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 王后叫摩耶。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壮严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10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丽,生机畅达。
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尤树的绿荫下休息。
她见这无尤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
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
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生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 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顾年幼的王子,更是怆恻。
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闍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养王子。 摩诃波闍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己出,十分钟爱。
净饭王又令三十二名宫女协助抚育,八女抱持,八女洗浴,八女喂乳,八女带领玩耍。后来摩诃波闍波提与净饭王结婚,抚养王子更为尽心。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将护,寒暖得时,饮食得时,饮食有节,身体异常健康,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得种肥沃之土,正与日俱长。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净饭王和摩诃波闍波提夫人涕泣不许。他又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
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尤戚。
无奈之下,净饭王苦心孤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舞,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消消起身,凝望着熟睡的妻子耶轮陀罗和儿了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出了房间。
他看见宫女们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
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却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马。 王子跨上白马,取道北门逾墙而出,车匿也紧随其后。
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悉达多王子见这里山林繁茂,。
一、释迦牟尼的人间得佛的思想 约2500年前,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释迦牟尼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的名叫拘萨罗属国的迦毗罗王国,是古印度时期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释迦牟尼就是这个古印度属下的一个小国的王子。
当时古印度正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主经济急剧发展,大批城镇国家开始建立,经济发展造成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各阶级分化的局面。各国之间正在进行互相讨伐、兼并的战争。
与此同时,传统印度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的三大纲领开始衰颓,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对传统观念、提倡自由思想的沙门思潮。整个社会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之间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冲突,阶层内部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吠舍阶层产生出新的富商和自耕农,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与掌握世俗权利的贵族和掌握精神权利的婆罗门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承认拘萨罗为宗主的迦毗罗王国,一直受到强国的威胁,朝不保夕。佛经曾经记载:“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终不可制约,亦复不可咒术、战斗、药草所能抑折。
生、老、病、死,亦如四大山从四方来,各各相就,摧坏树木,皆悉磨灭。”(《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已预感难免覆灭的结局,因之觉得世间是个无常的状态,又联想到人生下来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感到人人很难脱离苦难的生活,终生要被烦恼困扰。
即使他所拥有的权利,读过的吠陀经典等,都不能帮助他去掉烦恼,也不能让他获得精神解脱。于是他在29岁时,不顾父王的劝阻,毅然别离妻子,舍弃王位,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的因缘是他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他看到:“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合集必当散,有生必有死”(《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的生住异灭的现象,由此推出了感受到社会与人生充满不确定(无常)的情况,例如国家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始终处在争夺与倾轧之中,从而得出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处在相对的存在关系或条件之中,如果离开了关系或条件,也就不能生起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
这是从佛教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杂阿含经》卷第十)之缘起关系来解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由此推之,人生也是处在“十二缘起”的链条过程,即认为人的生命的起源和过程是依赖于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支)而构成生命的不断循环,不管是从无明顺观,还是由老死逆观,十二支缘缘生起,归于无明,造成生死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最后把人生视为苦的过程,并把苦的现象主要归纳成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等八苦。其中生、老、病、死是说人的生命中的自然现象或规律,怨憎会苦是指和不可爱的东西会合的痛苦,爱别离苦是指和可爱的东西离开的痛苦,求不得苦是说想得到而不能得到的欲望的痛苦,五取蕴苦是指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蕴组织而产生的种种欲望烦恼的痛苦,即一切身心之苦。
释迦牟尼认为,众生了解了种种苦相,探究了诸苦的原因,就能够遵循佛教的方法,去消灭痛苦。灭苦的途径有八种,即1、正见,正确的见解。
2、正思维(或正志),即正确的意志。3、正语,即正确的语言。
4、正业,即正确的行为。5、正命,即正确的生活。
6、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修行。7、正念,即正确的思想。
8、正定,即正确的精神统一。此八种正确途径是“八支圣道”,也称“八正道”。
释迦牟尼为了给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路,组织了“四谛”学说。“谛”(Satya)是“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在印度宗教哲学里这是一般通用的概念和方法。
“四谛”即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其中苦谛是说现实世界存在着种种痛苦的现象,即佛经里所讲的“一切皆苦”;集谛是表示造成痛苦的各项理由或根据;灭谛表示作为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涅盘,即消灭了苦;道谛是说为实行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方法和手段。佛陀所说的在四谛的四种真理组织中,苦谛是基础、是根本,认识了苦谛,也就比较容易认识、掌握集谛、灭谛和道谛。
释迦牟尼建立的宗教和理论,其基础是来自于人间,正是因为他对社会和人间有了深入的认识,于是他才能把自己的理解提炼出来,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觉悟解脱为目的的佛教学说。例如,“四谛”、“八正道”虽然是释迦牟尼为解决人生现象、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而提出的理论,但是它的理论来源则是因受到古印度治病的“四诀”(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对治、善知治病)的启发后而创生的。
又如“缘起说”提出后成为佛教所独有的主张,但是这也是释迦牟尼在和婆罗门教的神意说和“生活派”宿命论等理论斗争中所形成完善的。 释迦牟尼生前曾经到处说法,到过很多国家,住过很多城市。
他的成功,即来自于理论的建设,同时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人们的支持。摩竭。
1、出家前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
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它臣属于憍萨罗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
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
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
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大乘佛教传此人是佛的姨母;另说由乳母抚养)。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
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
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
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2、觅道的经过 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
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
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
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瑜伽禅定是印度东方哲学的具体形式,到释迦时代则十分流行。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无色定”中。
佛教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3、证觉成道 他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此时他35岁(或31岁)。
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他努力调伏自心。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
其“十魔军”有: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
他以“慧”战胜“魔军”。关于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阿含经》中的说法竟有十五种之多,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或说由四谛而悟。
或由十二因缘而悟;或四禅中得三明而悟。作为完整系统化的四谛和十二因缘,或不视为成道内观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内容,都是关于缘起和寂灭的学说。
佛陀开悟后享受于法乐中。他感到其学说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愿说法的心理。
据上座部说,梵天王得知佛不愿说法。感觉事态严重而下凡劝请,他保证世间将会有人能够理解佛法,佛最后同意说法。
此处以婆罗门教的上帝劝请佛陀,意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4、初转法轮 佛静坐约一个月(期间有二商人供养麸蜜)后开始游行。
他欲寻找离开自己的五比丘。途遇诡辩外道郁婆伽问他师从何人,他表明无所师从而成道。
这位异学者只说“也许吧”,摇摇头往另一条路走了。这里暗示为一条邪路,郁婆伽的反应象征有些人还不愿了解这种新的学说。
他来到位于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这里距伽耶城约210公里,有野鹿自由活动,当时的宗教家聚集于此。他找到五比丘,他们有意表示冷淡。
佛表明自己已经证悟,将示法教化。五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质疑,但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教导。
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一一领会了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的首批弟子。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
这段时期说法的内容,一般认为他首先阐明“中道”,后说“四谛”或“八正道”。对此也有很多分歧,也有人认为“八正道”或“四谛”的系统化此时并未完成。
上座部和说出世部的记载都说后来佛向五比丘作了一番更深奥难懂的讲话,他将经验现象分析为“五蕴”并提出“无我”的学说。5、晚年境况 释迦牟尼晚年,释迦族被憍萨罗国吞并。
北传佛教说琉璃王攻入迦毗罗卫大举屠杀,释迦族人几近灭绝,佛曾两度试图阻挡。在强邻兼并政策下,弱小的迦毗罗卫迟早要接受被吞并的命运。
南传经典并无释迦族被灭的说法,释迦族人在佛灭后也有参与后事。据斯里兰卡佛教文献及耆那教文献所记载,部分释迦族人为躲避屠杀从迦毗罗卫城逃到毗发瓦那。
佛兴出于世叫八相成道,每一尊佛出世都有八相成道,无一例外,可谓佛佛道同。
具体如下: 托胎 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出生 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
此日即为佛浴日,或称浴佛日。 出家 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之念。
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
太子时年29岁(或说25岁、19岁)。 降魔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
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成道 经过六年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四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转轮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了1000余人。
释迦便率领1250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轮”。
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 涅槃 或称入灭。
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戒为师。”
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释迦摩尼佛是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净饭王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因为他是释迦族的大圣人,故称释迦摩尼。
关于此名号的来历述有下列说法:
无量动劫前,有一古佛,名号为释迦摩尼,他观察到一位大光明陶师,名叫“广炽”。他善根以成熟,应该得度,于是就带上阿难、迦叶二弟子,到大光明陶窑,去教化广炽。广炽见到佛带二弟子来到他的瓦窑,万分激动,急忙用稻草将烂泥、灰尘盖起来,又铺设了三个座位。佛在中间,弟子两边坐下,大光明陶师恭恭敬敬对佛顶礼。礼拜时心想:释迦摩尼佛这个名字具足悲智二功德,福慧庄严,实在太好了。他就发愿说:愿我将来成佛时,我的名号也叫释迦摩尼佛,同样也有阿难,迦叶二弟子。后来经历多生多世勤苦修行,依愿行持。到了这一生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得道成佛,也叫释迦摩尼佛。
又:过去燃灯古佛,在无量劫中,有一善慧童子,与燃灯佛通路行走时,善慧,发现前面路上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恐污了佛脚,就发心趴在地上,用自己的头发将污泥盖住,让佛踏过去。燃灯佛见善慧童子布法掩泥之状,就给他授记:“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摩尼(见《金刚经》)。
按:上述说明:一切法都是随心所感,随愿所成,有愿必应,一切为心造。
那是在释迦佛没有成佛之前,修菩萨道时,在森林里打坐。
正在这时,天空有一只老鹰在追一只鸽子,那只鸽子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就飞到释迦的衣袖里,那只老鹰飞到释迦面前,让释迦放出这只鸽子,但释迦想救这只鸽子,就对老鹰说,让老鹰放过这只鸽子,但老鹰说,如果我放了它,它活了,我就会饿死的,那么谁能救我啊?释迦为了救这只鸽子,于是对老鹰说,我用我自己的肉来代替这只鸽子。老鹰说,必须和这只鸽子同等的肉才行。
于是,老鹰从别的地方拿来一个秤,释迦将鸽子放在秤的一边,释迦用刀去割他身上的肉去放在秤的另一边,释迦这样不断的割,说来也奇怪,无论释迦如何割,但始终不能使这个秤平衡,释迦在这时,没有太多的犹豫,他自己跳进了秤里面,这时秤终于平衡了。这时,老鹰与鸽子都变成佛的形象,原来是佛在考验释迦所幻化出来的。
世间因果,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如果想改变一个生命的因果,得必须付出他所有的一切。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人类的伟大导师,关于他有很多的感人故事,如;
有—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一个孩子又得病死了。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发大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她的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说:要救活你的孩子,你必须去找到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一个人的家庭,向这家人讨来一粒芥菜籽,就能救活这孩子。这妇女走了无数的家庭,但没有一个家庭是从来没有死过一个人的。最后这妇女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每个家庭都经历了死去亲人的痛苦。佛陀教导这个妇女说: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要想解脱生死的烦恼,唯皈依佛门,达到正觉涅磐境地。于是这位妇女皈依佛陀,成为比丘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9秒