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陵之记载,可散见于《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书,而后者又多本于前二者。此处只根据相关材料对其略作简述,资料大多取于前二者。以后不另作说明。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加上他又是名将之后,久之自然就赢得汉武的青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不久,“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受制于无能而又狂傲自大的国戚,贰师将军李广利。事实上,李陵一生的悲剧从这一时刻开始,就已经正式上场了。
李广利乃嫉才妒贤而又心胸狭窄之人,自然不会让李陵出风头。“天汉二年,贰师将叁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於天山。”以李陵之才能,本当担任一方要职,冲锋陷阵;然而李广利却准备让他专管后勤辎重。报国心切却又不韵世故的李陵自然不愿意,乃向汉武“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并立下“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这样的豪言壮语。李贰师自然很不高兴。不过用兵心切的汉武却深嘉许之,并令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在半道迎接李陵之军,以作侧应。博德曾为伏波将军,不甘为陵之后距,就奏称“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擒也。”。汉武“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大怒不许。李陵于是只有匆忙率领步卒五千,兵出居延。
旬月,陵军到达浚稽山,并与单于的三万骑兵相遇。匈奴兵见汉军少,蜂拥围攻之。“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馀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由于连续作战,陵军士卒多数负伤,但士气未敢稍懈。明日再战,又斩首叁千余级。孤军不利,而援军迟迟未至,李陵乃命且战且退。“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
面对如此强劲而毫无畏惧的对手,匈奴军又不知陵军虚实,以为自己面对的乃是汉军精锐;而且此时李陵军已退至离开汉朝边塞不远,单于也担心自己是否会中敌引敌深入围而歼之之计,因此也已心生怯意,准备要撤。就在这时,陵军一个叫管敢的军侯汉奸,因曾被其校尉所辱,而投降匈奴,并告之以“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单于闻之大喜,攻陵军益急。连战八日,汉军且战且退,“未至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卒多死,不得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兵困马乏,弹尽粮绝。李陵知道已被算计,犹叹道:“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有军吏劝求道径还归,被李陵拒绝,称“吾不死,非壮士也。”并下令乘夜让兵士各自逃亡,那样或“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到了夜半,“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李陵之败,主要原因在于李广利的援军迟迟不至。然而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近十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可惜李陵未能实践其“吾不死,非壮士也”之诺言,而如韩延年那样战死疆场,以完名节,其一生的大错,正始于此。或者这是因为他毕竟还年轻气盛,欲图来日争贰师援兵不至这口气?或者他想暗敛机锋,以待来日?固然,自古以来战无必胜之理,战败则就有被降的可能。然而不管怎样,武将贪生,战败降敌,在近代之美国人那里,或仍可以“光荣投降”而赢得谅解甚至喝彩;在时下流行的三两不韵世事的小毛娃子光着屁股又蹦又跳地在那里歇斯底里嚷嚷着的“汉奸万岁”的口号声中,或也能赢得惺惺相惜的相投臭味。然而在中国传统之“不成功便成仁”的伦理和道德框架里,却决不能容许之;在任何一个尊重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并渴望在人格的实现中实现个人的价值的社会里,大概也鲜能被容许。而况自古以来,被俘不降不屈就义的壮士多有,岳飞所谓“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者也。因此,李陵的投降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辩解的。李陵之为后人所痛恨之处,也正在于此。
如果李陵战死或自尽而死,他必已是垂范千古的民族英雄;如果李陵就此甘心情愿地作人奴才,为人驱使如明末的洪承畴,那倒也简单。然而李陵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似乎是为了使自己从“心有不甘”中解脱出来的路。这条路对他而言是至为难行,每迈一步,都要备受民族大义良心的煎熬。
然而他确是被他那不甘之心所驱使,沿着那条路向前走去了。
李陵,字少卿(-前74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之子。年少时善于骑射,爱交结朋友,礼贤下士,本人口碑很好。
汉武帝认为他有他祖父李广之遗风,便任他为侍中建章监。后来李陵被派往边疆,曾带领八百骑过居延察看地形,深入敌境二千余里,并没有撞见匈奴。
虽然无功,但武帝随后将他提封为骑兵都尉,安排他统领丹阳楚兵五千人,并在酒泉、张掖负责部队(预备役)的骑射训练。几年之后,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大宛,让李陵带领轻骑五百出敦煌、至盐水,行军至塞外接应李广利的部队班师,随后留在张掖屯兵。
兵出居延 天汉二年(西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自酒泉出征匈奴,于天山攻击右贤王。李陵被安排为李广利保卫辎重(后勤运输)。
他不愿效命于李广利部下,便请求汉武帝:“我所率领的边关屯军,皆是荆楚一带的勇士、能力出奇的剑客,力气大得可掐死老虎,射箭百发百中。我希望能自己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分击单于部队,请不要让我效命于李广利的部队。”
汉武帝感叹年轻人不愿服从分配,于是告诉李陵:“我这次出兵众多,没有多余的骑兵分给你。”李陵便向汉武帝下了保证:“不需要骑兵!我愿意以少敌多,用五千步兵横扫单于王庭。”
汉武帝听了很高兴,便准许李陵出兵,同时调强弩都尉路博德带兵半路接应李陵军。路博德以前是伏波将军,觉得落在一个晚辈后面很没面子,便上奏:“秋天匈奴马肥人壮,最好不要与之交战。
臣希望能把李陵留到春天,然后各领五千人马从酒泉、张掖东西并击浚稽山,可必打败匈奴。”汉武帝看了上奏后很生气,怀疑李陵是怯战才串通路博德上书,便训斥路博德,同时下诏催促李陵出战。
李陵于是带着五千步兵出居延千余里,向北行军三十日,到浚稽山下驻扎。他将沿途所经的山川地形绘成地图,派遣麾下部将陈步乐送回长安。
陈步乐见到汉武帝后,大夸李陵如何率领将士拼死作战。汉武帝很高兴,就提拔陈步乐为郎官。
李陵到达浚稽山后,遭遇了匈奴主力,被三万大军包围在两山之间。李陵以大车为营,带领士兵出营外前排戟盾、后排弓弩列阵。
匈奴见汉军人少,便直接正面攻击大营,结果被李陵部弓弩杀伤很多,便向山上撤退,但是被汉军追击损失数千人。且鞮侯单于大惊,便又调来八万余骑兵增援。
李陵向南边打边撤数日,最后被困在山谷中,部队死伤惨重。李陵发现部队气力衰弱、士气低下,便从随军车辆中搜出士卒家眷(军妓),全部斩杀。
第二天李陵再与匈奴交战,杀死敌军三千余人,随后引兵东南沿着龙城古道行军四五日,来到一片满是芦苇的大沼泽中。匈奴从上风口方向火攻,李陵也命令军中放火以求自救。
后来李陵部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派遣其子亲率骑兵攻击李陵。李陵军在树林中步战,又杀死数千敌军,并且用连弩射退单于。
据被李陵俘虏的匈奴兵透露,单于十分恼火:“这支汉军精锐,打又攻不下来,日夜把我引往南面边塞附近,难道有伏兵?”其余首领户长均说:“单于亲自率数万骑并都消灭不了数千汉军,以后没脸再指挥边臣,让汉朝瞧不起匈奴。”单于大怒,再次派兵在山谷间猛攻,推进四五十里后遇到平地,还是不能攻破,只好退兵。
这时,李陵军的情况更加危急。匈奴仗着人多,双方一日交战数十次,李陵军又杀死敌军二千余人。
匈奴军见情势不利,正想退兵,恰好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为被校尉所辱,投降了匈奴,同时出卖了李陵军的情报:“李陵军没有后援,已经弹尽粮绝了,只有他及成安侯韩延年麾下各八百人在前面打着黄白旗开路,用精锐骑兵射击就能攻破他们了。”单于得知大喜,派出骑兵沿小路抄袭,并且大叫“李陵、韩延年投降吧!”,仗着山势居高临下射击汉军。
李陵部队向南退走,还没到鞮汗山,一天就把五十万支箭射完了,只好丢掉军车继续撤退。这时李陵军还有三千余人,只能砍断车轴当兵器,军官拿着随身短刀,撤入峡谷中。
单于部队在后面掩杀,同时从山上投下垒石,汉军伤亡惨重,无法行动。 黄昏后,李陵独自着便衣出营,并喝退左右:“不要跟我,本人要单枪匹马去杀单于!”良久之后,李陵回来,大声叹息道:“这回兵败了,我们死定了!”随行军吏劝他诈降:“将军威震匈奴,如今命当不该绝,以后再想办法逃回去。
当年浞野侯赵破奴被匈奴俘虏,后来逃亡回来,皇帝接待他如同客人。何况将军呢!”李陵说道:“不要说了!我如果不战死,就不是好汉。”
于是砍断旌旗,将随行携带的珍宝掩埋。李陵叹曰:“如果再有数十发箭,就可以突围了。
如今已没有兵力可以再战,等天亮束手就擒吧!大家散伙,希望有人能逃回去报告皇帝。”然后他命令军士每人携带二升干饭、一大块冰,约定突围后到遮虏鄣会合。
半夜时,李陵命令士兵开始突围,却没有人去敲战鼓。李陵只好与副将韩延年带领随从十余人上马冲杀。
匈奴骑兵数千在后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大呼:“我没脸回去见陛下!”便下马投了降。
他的五千兵被打散,只有四百余人突围成功回到了塞内。 李陵兵败的地方与边塞只有数百里,消息很快便传了过来。
汉武帝。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司马迁对汉武帝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李陵碑 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
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 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的宋军跟契丹军队大战于金沙滩,宋军的元帅是潘美,其中有个将领叫杨业,他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提出要诱敌深入,希望元帅能够采纳这个计策,但是多次遭到潘美的拒绝,反而命令他要去硬拼。
杨业只好接下命令,但他希望宋军的主力兵在陈家谷接应一下他,但是潘美非常的不配合,见到契丹军队之后,竟然望风而逃。导致身处战斗的杨业缺乏支援,而陷入了绝境,最终被俘虏,但是他是绝食而死。
在京剧中,为了彰显杨业的不屈和报效祖国的精神,就使其撞死在李陵碑下,虽然这种艺术表达手法,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并有些夸张,但更能彰显英雄的悲壮。 而李陵碑的主人李陵,他跟杨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他也是同样得不到李广利的支援,最终在战场上被俘虏。
但是他缺乏杨业的坚毅,选择了绝世自杀,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活下去的行为,那就是投降。也许在军队里面,这种情况死了反而比活着更让人敬佩,但是谁又生来不怕死呢。
因此,杨业撞李陵碑,此乃真英雄也。 公孙敖迎李陵 李陵,字少卿,西汉时期的将领,很擅长骑马射箭,有仁爱之心,在军营中能善待士兵,有仁爱之心,在外风评不错,颇有美名。
是中国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乃是名门之后。汉武帝认为李陵有其祖父飞将军的风范,下令让他率领八百名骑兵。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兵去攻打在天山一带的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去为大军押送粮草。李陵拒绝他的士兵都是能独当一面,不想做那运输粮草的军队。
结果李陵请命以五千的步兵想以少胜多,直捣单于的王庭。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感动便同意李陵这么做,并下令路博德领兵在行军途中接应李陵。
. 而后,李陵孤军深入,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三万多的骑兵包围,李陵的军队在杀死数千的匈奴后,向南方突围,把匈奴引向塞边,匈奴久攻不下准备撤走时,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无法忍受校尉的凌辱投降匈奴,告诉单于,李陵没有后援也没有箭矢了。李陵在血战之后被俘。
在边塞把这一情况告诉汉武帝后,汉武帝大为震怒,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情被迁怒受了腐刑。
李陵是汉朝著名「飞将军」——李广——的孙子。
在汉匈对抗过程中,他自告奋勇向汉武帝请战,另避战场,与匈奴决战。公元前 99 年,李陵率五千名步卒出大漠,寻找匈奴主力。
但汉军深入,后援不继,李陵退兵。在彻退过程中,李陵竟然反被敌方捕捉行纵,匈奴动员全国骑兵,前后共出动二十万人,一路追击李陵部队。
李陵孤兵奋战,弹尽援绝,死伤惨重,深陷重围,最后不得不投降。消息传回,廷上群臣全都指责李陵投降,只有司马迁一人直言,其它两路部队皆无战功,只有李陵一部奋勇杀敌;汉武帝以为司马迁「指桑骂槐」,暗中批评他喜爱的将领「李广利」无能,便十分愤触怒,下令处死司马迁;后因减刑而改判司马迁为「腐刑」。
两年后,汉朝另一将领公孙敖得到情报,获知投降的李陵竟然帮著匈奴练兵。汉武帝便下令将李陵留在汉朝的家眷全部处决。
李陵得知,声称那是另一位早先投降的汉人都尉「李绪」之误;后来李陵竟派人去刺杀李绪,以泄心头之愤。
李陵(?—前74年),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李陵之父是李广长子李当户,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拨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
汉武帝因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带领八百骑兵。李陵曾带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侦察地形,但没有发现敌人。
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五千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前99年)秋,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三万攻打匈奴浚稽山之战,想派李陵为李广利军监护辎重。
李陵坚决辞谢,表示愿率所部直捣单于主力。武帝应允。
李陵率五千名弓箭手从居延北出发,不久匈奴且鞮侯单于以三万骑兵围困李陵军于两山之间。汉军以辎重车为营,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后列士兵持弓箭。
匈奴见汉军人少,便向汉军进攻,结果遭到汉军千弩急射,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急调左右部八万余骑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
李陵说:“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汉书·李广苏建传》)原来刚出征时,一些关东盗贼的妻子因迁徙而随军,为士卒妻妇,藏于车中,后被李陵发现,全部处斩。第二日再战,斩首三千余级。
行十余日,抵一大泽中,泽中多芦苇,匈奴顺风放火,汉军亦纵火,预先烧周围的芦草以自救。退至某山,单于派兵攻击,李陵与匈奴兵步战于树林中,斩杀数千人。
又发连弩射单于,单于逃走。单于见李陵部卒勇锐,久战不下,又渐近汉塞,便问部下:“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将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于是再战。 刘冠翔饰演的李陵 当时,两军一日战数十次,汉军又伤杀匈奴二千余人。
匈奴见形势对已不利,便想退兵。这时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匈奴,说:“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大喜,于是便派骑兵合攻汉军,并大声疾呼:“李陵、韩延年趣降!”(《汉书·李广苏建传》)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对射,矢如雨下。汉军南撤,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而去。
此时,汉军尚有三千余人,以短刀,车辐为武器,退至一峡谷内,被匈奴阻断后路。单于隐藏在汉军身后,在角落里向汉军投石,汉军多数战死,无法前行。
黄昏后,李陵穿便衣独步出营,良久而还,长叹说:“兵败,死矣!”军吏说:“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李陵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汉书·李广苏建传》)于是斩尽旌旗,将珍宝埋于地中。
李陵慨叹说:“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夜半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匈奴招降李陵,李陵曰:“无面目报陛下。”
(《史记·李将军列传》)遂降匈奴。其部几乎全部战死,仅有四百余人回到了汉境。
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与匈奴骑兵抗衡,孤军苦战,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汉军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实力相差悬殊,最终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
李陵战败后,武帝召见了李陵的妻母,后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而责,陈步乐自杀,群臣皆言李陵有罪。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不久,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匈奴,要李陵相助,但李陵单于关系很好,结果李广立功少而归。
武帝因此迁怒于司马迁,将其腐刑下狱。后武帝悔李陵无救,说:“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
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汉书·李广苏建传》)于是遣使者慰劳李陵军逃脱的人。
李陵在匈奴一年有余,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兵入匈奴,无功而还,说:“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汉书·李广苏建传》)武帝闻后,将李陵母弟妻子全部诛杀。
陇西士大夫都以李氏为愧。李氏的名声由此败落了。
其后,汉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对使者说:“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说:“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李陵说:“乃李绪,非我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李绪本为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后降匈奴。李陵痛其家因李绪而被诛,便叫人刺杀了李绪。
匈奴大。
李陵碑 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
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 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的宋军跟契丹军队大战于金沙滩,宋军的元帅是潘美,其中有个将领叫杨业,他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提出要诱敌深入,希望元帅能够采纳这个计策,但是多次遭到潘美的拒绝,反而命令他要去硬拼。
杨业只好接下命令,但他希望宋军的主力兵在陈家谷接应一下他,但是潘美非常的不配合,见到契丹军队之后,竟然望风而逃。导致身处战斗的杨业缺乏支援,而陷入了绝境,最终被俘虏,但是他是绝食而死。
在京剧中,为了彰显杨业的不屈和报效祖国的精神,就使其撞死在李陵碑下,虽然这种艺术表达手法,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并有些夸张,但更能彰显英雄的悲壮。 而李陵碑的主人李陵,他跟杨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他也是同样得不到李广利的支援,最终在战场上被俘虏。
但是他缺乏杨业的坚毅,选择了绝世自杀,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活下去的行为,那就是投降。也许在军队里面,这种情况死了反而比活着更让人敬佩,但是谁又生来不怕死呢。
因此,杨业撞李陵碑,此乃真英雄也。 公孙敖迎李陵 李陵,字少卿,西汉时期的将领,很擅长骑马射箭,有仁爱之心,在军营中能善待士兵,有仁爱之心,在外风评不错,颇有美名。
是中国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乃是名门之后。汉武帝认为李陵有其祖父飞将军的风范,下令让他率领八百名骑兵。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兵去攻打在天山一带的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去为大军押送粮草。李陵拒绝他的士兵都是能独当一面,不想做那运输粮草的军队。
结果李陵请命以五千的步兵想以少胜多,直捣单于的王庭。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感动便同意李陵这么做,并下令路博德领兵在行军途中接应李陵。
. 而后,李陵孤军深入,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三万多的骑兵包围,李陵的军队在杀死数千的匈奴后,向南方突围,把匈奴引向塞边,匈奴久攻不下准备撤走时,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无法忍受校尉的凌辱投降匈奴,告诉单于,李陵没有后援也没有箭矢了。李陵在血战之后被俘。
在边塞把这一情况告诉汉武帝后,汉武帝大为震怒,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情被迁怒受了腐刑。很久之后,汉武帝想到李陵是因为没有援助才被俘的,这才派使者赏赐了李陵军队残留下的士兵。
在李陵待在匈奴一年后,汉武帝终于派公孙敖去接李陵,但是公孙敖无功而返,还诬陷李陵说,李陵帮匈奴人练兵所以才没有把李陵接回来。汉武帝就把李陵的全家都杀了。
李陵事件 何为李陵事件呢?其缘由是在公元前99年的时候,原本汉武帝就派李广利将军去讨伐匈奴,而命令李陵去押运粮草。但是李陵恳请自己能够率领5千人去攻打王廷,但是却遭受到单于的主力军,遭到8万骑兵的围攻,李陵缺乏后方的补给,于是,只好投降。
在李陵兵败之后,这个消息传回长安,原本汉武帝以为他已经死了,却听到李陵投降于匈奴,愤怒万分。在这种情况下,朝中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已经怒了,就马上趋炎附势,前几天还在夸耀李陵的勇猛,现在就诋毁李陵,指责李陵的以往罪责,只是为了附和皇帝。
汉武帝就问了一下身边的史官司马迁有何看法,司马迁一方面想安抚汉武帝愤怒的心情,一方面对这些趋炎附势的百官感到痛恨,还是尽可能去维护李陵。他认为李陵为人友善,对待士兵和朋友都是有礼有貌,经常做一些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事情,李陵的所作所为都被人看在眼里,这些百官为了保全自己和家庭,眼见李陵出兵不利,就开始诋毁,真是小人的作为。
司马迁说:“李陵的爱国行为,经常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有国士的风范。如今他失利之后,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都一味的诋毁,此举真让人痛心。
李陵孤军深入,却遭遇到敌军主力,因为粮草不足,他才会投降,但他之前也杀戮了一万多的匈奴兵,还不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现在投降,也许就是为了日后报答祖国,才出此下策。”
司马迁说完这些话之后,彻底惹怒了汉武帝,将其打入大牢。这起案子落到了杜周手中,此人早已经是臭名远扬,在肉体和精神上折磨司马迁。
后来,汉武帝得知李陵率匈奴兵来攻打自己,甚为恼火,就命人将其三族杀害,判司马迁为死刑。当然汉朝有规定,判死刑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免,司马迁的家庭交不起这个钱,选择了第二种,那就是宫刑。
这起事件,就被后人称之为李陵事件。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苏武用他的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他用他的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苏武,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为了国家利益而无所畏惧的气息。在匈奴时,面对卫律的不公平审讯,他从“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表现他对汉朝的忠心;面对冰天雪地,他决不放弃,啮雪咽旃,此志不渝;面对李陵言其家庭之不幸,“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依旧不改其本色。即使在归国之后,未受到与匈奴提供的可相提并论的厚待,也丝毫未生谋反之心,坚守着对国家的忠心,展现着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节操。因此,昭帝遗言中还提到苏武“明习故事”和“奉使不辱命”这两点。可见,苏武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苏武不屈的性格,不是表面花俏的修饰,而是真真切切的行为。自古英雄多磨难,但磨难后才能真正了解英雄。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风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去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艺文类聚卷二十九·李陵赠苏武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在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思情日已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慰我平生亲。” ---《艺文类聚卷二十九·苏武赠李陵别诗》
李陵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与李广一样精通骑射,爱护士卒,谦以待人,战败投降匈奴后全家被诛,终死匈奴。
苏武是汉朝使臣,出使匈奴被扣押,心存社稷,坚贞不降,卧雪吞毡,忠心贯日。牧羊十九年后返汉,名传千古。
关于李陵和苏武这二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等文献中均有二人的传记或记载。后人对二者的评价可谓是天壤之别了,一个被认为是汉@奸,一个被认为是忠良。苏武是忠良自不必说,对于“汉@奸”李陵,我觉得“汉@奸”这个帽子似乎并不十分恰当,因为有时候,忠和奸并不能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人物全部概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