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龙盘虎踞典故(龙盘虎踞的成语故事)

龙盘虎踞典故(龙盘虎踞的成语故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7-15 07:57 浏览:6 次

1.龙盘虎踞的成语故事

龙盘虎踞成语典故有三

【出处】: 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1. 与诸葛亮有关典故: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去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2. 龙盘虎踞的典故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同吴国的皇帝孙权论南京的地势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道:“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 在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龙盘”这句成语来代表南京。“蟠”字多写作“盘”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就写作“虎踞龙盘”。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3.龙盘虎踞典故之三

清末民初,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前朝太监业隆开密谋复辟,导致各地军阀四起。各地都被军阀势力控制,导致民不聊生。以孙中山为首的爱国义士,纷纷站出,决心瓦解业隆开、袁世凯的复辟梦。李秉霄、铁鹗、马强等这几个原本不相识的义士,为天下大义,历经种种磨难相聚到一起。这几人虽然性格迥异,人生经历大不相同,但却都有着习武之人的万丈豪情,在帮助孙中山的过程中,纷纷上演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经历。面对种种的内忧外患,李秉霄等人却更加坚定,誓与国家同命运、共进退。他们身上不仅传承了精妙的中国武术,更有为了民族大义激昂慷慨的一腔热血。在李秉宵等人的努力下,爱国义士先后经历了“广州大战业隆开”、“火烧少林寺”、“保卫国宝”等事件,令业隆开、袁世凯、松井等人的阴谋纷纷破产。

2.龙盘虎踞指的是什么

《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豪杰各据一方,彼此都想消灭对方,因而,战争连年不断。

公元208年,雄踞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就在这一年,曹操领兵南征,部队逼近荆州之时,大臣傅巽(xùn)认为“强弱有定势”,劝刘琮举州投降。刘琮被说服,当即把军事和经济价值都很重要的荆州献给了曹操。曹操夺取荆州以后,率领大军八十余万沿江东下,想乘胜追击,击败孙权,消灭东吴政权。

面对曹操来势汹汹的进攻,究竟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孙权集团内部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不战而降,他们认为曹操兵强马壮,锐气正盛,凭东吴实力肯定抵挡不住;也有人认为东吴地势险固,且有训练有素的精兵,曹兵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可以与之抗衡。

就在孙权他们举棋不定之时,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出使东吴,商讨联合抗曹大计。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查看了建业(今南京)的山川地貌,不禁感叹道:“钟山像龙一样盘卧在城的东边,石头城像虎一样蹲踞在西边,这真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啊!”

鲁肃听到诸葛亮的话,面露得意之色。诸葛亮见状,手捻胡须,意味深长地对鲁肃说:“曹操大军逼近,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地呢!江东危在旦夕啊,可惜你们的主公仍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如果不赶快抵抗曹军,眼看这龙盘虎踞之地就要拱手让人了。”

鲁肃点头称是,心里佩服诸葛亮眼光独到。他们随即共同商定了联盟抗敌的战略方针,并连夜会见孙权。诸葛亮见到孙权后,与孙权进行了一番长谈,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以其三寸不烂之舌以及过人的智慧打动了孙权,让孙权同意与刘备联手抗曹。后来,孙刘联军最终以火攻大破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至此,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现在,人们用“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险要雄伟。“龙盘虎踞”有时也说成“虎踞龙盘”,其中的“盘”多写作“蟠”。故事中提到的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也称金陵。诸葛亮之后,有很多人习惯用“龙盘虎踞”特指南京的地势。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用“虎踞龙盘”来代指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以现代价值解读。

龙盘虎踞,典故

3.龙盘虎踞的介绍

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4.龙蟠虎踞的介绍

《吴录》中记载:“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1山阜,叹曰:‘钟阜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龙蟠虎踞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龙蟠虎踞”是南京的风水,而今,它已经成了浓缩了南京政治、文化、科研、教育精华的一个地带。“龙蟠虎踞”成为南京的代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虎踞龙盘今胜昔”,更被作为时代变迁的标志。【概述图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龙盘虎踞今胜昔》(1960)】

龙盘虎踞典故

相关推荐:
  • 典故截发延宾(周鲂断发赚曹休的历史典故)
  • 商汤伊尹典故(商汤与伊尹)
  • 欲存有典故吗(裕的典故和古义可否当欲来用)
  • 齐国车夫典故(齐桓公和车夫的故事)
  • 无间道典故(无间道的故事简介)
上一篇:二八原则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下一篇:都护在燕然典故(“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暗含的典故)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英语美好典故(求5个优美英语小故事!!!!!)
充满爱的生活
锴字(韦编三绝的典故)
燕然(有什么诗句中有燕然这个典故)
我的暗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