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酸图
三酸图,又称《尝醋翁》,描绘儒释道三家围一大醋缸,各伸指点醋而尝,三人表情各不相同,儒家以为酸,释教以为苦,道家以为甜。此图道家尤以推崇,作解为:儒家以人生为酸,须以教化自正其形;释教以人生为苦,一生之中皆是痛楚;道家则以人生为甜,认为人生本质美好,只是世人心智未开,自寻烦恼。
《三酸图》画的是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三人围着一大醋缸,每人尝了一点醋,但三人表情迥异。三位大家后来被引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代表。儒家认为醋是酸的,佛家认为醋是苦的,道家认为醋是甜的。映射出三种文化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趣之处。
三酸图三酸图,又称《尝醋翁》,描绘儒释道三家围一大醋缸,各伸指点醋而尝,三人表情各不相同,儒家以为酸,释教以为苦,道家以为甜。
此图道家尤以推崇,作解为:儒家以人生为酸,须以教化自正其形;释教以人生为苦,一生之中皆是痛楚;道家则以人生为甜,认为人生本质美好,只是世人心智未开,自寻烦恼。《三酸图》画的是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三人围着一大醋缸,每人尝了一点醋,但三人表情迥异。
三位大家后来被引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代表。儒家认为醋是酸的,佛家认为醋是苦的,道家认为醋是甜的。
映射出三种文化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趣之处。
《史记·晋世家》记载,春秋战国晋公二年,含康子、赵蘘子、魏桓子三家灭了智伯,三家的领地大了,因为这三家对待老百姓要比晋国的国君好,所以老百姓都愿意归附。三家都想趁着这时候把晋国瓜分了,各立各的宗庙。要是再推迟下去,等到晋国出了个英明的国君,重新把国家整顿一下,到那时候,韩、赵、魏三家想要安安稳稳地做大夫也许就不行了。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说做就做,总得找个恰当的时机才好。周考王三年(公元438年),晋哀公死了,儿子继位,即晋幽公。韩康子、赵蘘子、魏桓子他们一见新君刚继位,软弱无能,大伙儿商定了平分晋国的办法。他们把绛州和曲沃两座城留给晋幽公,其他的地区就三家平分了。如此以来,韩、赵、魏三家就称为“三晋”,各自独立。晋幽公一点力量也没有,只好在“三晋”的势力之下忍气吞声地活着。他不但不能把三晋当作晋国的臣下看待,而且害怕“三晋”,反倒一家一家地去晋见他们。君臣的名分地位就这么颠倒过来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田盘(田恒的儿子)也如法炮制了一番。他把齐国的大城都分给了田家的人。这是并吞齐国的第一步。同时,他跟“三晋”交好,有事相互帮助。从此以后,齐国和晋国只要是和列国诸侯来往的事,都要由田家跟韩、赵、魏三家出面办理,后来两位国君反倒慢慢没人知道了。
公元425年,赵蘘子得了重病,他觉得自己活不久了,就立他哥哥伯鲁的孙子为继承人。
就在赵蘘子死的那一年,含康子和魏桓子相继病死。韩虔继承韩虎的位子,赵籍继承赵涴的位子。从此以后,韩虔、赵籍、魏斯、田和四个大夫连成一气,各自为诸侯。
魏侯以安邑作为都城;赵侯以中牟为都城;韩侯以平阳为都城。这三个新兴的国家都宣布了天子的命令,各自立了宗庙。并向列国通告。各国诸侯都来给他们道贺。只有秦国自从与晋国断交以后,早就不跟中原诸侯来往了。中原诸侯也都把它当作戎族来看。秦国当然没派人来道贺。
晋幽公之后,到了他的孙子晋靖公,“三晋”就把这个挂名的国君也废了,让他做个老百姓。从此以后,晋国从唐叔以来的统治系统就断了,连晋国这个名号也不用了。
“三家分晋”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告诫后人:一个国家只有自强才能免遭瓜分之灾
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姓家奴,典出罗贯中《三国演义》:“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后杀了丁原,投降董卓,拜为义父,之后为了貂蝉,又不惜与义父反目,杀了董卓;一个生父,两个义父,吕布历经三姓,是以称“三姓”,古代讲究从一而终,讲究“忠”、“孝”,像吕布这样的行为很为人不齿,家奴是比较低贱的,是以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注:历史中的吕布并未有三姓家奴之称,历史中吕布与丁原并非父子)
史实典籍中,并无关于吕布“三姓家奴”一说。这句贬损人的话,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杜撰素材,其目的以借来提高刘关张三英的声誉地位,侧面宣扬汉室宗亲正统地位,带有古代文人的创作局限性。
三字经》全文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
大概就是一家开烤肉店的父子女三人,家中总是油气冲天,到处都弥漫着油的感觉。
哥哥长了很多痘痘被人嘲笑,还被人欺负,所以脾气暴躁不去上学(在家喝油?),因为哥哥脸上的疙瘩挤出来的油不小心弄到妹妹身上了,妹妹说恶心,哥哥就把脸一挤,脸上的痘痘就像打开的水龙头,里面的油都流到妹妹脸上了。哥哥抱着仇恨的心憎恶所有人,父亲赶紧把哥哥打到一边去了。
有人说有段时间这家的烤肉特好吃(后来哥哥没出场,大家都说哥哥被吃掉了),烤肉店关张了。妹妹脸上开始出油长痘痘,从到处是油的梦中醒来发现父亲在灌她喝油。
她很恐惧。再然后就是有一天,妹妹看见父亲把自己的腿砍下来放在案板上。
腿上的伤口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油。然后就没有了。
奇怪的故事~。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 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典故: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恩德武威同时并用,是古来将帅、君王所重视的统御谋略之一。
《百战奇法·爱战》云:“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孙子兵法·地形篇》云:“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武认为,统御部卒,必须用恩威并施之谋。“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典故1:李靖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当初李渊任隋朝官员镇守太原时,与李靖有矛盾,李渊准备起兵反隋时,李靖曾想告发他。
后来,李渊占领长安捉住了李靖,差点把他杀了,因李世民求情才得以免死,可见李渊与李靖之间存在恩怨瓜葛。616年,李渊令李靖征讨萧铣,李靖初战有功,李渊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使李靖深为感动。
后来李靖在战争中又有失利,李渊大怒,严斥李靖贻误战机,要将他处斩,这时,又有人为之求情,李渊又放了他一马,使李靖对李渊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李靖决心戴罪立功,620年,李靖率800精锐大败开州(今四川开县)蛮族首领冉肇则,俘5000多人,乘胜收复开州、通州,为李渊夺取西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典故2: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运用恩威并施策略的典范。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领兵声讨南中(今云南曲靖一带),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一带的军民倚仗地势险阻,一直不服蜀汉统治,我们现在攻破南中易如反掌,但是在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是会叛变,所以,我们不如攻心为上,以心战治之。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当年5月份渡泸水(今云南保山县西北),擒拿了孟获,为了彻底征服孟获的心,诸葛亮故意把自己排兵布阵的方略摆给孟获看,孟获不以为然,说初次与诸葛亮打交道,不明虚实,只要像这样的阵势,我肯定能取胜,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孟获不久又领兵来战,又战败而归,被诸葛亮俘住,就这样擒了放,放了擒,连续七次,直到第七次再放孟获时,他却不肯离去,说诸葛亮是天威,南中不再反了,孟获的心被攻下了。然后,诸葛亮把南中各地的首领召集起来,宣布南中各地继续为他们管辖,蜀军不设官,不留兵,并将随军的衣物、粮草捐献给了当地官兵,以补偿连年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损失,得到了南中军民的拥护。
从此,夷汉相安无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