣,他们不是凭借着兵多地广,而是能根据形势发挥出威力。
而今,楚国有土地五千里,精兵百万,这是称霸天下最大的本钱呀!这样一个强大的楚国,又有谁能战胜得了呢?然而,秦将百起,无名小辈,带着几万兵,头一仗就占领了你们楚国的国都,第二仗,就烧了余林,第三仗就烧了你们祖先的宗庙,连你们的祖先都受到了侮辱,这百年的仇怨,连我们赵国都感到羞辱,难道大王您就不感到耻辱吗?赵楚联合抗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我们赵国呀!大王。 楚王:嗯,是的,是的,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用我楚国的全部力量与赵国联合抗秦。
毛遂:那么,定下来没有呢? 楚王:定了!定了! 毛遂:好!来人,取鸡狗马血来! 卫士:取鸡狗马血来! 丫环:送上鸡狗马血。 (琵琶配乐体现赵楚联合的欢乐气氛。)
毛遂:赵楚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大王,您先上请,其次是我的主君,然后是我。 (毛遂、平原君、楚王,一饮而尽。)
旁白:“毛遂自荐”就是毛遂自告奋勇来推荐自己。虽然,三年来在平原君府上,未见毛遂有所表现,然而经过说服楚王出兵抗秦这件事,充分地显示出毛遂的见识才干,大智大勇。
平原君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目光短浅,险些失去毛遂这样的人才。通过“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表演,我们应该学习毛遂自我推荐的精神,同时吸取平原君险些失去人才的教训,争当伯乐,为社会多做贡献。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部落……) 文王:当今乱世,纣王无道,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我怎样才能救民于水火呢? 随从:大王休要忧虑,先前计划今日出去打猎,日期已至,可否起身? 文王:本王若要出巡打猎,能猎到什么好东西呢? 随从:待小人出去找个占卜者,预料一下后事如何? 文王:快去!快去!休要误了本王的好运,赶快去找,不得有误!随从:遵命! (稍后……) 随从:大王!小人已把那神人请来了,正在殿外恭候! 文王:有请。 占卜:大王! 文王:尊师预测本王今日出巡有何好运? 占卜:待本师测之! 文王:啊!尊师!你这卦算得怎么样了? 占卜:依卦相看,大王猎到的既不是虎,也不是豹,而是辅佐大王的治国之能臣啊! 文王:好!好!好!尊师此卦算得极为巧妙!来人!重赏千金,送尊客! (渭水河岸……) 姜尚:据说周部落姬昌,宽厚仁爱,爱民如子,可能有得之天下的希望,待老夫天天到这渭水河岸钓鱼,终将一日,必定能见到他! 随从:你这糟老头!见了文王,还不参拜! 姜尚:哎!老夫在这钓鱼多日,也不见一条鱼上钩啊! 文王: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 姜尚:老夫姓姜名尚,今年七十有余,在这钓鱼多日,希望有个贤能之君能拜见老夫,今日见你,定为日后之君,可是你的随从…… 文王:请恕随从无礼!可是老先生这样能钓到鱼吗? 姜尚:老夫这样的钓鱼法,叫做“愿者上钩”! 文王:敢问老先生对当今乱世有何高见? 姜尚:纣这个昏君整日饮酒作乐,统治极为腐朽,百姓欲将暴动,大王何不趁此机会发兵,直逼朝歌,百姓必将投奔大王,大王就可以取得天下了! 文王:哎呀!原来老先生就是本王的。
引用耐人寻味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在哲学教学中是常见的事。如果运用得恰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丰富联想,使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而且可以使深奥的哲理通俗化,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会起到神奇的功效。但若运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下面就哲学教学中引用俗语、谚语、典故、事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用俗语、事例要注意精选
所谓精选,是指所引用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必须使所引用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的内涵和外延与教材保持一致。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位年轻教师在阐述“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时,引用了“舍财免灾”这句俗语。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张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个歹徒,随身所带的2000元钱被歹徒抢走了。他抱着“舍财免灾”的信条,未与歹徒搏斗。他认为,虽然丢了钱,但身体未受损伤。歹徒下车时,还给了他一个“甜甜的飞吻”。李某在路途遭劫,因奋力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不仅所带钱财全部被抢,还住院治疗达一个月之久,真是人财两失。
这是一个从消极方面说明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年轻教师只注重了对基本原理内涵的处理,而忽视了对基本原理外延的把握,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弘扬正气、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教育。所以,引用俗语、事例一定要认真精选,注意其严肃性、科学性和教育性。
二、引用谚语、典故要通俗易懂
所谓通俗易懂,是指所引用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包含的道理显而易见,不必教师多讲,学生就能理解和把握。
引用做到通俗易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收集、理解俗语、谚语、典故、事例的兴趣,又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所引用的谚语、典故过难、过疏、生僻,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沉闷感、厌倦感,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挫。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引用学生熟悉、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俗语、谚语、典故、事例。如“水滴石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这些谚语、典故,学生熟悉易懂,道理深入浅出,内容短小精悍。若恰当运用,定会事半功倍。
三、引用要防止喧宾夺主
教学中引用俗语、谚语、典故、事例,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而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所引用的内容、情节,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
有位教师在讲解“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一基本观点时,引用了“孟母择邻”这个典故。此典故不仅可以较好地说明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外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理解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这位教师用了10多分钟的时间讲孟母3次择邻的经过,并没有结合教材的基本观点对孟母择邻的原因作精辟的分析和点评。所以,用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基本教学目的未能达到。况且,上述观点只是“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基本原理的一个要点,从时间上也不能保证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在教学中引用俗语、谚语、典故、事例要做到精癣精讲、精评,切忌顾此失彼、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