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复“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制亏你些儿。’”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2113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示例 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5261,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4102不许~。(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653
拦路石
3个旅行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和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再找别处投宿也是不可能了。
3人正发着愁,走来一笑面和尚,肩背着一个大褡裢,手捧着一只破钵,口里振振有词道:“此路由我开,此路由我踩,要想越过去,留下买路钱,施主,想过去吗?我是这里的拦路神,每人留下一百文钱,自然就放你们过去了。”只有第一个人毫不犹豫地给了和尚一百文钱,另外两人则想讨价还价。
和尚把破钵往大石上一扣,石块没了,第1个人过去了。和尚把破钵拿了起来。大石又依然存在。第2个人不再犹豫了,拿了一百文钱也要过去,和尚说:“现在涨到二百文!”那人只好给了二百文,也过去了。
见此情形第3个人急忙拿出二百文,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三百文。”那人纳闷,问:“这是何缘故?”
和尚说:“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当然付出的利息就愈多。”
----------------------------------------------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注: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4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一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他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这人上前问老板:“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8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都叫这只鹦鹉‘老板’。”
讨价还价指在买卖东西或谈判时双方对所提条件斤斤计较,反复争论。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指交易。
释义
①指在商品成交过程中,买卖双方对价格要求的一增一减。
②比喻接受任务或举行谈判时,双方对所提条件斤斤计较,反复争论。
词目 讨价还价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讨价:特指卖方向买方报价。讨,就是讨要的意思,期望对方可以为这个报价买单。
还价:也称“还盘”,一般是指针对卖方的报价买方作出的反应性报价。
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
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 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
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
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
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 二百伍 苏北地方推牌九,称四点的长二叫二板。
某庄家在天门、横门皆摊牌之后,先摊一张,是长二,他高叫"二板",第二张牌如是五点就统吃,他一面叫喊"五",一面亮牌,结果是一张"么五",合起来是个撇拾,统配。周围人取笑他,叫他"二板五",常熟音误,以为是"二百五"。
有人把行事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五。旧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为半吊,再打对折为二百伍。
常熟方言对人际关系弄不清,憨兮兮的叫打折头,或叫勿实足。而半吊子则因"吊"与"刁"音近而指有点刁兮兮的人,真是越缠越远了。
北方人所谓"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在无锡则意似"开盖""开盖货",或称为"着三不着两"(参见杨绛《将饮茶》)。 -------------------------------------------------------------------------------------------------- 二百五的来历(共6则)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
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
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
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
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
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
下榻的由来: 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诗句是颂扬滕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
徐孺,即徐孺子,名穉,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蕃之榻”,使陈蕃放下榻来。
陈蕃,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徐孺子,并且特置一榻供他卧宿,徐走了就把榻挂起来。《后汉书·徐璆传》是这样记载的:“蕃在郡不接宾客,惟@①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汉书·陈王列传》也有类似记载: “郡人周@②,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莫肯至,唯陈蕃能致焉。学而不名,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所以陈蕃下榻成了礼贤下士的代称。现在借用“下榻”一词来作为对客人住处的尊称。
但是,“下榻”也有作“寄宿”用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闹榭》:“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现今也有人出外旅游访问,在什么地方留宿,写作在何处下榻。
这就是“下榻”的后起之义了。 涸辙之鲋的典故 庄周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自译: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到监河侯那借粮。监河侯说:“好的!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俸禄了,(等钱到了)我将借给你三百两银子,好吗?” 庄周忿然变(脸)色道:“我昨天来(的路上),(听见)在道路中间有东西在叫喊。
(我)四周环顾一看,在车辙中有(条)鲋鱼。我问它道:‘鲋鱼啊!你这是在干什么啊?’(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族臣民。
您有没有斗升之水让我活命啊?’我说:‘好啊,我将去说服南方的吴越国王,引来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好吗?’鲋鱼忿然变色道:‘我失去了我惯常生活的环境,我没有安身之地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了。
您却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
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
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示例:虽然他失之东隅,但是他收之桑榆。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典故: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30岁的班超与母亲随同哥哥班固前往洛阳为官。
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替官府抄写书籍,以取得一些收入。时间久了,班超开始觉得厌烦,认为长期于这种事没有出息。
一天,他正在埋头抄书,突然心有所感,把笔一扔,感叹地说:"大丈夫纵然没有雄才大略,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到西域去建功立业,获得封侯的赏赐,怎么能老是这样埋头在笔砚之间抄书呢!" 同他一起抄书的人听他说这话都不以为然,讥笑他是异想天开。班超反感地说:"你们这些庸碌的小人,怎么能理解壮士的志向呢?" 不久,班超参加了军队。
他作战英勇,身先士卒,得到了升迁。后来,汉明帝派班超多次出使西域,班超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和西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母三迁: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典故其一:(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