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据《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的记录,燕山君十年在杀害严、郑两贵人时,曾想杀害已成为大妃的贞显王后,后因王妃慎氏求情才得以幸免 ,另一方面应该也是想到慈顺大妃的抚育之恩,毕竟燕山君从三岁起就是慈顺大妃在抚养。
据《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记载,中宗二十五年,贞显王后过世。中宗下备忘记曰:‘慈顺王大妃尹氏,坡州人也。父壕为新昌县监时,壬午六月戊子,生于县衙,故以昌字作名曰:“昌年”。先是,母田氏梦,见于天上彩云中,天女下降入怀,甚奇之,因以有娠。父母心甚异焉。年十二岁癸巳六月癸酉,选入淑仪,贞熹、昭惠两王后,特加抚之,教以妇道,承顺无违。
贞熹王后常称叹曰:“以尔试观之,人必幼年选入,然后可以易教,亦可易习。”
己亥,生翁主,庚申十月,册封王妃。。。。.顺淑公主早夭,没有在《璇源系谱》上留下记载,成宗子女的排序通常也不会将她排进去,成宗的嫡长女似乎一般都记为慎淑公主亦有言论指她是中宗反正的主导势力。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并且在四川、贵州地区又相继击败奢崇明、安邦彦、张献忠、罗汝才等叛军,取得成都之捷、重庆之捷、夔门之捷等。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永历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后人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凭将箕帚作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出处】: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示例
那些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良禽择木而栖”出自《孔子》
“还有,”贞明夫人一面为丈夫戴正头上的黑色官帽,一面又说:“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良禽择木。
贞明夫人所引的“良禽择木”是孔子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寻问孔子关于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注: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我没有学过。)”
之后,孔子便催促学生们准备离开卫国。学生们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说道:“鸟择木,无木择鸟。”
此言后来演变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孔子认为,君子遇事之时应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仙泉溪上,一座石桥跨越溪水两岸,古桥、老树、溪水、人家,构成一幅温婉美丽的江南图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古朴的石桥上垂下丝丝缕缕的藤蔓,使得“积庆桥”三个字若隐若现,更添了一抹朦胧之美。在桥上纳凉的老人告诉我们,他们脚下的这座积庆桥,建于明弘治年间,是明孝宗朱祐樘为报答王皇太后救命之恩而建的。何谓“积庆”——“积”是颂扬王皇后所积恩德,“庆”是庆幸弘治皇帝自身,在被万贵妃多次暗害之际,幸而得到王皇太后的保护,他才顺利登上了皇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