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桥村从前叫乐善桥,因为桥叫善人桥而得名,原来是架设在滹沱河上的一座木桥,乐善桥凭借在两京御路上的优越地理位置,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交通便利,也给乐善桥人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人们形容乐善桥是一个聚宝盆,不仅使善桥镇人民家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连带使南到富镇,北到献县县城的御路两边村村相连,繁荣富足。
原来,木桥下面,有一个镇物,有一口铁锅,下面扣着一只金猪,滹沱河又叫朱家运粮河,铁锅扣住了朱家的财气,金猪承载着朱家的气运,也镇着江河戾气,不闹洪水,风调雨顺。 可是,宝物总会被居心叵测的妖物垂涎,一个海外妖巫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慕名而来,来到乐善桥,他也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四肢短小,道法浅薄,斗不过金猪的法力,怎嘛办呢,只好找人帮忙,他盯上了桥头的苟掌柜。
苟掌柜世代是开肉铺的,为人吝啬贪婪,可以说: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就是专门为他写的,平时缺斤短两,掺假注水,病猪死鸡……怎么缺德怎么干,他老婆被他饿的跟别人跑了,他儿子天生残疾,他竟然把儿子装扮成乞丐在桥头蒙骗南来北往的好心人,……。
妖巫找到苟掌柜,其实是看上了苟掌柜家的家传寒铁杀猪刀,这把刀是苟掌柜爷爷传下来的,杀猪剁骨从不费力;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一点都不夸张。再大再壮的猪,只要一看到这刀,那刀的杀气就让猪不敢叫唤,大小便齐流,乖乖等着被杀,也可以说,这把刀同样是金猪的克星。
苟掌柜的店铺很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因为他招来的伙计都时间不长就被饿跑了,所以虽然肉铺在人流不息的御路边上,但是也都是不知底细的外地人来买肉,客人少的可怜。 妖巫找到苟掌柜,想高价买他的刀,苟掌柜虽然贪财,却还知道这刀是他的吃饭家伙,坚决不卖;于是妖巫没办法,只好说借他刀用一下就还他;苟掌柜更不干了,他从来就没借过东西给人,这把刀没准就是他爷爷从谁手里“借”来的。
妖巫最后没办法只好和苟掌柜说了实话:他想把桥下的金猪杀掉,他只要金猪的上下水(内脏),剩下的猪身全给苟掌柜。 贪财的苟掌柜说:“我怎么杀他呢?他是神仙,我是凡人,这肉猪不捆都要咬人,何况是神仙猪。”
妖巫说:有我呢!我在桥下埋上符咒,做个障眼法;金猪每到太阳好的时候就会出来晒太阳,我给你一个隐身符,隐入到桥下码头上的石头里面,石头上摆下一些肉包子,他因为埋的符咒会意志降低来吃包子。 你等他吃完包子时,就会摸肚子打嗝露出咽喉,他是看不见你的,你像平常杀猪一样一刀直刺进去,就可以了,就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金子了。
苟掌柜眼里闪着金光,仿佛看到了一大堆金子,痛快地答应了与妖巫合作。 第二天,苟掌柜在脑门上贴上妖巫的隐身符,真的隐身了,感觉像进入水里一样躲进石头里面。
妖巫在石头上放了一大盘包子,一会儿,就看到一个憨厚的胖子转悠转悠,转到他身边,好像迷失了意志,看到周围没人,口中流着口水,拿起包子就朝嘴里塞。 苟掌柜扬起刀,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这个夷蛮不会是骗我吧?要是杀了人怎么办?杀了人被官府抓住就没命了,是不是这夷蛮就可以得到我的宝刀? 可是万一是金猪呢?那就发财了……。
要不我先剁下他一只手或蹄子;是人,就对官府说他吃我包子,我生气误伤了他;假如真是金猪,我刀子的杀气之下,他一定会屎尿齐流不敢动弹,他断了腿也跑不了,我再结果了它。 想到这里,苟掌柜挥刀剁向胖子的手,剁出一道青光,胖子不见了,石头上留下了一个金光闪闪的猪蹄。
妖巫飞快地从远处跑来,对着苟掌柜破口大骂:“你这个笨狗,你为什么不一刀直捅心脏,这下咱们两个都得死!” 苟掌柜也呆了,这怎么办?妖巫咬着牙说,还有最后一个办法,这次你一定让我要用这把刀,到凌晨寅时金猪最困乏的时候,我跳下河去打破铁锅,刺杀金猪,但我法力不够,要在桥上设一个二鬼法阵,你和你儿子站在法阵里,你们两个人给我帮忙,我才能杀掉金猪。 每次我伸出手来,你要在桥上扔一道符给我,不能多扔,扔多了我要撑死,我给你七道符,估计足够我杀死金猪所用了。
苟掌柜说:“晚上黑灯瞎火的我怎么看得见你的手?扔下去你能接到吗?” 妖巫说:你一定能看见,只要你不害怕就可以,你千万不要害怕,我的手会变得很大,像着了火一样亮。你扔下去的符绝不会被风吹走,那是我画的,只会飞到我手中,你不用担心。
苟掌柜也害怕得没办法,只得把刀子借给妖巫,到了晚上,妖巫熟练地拿出一些污秽之物,在桥上摆好法阵,又叮嘱苟掌柜父子一遍,看苟掌柜父子确实记住了;妖巫就留下七道符,拿起苟掌柜的宝刀,身形暴涨,把一个五短身材干瘪枯瘦的倭鬼身形,变成了一个筋骨虬突、须发戟张的彪形大汉,身高一丈,头如笆斗,眼似铜铃,手像簸萁。把宝刀挥舞出一道刀虹,从桥上纵身而起,头下脚上,像一根针刺向河中,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平静的河水忽然翻起了波浪,不到一顿饭时间,河面翻花,伸出一只明晃晃、红的像火炭一样的手,足有笸箩大,苟掌柜赶紧扔下一道符,符果然直。
糖桥——相传,三官(今光明)镇继芳桥原是顶破竹桥,来往行人,非常危险。有一天,有个换糖者走过,就说:“这桥这么没人修?要是我有了钱,造顶新的。”一次,换糖者在一户破落官史人家,换着一对金弥陀,从此发了财。于是,他筹集一等石料,聘来巧匠,拆去竹桥,建造三孔石拱桥,取名继芳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则直呼“糖桥”。
--------------------------------------------------------------------------------
弹琴桥——在南桥镇北数百米,原有座小石桥,名弹琴桥。相传很早以前地有个钱姓官宦,生养三女,小女弹得一手好琴。附近有个青年名韩重,也是弹琴高手。日子一久,两人知音相爱,可钱老爷不允,小女只得劝韩重进京城修琴艺,求得功名,好让父亲答应他俩婚事。韩洒泪而别。但钱强逼小女嫁于权贵,小女思念韩重,含恨而死。不久,韩重归来,得知情人已故,就盘坐于小石桥上,弹起伤心之曲,表达怀念。弹罢,抱琴投河而亡。
--------------------------------------------------------------------------------
乾隆皇帝看高桥——奉城高桥镇有座石拱桥,建于明永乐六年。相传当地有个乡绅外出,有人问他出生何处?他说高桥。那人又问高桥有多高?他夸耀说:“初一跌下去,月半咚声响。”此事传到乾隆皇帝那里,引起游兴,欲下江南看高桥。船从淀山湖进黄浦江直驶奉贤,途径得胜港。乾隆问:“此处何地?”侍从答道:“此乃得胜港。”乾隆一听“得胜”两字,大悦,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乐煞高桥乡绅,庆幸免却一场欺君杀身大祸。
--------------------------------------------------------------------------------
麻将桥——清道光年间,华治泾河上造了座桥,名麻将桥。此处以前没有桥,行人十分不便。当地有个周姓老人,对民间赌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识之士,把赌场统统围住,捉住赌徒,没收财注,梵毁财具。把没收所得的赌款,建造了此桥。今已圯毁。
--------------------------------------------------------------------------------
碎盘桥——解放初,庄行有个小桥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风水先生相中为“三元不败”的风水宝地。一天,有两个风水先生带了罗盘来到小桥村,都想定块“来龙秀地”。看见村头歌声嘹亮,红旗招展,翻身农民们正在大搞春耕。这两个风水先生见状,摇头叹息:“风水本无灵,不可再骗人。”说罢,将手中罗盘往桥上狠狠一摔,碎片横飞。从此,该小桥便呼为“碎盘桥”。
--------------------------------------------------------------------------------
玉蟹桥——今头桥乡新亚村,原有顶三堍头南北向石桥,名石蟹桥。相传,原桥面西侧凿有石蟹一只,常有人误以为真蟹上桥,故名。有一天,被江西觅宝人发现,在一个雪夜里将石蟹窃走,桥面上只留下蟹形凹状。人们以为,被窃走的不是普通石蟹,准是只玉蟹。由此,玉蟹桥便出了名。
叹息桥 这条连接总督宫内法院和一河之隔的监狱石门的封闭式桥梁,是当初被判有罪者在进入监狱前唯一可以看到蓝天、碧海的所在,所以当罪犯被押解由法庭走到此处时,透过小小的窗户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刹那,都会情不自禁的叹息,这就是此桥名称的由来。
蓝桥 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年轻人名叫尾生,迁居梁地后认识了当地一位美丽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相约在城外的蓝桥下会面,远走高飞。谁知,当夜尾生赶到桥下时,突降暴雨,山洪爆发,很快没过了桥墩。
而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在家中,不得脱身。结果,尾生因为不愿背弃誓言,被活活的淹死了。
姑娘后来伺机夤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退。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相拥纵身投入江中。
因此,后人便用“蓝桥”来喻情人相遇之处,而“尾生抱柱”亦被视作是信守承诺和忠贞不渝的象征。 断桥(一)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
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 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
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
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
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
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
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
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
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
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
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
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断桥(二) 《白蛇传》中说,白蛇娘子与许仙雨中在此相逢,借伞定情。因这段传奇的爱情,使断桥蜚声天下,此桥也是湖上第一情人桥。
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奈何桥 “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传说 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
“。
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
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 长桥 宋朝时有一青年女子陶师儿与书生王宣教相爱,但好事的后母从中挑拨离间横加阻挠。
眼看美好的婚姻难以成全,有一天师儿与王宣教坐船夜游西湖,到长桥下荷花深处,他俩便投入水中,以死相抗。还有讲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传说,所以这里总有许多成双成对的美丽蝴蝶。
今日,寻长桥却只有了长桥公园路边一亭,望去,一湖秋水微波荡漾。长桥徒有虚名,令人惋惜。
他静静伫立在江边,全身已被雨水打湿,仍浑然不觉。整整两天,不吃不喝,就这么站着。与其说他在等一场雨的消停,不如说他在等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从没想过会如此狼狈。盘缠尽失,又错过最后赶考的船。
三次赴考,三次落榜。此次若错过,他又将以何面目回家?纵身一跃,终归不会太痛苦。
他的脚还未抬起,悠悠传来声音。雨雾空蒙,飘渺而又空灵:“人生不过一场春梦,为何不能得过且过?”
心中一道亮光闪过,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循声望去,一条小舟正缓缓而来。
他开始大呼,挥舞着双手:船家,你可否——可否送我到对岸?”
近了,近了。她撑一把油纸伞站在船头,穿一身白衣,裙裾飞扬,颔首应允,只是皱着眉说:公子快点上船吧,我看你是受了风寒了。”
他嘴唇乌青,两颊红得惊人。
“可是,可是……”男子话不成声:“我的盘缠被盗了,悉数被盗了。”
“上来吧,我送你过去。”船舱里传出一位老者的声音。
他大喜。行个礼,急忙上船。脚刚踏上,人已倒下。
“公子。”女子惊呼一声,扔掉手中的雨伞,忙着掐人中。
“这是受了风寒了,快,扶他进船舱。”
醒转的时候,已是两日后的黄昏,赶考怕是来不及了。了无生望,他想到的是死一个字。
女孩端一个碗过来:“趁热喝,我爷爷说这药有点苦,冷了就失了药性了。”
他几乎是跳下床,一把推开:“让我死了算了。”
老者一个箭步赶过来:“你受了很严重的风寒,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咱东坑这个地方草药多,我也没法子救你。”
命和名到底哪个重要?他当然清楚。
可是,可是怎么办呢?错过了就是一生。他嚎啕大哭。
女孩走过来,轻轻拍着他的背:“人生不过一场梦,失去又如何?”
他抬头凝视着她。她黑白分明的眼里汪着清澈的水,映衬着小小的他。
不到最后一刻,就决不能放弃。村里不过二十来户人家,男女老少全体出动,族长颤巍巍地站在村头:“乡亲们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既然有人来到了我们东坑村,那就是我们村里的客人,人家落难了,咱就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即便是抬也要抬他到码头上去赶考。”为着一个赶考生,全村人玩了一回时间的接力游戏。
终是紧赶慢赶赴考,男子不负众望中了举。
来年回来的时候,他骑马观花,意气风发,但忘不了的还是球川的那个东坑村。
那里的一草一木,他不曾好好看过,可是山上的那一簇簇油亮的草救活了他的命;那里的老老少少,他仅叫得出那个老汉和孙女的名字,可是那里的每一个人曾助他度过那茫茫的江水,送他考场去;那里的小溪潺潺,唱的是一首淳朴之歌,乐善之歌。
他出资造一座桥,连通两岸,为自己,也为他人。桥该取什么名呢?族长问他。他脱口而出:乐善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这是东坑人亘古不变的信条。族长摸着胡子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乐善桥架起来的时候。她正唱着一首歌:“红纱灯笼,点亮烛火,我的郎君,终有归期。”他一步步从桥头走过来,凝望着那一汪江水,执起她的手:“我愿和你共看夕阳。”
百年后的今天,世事沧桑,唯有那一座古桥悠悠,还在不断吟唱那一首乐善之歌。据说现在村里待嫁的新娘会在出嫁前一夜,只身来到桥上走一遭,唱一首:红纱灯笼,点亮烛火,我的郎君,终有归期。这是球川东坑人不变的歌,古老的歌,永远传唱在人们心间的歌。
那座乐善之桥也永远地铸造在了人们心间。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
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
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
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
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
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
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
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
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
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
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
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
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
“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
“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
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
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
奈何桥出于何典故
名山寥阳殿前,有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三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河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
民间谣传:人死后亡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庙里僧尼们更是生财有道,为了捞取更多钱财,故意在青石桥面涂上桐油、蛋清,使过桥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行步更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人人诚惶诚恐,只好拿钱消灾。从而加深了奈河桥的神话色彩。
世上本无鬼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不会被鬼神所迷惑。奈河桥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为人不作亏心事,走过奈河桥不惊。
现在,人们也将奈河桥的中间一座桥用来验证好人和坏人。年轻单身者须三步跨过桥面,男性先迈左脚,女性先迈右脚。夫妻或恋人手牵手一起九步走过桥面(男左女右,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必天长地久。年幼者或年长者可三步以上跨过(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但必须是单数,如5步、7步、9步等等。如平安跨过者为好人,则死后魂灵就不会落入血河池,顺利通过奈河桥,免受铜蛇铁狗狂咬之苦。
左边桥是金桥,右边桥是银桥。下山时,请各位朋友走两边的桥,过“金桥”的能升官,走“银桥”的会发财.
一、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
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二、屈原背米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三、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四、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五、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