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大冶县始建于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是年李煜为南唐国主时,升青山场院,并拆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
以境内矿产丰富采冶业发达,按《 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一语,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 夏、商时,县地属荆州之域。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县地属楚国鄂王辖地。 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时县地在南郡境内。
三国时,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城),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部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等六县为武昌郡。时县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阳新两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孙权将其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县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为武昌郡。
以武昌、鄂、阳新、沙羡等七县为属地。时县地在武昌、鄂、阳新三县境内。
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时县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安帝义熙元至四年(公元405—408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此时仍为武昌郡,县地属武昌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于汝南(今武昌),时县地在郢州武昌、阳新两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改富川为永兴,时县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
唐代,县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的九国兴起,县地在吴国境内。
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国将永兴县和武昌县各划出相邻的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冶炼,时县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始建大冶县。
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升永兴县为永兴军,次年改永兴军为光国军,县地先后属永兴军与光国军。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永兴军为兴国路,隶属于江西行省;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兴国路划归湖广行省,县地属兴国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兴国路为兴国府;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将兴国府降为兴国州,县地先后属兴国府和兴国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县地属武昌府;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1735年),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县地属湖北省武昌府。
1921年,建立中华民国以后,废府改道,县地属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县地呈现“两权”(国、共)或“三权”(国、共、日)并立状况。
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时县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1935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随后建立伪“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而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城外。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了“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大冶县政权。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5月,划石黄镇、铁麓等乡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先后属大冶专区、黄冈专区。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82年3月12日,国务院公布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该遗址被列入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黄石市代管。 2006年,黄金山工业新区成立。
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托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黄金山工业新区协定签字。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之一。
2010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大冶市比上年跃进13位,排名156位,居 全省之首。大冶正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十二五”期间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2011年8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大冶市比上年跃进34位,排名122位,居全省之首,中部第12位。
我也是大冶的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
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
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1949年建国初,成立大冶专区,大冶县属之。
1952年,大冶专区撤销,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
千余年来,县地隶属之变化,行政区划之变更,区域之扩大与缩小,十分频繁,而县名始终未变。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举行建市庆典。
大冶民间故事金牛的传说金牛是大冶市的有一个大镇,位居鄂洲、武昌、咸宁、阳新等地的交界处,素有“五县通衢”之说,这里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又有“小汉口”的美称。
金牛,这个名字本身就富有神奇的色彩,而她确实又有一个十分美妙的传说。不知是哪个朝代,有一天,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士,云游到了此地。
一进街口,只见一个店铺挨着一个店铺,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像这样繁华的乡镇,老道士还见过不多。
他从西街走到东街, 又慢慢地转到南街口,他忽然停住了脚步。是何缘故?他看见街口中央的一口古井上,有一股凡夫俗子看不见的祥光瑞气,正在向上升腾。
老道士甚觉奇怪,断定这古井里有稀世珍物。于是他走到井口边,慧眼一睁,只见井底深处一片光华,一条闪着金光的水牛正伏卧在井底。
说来也怪,那金牛看到道士,眨了眨眼睛,还打了几下回爵呢。老道士一见,大喜过望:这稀世神物真是难得!但是怎么捉住它呢?老道士拈须一想,有了!先将金牛引出井口,再用法力制伏它。
他在井边转了转,又向周围瞧了瞧,突然眼睛放光,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位卖草药的汉子,药摊上正摆着一株红光熠熠的灵芝。老道士不禁脱口而出:“嘿!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急忙上前,拿起灵芝,问道:“请问这株灵芝值多少银两?”卖草药的汉子见是一位气宇轩昂的老道士,知道是个识货的人,心想,这生意八成要成了。
“道长,你看能值多少银两?”卖草药的汉子反问一句。道士要物心切,随口一答:“十两银子,如何?”这卖草药的汉子不听便罢,一听砟舍:我这一摊子的草药还值不上直两银子,这老道为何对一株灵芝愿出如此高价?他思忖片刻,料定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回答说:“敢问道长,对区区一草,出如此高价,是何道理?”老道微微一笑,又向井口方向望了望,说:“贫道愿买此草,自有妙用,不必多言,再加十两,一共二十两,该卖了吧?”卖药的汉子越听越玄乎,倔劲也犟上来了,不问个水落石出,不肯罢休。
他从老道手中拿过灵芝,说道:“道长定得说个清楚明白,否则不卖,说明白了,分文不取,算送你一个人情。”道长这下可急了,说出实情吧,凡夫俗子是降伏不了金牛的,若不说,灵芝又得不到手。
罢、罢,直说了,说不定还会白得一株灵芝。于是,老道士如此这般地说了实情,并说金牛出井后,在周围洒上黄豆、豌豆,牛一踩上就打滑,然后用法力制服。
谁知那卖药汉子一听,财迷心窍,心想,一条金牛该值多少钱?要发大财了。他随即将灵芝揣进怀里,收起药摊,对老道士连连摆手道:“不卖了,不卖了。”
老道士一下怔住了,再三恳求,卖药汉子只是不理,老道士无可奈何,长叹一声:“唉!此牛与贫道无缘,可惜,可惜。”说罢拂袖而去。
再说那个卖药的汉子,第二天挑着一担黄豆,带着十个精壮的汉子,来到古井边,他将黄豆沿井边洒了一圈,又叮嘱十个汉子守在周围,一见金牛出井,就奋力捉拿。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感到稀奇,向卖药汉子打听缘由,卖药汉子也不隐瞒。
人们一听,越发惊奇了,纷纷从家中拿来黄豆、豌豆,向街心洒去。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镇子都轰动了。
不一会儿,从东街到西街,从南街到北街都洒满了豆子。卖药汉子见时机成熟,走到井口边,拿出灵芝向井下晃了几晃。
突然间,只见井水翻腾,金光万道,“呼”的一声,金牛冲出井口。卖药汉子从没见过这阵势,吓得往后一仰,灵芝也掉在了地上,金牛一前一口衔住。
这时,十个汉子拿着麻绳一拥而上,那金牛自知回不了古井了,便衔着灵芝,向北边跑去,由于街上洒满了豆子。越跑越踉跄,但终究没有跌倒,反而跟在后面追赶的人,却跌倒不少。
这金牛跑出二里地,拉下一堆牛屎,这地方就是现在的“牛屎岭”。又跑了一段,停下来望了望从前本身的水井,于是此处就叫“调头望”。
从此,这个镇子便因金牛而得名,叫金牛镇了。
大冶民间故事金牛的传说 金牛是大冶市的有一个大镇,位居鄂洲、武昌、咸宁、阳新等地的交界处,素有“五县通衢”之说,这里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又有“小汉口”的美称。
金牛,这个名字本身就富有神奇的色彩,而她确实又有一个十分美妙的传说。不知是哪个朝代,有一天,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士,云游到了此地。
一进街口,只见一个店铺挨着一个店铺,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像这样繁华的乡镇,老道士还见过不多。
他从西街走到东街, 又慢慢地转到南街口,他忽然停住了脚步。是何缘故?他看见街口中央的一口古井上,有一股凡夫俗子看不见的祥光瑞气,正在向上升腾。
老道士甚觉奇怪,断定这古井里有稀世珍物。于是他走到井口边,慧眼一睁,只见井底深处一片光华,一条闪着金光的水牛正伏卧在井底。
说来也怪,那金牛看到道士,眨了眨眼睛,还打了几下回爵呢。老道士一见,大喜过望:这稀世神物真是难得!但是怎么捉住它呢?老道士拈须一想,有了!先将金牛引出井口,再用法力制伏它。
他在井边转了转,又向周围瞧了瞧,突然眼睛放光,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位卖草药的汉子,药摊上正摆着一株红光熠熠的灵芝。老道士不禁脱口而出:“嘿!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急忙上前,拿起灵芝,问道:“请问这株灵芝值多少银两?”卖草药的汉子见是一位气宇轩昂的老道士,知道是个识货的人,心想,这生意八成要成了。
“道长,你看能值多少银两?”卖草药的汉子反问一句。道士要物心切,随口一答:“十两银子,如何?” 这卖草药的汉子不听便罢,一听砟舍:我这一摊子的草药还值不上直两银子,这老道为何对一株灵芝愿出如此高价?他思忖片刻,料定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回答说:“敢问道长,对区区一草,出如此高价,是何道理?”老道微微一笑,又向井口方向望了望,说:“贫道愿买此草,自有妙用,不必多言,再加十两,一共二十两,该卖了吧?”卖药的汉子越听越玄乎,倔劲也犟上来了,不问个水落石出,不肯罢休。
他从老道手中拿过灵芝,说道:“道长定得说个清楚明白,否则不卖,说明白了,分文不取,算送你一个人情。”道长这下可急了,说出实情吧,凡夫俗子是降伏不了金牛的,若不说,灵芝又得不到手。
罢、罢,直说了,说不定还会白得一株灵芝。于是,老道士如此这般地说了实情,并说金牛出井后,在周围洒上黄豆、豌豆,牛一踩上就打滑,然后用法力制服。
谁知那卖药汉子一听,财迷心窍,心想,一条金牛该值多少钱?要发大财了。他随即将灵芝揣进怀里,收起药摊,对老道士连连摆手道:“不卖了,不卖了。”
老道士一下怔住了,再三恳求,卖药汉子只是不理,老道士无可奈何,长叹一声:“唉!此牛与贫道无缘,可惜,可惜。”说罢拂袖而去。
再说那个卖药的汉子,第二天挑着一担黄豆,带着十个精壮的汉子,来到古井边,他将黄豆沿井边洒了一圈,又叮嘱十个汉子守在周围,一见金牛出井,就奋力捉拿。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感到稀奇,向卖药汉子打听缘由,卖药汉子也不隐瞒。
人们一听,越发惊奇了,纷纷从家中拿来黄豆、豌豆,向街心洒去。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镇子都轰动了。
不一会儿,从东街到西街,从南街到北街都洒满了豆子。卖药汉子见时机成熟,走到井口边,拿出灵芝向井下晃了几晃。
突然间,只见井水翻腾,金光万道,“呼”的一声,金牛冲出井口。卖药汉子从没见过这阵势,吓得往后一仰,灵芝也掉在了地上,金牛一前一口衔住。
这时,十个汉子拿着麻绳一拥而上,那金牛自知回不了古井了,便衔着灵芝,向北边跑去,由于街上洒满了豆子。越跑越踉跄,但终究没有跌倒,反而跟在后面追赶的人,却跌倒不少。
这金牛跑出二里地,拉下一堆牛屎,这地方就是现在的“牛屎岭”。又跑了一段,停下来望了望从前本身的水井,于是此处就叫“调头望”。
从此,这个镇子便因金牛而得名,叫金牛镇了。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
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
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大冶)、鄂大(鄂城、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1949年建国初,成立大冶专区,大冶县属之。
1952年,大冶专区撤销,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
千余年来,县地隶属之变化,行政区划之变更,区域之扩大与缩小,十分频繁,而县名始终未变。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举行建市庆典。
大治市旅游景点: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被誉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有3000多年的青铜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
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举行建市庆典。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攻杨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县地属楚国鄂王辖地。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时县地在南郡境内。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城),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部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等六县为武昌郡。
时县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阳新两县境内。三国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孙权将其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县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鄂、阳新、沙羡等七县为属地。
时县地在武昌、鄂、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时县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义熙元至四年(公元405—公元408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此时仍为武昌郡,县地属武昌郡之武昌、阳新两县境内。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于汝南(今武昌),时县地在郢州武昌、阳新两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改富川为永兴,时县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国在武昌郡永兴县建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冶炼,时县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三乡与之合并,始建大冶县。县名取“大兴炉冶”之意。
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升永兴县为永兴军,次年改永兴军为兴国军,县地先后属永兴军与兴国军。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隶属于江西行省。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兴国路划归湖广行省,县地属兴国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兴国路为兴国府;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将兴国府降为兴国州,县地先后属兴国府和兴国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县地属武昌府。清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县地属湖北省武昌府。
民国十年(1921年),建立中华民国以后,废府改道,县地属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大冶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时县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大冶县政权,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5月15日,大冶解放,6月12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石黄市”。1950年8月21日,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
1959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82年3月12日,国务院公布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该遗址被列入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黄石市代管。
2006年,大冶黄金山工业新区成立。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托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黄金山工业新区协定签字。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之一。2012年12月10日,大冶市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一举冲进全国百强,成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
2013年12月23日,大冶市在中郡研究所正式发布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大冶市继续以湖北省唯一上榜县,位列第四方阵“A-级国91—国100”,排列94位,较上一届前移3位。
话说在幕阜山系曾经有条黄龙常常出来兴风作浪,践踏庄稼,危害百姓, 黎民怨气冲天,但又无能为力。有一天傍晚,黄龙驾着一片乌云,呼出各种奇 禽怪兽,对百姓庄稼进行践踏,还卷起狂风暴雨,将许多村庄淹没在一片汪洋 之中,可怜的老百姓无处安身,只得救助天神以降之。 天神派来许多天兵天将,狡猾的黄龙见势不妙,躲进一汪深潭中不出,等 天兵一走,又变本加厉地危害百姓,百姓恨之入骨。于是方圆几十里的百姓聚 在一起,大家商量计策要除掉黄龙。就在这时,一对姐妹勇敢地站了出来,说 她们有办法除掉黄龙。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邹子言村庄一对孪生姐妹,姐姐 叫大姬,妹妹叫小姬。“两个小姑娘连条狗都杀不死.怎么去杀大黄龙呢?” 但百姓又没有其它好办法,只好看姐妹俩的了。连续六天,百姓不见大姬和小 姬行动,认为姐妹俩害怕了。第七天晚上,黄龙又趁人们熟睡之后,掀起狂风 暴雨,将许多村庄夷为平地,百姓死伤无数。这时,藏在大树后的大姬和小姬 突然拔剑,对准发狂的黄龙,用尽平生气力,刺中了黄龙的双眼。 “啊!”黄龙痛叫一声,它双眼被刺瞎了,黄龙痛苦地在空中翻滚起来。 姐妹俩毫不畏惧地与瞎了眼的黄龙搏斗起来。黄龙痛得一阵阵惨叫,挥动前爪 将大姬打入山下,又用尾巴将小姬劈成两节。虽然黄龙除掉了,但大姬和小姬 也死了。从此,大姬化成了仰面朝上、犹如睡梦中的美人山;可怜的小姬被打 成两节后,离大姬不远处也化成两座小山,与大姬遥相对应。 人们为了怀念大姬和小姬,就经常在山下烧香敬奉姐妹俩,并不断呼唤姐 妹的名字。久而久之,由于口音代代相传,大姬和小姬念成了大箕和小箕,大箕山和小箕山也由此而得名。
站在远处正面眺望,那山更像是一 位睡梦中的美人,那修长的秀发、高高的鼻梁、秀丽的睫毛、迷人的乳峰、修长的身躯,无论你怎么看,无不引人入胜,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魅力。眺望龙角山,触摸睡美人身姿。
话说在幕阜山系曾经有条黄龙常常出来兴风作浪,践踏庄稼,危害百姓, 黎民怨气冲天,但又无能为力。
有一天傍晚,黄龙驾着一片乌云,呼出各种奇 禽怪兽,对百姓庄稼进行践踏,还卷起狂风暴雨,将许多村庄淹没在一片汪洋 之中,可怜的老百姓无处安身,只得救助天神以降之。 天神派来许多天兵天将,狡猾的黄龙见势不妙,躲进一汪深潭中不出,等 天兵一走,又变本加厉地危害百姓,百姓恨之入骨。
于是方圆几十里的百姓聚 在一起,大家商量计策要除掉黄龙。就在这时,一对姐妹勇敢地站了出来,说 她们有办法除掉黄龙。
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邹子言村庄一对孪生姐妹,姐姐 叫大姬,妹妹叫小姬。“两个小姑娘连条狗都杀不死.怎么去杀大黄龙呢?” 但百姓又没有其它好办法,只好看姐妹俩的了。
连续六天,百姓不见大姬和小 姬行动,认为姐妹俩害怕了。第七天晚上,黄龙又趁人们熟睡之后,掀起狂风 暴雨,将许多村庄夷为平地,百姓死伤无数。
这时,藏在大树后的大姬和小姬 突然拔剑,对准发狂的黄龙,用尽平生气力,刺中了黄龙的双眼。 “啊!”黄龙痛叫一声,它双眼被刺瞎了,黄龙痛苦地在空中翻滚起来。
姐妹俩毫不畏惧地与瞎了眼的黄龙搏斗起来。黄龙痛得一阵阵惨叫,挥动前爪 将大姬打入山下,又用尾巴将小姬劈成两节。
虽然黄龙除掉了,但大姬和小姬 也死了。从此,大姬化成了仰面朝上、犹如睡梦中的美人山;可怜的小姬被打 成两节后,离大姬不远处也化成两座小山,与大姬遥相对应。
人们为了怀念大姬和小姬,就经常在山下烧香敬奉姐妹俩,并不断呼唤姐 妹的名字。久而久之,由于口音代代相传,大姬和小姬念成了大箕和小箕,大箕山和小箕山也由此而得名。
站在远处正面眺望,那山更像是一 位睡梦中的美人,那修长的秀发、高高的鼻梁、秀丽的睫毛、迷人的乳峰、修长的身躯,无论你怎么看,无不引人入胜,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魅力。眺望龙角山,触摸睡美人身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