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击磬在于卫 谁料过门有荷篑 嗟叹有心挽道穷 可怜日月今将逝 孔子击磬的故事,告诫我们,要惜取少年时,应该做的,就要及时去做,否则老之将至,有心无力了。
圣人孔子,在卫国击磬的时候,门外有人担着竹篑路过,在磬声中,听出孔子是有志做一番救世救民的事业心,可惜,时不我与,岁月就这样逝去了。 求得此签者,凡事以善良和顺为贵,不要以为善事太小而不去做,也不要以为恶事太小而去做。
做人,要把握今天,珍惜今天。 流年:天时对自己不利,虽无大碍,但难成大事。
事业:脚踏实地,尽快将手上的工作做好,勿作不着边际的构想。 财富:微中取利,太大的投资,风险大,要审慎。
自身:如果人生如赌博,今年只有四成赢面。 家庭:家居平淡,敬重老人家,会添福。
姻缘:爱情一波三折,双方都缺乏信心。 移居:要移民,就趁早进行,祸福未知,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名誉:难有扬名立功的机会。 健康:身上的病痛,恐怕还要延续一段日子,最好换一个医生。
友谊:小人多,背后也有不少在非议您,但可以不理。
第一个罄竹难书是指: 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由来如下: 隋朝末年,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奢侈,大兴土木,征战连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早在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越国公杨玄感就曾乘农民起义纷起的时候,起兵反隋,但不久即败死。
其手下李密投奔瓦岗起义军,游说起义军首领翟让联合附近各起义军起兵反隋,并取得全军领导权,被称为魏公。 李密取得大权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及隋朝的文武官员,便在进攻隋都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讨伐炀帝的檄文,号召各方人士推翻隋朝的统治。
檄文在历数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用尽终南山(在西安市长安区城南15公里处,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200余里,雄峙在古城长安(西安)之南,成为长安城的依托和屏障)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罄竹难书”一词便出于此。 大业十四年,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
同年,李密入关降唐,但不久亦因反唐被杀。 第二个清纯是指: 清纯多指外貌上的,而且清纯是褒义的。
多形容外表让人十分舒服,纯净。 第三个潜心是指: ”潜心”意为”用心专而深”也做全神贯注的意思。
西汉末年,王莽用毒酒害死了汉平帝刘衍后,篡 夺了皇权,登上了王位,改国号为“新”。
王莽称帝后,对内实行了一系列复古改制,却没 有一条顺应民心。他制定“王田”制,将民间的土地 全部收归国有,其实就是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
王莽实行的另一个经济措施就是五均、赊贷与六 莞,他想通过此法来操纵、垄断工商业,放利取息, 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在货币政策上,王莽也进行过四次变革,但所 有的变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小易大,以轻换 重,目的就是搜刮民众的钱财。
他把整个社会弄得混 乱不堪,使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苦难。 王莽还大规模建房。
他在长安城南占据了万亩田 地,大肆修筑皇家九庙。 庙殿所用的木料全都是上好 的木材,斗拱是铜制的,外面还镶有金银。
为了建造 宗庙,王莽花了很多钱,光是在建筑过程中累死的工 匠就不计其数,他们的尸体堆起来就像小山一样。 不仅如此,王莽还经常发动侵略战争。
周边的少 数民族对此很不满,纷纷起来反抗。 而常年在边境作 战的几十万军队的开支,全部由百姓负担。
残酷的剥 削和繁重的劳役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很多人都在劳役 中悲惨地死去。 王莽这些违背人民意愿的对内、对外政策,激 起了民愤。
西州上将军隗嚣在讨伐他时,曾写过一篇 檄文,文中详细列举了王莽犯下的无数种罪行。 隗嚣 说:“即使把楚、越两地的竹子全都做成简,也写不 完他的罪行。”
成语“罄竹难书”就是由此而来的。 汉朝百姓终于无法忍受王莽的统治,纷纷揭竿而 起,形成大规模的起义浪潮。
当时以“赤眉”和“绿 林”两支队伍最为出名,成员多达几十万人。 他们一 起向长安发动进攻,在混乱中,王莽最终死于农民军 的手中。
共振与共鸣 一九○六年俄国首都彼德格勒(今列宁格勒)有一支全副武装的沙皇军队,步伐整齐,不可一世地通过爱纪毕特大桥。
这座大桥十分坚固,纵然跑过千军万马也难以撼动。可是正在指挥官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间哗啦一声巨响,大桥崩塌了。
顿时间,官兵,辎重、马匹纷纷落水,马嘶人号,狼狈不堪……。经过长期追查研究,发现并不是有人故意破坏,肇事的就是受害者自己。
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共振」在作怪。 什么叫共振呢?可以打个粗浅的比方来说明:一个人坐在秋千板上不动,另一个人一下一下地推,假设每当秋千荡去的时候就推一下,如此合拍她进行下去,秋千会越荡越高。
用严格的物理学语言来说,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动的幅度就急剧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军人的步伐太整齐了,而其频率恰好接近于爱纪毕特大桥作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激起了桥梁的共振,结果造成了大事故。
为了接受这次血的教训,此后世界各地都先后规定:凡大队人马过桥时必须碎步走,极力避免这种破坏性的共振现象重演。 前面已经说过,发声体就是一个振动体。
它在空气中造成的声波,也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发生振动,如这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于声波的频率,就发生共振,使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很大,因而也就发出了相当大的声音来。这种发声体的共振,叫做共鸣。
几则关于共鸣的故事 东汉以后三国纷争年代,有一天,魏都洛阳宫殿前面的一口大钟,突然无缘无故地鸣响起来。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有的以为是不祥之兆,也有人乘机献媚,把它说成是祥瑞,替皇帝歌功颂德一番。
至于魏帝本人则疑虑重重,他本来就担心司马氏集团有不臣之心,对曹家天下虎视耽耽,觊觎已久。这次大钟不敲自鸣,莫非就是上天给他的某种暗示?总之,造件事闹得他心惊肉跳,简直惶惶不可终日。
事情传到青年张华耳中,只见他思忖片刻,从容说道:「那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不过是因为四川铜山有山崩发生,因而引起宫中大钟相应自鸣罢了。」当时崇尚迷信,张华的科学见解犹如「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可是几天以后,四川的消息飞来,正是在洛阳钟自鸣的那个时辰,蜀中发生了一起铜山崩塌事件。张华的预言应验了,从此名声大振,而魏晋也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于心稍安。
又有一天,一个人来向张华请教,说是他家有一个洗澡用的大铜盆,每日早晚总会嗡嗡作响,就像有人在敲打一般,也不知什么缘故。张华答道:这只铜盆和洛阳宫中大钟的音调相谐,宫中每天早晚都要撞钟,所以使铜澡盆有声相应。
张华还告诉他只要把铜澡盆锉掉一点,使它变轻了,便不会再作响。那人照着去办,果然就不响了。
张华能用共鸣原理去解释它,并提出了消除共鸣的办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并且启发了后人,唐朝人韦绚写的《刘宾客嘉话录》及添了一段佳话: 唐朝时,洛阳某寺院里一个和尚得到了一个磬,他视为至宝,放在房中。
不料那磬常常无故自鸣,尤其是半夜里会突然响动,犹如鬼使神差一般,实在吓人。这个和尚疑神疑鬼,又不敢把它怎么样,唯恐招致更大的祸害;叉忧又急,竟生起病来了。
当时管理皇家音乐事项的「大乐令」曹绍夔跟这个和尚颇有交情,听到和尚生病的消息,特地赶来问候。谈起病因,和尚不好意思地说;「实不相瞒……」接着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曹绍夔。
曹绍夔听着听着,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此时曹绍夔已心中有数,本当一语道破,但他素来喜欢热闹,爱开玩笑,于是便导演了一出滑稽剧。
他故弄玄虚,对和尚说,他有祖传的道法:可以为之驱邪捉鬼。但要有条件,和尚须广延宾客,大摆宴席,他才便于施法。
那和尚觉得曹绍夔文质彬彬,怎斗得过魔鬼、但为了活命,还是一口应允下来。次日和尚如约设盛宴招待。
曹绍夔不慌不忙地饱餐一顿,又装模作样地从怀里把「法宝」掏了出来。宾客们怕鬼,离得远,看不真切那法宝是啥玩意见。
只见曹绍夔拿它在磬上的几个地方磨锉一下,口称「善哉」、「善哉」,说鬼已经被赶跑了。 听说没有了鬼,宾客中胆子大的先跑上来,要见识见识那件法宝。
内中有人认出那法宝其实只是一把普通的锉刀,才知道是曹绍夔的恶作剧,存心要耍笑和尚。 从此以后,那磬果然不再自鸣了。
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才和盘托出;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拿锉刀锉了以后,两者不能共鸣,自然磬就不会自鸣了。说穿以后,和尚的病好得很快,不久就痊愈了。
其实,如果这位和尚除了念经之外也看看其它书籍,读一读《异苑》,了解张华和铜澡盆的故事,就不至于虚惊一场了。以物理学的观点分析张华和曹绍夔的所作为,他们知道锉了铜盘或罄以后,就改变了它们的固有频率,因此不再和外界某物的声音有某种频率比的关系,失去了共鸣的条件,共鸣也就不复存在。
可以说,张华和曹绍夔都应当列入古代声学家行列。 另外,再介绍一个有关共鸣的传奇故事。
传说唐朝有个音乐家善于奏琴。有一次,他在池边弹「蕤宾」的调子,弹着弹着,忽然有一块铁片从。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典故: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