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忆江南
[唐]白居易
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③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江南好啊 风景我以前好像看过,日出的时候红的胜过火,春天的江水绿的像蓝色,能不爱江南吗?
2 第一个想的就是江南,其次是吴宫,酒一杯所有事物都很完美。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什么时候能再相逢?
3 想江南,最想的是杭州,在寺中找桂花。和你在枕上看潮水。什么时候能再来?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一首皇甫松的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一首李煜的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温庭筠《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李煜《忆江南·怀旧》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刘禹锡《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朝南暮北风】《后汉书.郑弘传》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
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日:‘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
o指顺风。宋陆游《溯溪》:“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樵风”。【舜风】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
唐张锡《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漏】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
O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石燕】参见地理部.土石“石燕”。北周痰信《喜晴》:“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
【石燕】《水经注.湘水》:“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
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O咏雨。
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之二:“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师早驭土龙迎。”另参见天文部.气象“石燕拂云”、动物部.飞禽“湘燕”。
【雨垫巾】参见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洗兵雨】参见武备部.军旅“洗兵”。南朝梁《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随车一雨】参见政事部.治理“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造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联床雨】参见伦类部.亲眷。对床夜雨。
清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廿年别绪联床雨,四海虚名满鬓霜。”【楚雨】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漂麦雨】参见植物部.草本“飘麦”。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浥草只愁漂麦雨,鸣条无奈落花风。”
【霖雨】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唐张嫔《投翰林张侍郎》:“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灌坛雨】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与西海神童。
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搜神记》卷四略同。
O咏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题都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另参见政事部.治理“灌坛遗风”。【山阴野雪】参见伦类部.朋友“访戴”。
唐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玉田】参见器用部.珍宝“种玉”。
O喻雪景。唐李绅《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披氅】参见植物部.木本“王恭柳”。①喻雪。
宋苏轼《雪诗八首》之二:“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袁安雪】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
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柞明》:“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惟有袁安雪”【雪似盐】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_O喻雪。唐李贺《马诗》之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吴牛】参见天文部.时令“吴牛喘月”。唐元倒酬许五康住》:“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朝南暮北风】《后汉书.郑弘传》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日:‘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o指顺风。宋陆游《溯溪》:“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另参见九流部.神仙“樵风”。
【舜风】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张锡《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
【天漏】参见九流部.神仙“女娲”。O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石燕】参见地理部.土石“石燕”。北周痰信《喜晴》:“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石燕】《水经注.湘水》:“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O咏雨。清尤侗《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之二:“旱魃敢同石燕舞,雨师早驭土龙迎。”另参见天文部.气象“石燕拂云”、动物部.飞禽“湘燕”。
【雨垫巾】参见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洗兵雨】参见武备部.军旅“洗兵”。南朝梁《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随车一雨】参见政事部.治理“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造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联床雨】参见伦类部.亲眷。对床夜雨。清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廿年别绪联床雨,四海虚名满鬓霜。”
【楚雨】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漂麦雨】参见植物部.草本“飘麦”。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浥草只愁漂麦雨,鸣条无奈落花风。”
【霖雨】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唐张嫔《投翰林张侍郎》:“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灌坛雨】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搜神记》卷四略同。O咏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题都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另参见政事部.治理“灌坛遗风”。
【山阴野雪】参见伦类部.朋友“访戴”。唐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玉田】参见器用部.珍宝“种玉”。O喻雪景。唐李绅《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披氅】参见植物部.木本“王恭柳”。①喻雪。宋苏轼《雪诗八首》之二:“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
【袁安雪】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柞明》:“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惟有袁安雪”
【雪似盐】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_O喻雪。唐李贺《马诗》之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吴牛】参见天文部.时令“吴牛喘月”。唐元倒酬许五康住》:“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据重庆巴南区东泉镇当地人说,东泉露天裸裕可追溯到明代时期。据说,有一位十分孝顺的儿子,为治好母亲的眼病,每天背着失明的母亲到东泉河边洗澡。
终于使母亲的眼睛恢复了光明。至今当地人每逢一四七人们赶集或送公粮后,都在此裸浴后才回家。
2 深居峨眉仙的白蛇、青蛇化为少女来到西子湖畔。许仙吸引了白素贞,与他借伞为约,红楼相见。
后双方结为夫妻。端午节,白素贞把雄黄酒饮下现了真形,白素贞盗取仙草将他救活,许仙上金山寺还愿,被法海囚禁。
白素贞水漫金山。许仙挣脱枷锁回到红楼生活幸福。
法海前来捉拿白素贞最后被压在雷锋塔下。小青练就武艺用火葫芦烧死法海,击毁雷锋塔.救出白素贞。
3富家子弟李源,因变故在寺里修行。他和住持圆泽成了好朋友。
一天他们相约共游,李源想走水路,圆泽主张陆路。圆泽只好依他走水路,到了南浦见一妇人正取水,圆泽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因为我不肯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
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后正如圆泽所说一一应验 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 “三生石”。 (济公) 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4相传范蠡纵马来到溪边,水花洒落一女子身上,后二人互托终身。 当吴国灭了越国,范蠡随越王到吴国受尽屈辱。
重返越土,范蠡献西施给吴王,越国终于灭了吴国。他携带西施离去,隐姓埋名于三户村。
范蠡还取了默河、湍河两条河名,沿用至今。 后来,他们成为巨富。
齐王知悉任他为相。范蠡辞去相位,散财于民,举家迁至宋国陶邑,改名“陶朱公”,继续从商,聚财千万,且商德极好,声名远播,后被人尊为“万世商祖”、“致富先师”、“中华商圣”。
为使后人永远纪念这位商圣,便在在三户山下建起了商圣苑。 5传说,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
东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小伙子,名叫阿祥,打鱼为生,两人相爱着。但不久灾难来临,太湖中出现了一条恶龙,要碧螺姑娘作它的妻子,如不答应,便让人民不得安宁。
阿祥最终将恶龙杀死,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碧螺上山寻药。
在山顶见有一株小茶树,她用嘴逐一含着每片新芽,以体温促其生长,后她采下几片嫩叶泡水后给阿祥喝下,病情逐渐好转。然而碧螺姑娘将元气全凝聚在茶叶上,最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阿祥把姑娘埋在洞庭山上,从此山上的茶树越长越旺,品质格外优良。为了纪念便把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6龙井茶、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据说以前有兄弟二人,大虎和二虎。
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并答应包下挑水的事。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吃水更困难了。
兄弟俩想将童子泉移来杭州。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都昏倒了,醒后遇见管童子泉的小仙人。
他将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猛虎,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两只猛虎从天而降,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顺口就叫成虎跑泉。
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参考资料: 。
1、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2、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4、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
6、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7、一湖秋月碎离愁,风也迷离,雨也迷离。
8、我为你入了魔,就罚你倾这一世来渡我。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岁月静好,夜色温柔。你还没来,我怎敢老去?
1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1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3、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14、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15、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16、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世不见。
17、落花不解伊人苦,谁又怜惜伊人情。空伤悲,独愁怅,怎解此心凄凉。风吹,心冷,思念长;凝眸,望川,人断肠。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18、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漫步于梨花树下,任白花纷落,温文尔雅,净玉无瑕。
19、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20、人的一生能有几次错过,蓦然回首,不禁潸然泪下,再遇之时,已不见年少轻狂,悠悠流年,韶华白首,转瞬即逝,再念起,你我只是那尘封与记忆里的往事。
诗: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吴越时代的古江南,也曾经有过一些可以长歌,可以痛哭的故事。
绝不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着的卧薪的坚忍,与浣沙的艳丽,甚至也不是一叶扁舟退隐江湖的淡泊。据我所知,至少还有一支剑,和一支歌。
这支剑便是越女剑,有关它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如果看全了金庸十五部小说,一定也记得起来金庸并不怎么放在心上的那部极短篇小说《越女剑》。 我之醉心于这支剑,并不是因为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说剑之道,也不只是因为那"当世莫胜"的绝世功力,而是因为我莫明其妙地觉得它一定与我有着某些不可思议的关联。
它离我很近,历史记载中这位越女"出于南林",南林在今绍兴以南,而绍兴是相当靠近我的家乡的;它离我又远,隔了两千年,古吴越人"重义轻生一剑知"的热血与今日江浙人机巧柔和的温吞个性简直是天渊之别。这种既远又近的感觉让我常常想象遥远的古江南,苍苍水泽,流动着旷古绝世的剑气,俯仰天地的狂气,与生死一诺的侠气! 当此时,真可以血脉贲张、纵横高歌! 人们都知道今天的江南,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春天桃红柳绿,少年倜傥潇洒……诗家但说"燕赵悲歌",并没有人记得起早年的江南,当风生云起的春秋战国时,吴人越人血管里涌动的轻视生死、追求生命那一刹光彩的热血,又何尝让于燕客赵士? 还有那支歌。
那支歌是《越人歌》,最初见于古诗十九首,相传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据说当年楚国的鄂君子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这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今天我们在辗转相传的年代看到的:"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羞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与越女剑完全不同,那是一首寂寞的情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
可惜这首歌是用楚语译出,染上了楚辞的风格,否则,一定会比现在这样更有特色。 我当年初见此诗,是在席幕蓉的诗歌《在黑暗的河流上--读越人歌之后》里,只觉得美,不觉得痛;直到几年以后,我遭遇到与越人相似的心境,郁郁双眉面对无缘无份的人,才明了那种--说了寂寞,不主也寂寞的茫然无措。
只缘生命里一些由不得人选择的寂寥,与由不得人拒绝的哀愁,《越人歌》终于只能是夜阑清空下一曲无人相和的悲歌。 这首无人相和的悲歌从此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在不想说话的夜阑,我常常想起两千年前,那向晚的古渡头,薄凉的天气里,应和着荡漾的水声,一波一波碎去的心事。
我佩服这女子敢爱敢恨的真性情,佩服她敢说敢歌敢豁出去的勇气,生小羞怯,然而面对飘掠而过的生命华彩,她肯抛弃一切去抓取--这份无畏与至情至性,岂是现实又悲哀的现代人所能做到? 越女剑横空出世的剑气,与这首歌是不相干的,这首歌代表了生命的另一种本原,那种与生同来,飘荡在人世间恒久的寂寞。 一支剑一支歌,从遥远的年代一路流传下来,羞怯的歌,骄傲的剑,无边的真实,飒飒地逼面而来。
为什么不记得我们血液中属于生命本原的真实呢?为什么不为生命中一刹那的光彩付出一生呢?为什么不敢也不肯去爱去恨去心痛呢? 可惜,这样的古江南,于今只是面目模糊的传说罢了。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江南(汉乐府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