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才大略的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亲率大军进攻大夏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拓跋焘不顾大臣长孙嵩等人的一再阻挠,毅然采纳汉人大臣崔浩的意见,亲率大军进攻大夏,后因大夏都城统万城坚难下,掳其人口、牲畜而还。
次年,拓跋焘再率大军攻夏。鉴于统万城坚难攻,拓跋焘采用调虎离山之计,亲率轻骑诱敌,然后经过激战大破夏军,攻克统万,基本平定大夏。
神麔二年(公元429年),拓跋焘再次力排众议,采用崔浩提出的以轻骑奔袭柔然的战略方案,率大军进攻柔然。当年五月,拓跋焘军至漠南,舍弃辎重,亲率骑兵渡大漠突袭柔然。
柔然为游牧民族,本以行动快速飘忽著称,但因魏军的突然袭击,竟然未及抵抗和转移,被魏军消灭殆尽,仅其可汗率族党逃掉。拔跋焘经此次战役,基本解除了柔然的威胁。
2,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
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 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
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秦讨救兵。 当时,后秦在北方是个比较大的国家。
后秦国主姚兴派使者到晋军大营去见刘裕,说:“燕国和我们秦国是友好邻国。我们已派出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
你们一定要逼燕国,我们不会坐视不救。” 刘裕听了使者这番威胁的话,冷笑一声说:“你回去告诉姚兴。
我本来打算灭掉燕国之后,休整三年再来消灭你们。现在既然你们愿意送上门来,那就来吧!” 使者走了以后,有人对刘裕说:“您这样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兴。
如果秦兵真的来攻,我们怎么对付?” 刘裕泰然说:“你就不懂得这个理儿。俗话说:‘兵贵神速’,他们如果真的要出兵,就会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来通知呢?这完全是姚兴虚张声势,吓唬我们。
我看自己也顾不过来,哪有什么能力救人呢。” 不出刘裕所料,那时候后秦正跟另一个小国夏国互相攻打,还打了败仗,更谈不上出兵救南燕。
没有多久,刘裕就把南燕消灭了。 过了几年,刘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据力量,再一次北伐,进攻后秦。
他派大将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一带出兵向洛阳方向进攻,自己亲自率领水军沿着黄河进军。 那时候,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
北魏在北岸集结了十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着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水冲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击。
刘裕派水军上北岸去打魏军,魏兵就逃,等晋军回到船上,他们又在北岸骚扰,弄得晋军来回奔跑,没法顺利进兵。 刘裕派了一个将军带了七百兵士、一百辆兵车登上北岸,沿岸摆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当中的一辆兵车上竖了一根白羽毛。
因为这种布阵形状像个月钩,所以名叫“却月阵”。 魏兵远远观察着晋军的布阵,不懂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敢动。
一会儿,只见晋军中间车上有人举起白羽毛,两侧就涌出了二千名兵士,带着一百张大弓,奔向兵车。 魏兵看看这个阵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集中三万骑兵向河岸猛攻晋阵。
晋阵上一百辆兵车上的弓箭齐发,仍旧挡不住魏兵。 没料到晋军在却月阵后面,另外布置好一千多支长矛,装在大弓上。
这种长矛约有三四尺长,矛头特别锋利。魏兵正向晋军猛攻的时候,晋军兵士们就用大铁锤敲动大弓,那长矛往魏军飞去,每支长矛就能射杀魏兵三四个,三万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几千。
其他魏兵不知道晋军阵后还有多少这种武器,吓得抱头乱窜,全线崩溃。晋军又乘胜追击,杀死了大批魏兵。
刘裕打退魏军,打通了沿黄河西进的道路,顺利西进。那时候,王镇恶和檀道济带领的步兵,已经攻下洛阳,在潼关和刘裕水军会师。
接着刘裕派王镇恶攻下长安,灭了后秦。 刘裕灭了后秦,把他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和王镇恶留在长安,自己带兵回南方。
过了几年,晋安帝死去,刘裕认为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即位的晋恭帝让位。公元420年,刘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
这就是宋武帝。东晋王朝在南方统治了一百零四年,到这时候灭亡了。
3,檀道济唱筹量沙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两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即位以后,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
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
说几个我感兴趣的故事
第一个是武悼天王冉闵和杀胡令
杀胡令: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此令共分三道。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此令一下,各地传檄,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胡人那里,则纷纷越墙离城,惊恐而去。
第二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阵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阻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篾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阵,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第三个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后人称之“白袍将军”。
陈庆之,字子云。
大通二年,北魏发生内乱,有实力的诸如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而且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没实力的象北海王元颢,就只有象春秋时期那样自托他国,借助他国的力量去成为本国的皇帝。于是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于是在连绵的春雨之中,陈庆之带领自己直属的区区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一般的北伐之旅。
陈庆之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其中一次甚至是以三千全歼20万,攻进虎牢关,拿下洛阳,上洛之战圆满成功。
1、北魏毁佛 北魏武帝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
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太平真君五年,诏禁王公以下至庶人私养沙门,九月杀政变未遂的僧领玄高、慧崇等。
七年,太武帝西征到达长安,见佛寺内藏有兵器,又查出酿酒、财宝,发现僧侣与室女私通,即立禁佛。司徒崔浩上疏请诛天下沙门,毁诸寺院经像。
三月,帝下诏诛长安沙门,并命留守平城的太子晃下令废除全国佛教。太子尊崇佛教,缓发诏书,使远近皆有所豫闻。
因此四方沙门多亡匿逃脱,金银佛像及经书被秘密收藏,仅有一部分僧人被戮,而魏境内寺宇建筑却多被毁。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诏复佛法。
佛教又得以恢复。2、唐寓之暴动 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冬,唐寓之在新城(今浙江新登东)一带结党四百余人。
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暴动,首先攻下富阳。三吴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浙江东部)的被却籍者纷纷参加,众至三万。
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他们的户籍本为白籍,因此暴乱者被称为“白贼”。唐寓之又攻下桐庐,进占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盐官(今浙江海宁南)、诸暨、余杭等县,并在钱唐称帝,置太子,改国号为吴,建元兴平。
以钱唐新城为皇宫,县廨为太子宫,设置百官,以寒门出身的钱唐富人柯隆为尚书仆射、中书舍人,兼领太官令、尚方令。唐寓之还派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郡(今浙江金华),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
3、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
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
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
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
士族门阀在侯景之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在乱后5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
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北魏孝文帝改革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5、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阴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景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寓之暴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毁佛。
《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都是短小精悍的,每一篇都符合你的要求:
1、这是“东床快婿”的典故: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
2、还有很有魏晋之风的这一篇: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任诞)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哪能上战场呢?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于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2年后胜利还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想请她做大官,不过被花木兰拒绝了。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补充: “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cn/oldimages/pic_19038.jpg头戴笼冠,身着长袍,为陪葬仪仗俑群象之一
/img/2007-03/04/wb1200e.jpg两组北朝骑马乐俑,马高28.5厘米,击鼓俑高21厘米,吹箫俑高25.5厘米。
马四足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四腿短粗,马鬃自马颈平梳至头顶前端作角状突出,整体呈静止的姿态。马胸前配有模仿皮革制成的防护装备,马背上铺以方形障泥,上方再铺马鞍,属于所谓的甲骑具装。
其中一件,马尾残缺,马耳前端头顶上有冠状装饰,头戴尖顶帽的胡人骑在马鞍上,左手扶扁圆板鼓,右手作击鼓状。另一件马尾垂贴马臀,马背近臀处与左下腹部置有圆形孔洞,推测系插置“生花”仪仗的设施,戴冠俑坐骑其上,两手横置嘴前吹奏排箫。作品中,乐俑与马是分开制作的,都采用捏塑成形,人物与马均为橙红胎,加彩多已脱落,仅残留不甚明显的白色陶衣与红彩。
长方形踏板的组件有利于固定动物俑,首见于北魏时期。这件马的造型与装备,与北魏初期西安草场坡墓出土非常类似。此外,人俑造型与近年整理的北魏山西大同宋绍祖墓骑马俑亦接近,推测其年代约在北魏时期。骑马军乐队的图像始见于两汉魏晋时期,如成都扬子山东汉墓鼓吹画像砖、东晋东寿墓壁画等。北朝时代,因胡人掌握政权,“马上乐”更为隆盛,墓葬陪葬品中,经常可见大量的骑马乐俑伴随重装骑兵或出行仪仗俑出现。这些骑马乐俑对于复原六朝鼓吹乐的形式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骑马武士俑 北魏(386-420年)高38.5厘米;马长34.5厘米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 该墓出土骑马俑14件,披甲俑24件,牵马俑多件,出土时排列有序,可见墓主身份很高,是研究北朝早期骑兵编制和装备的重要资料。
骑俑、马都身着铠甲,是目前发现较早的着盔甲的骑马武士俑。 南北朝时期,武士铠甲由两面铠改为明光铠。
人、马皆着铠甲,史称“甲骑具装”。“具装”就是战马所披的铠甲的名称,有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
骑兵使用的格斗兵器也由戟改为长刃的马矛---槊。武士俑手中缺失的兵器当是槊,鲜卑族就是以重骑甲兵荡平中原诸政权建立北魏的。
自十六国至隋代,“甲骑具装”重骑兵一直是作战主力。敦煌莫高窟壁画“五百群贼成佛”故事,再现了北朝重装骑兵作战的真实面貌,唐代因重骑兵机动性不强,改为人披铠甲、马不披甲的轻骑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