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鸿雁传书”的“来龙”: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1. 古代通讯方式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古人所用的飞鸽传书是,例如我跟你是朋友,我跟你当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后来我要去别的地方了,我就带着家乡的鸽子离乡背井,有天我有事情要联络你,我就把字条放在鸽子脚上一种专门放信的东西的里面,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会飞到家乡去,你就会发现那只鸽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她们都是利用鸟类的习性。
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学)。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
白话典故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示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成语鞭辟入里的典故,首先鞭辟入里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iān pì rù lǐ,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辟近里。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成语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鞭:鞭打。辟:通透,触及。
鞭辟:鞭策,激励。里:衣服的内层。
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所以说他的曲故就是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辟近里。
我的答案对不对,如果回答对了,能不能给予我点鼓励和奖励。谢谢。
典出《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天性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少时家境贫寒,夜读无烛照明。见邻舍有烛光,便於壁上凿洞,使光经洞以夜读。同县有大户藏书颇多,匡衡愿为其佣而不领薪。主人怪而问之,匡衡曰:“吾愿遍读主人书。”主人感其求学精神,允其所求。汉元帝时,匡衡以博学多才,任太子少傅,后为丞相。
亦作“凿壁透光”或“穿壁引光”。
常用喻人刻苦勤学。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 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典故: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1;师旷劝学
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著名乐师说:“我已经70岁的人了,再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是个聪明人,他故意问:“晚了.那为什么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
晋平公认为师旷很不礼貌,生气地说:“我跟你讲正经事,你怎么能开玩笑?”
师旷就认真地对他说:“我听人家说过,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的人,好像早晨的太阳,前途无量;壮年时期开始刻苦学习的人,好像是烈日当空,虽然只有半天,可是锐气正盛;老年时期才开始刻苦学习的人,好像是蜡烛的光,虽然远远比不上太阳,但是比在黑暗中瞎碰乱撞,可要好上多少倍啊!”
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2;朱熹劝学
历史上曾有不少名人写了各具特色的劝学诗,但朱熹的一篇劝学诗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写成的。
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校。当时正是秋天,当他看到梧桐黄叶随风飘落,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头发已经白了,自言自语地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啊!”这时忽然看见一群青少年离室在外打闹戏耍,他深深感到,年轻人不懂得珍惜时间,只有过来人才知道时间宝贵,特别是白发苍苍的人更有惜时如金之感,于是诗兴油然而生,低头思索片刻吟道: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
吟完诗后,到学堂里将此诗写在书桌上,希望那些不知道珍惜时间的青少年看到诗后,能够珍惜光阴。据传这些年轻人看到诗后,确实受到启发,又见是名人朱熹所作,争相传抄,学习也更加勤奋了。
3;
孟母劝学的故事
孟子(孟轲)的母亲为了使孟轲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有一天孟母正在织布时,孟轲逃学回家。她便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杼(zhù)(即梭(suō)子折断。断了杼,织布就无法继续。孟母以此教育儿子读书学习亦同此理,不可中断。
典故:孟轲(孟子)早年丧父,母亲把家迁至离丈夫墓地很近的地方,以自己不凡的见识教育孟轲。由于家庭周围是墓地,因此时常有人吹吹打打,奔走哭嚎,年幼的孟轲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有时顽皮劲儿上来,还要学着大人的样子做。跟着哭丧的队伍,夹在中间,别人走他也走,别人哭他也跟着哭,全当是在做一个游戏。孟母想,这里不是孩子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上。
集市有很多商贩自吹自夸地叫卖以招揽生意。孟轲看到了很感兴趣,便也跟着吆喝起来。他还常学隔壁屠夫杀牛宰羊的各种动作,自得其乐。孟母见了心想:“这里也不是理想的居住地方。”于是又一次搬家。这一回,她把家迁至一所学堂旁边。每个月都有官员、文人来这个学堂登堂作揖跪拜,谦让守法。孟轲见了,一一记在心里,摹仿学习礼节,并要求上学读书。孟母看到儿子变得如此好学,感慨万分地说:“这里才是理想的住处啊。”
孟轲小时候上学并不是非常用功,也和一般的孩子一样贪玩,偶尔还逃学。有一天,他觉得学习太枯燥,很厌倦,便从学堂里溜了出来,回到了家中。孟母正坐在家中织布机旁织布。她一看见儿子的神情,就知道此时还没有下课,他是自己跑回来的。于是,她一改往日慈爱的表情,面似寒霜,严厉地问他:“还没有到放学的时候,你怎么自己就回来了?”孟轲心里发慌,支支吾吾,不敢作声。孟母转身回到织布机旁,一下子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梭子断了,布就再也没办法继续织下去了。孟轲见了,更加惶恐不安,赶忙跪在地上,问道:“妈妈,您别生气,是我做了什么错事吗?”母亲脸色阴沉,缓缓地说道:“你学习知识,就像我织布一样,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才能织成一匹布,才能为人所用,成为有用之材。你学习知识,道理也是一样,必须天天学,月月学,年年学,日积月累,不分昼夜,才能有所长进。而你现在就厌倦了,懒惰了,这实际上就是在自我放弃,慢慢地就前功尽弃了。我折断了织布所用的梭子,就像你放弃学业一样,都是十分可惜的。”
孟轲听了,恍然大悟,满面羞愧地说:“妈妈,我记住您的话了,以后我一定要发愤读书,不辜负您的谆谆教诲,以光大家门。”从此,孟子学习时再不肯懈怠,变得非常勤奋刻苦,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发愤读书,好学上进。林逋性情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初游历于江、淮之间,而后归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没有进城。真宗皇帝闻其名,赐他粟帛,诏命地方长官须“岁时劳问”。林逋闲居无事时,尝在茅草屋旁自筑墓穴。临终之前,曾遗诗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不封禅书”之句。自喜一生不为天命君权所苦,隐居生活飘逸自乐。
林逋讨厌世人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陋习。他能书善文,尤长于诗赋,其词澄浃峭特,跌宕回环,常不待思索,挥毫而就。但他每次写完,略一吟咏,即随手撕掉。有人问他:“何不抄录下来,留给后人呢?”林逋说道:“我在山林壑谷中隐居,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出名,哪还希图名扬后世呢?”
林逋脾气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却酷爱梅花、仙鹤。他常常四处寻访,但遇佳奇品种,便用重金购来,置于住所四周。闲暇之际,一人赏梅玩鹤。相传林逋在孤山隐居时,绕屋种梅三百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他的咏梅名句。他有只仙鹤,取名“鸣皋”。每逢客人来访,林逋不在,童子便开笼放“鸣皋”翔云报信。诗人见鹤,即回家会客。因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来这并非夸大。后来,他的这个名声传播出去,成为传世趣闻。他死后,真宗皇帝还赐号“和靖先生”。
至今,在孤山北麓,仍立一小亭,人称“放鹤亭”。这是元朝人为纪念林逋而修造的。亭内置有清朝康熙皇帝临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舞鹤赋》。冬末春初,登亭远眺:各色梅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蔚然可观。鉴赏家们认为,孤山放鹤亭一带,是西湖赏梅胜地,梅花盛世历千年而不衰,也许是托福于林逋对待“梅妻”的深厚情意吧。
xī zhī zhuāng shuì选自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
《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作者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原文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②。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③。
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④。
于时称其有智。注释 ①“王右军”句:王敦是王羲之的堂伯父。
《晋书·王允之传》认为这事属王允之。允之也是王敦的侄儿。
减,少于。 ②钱凤:字世仪,任王敦的参军,是王敦的谋主。
王敦发动叛乱失败后,他也被杀。屏人:叫别人避开。
逆节:叛逆。 ③剔吐:用指头抠出口水。
④从横:即纵横,此指到处流淌。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中睡觉。
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议事情,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就说起叛乱的计划。
王羲之醒来,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就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都弄脏了,假装睡得很熟。王敦商量事情到中途,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惊慌,说:“不得不把他杀了。”
等到掀开帐子,才看见他吐得到处都是,就相信他真的睡得很熟,于是才保住了命。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有智谋。
故事原文 东晋时期,十岁的王羲之长得清秀可爱、聪明伶俐,当时的朝中大臣、领有重兵的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这个同族兄弟的儿子,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有时安置在帅帐里和他一起吃饭,一起睡觉。 晋元帝登上帝位后,很不满意王氏家族控制朝政的局面,于是暗中想削弱王氏家族的势力。
王敦本来就是个野心家,他很不满意让晋元帝当皇帝,所以也在暗中图谋篡夺皇位。 有一天,王敦早早地就起床了,而王羲之当时也在他的帐中休息,因为贪睡,所以还没有起床。
不一会儿,王敦的心腹钱风进入卧室,两个人便让左右的侍从都下去,秘密地商量叛变起兵的大事,他们聊得太投入了,完全忘记了还有个小孩在帐中睡觉。 王羲之在钱风进来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刚准备出来,可突然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内心非常震惊,这可是灭九族的事啊!王羲之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旦被王敦叔叔知道自己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那么自己的小命就不保了。
怎么办呢?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王羲之的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用手指悄悄地抠着喉咙,引起呕吐,把自己的脸和被褥都弄得很脏,并装出睡得很香的样子。 王敦和钱风正谈得起劲,突然他想起帐中还有个小孩,不禁吓了一大跳,要是这事泄露出去,那可不得了!为了免除后患,王敦对钱风说:“没办法了,只能把羲之这孩子除掉了!尽管很可惜,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怪他的命不好了。”
他赶忙前去掀开帐子一看,只见被褥到处都脏兮兮的,王羲之满嘴都是唾沫,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似乎正做着好梦呢! 王敦又悄悄地退了出来,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对钱风说:“这孩子正做着美梦呢,肯定没有听到我们密谋的事,就放过他吧。” 就这样,王羲之运用计谋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