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由来:“西江月”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吴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西江月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西江月 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 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 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 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背景: 宁宗嘉泰四年(1204)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心 是为建功固宠。
当时南宋国用未足,军备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在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抗战派军民长期受压制之后,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战派人士和全国军民的响应。
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 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燕可伐欤?” 曰:“可”。
一句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 “带砺山河”:一句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厉,通砺,磨刀石),国 以永宁,爰及苗裔。”
大家齐唱《大风歌》:一句典出《史记·高祖本纪》赏析: 词借为韩侂胄祝寿,发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全词多用典故,多用口语。
字里行间充满对韩侂胄的赞美和期望。词首先热情高唱:堂上有善谋的贤能,边疆有善战的将士,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那么北伐也是水到渠成的。
运用典故,直把北伐胜利的有利条件以及对胜利的期望描写得雅致而又智趣。下片先写治国,再用一典直写明年北伐的胜利,最后用“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这一豪情万丈的句子,绾住自己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韩侂胄的鼓舞。
西江月》背景及其思想感情: 苏轼的这首词写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我们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苏轼这首词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
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我们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翻译: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中,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
“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
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 开头两句词远远不止是苏东坡在记叙一时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写具体的事实,表达他对抽象意义上的人生命运的深沉思忖。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
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人生何处得秋霜?”词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我们同样可以感觉到阵阵寒意袭来。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酒贱”是因为“人贱”。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
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
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这里苏轼是在写自然现象,更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写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
“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据记载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苏轼此词是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苏轼晚年饱受政治打击,他多以佛、道思想来超然物外,以消解现实的苦闷,但此词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可见苏轼始终没能摆脱尘世的痛苦。
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籍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
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遥望却不能与之相聚,明天却又要面临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苏轼因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是另一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与《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籍自己“凄凉”的心灵。
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1、西江月 作者:苏轼 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2。
十年不见老仙翁3。壁上龙蛇飞动4。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5。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6。 全部注释 1.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
《舆地纪胜》:“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 2.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
《翻译名义集》卷五《时分》:“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又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3.老仙翁,指欧阳修。
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 4.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5.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是为“文章太守”、“杨柳春风”所本。 6.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鉴赏 此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
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是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第三次,是丰二年(1079)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则“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此时四十二岁的苏轼,顿生弹指之间,半生倏忽已过的感慨。
近十年的人生跨度中,自己固然已蹉跎岁月,尊敬的恩师欧阳修亦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人心生缅怀之念。 下片道出缅怀之情。
“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然深想一层,欧公已去,而树犹青青如此,不由得生出“万事转头空”的叹息。
而苏轼还更进一步,谓人生在世,也未尝不是幻梦一场。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又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2、西江月 作者:苏轼 原文 世事一场大梦1,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2。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全部注释 1.《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2.《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鉴赏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
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过片两句,更可见牢骚,"酒贱"句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
于是,“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成了“谁与共孤光”的凄凉询问,此时,作者能做的,也只有“把盏凄然北望”而已。 “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而胡仔认为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
其实,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作为欣赏者,不妨抛开考证,作宽泛理解。 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云妨月明,明写眼前实景,但此句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使得自己忠而被谤,政治抱负难于挥发深感忧伤苦闷,而致使自己被贬谪到偏地黄州,此情此景,唯有遥遥北望京都开封,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3、西江月(贺词) 作者:刘过 原文 堂上谋臣尊俎2,边头将士干戈3。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4。 今日楼台鼎鼐5,明年带砺山河6。
大家齐唱大风歌7。不日四方来贺。
全部注释 1.贺词:这是贺当国权臣韩侂胄生日的词。世传此词为“辛幼安寿韩侂胄词也”,但吴师道认为是刘过所作,见《吴礼部诗话》。
2.尊俎:同樽俎,盛酒食的器具。刘向《新序》:“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可谓折冲矣。”这句是说朝廷里有许多善于运筹决策的谋臣。
3.边头:即边界。这里指宋、金两国交界的边境。
这句是说前方猛将如云,枕戈待命北伐。 4.《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
西江月
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
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
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
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背景:
宁宗嘉泰四年(1204)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心 是为建功固宠。当时南宋国用未足,军备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在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抗战派军民长期受压制之后,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战派人士和全国军民的响应。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 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燕可伐欤?” 曰:“可”。一句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
“带砺山河”:一句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厉,通砺,磨刀石),国
以永宁,爰及苗裔。”
大家齐唱《大风歌》:一句典出《史记·高祖本纪》
赏析:
词借为韩侂胄祝寿,发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全词多用典故,多用口语。字里行间充满对韩侂胄的赞美和期望。词首先热情高唱:堂上有善谋的贤能,边疆有善战的将士,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那么北伐也是水到渠成的。运用典故,直把北伐胜利的有利条件以及对胜利的期望描写得雅致而又智趣。下片先写治国,再用一典直写明年北伐的胜利,最后用“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这一豪情万丈的句子,绾住自己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韩侂胄的鼓舞。
这首《西江月》,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这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在 黄州共计五年,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三两期历时较短。从元丰二年二月初到黄州寓居定慧 院,到同年五月二十九日迁居临皋亭,此一时期。
由于被贬后的各种痛苦经历使其惊魂未定,寂寞 孤独便是此时的主要心情。 第二个时期,苏轼渐次适应了贬谪生活,或从自然风景物里求得了精神 的慰藉,或在历史的面前深邃反思,从而使其人生思想和艺术表现得以提升。
这首词作,正是这一 时期其“野性”生活的一个缩影。第三个时期,到临别黄州之前夕,他不仅脱离了孤苦,而且从钣依 自然、“醉眠芳草”的人生,再次步人世俗,临别前的《满庭芳》“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 酒,相劝老东坡”可谓其象征。 全词共八句,其核心,无疑是“我欲醉眠芳草”。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仲春之夜,词人在酒家喝 醉,策马至溪桥,醉眼中见到蕲水(在黄州附近)岸边,有一片美丽的芳草,在月光水波的映照下分外 可爱。此时他再也无法移开视线。
一行字句在心目中隐隐现出:“我欲醉眠芳草”。与此处的夜色、江水和芳草相伴。
在这里,“芳草”就成了大自然的象征,词人欲要远离那污浊的、熙熙攘攘的尘世, 融入大自然,那就是生命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形式。 词中描绘场景和心境的句子,无一不是围绕“我欲醉眠芳草”。
词人说:你看那皎洁的月光,照 耀着旷野中的蕲水,你看那袅娜的云彩,仿佛在夜空飞舞,这多么像是陶渊明在《时运》诗中描写的 “山涤余霭,宇暖微霄”呀! 障泥,即马鞯,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障泥未解玉骢骄”,马不愿过河,大 概是由于“障泥未解”吧!词人借此表达一种不愿再前行的意思,并将该行为之缘故推到了马的身 上,只不过此时他依然有“我欲醉眠芳草”的自在。
如果说,“我欲醉眠芳草”为全词中心句,则“我”与“玉骢”马之间的关系则为全篇之副旋律,它 不仅在词中为“我欲醉眠芳草”这一“居要”之“片言”之前,成为这一核心表达之最为重要的铺垫、反衬,而且,在下阕更居主要位置。 词人接着就此生发说:我非常珍爱那美妙的一溪风月,莫让马儿 踩碎了这潭晶莹的蕲水,索性就解鞍,醉眠在这绿杨桥下,在锵然的流水声中入睡,直到啼鸟将我唤 醒 在这美妙的春晓D 前文正用典故,说玉骢因障泥阻隔却不过河;下阕反用典故,说因欲醉眠芳草而“解鞍欹枕”,横说竖 说,都是为了词意之自由,此正是词人所要表现的词中妙境,自由洒脱,信马由缰,重在心境之自然表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0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