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雍正皇帝为了弄清李绂与田文镜的纠参是非,便派出刑部侍郎海寿为钦差大臣,吏部侍郎史贻直、刑部员外郎陈学海等随同前往问南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张球确实贪婪不法,勒索未遂逐成报复,证明田文镜袒护张球。但也查出黄振国还在牢里活着,并未像李绂所言被田文镜害死。在结案时,史贻直见田文镜深得雍正眷宠,便有心庇护,不免徇私舞弊,未如实复命,只说调查结果田文镜所言属实,作出了对田文镜有利、对李绂不利的结论。
此时,李绂还在雍正面前不断为自己辩白,说田文镜说他袒护同年,是“立说甚巧,而实未合”,又说自己也曾题参过自己的同年。雍正讨厌他的置辩,认为“喋喋之辞,而见轻于朕”,一气之下,把这位已到任的直隶总督改为工部右侍郎。
因为田文镜所劾者均为李绂同榜进士,因此,李绂劾田文镜问题使进一步复杂化。
就在李、田两抚在雍正面前互攻之际,陈学海随海寿赴河南调查回京,他认为办案不公,袒护了田文镜,颇为不满,无奈人微言轻,力争却不得,想揭发,又恐不济于事,便私下向刚上任的浙江道御史谢济世述陈己意。不想谢济世听罢,拍案而起,说:“事成则是你的功劳,不成,则责任在我。你不为,看我为之。”于是,在雍正四年十二月上疏田文镜十大罪状,即袒护属员,索借图赖;指使属员,草菅人命;卸罪属员,阴行贿赂;串通属员,舞弄文法;藐视钦差,擅改成案;党同伐异,颠倒是非;捏造谣言,蒙蔽君主;罗织锻炼,十款九虚;引用匪类,荐举不公;索诈司员,贪婪不法。
雍正见他所奏内容与李绂所奏完全相同,便武断地认为谢济世是广西人,李绂是广西巡抚,显然是受李绂指使,公然结为朋党,扰乱国政,颠倒是非。为了严惩这种结党排陷倾害的恶习,下谕“务将实情审出具奏”。
刑部尚书励杜讷担任主审,问谢济世谁是指使者?谢济世说:“有两个人。”问是哪两个?谢济世答道:“孔子、孟子。”励尚书一听,大怒:“为何要说孔、孟?”谢济世从容答道:“田文镜的恶名,中外皆知。我从小读孑L孟之书,粗识大义,见奸弗击,就是不忠。你必欲究问指使者,不是孑L孟又是谁?”于是,励杜讷下令动用刑具。史书记载:“拷掠急,复大呼圣祖仁皇帝。”——严刑拷打太厉害时,谢济世就大呼雍正父亲康熙皇帝的庙号,弄得满朝大臣面面相觑,不知作何说为好——据说,只要一听到康熙庙号,所有大臣均要下跪。谢熬刑不过就大呼康熙庙号,刑讯他的大臣赶紧下跪。一再呼叫,一再下跪,弄得场面十分滑稽,审与被审者跪了一堂。
这时,一位血性汉子从朝班中走出,高声说道:“与谢某交通者,我也。”此人就是陈学海,当时刚升为监察御史。他在谢济世被严刑逼供时,仗义执言,主动承担责任。这一招,弄得众审官皆愕然。这位陈学海,字二登,为江西永丰人,是谢济世舅舅——通政使蒋肇担任考官时的门生。但此举并未救出谢济世。谢济世充军后,他于次年借病退以示抗议。结果又被官医突然袭击,验出无病,也被夺官,并与谢济世_道充军。不过,他比谢济世命运稍好,提前赦回北京。
雍正十年十一月的一天,谢济世梦见陈学海来到阿尔泰军营,拍手大笑,说是“恶人去也”,说罢又大笑而去。谢济世醒来便将此事记下。两个月后,北京传来消息:田文镜于某月某日去世。谢济世当时甚感奇怪。三年之后,谢济世被乾隆皇帝召回北京,即派仆人去探听陈学海的消息,不想陈学海即在送梦那天作古。此事载入谢济世的著作,表过不提。
明成祖登位后主持修纂的《明太祖实录》,以及清人以该实录史料为主要依据的《明史》,都说朱棣是马皇后所生,他有三个哥哥,即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朱棣排行第四,还有一个弟弟周王朱橚,他们的生母都是正宫马娘娘。可是,明清时期文人笔记的材料却说朱棣的生母是碽妃。相传,南京明孝陵享殿中供奉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妻妾序位排列,除太祖与马皇后正面而坐外,在东面西向的有李淑妃等20多位,而西面东向的只有碽妃一人。于是,有人认为:朱棣当了皇帝,为着将自己说成是正宫娘娘所生,故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认他人之母为母,而把自己的生母碽妃隐瞒起来;但是祭享她们的时候,又偷偷给生母与众妃不同的待遇,以使生母在冥冥之中悄悄领会“母以子贵”的殊荣。成祖虽为碽妃所生,但在封建时代皇位嫡传,为着自己皇位的体面与政权安稳,想方设法抹掉生母的痕迹,所以,后人就很难找到有关碽妃的史料。
有民间传说,碽妃可能来自元朝后宫,是蒙古人或者高丽人,相传因她未足月生下朱棣,被太祖处以“铁裙”之刑折磨致死。
实际上,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而明军攻克元大都是1368年8月的事,元顺帝在城破的几天前就携后妃子女出居庸关北遁,此时明成祖已经虚龄9岁,中间足足相差了8年,所以朱棣为元顺帝妃子所生,甚至是元顺帝“遗腹子”之说自然绝不可信,朱棣绝不可能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蒙古人洪吉喇氏所生。
所谓“刑不上大夫”,就是指士大夫即使犯法也享有免受法律追究的特权。
这实在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先不做学理上的分析,随便翻翻史籍,受到砍头、抄家、流放处罚的贪官污吏哪朝哪代没有?出现误读的原因是错解了这个“刑”字,古人用字是极为精审的,“刑”,肉刑之谓也,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其外延比“法”要小得多,只不过是主张即使士大夫犯法,也不要轻易对他们用肉刑而已。
儒家先贤为什么要提出“刑不上大夫”?近读著名学者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讲义》,有“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之说。再翻北京大学新近出版的《中国法制史》,其中一节是这样解释“刑不上大夫”的,士大夫“一般不处以残损肢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
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在广大被统治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身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这些礼遇决不等于大夫以上可以不受法律制裁。”
……原来,在“刑不上大夫”的提出者眼里,一个枉法的士大夫是否应受到法律追究根本不成其为问题,重要的是不能用大堂之上动用肉刑这种轻蔑、野蛮的方式侮辱其人格、挫伤其自尊心。“刑不上大夫”这一理论的是非且不必说,纵观中国历史,面对专制君权的淫威,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勇批逆鳞、不恤身家性命的忠鲠之士?他们也许不怕杀头,但如果动辄折辱,士气肯定会大受摧残。
不论怎样,“刑不上大夫”这一理论的实践对维护精英阶层的尊严、砥砺其气节还是有相当作用的。
明成祖登位后主持修纂的《明太祖实录》,以及清人以该实录史料为主要依据的《明史》,都说朱棣是马皇后所生,他有三个哥哥,即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朱棣排行第四,还有一个弟弟周王朱橚,他们的生母都是正宫马娘娘。可是,明清时期文人笔记的材料却说朱棣的生母是碽妃。相传,南京明孝陵享殿中供奉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妻妾序位排列,除太祖与马皇后正面而坐外,在东面西向的有李淑妃等20多位,而西面东向的只有碽妃一人。于是,有人认为:朱棣当了皇帝,为着将自己说成是正宫娘娘所生,故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认他人之母为母,而把自己的生母碽妃隐瞒起来;但是祭享她们的时候,又偷偷给生母与众妃不同的待遇,以使生母在冥冥之中悄悄领会“母以子贵”的殊荣。成祖虽为碽妃所生,但在封建时代皇位嫡传,为着自己皇位的体面与政权安稳,想方设法抹掉生母的痕迹,所以,后人就很难找到有关碽妃的史料。
有民间传说,碽妃可能来自元朝后宫,是蒙古人或者高丽人,相传因她未足月生下朱棣,被太祖处以“铁裙”之刑折磨致死。
实际上,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而明军攻克元大都是1368年8月的事,元顺帝在城破的几天前就携后妃子女出居庸关北遁,此时明成祖已经虚龄9岁,中间足足相差了8年,所以朱棣为元顺帝妃子所生,甚至是元顺帝“遗腹子”之说自然绝不可信,朱棣绝不可能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蒙古人洪吉喇氏所生。
邢 (百家姓典故)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 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
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
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於《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
然而,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
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
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后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
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后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
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如南北朝时的邢邵, 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刖刑,又称剕刑,中国古代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属肉刑;亦有指它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另外还有:周代的五刑, 《周礼·秋官·司刑》说是“墨、劓、宫、刖、杀”,《尚书·舜典》说是“墨、劓、剕、宫、大辟”,其中的刖和剕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断足。
历史上的刑罚
黥刑 | 宫刑 | 俱五刑 | 除忆诅咒 | 鸩毒 | 鸩毒 | 腰斩 | 炙刑 | 骑木马 | 十字架刑 | 凿颠 | 木桩刑 | 插针 | 幽闭 | 炮烙 | 剥皮 | 车裂 | 凌迟 | 缢首 | 烹煮 | 刖刑 | 活埋 | 棍刑 | 锯割 | 断椎 | 灌铅 | 梳洗 | 石刑 | 裸刑 | 挖阴术 | 幽闭术 | 骑木驴 | 缝阴术 | 幽闭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