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持重(恩威并施的典故)

持重(恩威并施的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9-23 19:49 浏览:5 次

1.恩威并施的典故

恩德武威同时并用,是古来将帅、君王所重视的统御谋略之一。《百战奇法·爱战》云:“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孙子兵法·地形篇》云:“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武认为,统御部卒,必须用恩威并施之谋。“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典故1:李靖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当初李渊任隋朝官员镇守太原时,与李靖有矛盾,李渊准备起兵反隋时,李靖曾想告发他。后来,李渊占领长安捉住了李靖,差点把他杀了,因李世民求情才得以免死,可见李渊与李靖之间存在恩怨瓜葛。616年,李渊令李靖征讨萧铣,李靖初战有功,李渊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使李靖深为感动。后来李靖在战争中又有失利,李渊大怒,严斥李靖贻误战机,要将他处斩,这时,又有人为之求情,李渊又放了他一马,使李靖对李渊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李靖决心戴罪立功,620年,李靖率800精锐大败开州(今四川开县)蛮族首领冉肇则,俘5000多人,乘胜收复开州、通州,为李渊夺取西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典故2: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运用恩威并施策略的典范。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领兵声讨南中(今云南曲靖一带),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一带的军民倚仗地势险阻,一直不服蜀汉统治,我们现在攻破南中易如反掌,但是在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是会叛变,所以,我们不如攻心为上,以心战治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当年5月份渡泸水(今云南保山县西北),擒拿了孟获,为了彻底征服孟获的心,诸葛亮故意把自己排兵布阵的方略摆给孟获看,孟获不以为然,说初次与诸葛亮打交道,不明虚实,只要像这样的阵势,我肯定能取胜,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孟获不久又领兵来战,又战败而归,被诸葛亮俘住,就这样擒了放,放了擒,连续七次,直到第七次再放孟获时,他却不肯离去,说诸葛亮是天威,南中不再反了,孟获的心被攻下了。然后,诸葛亮把南中各地的首领召集起来,宣布南中各地继续为他们管辖,蜀军不设官,不留兵,并将随军的衣物、粮草捐献给了当地官兵,以补偿连年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损失,得到了南中军民的拥护。从此,夷汉相安无事。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的典故是什么

“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自喻的一句话。关于这句词,还牵扯到一个典故:

冯唐是西汉文帝时人。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建设者之一,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他从谏如流,在诤谏面前,他肯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及时纠正。有一次,刘恒走进郎署,与署长冯唐闲谈,知道冯唐祖上是赵国人,父亲时住在代郡,而他自己曾为代王,就对冯唐说:“在当代王时,厨师上饭时说战国时有个将军叫李齐,很能打仗,后来每吃饭时就想到这个李齐。他问冯唐知否李齐其人;冯唐说:赵国的将军最著名的是廉颇和李牧,接着又讲了廉颇和李牧的许多事迹。刘恒越听越高兴,拍着大腿说:“哎呀!我要是有廉颇和李牧那样的将军,就不用担心匈奴了!”冯唐却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刘恒很生气,过了好大一会,又问冯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用廉颇和李牧呢?”冯唐说:“廉颇和李牧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赵国君主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自主权力,不干涉他们的具体事务,只要求他们打胜仗。而现在魏尚做云中郡太守,优待士卒,打了很多胜仗,匈奴不敢接近云中,但却因上报战功时交的敌人的首级比他报的数字差六个人头,陛下就把他罢官、削爵、判刑。立了大功时不受赏,出了小错受重罚。所以说就是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刘恒听了很高兴,当天就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恢复他的云中太守的职务,并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汉文帝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才取得了“文景之治”的优秀政绩。不过,在他统治时期,对汉室宗族以安抚为主,使得汉初遗留下来的同姓王权力过大问题开始激化,到景帝时期才得以解决。这也许是他一生中的瑕疵吧。

3.提供一些关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并不是胡说,而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恒! 我在一本书上读过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说是有一块石头上滴的水要和汹涌的浪涛比比谁的力气大,看谁能把石头穿透。

浪涛很自信,因为石头上滴的水和他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石头上滴的水毫不气馁,他们约定一个月后见分晓,然后便各自努力去了。

石头上滴的水想:既然我没有浪涛的劲儿大,我就必须付出比他多的时间才能取得胜利!想完,他就开始不断的向下滴水,任滴下的水在石头上溅出美丽的小水花,他仍是不间断地滴着滴着……而浪涛呢?他想:石头上滴的水哪有什么力气呀,他实在太渺小了,跟我比,他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等着吧,我只要使劲一涌,石头就会粉身碎骨了!想罢,他就开始玩耍了,他只等着在最后那天“发力”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石头上滴得水已经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坑了;而浪涛却还在玩耍,似乎已经把比赛的事抛于九霄云外了。最后一天,石头上滴的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石头滴穿了;而浪涛使出全身的力气,最终却没能如愿以偿得将石头穿透,更别说是使石头粉身碎骨了! 这个故事无疑是为了说明:干事情除了有自信心外还必须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实,以上这个故事就被人们说成了一句谚语: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真的,在现时生活中,有些事情你是有能力做好的,但缺乏的正是这种恒心。

我有一位小学同学,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舞蹈学院。她靠的不是别的,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她从四岁就开始学舞蹈,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快十个年头了,她从未间断过。尽管冬天漫天飞雪,她依旧会骑着她的小自行车,在雪地上艰难地前进,就算滑倒了,仍会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前进;尽管夏天蚊虫乱飞,烈日把大地烤得火辣辣的,她仍会骑着她的小自行车,带着太阳帽,在被烤得炙热的大路上前进……这就是她,一个为舞蹈坚持不懈的女孩。

正是她的这种精神,使她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让她成为了“人上人”。 是啊,勤奋+努力=成功。

勤奋就是持之以恒,努力就是坚持不懈。所以还是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典故: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并不是胡说,而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恒! 我在一本书上读过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说是有一块石头上滴的水要和汹涌的浪涛比比谁的力气大,看谁能把石头穿透。

浪涛很自信,因为石头上滴的水和他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石头上滴的水毫不气馁,他们约定一个月后见分晓,然后便各自努力去了。

石头上滴的水想:既然我没有浪涛的劲儿大,我就必须付出比他多的时间才能取得胜利!想完,他就开始不断的向下滴水,任滴下的水在石头上溅出美丽的小水花,他仍是不间断地滴着滴着……而浪涛呢?他想:石头上滴的水哪有什么力气呀,他实在太渺小了,跟我比,他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等着吧,我只要使劲一涌,石头就会粉身碎骨了!想罢,他就开始玩耍了,他只等着在最后那天“发力”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石头上滴得水已经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坑了;而浪涛却还在玩耍,似乎已经把比赛的事抛于九霄云外了。最后一天,石头上滴的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石头滴穿了;而浪涛使出全身的力气,最终却没能如愿以偿得将石头穿透,更别说是使石头粉身碎骨了! 这个故事无疑是为了说明:干事情除了有自信心外还必须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实,以上这个故事就被人们说成了一句谚语: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真的,在现时生活中,有些事情你是有能力做好的,但缺乏的正是这种恒心。

我有一位小学同学,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舞蹈学院。她靠的不是别的,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她从四岁就开始学舞蹈,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快十个年头了,她从未间断过。尽管冬天漫天飞雪,她依旧会骑着她的小自行车,在雪地上艰难地前进,就算滑倒了,仍会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前进;尽管夏天蚊虫乱飞,烈日把大地烤得火辣辣的,她仍会骑着她的小自行车,带着太阳帽,在被烤得炙热的大路上前进……这就是她,一个为舞蹈坚持不懈的女孩。

正是她的这种精神,使她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让她成为了“人上人”。 是啊,勤奋+努力=成功。

勤奋就是持之以恒,努力就是坚持不懈。所以还是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原是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4.吹毛求疵的典故

吹毛求疵

鹰在高高的天空上翱翔,也在雷电云层间游戏。有一次,他趁着艳阳天气,把万里晴空欣赏。

他有些累了,便落到一个茅寮的墙头休息。对鹰来说,这茅寮可真不配他的身份。也许鸟王自有鸟王的怪癖,他休息片刻又飞到另外一个草垛上驻足。

一只凤头母鸡看到了,便对邻居大发感慨:“鹰凭什么那样受到尊敬啊?难道就凭他的飞翔本领?我们以后可别再做傻瓜了。老实说,如果我愿意,我也能从墙头飞到草垛。鹰不比我们多只爪子或眼睛。你刚才也看见了,他飞得和鸡一样低,甚至还低于鸡呢!”

鸡的邻居听了这番话,不耐烦地说:“你说得不错,但不够完全。鹰有时会落得比鸡低,鸡却永远不会高飞上天。”

我讨厌机械地盲从别人,喜欢独立的思考认知,对任何事情,我似乎都能找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在很多人眼中都不是一个乖乖女。可是我讨厌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我最喜欢的名言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横挑鼻子竖挑眼,吹毛求疵,站着说话不腰疼,只会让自己陷进一个管理的怪圈,难以服众不说,也会伤害到自己的情感。因此,做人做事,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匠人之心,不吹毛求疵,不妄自菲薄,持之以恒,时间会缩短你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5.吴下阿蒙典故的来历

1、出处:《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

2、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注释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就告别了。

4、解释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持重的典故

相关推荐:
  • 翠亨典故(孙钟山的故事)
  • 关于破(关于破而后立的名人事迹历史事件生物习性作文需要素材多谢)
  • 地方时(地理上的地方时有什么含义)
  • 成语典故时间(珍惜时间的成语故事)
  • 典故剑影(dnf剑影背景是什么来历)
上一篇:只字加一笔_字学习 下一篇:牙槽骨切除术(牙槽骨修整术的手术步骤)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多拉马(多拉马是什么)
至少你
关于生命的典故(关于生命的故事有哪些)
宝树的典故(宝树堂有哪些典故?)
运用典故的句子(运用典故的诗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27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