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z/Idiom/Story/
有253个成语典故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便笑着对赵高说:“你搞错了,这是鹿,不是马!”赵高说:“陛下,这的确是一匹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啊。” 大臣们见了,私下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有些正直的人,认为是鹿而不是马。奸臣立刻拥护赵高的说法,说,“这是一匹好马!”
中考作文辅导网上有你要找的资料,在作文素材里的成语典故的栏目里。
成语典故:休戚相关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
他站立的时候稳 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 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 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
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 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
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 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释读】“休”,喜悦。
“戚”,悲哀。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宋·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参考文献: *****ps:我知道一个微信号 goodtaidi 关于泰迪犬的驯养挺全的,我就许多在这学的---->。
孟母三迁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解释: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宾至如归 解释: 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
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士文伯说:“我国是诸侯的盟主,来朝聘的诸侯官员很多为了防止盗贼,保障来宾安全,特意修建了这所宾馆,筑起厚厚的围墙。
现在你们把围墙拆了,其他诸侯来宾的安全怎么办呢?我国国君想知道你们拆围墙的意图是什么。” 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
这一次我们带了从本国搜罗来的财产前来朝会,偏偏遇上你们的国君没有空,既见不到,也不知道进见日期。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已住的宫室是低小的,接待诸侯的宾馆却造得又高又大。
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有人照应,能很快献上礼品。他和宾客休戚与共,你不懂的,他给予教导,你有困难,他给予帮助。
宾客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奴隶住的屋子。
门口进不去车子,接见又没有确切的日期。我们不能翻墙进去,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如果让我们交了礼物,我们愿意修好围墙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绐了丰厚的回赠,并下令重新建造宾馆。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鸿门宴 汉元年(前206)十二月,项羽率军至函谷关。见关门禁闭,又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
于是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
刘邦有兵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上将情况告诉刘邦。
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
项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项羽设宴招待。
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
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
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
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
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歌的买嘱,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斑继位。
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斑。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斑,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开,为鲁闵公。
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越来野心越大。鲁闵公二年,一对奸夫淫妇又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
《三国演义》对现代商战有诸多启示,此话还真不假。今天就讲一个《三国》里“周瑜打黄盖”的典故在现代商战中应用的例子。
管理咨询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行业,从中小企业,到世界五百强的巨头,都时不时地需要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出谋划策。于是,成就了像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安达信这些咨询业大鳄。
一个中小企业请咨询公司可以理解,毕竟中小企业人才有限,不如咨询公司见多识广。但世界五百强之类的大企业也聘请咨询顾问公司,动机就有点可疑了。
首先,能当上五百强企业CEO的都是些“沥尽黄沙始见金”的人物,在各式各样公司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不说百战百胜,也是十战九胜。其次,五百强企业里是人才济济,可谓“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掉下个花盆都会砸死几个博士或MBA。
更重要的是,五百强的CEO们在自己的公司里呆了这么些年,对自己企业的长短利弊早已了然于心。而咨询公司在收了一千几百万的咨询费以后,也不过派几个人来转悠一两个礼拜,出份百十页的咨询报告了事。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在行内浸淫了十年的人都不明白,走马观花十天的人就能明白?如果连五百强CEO这种年入千万美金的老奸巨猾都弄不懂,难道顾问公司里那些刚步进而立之年,多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新晋MBA们就能一目了然?
多年前,我就带着这种疑问孜孜以求,虚长几岁之后,人见多了,故事也听多了,终于渐渐弄明白了个中玄机。原来,很多时候,五百强企业聘请咨询公司,其实是双方心照不宣地上演一部“周瑜打黄盖”的话剧。
能当上五百强CEO的人不但要聪明绝顶,更要有十足的自信,绝不可能认为自己笨得连自个儿公司的问题都看不明白,要让毛头小伙来教训。公司往后的路要怎么走,要怎么改革,CEO们早有打算。他们之所以聘请咨询公司,往往有两个动机:动机之一:请枪!曾经做过企业,也曾在企业里倡导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改革总是要得罪人的,往往涉及剥夺既得利益者的权力,甚至把一部分人降职、裁员。老奸巨猾的CEO们既要改革,又想只当红脸,不当白脸,怎么办?请枪!让咨询公司当白脸。明明是CEO自己想裁员,自己死活不说,偏要让咨询顾问们替他把这话说出来,然后以一副痛心而无奈的表情,“听从”咨询顾问的进谏。以此豁免或减轻自己“刻薄寡恩”的罪名。咨询公司也深谙“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义无返顾地遵照CEO的暗示,做一回丑人。
动机之二:自留后路!但凡改革少有一帆风顺的,CEO们虽是身经百战,也难免有老猫烧须的时候。万一改革失利,公司经营一败涂地,CEO们不得不挂印封金的时候,也希望给自个儿留下条后路。东家不打打西家,让自己可以另谋高就。如若被人质问:“您是如何把前任雇主搞得一塌糊涂的?”此时可把责任推给咨询公司:“唉,怪就怪我听信了他们的话,遇人不淑啊。”即便是离婚,因遇人不淑而离婚总要比因行为不检而离婚要获得更多的同情。
所以,大公司请咨询顾问,往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与咨询顾问公司一道做一场秀,一场“周瑜打黄盖”的秀。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赤壁大战之前,周瑜为了让属下黄盖向曹操诈降,故意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有一个归降曹操的正当理由。所以黄盖是自愿挨打,做场秀给大家看。CEO们白白送钱给咨询公司,自愿挨宰,也是为了做场秀给大家看,好把白脸留给顾问,把后路留给自己。
必须声明,我绝不是说管理顾问毫无用处。上述的现象只限于五百强之类的大公司,至于中小公司,还是有可能从管理顾问的意见中获益的。因为当大公司与顾问公司上演周瑜打黄盖时,大公司亏的不但是真金白银,还让咨询顾问们顺带把大公司里一套多年精雕细琢而成的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学了去。咨询顾问们本来是门外汉,但这种秀做多了,倒真从大公司那里学到些东西,虽然或因理解不深,打了个七折八扣的,但拿去照样画葫芦地调教中小企业是绰绰有余了。
【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 ,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成语名称:胸有成竹成语发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成语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语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成语典故: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成语名称:四海之内皆兄弟成语发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成语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成语典故: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对他说: “君子不忧愁,不害怕。”
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 “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 忧愁、可害怕的呢?” 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他说: “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了安慰他说: “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 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
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成语名称:天经地义成语发音:tiān jīng dì yì成语释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
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成语示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的事。
成语典故: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
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 如何使用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 乐大心等。
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 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 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成语名称:高枕无忧成语发音:gāo zhěn wú yōu成语释义: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成语示例:孔明已死,我等皆~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成语典故: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
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典故,就会使语言变得精辟、凝练,谈话更富于感染力;如果在行文写作时适当运用典故,则可以增强文章表现力,用有限的词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收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之功效。
典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若要深究一下某个典故的出处、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准确含义,则是很多人不能回答的。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典故的含义,掌握典故的用法,我们编写了《中华典故大全集》。全书精选了两千多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暴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境遇、罪戾、交往、失策、谋略、景物、时令、人伦、哲理、功业、技艺、军事等篇。编者不仅对每个典故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们的出处,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它们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阅读典故背后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收录了部分不常用的成语或典故,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
中华典故大全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名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要杀他,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设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 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折柳
相传汉代人送客到长安东的霸桥时,折取路边的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以示挽留之意,表示不愿分离。后以“折柳”表惜别之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5. 青鸾
《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6. 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市,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如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