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出处】《管子·牧民》。 【大意】把家当做家,把乡当做乡,把国家当做国家,把天下当做天下。
【提示】国家的观念是逐渐形成的。在春秋时代,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卿、大夫的采邑称为“家”,周天子统治的全国称为“天下”。
乡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春秋时齐国,国都附近两千家为一乡,远离国都的地方三千家为一乡。这句话旨在强调官员治理国家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家族,对自己的乡里,对自己的国家,对普天下的事务,都要竭尽全力,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这样国家才会强盛,人民才会富庶。
如果事事漠不关心,就会使亲情疏远,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也就治理不好国家。 临患不忘国,忠也。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 【大意】面临着患难而不忘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忠。
【提示】这是《左传》中记载的晋国大臣赵孟夸赞鲁国使臣的一句话,原话还有“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几句,都是说作为一国之臣,要忠于国家,要讲信用,甚至为图报国家忘记自己的生死安危。南宋有一位大臣洪皓,出使北方的金国,被拘留在苦寒地带15年,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回归南宋的信念。
为此,他写了许多诗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如“登高引领望江南,家在江南杳霭间”“肮脏无聊但独愁,未甘降服作秦囚”。经历了多年磨难,他最后终于回到南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处】屈原《离骚》。
【大意】一声长叹,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哀怜民众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提示】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
屈原生活在社会动荡变革的战国时代,他一生心系国家和人民,主张改革,以使楚国富强起来。最后在楚都陷落之际,这位诗人悲愤交加,投江殉国。
屈原的爱国精神让后人永远追念,当今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风俗,就起源于人们纪念他的活动。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处】《礼记·儒行》。 【大意】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
【提示】利国利民是大事,自己富贵是小事,如果能同时兼顾当然更好。但如果在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春秋时期,子产在郑国实行改革,制定丘赋(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有人诅咒他说:“他的父亲死在了路上,自己又像蝎子尾巴一样阴毒,他在郑国执掌政令,国家将来会怎样呀?”子产听到后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就是死了也无所谓。
况且我听说做好事只有不怕被人指责,才能最终成功。不能屈从于国人的压力,随便更改制度,它没有明显的过失,所以我不怕别人指责,不会改变我制定的制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处】曹植《白马篇》。
【大意】为了国家的危难,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将死亡看做回家一样从容。 【提示】曹操的第三子曹植,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青年诗人。
《白马篇》歌颂一位骑着白马、武艺超群的少年英雄,赞美他英勇杀敌、以身殉国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出处】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大意】有抱负、有作为的人,他们爱国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
【提示】葛洪是晋朝人。他自幼好学,曾立志为国为民效劳,后来把一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道教、中医药学上,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药学家。
古代许多有识之士,都像葛洪一样,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的事情看得同等重要。当国家和人民有难时,还常常能做到舍身舍家为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处】范仲淹《岳阳楼记》。
【大意】在普天下人忧虑之前,自己首先忧虑了;在普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 【提示】《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所写的一篇记文。
作者借景言情,通过对岳阳楼和洞庭湖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为天下民众分忧的崇高愿望。在天下民众安居乐业之前,自己是不敢、也不愿享乐的;而在天下民众贫困忧愁之前,自己必须居安思危、为民众着想。
这短短一句话,作者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处】陆游《病起书怀》。 【大意】虽然自己地位卑微,但是不敢忘记为国家分忧。
【提示】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宋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为此,陆游深感忧虑,写下了许多激励民众关心国家的诗。这句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殷切关注。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处】陆游《示儿》。
【大意】等到国家的军队向北进攻、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在祭祀时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 【提示】南宋时期北方领土被金人侵占,陆游一生都在盼望着能看到南宋王朝收复失地,在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此事,并叮嘱他的儿子,如果在他死后南宋能收复失地,千万不要忘记在祭祀时把好消息告诉他。
陆游一直到老,爱国忧民之心丝毫不减。文章来自: 学习考试网()详文参考: http://www。
一诺千金(是责任的表现吧)
典故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周公旦: 2、辅助武王 翦灭殷商 周人本是活动于今陕甘一带以农业见长的部族。
太王、王季时开始兴盛。文王断虞、芮之讼,征伐犬戎、密须,巩固了后方,又越过大河,攻克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进攻商王经常打猎的邗(今河南沁阳西北)。
灭掉商的同姓国崇之后,在丰水西岸建立了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北),以便东进。武王和周公帮助他们的父亲——文王成了西方的共主,奠定了灭掉商朝的基础。
殷纣王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西方姬姓势力发展的严重性,他对外征东夷,对内拒谏饰非,醇酒妇人,酒池肉林,把国内政治搞得一片混乱。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以周公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毕公等帮助下,在盟(孟)津观兵,大会天下诸侯。
这是一种进攻前的总演习,也是一种试探。观兵后的第二年十二月,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帮助下,统率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过盟津。
二月甲子(约前1027年)凌晨,武王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 《牧誓》是周公所作。
全文分作两段。第一段痛斥商纣王只听妇人(妲己)的话,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进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让他们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招致殷纣王灭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纣王发兵抵挡,结果纣军掉转矛头,往回冲杀,纣军溃败。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第二天,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在武王左右,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纣王罪状,正式宣布殷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其他人不过负责仪仗、保卫、布置祭天地的用具。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周公的地位仅次于武王,周公把的大钺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纣王是死掉了,可是对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的问题,武王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首先问太公望——姜尚。太公说:“我听说过,爱屋及乌。
如果相反,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意思是不光杀掉殷纣,连敌对的殷人也不能保留,而要统统杀掉。
周武王不同意。又找来召公商量。
召公说:“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武王说:“不行。”
于是又找来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
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周公这种给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赞许。
武王命令召公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贵族;修整商容故居,并且设立了标志;让闳夭培高王子比干的坟墓;命令南宫括散发了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这一切措施都表明要反殷纣之道而行之,给受殷纣残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争取殷人。
武王为了“屏藩周室”,拱卫周王朝,进行了封建。被封的兄弟之国有十五人,姬姓之国有四十人;又向参加牧野之战的诸侯分发了商朝宗庙彝器和宝物。
诸葛亮: 托孤 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至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
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亲自夺取。)”诸葛亮涕泣的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事诸葛亮为父,只是与诸葛亮共仕而已。
延至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以南中的丰富资源为国家提供军用,蜀国变得富饶,便开始训练士兵,准备北伐。
北伐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
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
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
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
诸葛亮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
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
要离刺庆忌
阖闾登王位后,得悉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此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现在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便成为阖闾的心头之患。
一日,阖闾与伍子胥计议,寻找勇土谋刺庆忌。子胥便推荐友人要离前往。传说,要离家在今无锡鸿山之北,大河头火叉浜口南岸,以打渔为业。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今鸿山十八景之一,东岭山上的“磨剑石”,相传就是当年要离磨剑的石块。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之计。据民间传说,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顺流而下,偶得胜利,便在太湖战舰上庆功,要离乘庆忌坐在船头上畅饮之机,便在月光下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庆忌则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然后将要离放在膝上,笑着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左右卫兵举刀朝欲杀要离,庆忌摇着手说:“这是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杀两个天下勇士呢?”又说:“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 说完庆忌便倒地而亡。
要离回到吴国,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不愿受,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说完便自刎于金殿。
吴王阖闾根据要离生前的遗愿,便令伍子胥将要离葬在鸿山东岭南麓杨梅坞专诸墓旁。但因年代久远,两墓已湮灭,无从辨识。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
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
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2.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的人,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3.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当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次,福克斯父亲打算把花园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 建造一座大一点的亭子。
小福克斯对拆亭子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亲眼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将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亲拆亭子的时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刚巧要离家几天,他再三央求父亲等他回来后再拆亭子,福克斯父亲敷衍地说了一句:“好吧!等你回来再拆亭子。”
过了几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却发现旧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里很难过。吃早饭的时候,小福克斯小声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父亲听了觉得很奇怪,说:“不算数?什么不算数?”原来父亲早已把自己几天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老福克斯听到儿子的话后,前思后想,决定向儿子认错。他认真地对小福克斯说:“爸爸错了!我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于是,老福克斯再次找来工人,让工人们在旧亭子的位置上,重新盖起一座和旧亭子一模一样的亭子,然后当着小福克斯的面,把“旧亭子”拆掉,让小福克斯看看工人们是怎样拆亭子的。
后来,老福克斯总是说:“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得更为珍贵!” 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负责,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美】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英】 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美】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人应当努力减少痛苦与残忍,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 ——罗曼.罗兰【法】 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罗曼.罗兰【法】 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与最伟大人同样有一种责任。
——罗曼.罗兰【法】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 ——弗洛姆【美】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
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印】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威尔逊。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恢复中原为毕生责任,六出祁山,两朝开继老臣心.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的人,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当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次,福克斯父亲打算把花园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 建造一座大一点的亭子。小福克斯对拆亭子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亲眼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将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亲拆亭子的时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刚巧要离家几天,他再三央求父亲等他回来后再拆亭子,福克斯父亲敷衍地说了一句:“好吧!等你回来再拆亭子。”
过了几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却发现旧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里很难过。吃早饭的时候,小福克斯小声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父亲听了觉得很奇怪,说:“不算数?什么不算数?”原来父亲早已把自己几天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老福克斯听到儿子的话后,前思后想,决定向儿子认错。他认真地对小福克斯说:“爸爸错了!我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于是,老福克斯再次找来工人,让工人们在旧亭子的位置上,重新盖起一座和旧亭子一模一样的亭子,然后当着小福克斯的面,把“旧亭子”拆掉,让小福克斯看看工人们是怎样拆亭子的。
后来,老福克斯总是说:“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得更为珍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