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曲》主要是作为一首爱情诗来写的,诗中对于吴三桂措辞隐约闪烁,似乎带有婉曲的嘲讽,却又带有颇多的同情。“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些诗句写出了吴三桂的悲剧性处境:他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作出与李自 成为敌的决定,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也不可能对吴三桂作全面的评价,但他确实指出,人处在历史造成的困 境中时,无法作出两全的选择,他不能不承担悲剧的命运。这里面包含了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也正因此,这首《圆圆曲》写得烟水迷离,百感交加,极富于艺术魅力。 一、“刺吴”说。
陆次云《圆圆传》: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贿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
二、“美吴”说
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的悲欢;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贞、捍卫爱情的勇敢,并倾诉了个人在群体缠绵下的悲哀与痛苦。”
三、“羡吴”说
宋谋玚《吴梅村〈圆圆曲〉疏解》:“据说吴三桂曾厚贿梅村求毁板,恐怕主要就是因为这类(指“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有讽刺的个别句子。至于全诗的基调,还是以讴歌艳羡为主,这不是吴三桂及其庇护者、追随者所不能接受的。”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借用吴王夫差的故事,暗寓吴三桂的下场。作者的预言,正好印证了二十多年后吴三桂叛乱被清王朝最后消灭的结局。
【赏析】 《圆圆曲》是长篇叙事诗,全诗组织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照应,多用曲笔,叙事、抒情、议论交织在了一起,虽以陈圆圆、吴三桂的离合故事为主要内容,但也揉合进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第一段为开头八句,写明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吴三桂勾结清兵攻占北京,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句切中吴三桂要害,并以此句为全诗的主旨。
指明吴三桂打着复明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陈圆圆而降清的。诗一开篇就借“鼎湖当日弃人间”代指崇祯之死,然后就写吴三桂打败李自成:“破敌收京下玉关”,极斩截利落。
兴兵的名义是为崇祯报仇,然而骨子里却另有怀恨。“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二句之妙,一在于对仗精整,以众形独,以素形红;二在于下句“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
它不是靠夸张取胜,而是一针见血以事实胜雄辩,“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事实是吴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视的。为一已私情牺牲民族大节及全家性命,其行径比较《史记》中为护璧冲冠一怒的蔺相如和将行剌秦王“怒发上指冠”的荆轲,毕竟太卑微,出以吴三桂口吻的“红颜流落非吾恋”,辩解显得无力,“哭罢君亲冉相见”的举止于是显得做作虚伪。
第二段从第九句至“争得蛾眉匹马还”,叙述吴三桂与陈圆圆悲欢离合的经历。用蝉联句法用作倒叙,写到吴陈初次见面:“相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当初吴三桂在田家宴会上,对色艺双绝的陈圆圆一见钟情,田宏遇便顺水推舟,为他们牵线搭桥,定下这一段姻缘。
这一段乃是以三桂为中心,对吴陈离合情事初陈梗概。写法是直书其事,大刀阔斧。
“家本姑苏浣花里”,则有点染之妙,同时,也容易使人与西子浣纱发生某种联想。以下虚拟一梦,说陈圆圆是西施后身,最是闲中生色的笔墨。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人君王起”二句大得《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此是新承恩泽 时”之神韵。“采莲人”指西施,又与苏州的“横塘水”搭成联想,使人想见娇小的圆圆有过天真无邪的童年。
以下四句仍用蝉联格起,转说圆圆长成,被豪门强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圆圆当时只是担惊受怕,又哪能预测未来?“此际岂知非薄命”已遥起后文“错怨狂风扬落花”,针线极为密致。“侯门一入深如海。”
在权势通天的外戚之家,圆圆又再一度被作为贡品献入宫中,但未获选。从此作为豪门女乐,精习弹唱,歌笑向客,用佐清欢。
使陈圆圆绝处逢生,脱离苦海的契机终于到了,她遇到了少年得志的吴三桂,一拍即合彼此真是目成心许了。此即段所谓“相见初经田窦家”一节,这里便接过此线展开动情的唱叹:“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正在山重水复,忽然一径暗通:“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相见恨晚:“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然而,好事多磨,这时三桂又奉旨出关抵御清兵:“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这一节两句一转,一波三折,摇曳生姿。
写三桂去后,陈圆圆在一场社会巨变之中跌进命运的深渊。农民起义军入城,吴、陈,双方音讯隔绝,诗人兼用王昌龄《闺怨》(“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沈俭期《杂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语意,写道:“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更难堪的是她受声名之累,成。
《圆圆曲》主要是作为一首爱情诗来写的,诗中对于吴三桂措辞隐约闪烁,似乎带有婉曲的嘲讽,却又带有颇多的同情。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些诗句写出了吴三桂的悲剧性处境:他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作出与李自 成为敌的决定,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也不可能对吴三桂作全面的评价,但他确实指出,人处在历史造成的困 境中时,无法作出两全的选择,他不能不承担悲剧的命运。这里面包含了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
也正因此,这首《圆圆曲》写得烟水迷离,百感交加,极富于艺术魅力。 一、“刺吴”说。
陆次云《圆圆传》: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
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贿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 二、“美吴”说 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的悲欢;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贞、捍卫爱情的勇敢,并倾诉了个人在群体缠绵下的悲哀与痛苦。”
三、“羡吴”说 宋谋玚《吴梅村〈圆圆曲〉疏解》:“据说吴三桂曾厚贿梅村求毁板,恐怕主要就是因为这类(指“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有讽刺的个别句子。至于全诗的基调,还是以讴歌艳羡为主,这不是吴三桂及其庇护者、追随者所不能接受的。”
[高一作文]踮起脚尖。
圆圆曲
【作者】吴伟业 【朝代】清代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妖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红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都曲妓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圆圆曲》是一首长诗,共七十八句,五百四十九字。分六大段,前五段叙事,后一段议论。
圆圆曲名句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凉州。
《 圆圆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伟业所作。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他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歌多叙述史实、抒写个人情感,与长庆体有相似之处而又有所创新,后人称之为“梅村体”,其取材多用正史,叙事诗多为实事。
而《圆圆曲》就是梅村体的代表作,是一首以情爱为主线的诗歌。 《圆圆曲》是自《长恨歌》以来最值得注意的叙事七言歌行。
它既是一首爱情赞歌,也是一曲人生的悲歌。这首诗歌从全篇来看,有点像长篇小说。
诗中不仅有主人公——吴三桂、陈圆圆,而且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了记录。诗中描写了陈圆圆的美丽,写了她可怜的身世与遭遇,也写了她与吴三桂初识、相爱、分离的过程。
从整首诗歌的谋篇来看,它就像是一篇长篇小说,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插叙、倒叙的手法,从这点来看,它也是类似于长篇小说的。
如,吴伟业在诗的前半部分就写到“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然后再在后面交代陈圆圆的出身与一系列的遭遇。
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倒叙手法。倒叙与插叙的运用使整首诗看起来更加灵活,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圆圆曲》这首诗的修辞运用也是恰到好处。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暗喻、借喻、借代等多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如,在“鼎湖当日弃人间”中,诗人用“鼎湖”借代崇祯;在“白晰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和“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中,用“白晰通侯、周郎”来借代吴三桂。又如,在“电扫黄巾定黑山”中,诗人用“黄巾、黑山”借代李自成、张献中的起义军。
这样的用法避免了诗歌中用词的重复,也使得语言更加得晦涩含蓄。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修辞手法外,诗中还有几处用到了顶针。
如“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等等。
诗中包含有这样的诗句,使得整篇浑然一体,读来琅琅上口。 在《圆圆曲》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这两句了。从整诗的首句“鼎湖当日弃人间”中的“弃”字,我们可以得知是崇祯自杀了,大明王朝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
而在这两句中,“缟素”与“红颜”这样的一白一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民族危难面前,吴三桂个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自己的私情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分离,这使得吴三桂背上了洗不掉的污点。在此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既是对吴三桂罔顾君亲大义的讽刺,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里也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贞和捍卫爱情的勇敢。
人们在读《圆圆曲》时,往往只关注到吴三桂而忽略了陈圆圆,或是将吴三桂降清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陈圆圆。我觉得这都是对这首诗歌的片面解读。
首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大量的笔墨对陈圆圆身世、遭遇进行了叙述,如“家本姑苏浣花里”,“前身合是采莲人”,诗人在叙述的同时所表达出的是一种对陈圆圆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吴伟业笔下的陈圆圆是虽然出身寒微却也纯洁美丽的。全诗将陈圆圆的悲惨命运叙述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对这样一个美丽不幸的女子,我想诗人是希望人们都能够怀着一颗同情之心来认知的。其实在本诗中,吴三桂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在历史中陈圆圆远不如吴三桂重要,所以使得人们在解读时产生了偏差。
当然,诗中不仅有对陈圆圆的同情,同时也有对吴三桂的讥讽。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缟素”与“红颜”的对比之外,在“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中,诗人仍旧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成灰土”的“白骨”与“照汗青”的“红妆”对立起来,再一次使人们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我觉得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历来的红颜祸国的思想所致。红颜之祸常常被看作是朝代更替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商纣王身边的妲己,还是周幽王身边的褒姒,都被人们一致认为是导致亡国的红颜祸水。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读过《圆圆曲》之后,有人会将吴三桂降清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陈圆圆,认为吴三桂终成为历史的罪人的原因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就好像是在说没有陈圆圆吴三桂就不会降清,没有陈圆圆大明王朝就不会灭亡,没有陈圆圆李自成就可以稳坐北京城,历史的罪责就这样一下子推给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人们这样的看法对于陈圆圆是很不公平的,试想,一个王朝的存亡又怎么会仅仅依靠这样一个女子的力量来改变呢?所以,那些对陈圆圆一味批判的声音是缺乏信服力的。 通过对《圆圆曲》多方面的分析,使我们对这首七言歌行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它既写了吴三桂与陈圆圆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表现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讥讽,亦有感慨。
全诗规模宏大,人物身世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织融会,既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又反映了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诗人运用多种结构手法,使情节曲折多变,富有传奇色彩。
而且本诗注重格律,全篇尽是律句,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出自《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歌行。典故:陈圆圆曾入宫,后为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转赠给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陈圆圆被俘。吴三桂出于私恨,遂引清兵入关,反攻北京,复得陈圆圆。
此诗通过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节选)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译文如下: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
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
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扩展资料:
《圆圆曲》是长篇叙事诗,全诗组织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照应,多用曲笔,叙事、抒情、议论交织在了一起,虽以陈圆圆、吴三桂的离合故事为主要内容,但也揉合进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为开头八句,写明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吴三桂勾结清兵攻占北京,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句切中吴三桂要害,并以此句为全诗的主旨。指明吴三桂打着复明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陈圆圆而降清的。
诗一开篇就借“鼎湖当日弃人间”代指崇祯之死,然后就写吴三桂打败李自成:“破敌收京下玉关”,极斩截利落。兴兵的名义是为崇祯报仇,然而骨子里却另有怀恨。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二句之妙,一在于对仗精整,以众形独,以素形红;二在于下句“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它不是靠夸张取胜,而是一针见血以事实胜雄辩,“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事实是吴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视的。
为一已私情牺牲民族大节及全家性命,其行径比较《史记》中为护璧冲冠一怒的蔺相如和将行剌秦王“怒发上指冠”的荆轲,毕竟太卑微,出以吴三桂口吻的“红颜流落非吾恋”,辩解显得无力,“哭罢君亲再相见”的举止于是显得做作虚伪。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圆圆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