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是天竺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她从出生就没有见过父母,一直因为躲避宰相的追杀而远避它乡,在养父母的慈爱和关怀中幸福成长。
十二岁时因为偶然发现生身母亲的信物而知道自己的身世,越发对养父母产生敬爱和感恩之心,同时也萌发对身生父母的思念与想往。妙善公主天生悲天悯人,就是对一棵小草也爱惜备至,她十六岁出家学道,法名:观世音,意思是:观其世间的音声,关注众生的疾苦,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缘必度。
她先后收善财童子和小龙女为徒弟。在她道果还未成熟那年,师徒三人来到妙庄王城,还未进城,她突然感到心疼欲裂,掐指一算,是至亲的亲人有难。
她们匆匆赶到城里,看见粘贴皇榜的地方人山人海,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她们进前一看,是妙庄王宫为王后粘贴的招贤榜,大概意思是王后近年来日思夜想失去的三公主,加上国事纷扰、偶感风寒,遂发急病,全国上下无有能医者,现王后病体沉重,有能医者,揭榜为据,若能让王后痊愈,必定予半壁江山为谢!妙善看见“王后日思夜想失去的三公主”几个字,不由得心疼难忍,潸然泪下。想想母亲怀胎十月,担惊受怕,妊娠反应,苦痛不堪,直至生产,血流如注,未及慈爱,被迫分离,思念牵挂,肝肠寸断;二十几年苦痛煎熬,身心憔悴,如今命悬一线,还不知道女儿在何方?她毅然揭榜在怀,早有官兵报告王宫,不一会就来了许多官兵,为首的一个看着妙善年轻貌美,清逸不凡,不像是医生,疑惑的问:“是你揭的榜吗?”妙善说:“是我揭的,赶快让我进去,耽误了王后的病情,你吃罪不起!”来到王宫,见到日夜思念的亲娘,妙善强忍泪水,上前为母亲诊脉,母亲气血已乱,气若游丝,已经危在旦夕。
恰在这时,宰相突然闯入,以审查医者为名,想进一步干扰王后的治疗,当他看见妙善时,心里为之一振,他也是修道之人,颇有功力,他看出妙善就是三公主,便对妙庄王说:“王后的病,只有用亲生儿女的血肉做药引才能治好。”又对着妙善阴狠地说:“我说的对吗?这是《医典》上记载的,王后思念女儿成疾,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能用亲生女儿的血肉治疗。”
妙庄王问旁边的太医:“是不是有这种治法?”太医回答:“回禀陛下,医典,医书都有这种记载,但是我们都不曾试过,请陛下三思!”国王对王后一往情深,他不愿失去王后,便下令叫来妙可,妙心两个公主,要她们为王后割肉治病。大公主妙可听说要割肉给母亲治病,吓了一跳,沉思一会说:“父王,我看还是把这个为母后尽孝的好事让给妹妹做吧。”
二公主妙心急切地回答:“还是姐姐做吧!”两人推来推去,谁也不愿意割自己的肉为母亲治病。 这时, 妙善上前向妙庄王施礼道:“贫僧愿意割肉救治王后的病,请陛下恩准!”妙庄王看着端庄美丽的妙善,长叹一声道:“亲生女儿都不愿意做的事,你怎么愿意呢,这是为什么?”“她是一位贤德的王后,况且王后与贫僧有缘,望陛下成全贫僧的心愿。”
妙善含着泪水恳求道。妙庄王感动地说:“你真像我的三公主,她要是活着,也跟你一样大了。”
说着不由得落下泪来。妙善一看,差点想扑进妙庄王的怀里叫声“父王”然后大哭一场。
但是不能,还不是时候,。妙善叫人赶快割肉为王后煎药,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宰相暗自得意的冷笑以外,个个掩面落泪,感动不已。
厨夫双手颤抖地割下妙善左手臂上的一大块肉,奇怪的是肉割下来,血就止住了。太医们赶快为妙善敷上金创药,仔细的包扎好伤口。
妙善自始至终忍着剧痛,一声不吭。她在心里欣慰的想:终于可以报答一点母亲的恩情了。
她日夜守候,亲自给王后煎药喂药,三天后,王后的病就好了。王后紧紧握住她的手说:“你真像我的女儿,一看见你,我心里就爱的不行,以往的忧苦一点也没有了。”
妙善忍住泪水笑笑说:“贫僧也希望您是我的母亲,我一看见您,就觉得格外温暖和亲切,请允许我在您的膝下靠一靠,我要体会一下承欢膝下的母女幸福。”王后紧紧抱住妙善,那种情脉一通的喜悦和感动溢满心间,两人泪水盈盈,久久不愿分开。
王后暗暗发愿:“如果她是我女儿,就让我的泪水平复她的伤口。”于是王后说:“孩子,现在只有我们俩,我叫你一声女儿,你把伤口给我看看,行吗?”妙善看着王后恳求的泪眼,答应了她的要求。
王后轻轻抚摸着妙善的伤口,心疼万分,泪水奔涌,这时奇迹发生了,王后的眼泪滴在伤口上,伤口立刻平复如初。她大叫一声:“啊!我的心肝,我的宝贝,我日夜苦盼的女儿,你终于回来了!”母女相见,悲喜交集,涕泪横流,多年的渴望化作幸福的拥抱,妙善哽咽地请求母亲坐好,她要对母亲行跪拜礼,她脱去戒袍,深深地对母亲行了三个跪拜礼,感恩母亲十月怀胎之恩,感恩母亲牵挂思念之恩,祝福母亲福寿绵长,吉祥如意!尽管王后舍不得离开女儿,但是为了女儿不再落入宰相之手,也为了女儿早日修成佛道,铲除以宰相为首的一批祸患,保证国泰民安,人民安乐幸福。
母女俩还是忍痛依依惜别,妙善要继续在珞珈山修炼,等待她的是更艰巨的行程,她要为天下苍生修行菩萨道,等到道业成就,再来和父王及。
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
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
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
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
目连又育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这样一个佛教故事能从西晋流传到现在,而且是口口相传,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
劈山救母是古代的神话传说,玉帝之女张云台离宫下凡,以柳树为媒与四川杨莱巷杨天佑婚配。惹动了桃山女妖孙七妹前来抢亲。二人争战;七妹大败,回山搬动了大妖袁洪下山大战张云台,屡战屡败,后盗了张云台之水灵旗,才把张云台打入桃花洞中。
在此之前,云台和天佑生了一子,叫家院杨来抱到大街上去找百岁老翁起名。遇见了老君,给起名二郎杨戬,遂骗过杨来把二郎带在兜率宫中抚养成人,送去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那里拜师学法,学就了七十三变化,九牛二虎之力,手提三尖两刃刀。
引嚎天犬,骑上云雾马下山救母,大战袁洪。袁洪招架不住,请来了太阳神君前来助战。这就是民间那段有名的传说,二郎担山撵太阳的富有浪漫主义的神话故事。
随后,太阳神君狼狈逃窜,袁洪兵败梅山,孙七妹死于嚎天犬之口。杨戬救出母亲张云台重回杨莱巷与杨天佑团聚。此剧又名“桃山救母”。
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莲(目莲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莲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目莲是个既孝顺又很有慈悲心的人,从小就诚心向佛,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他虔心习佛,修行日渐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因为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正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
目犍莲於是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看著自己的母亲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便立刻求佛祖指点他营救母亲脱离苦海,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生前罪孽太深重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报应。要救她,不是你独自一人办得到的。
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你必须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百味五果,供养他们。这样,集合了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
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於是目连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举行法会,诵经施食,终於解救母亲的灵魂。
并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亲。 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
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劈山救母是古代的神话传说,玉帝之女张云台离宫下凡,以柳树为媒与四川杨莱巷杨天佑婚配。
惹动了桃山女妖孙七妹前来抢亲。二人争战;七妹大败,回山搬动了大妖袁洪下山大战张云台,屡战屡败,后盗了张云台之水灵旗,才把张云台打入桃花洞中。
在此之前,云台和天佑生了一子,叫家院杨来抱到大街上去找百岁老翁起名。遇见了老君,给起名二郎杨戬,遂骗过杨来把二郎带在兜率宫中抚养成人,送去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那里拜师学法,学就了七十三变化,九牛二虎之力,手提三尖两刃刀。
引嚎天犬,骑上云雾马下山救母,大战袁洪。袁洪招架不住,请来了太阳神君前来助战。
这就是民间那段有名的传说,二郎担山撵太阳的富有浪漫主义的神话故事。随后,太阳神君狼狈逃窜,袁洪兵败梅山,孙七妹死于嚎天犬之口。
杨戬救出母亲张云台重回杨莱巷与杨天佑团聚。此剧又名“桃山救母”。
沉香救母 民间传说:“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娘子,三娘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
三娘子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
三娘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娘于山下穴中。三娘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其父。
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 二郎神请诸神相助,沉香亦得众仙协力,舅甥各显神通,神仙混战,胜负难分。
后玉帝敕太白金星说和休战,沉香因得斧劈华山,救出娘亲,母子团聚。在今华山莲花峰翠云宫西、莲花石旁有一巨石,长10米余,裂为三段,如刀斩斧截,后人指为“斧劈石”,传即沉香救母时斧劈华山所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